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三——送福

2020-10-18 風輕月白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三——送福

風輕月白

近藍帽子山有座大的無名山梁,是七老圖山餘脈,分割喀喇沁旗和舊赤峰縣(今紅山區),梁南是喀喇沁旗,梁北是赤峰縣。梁北有個村莊叫東地,距離郎家溝子十幾華裡,東地齊家是母親的姥姥家。

東地有個人叫齊大,善良勤勞,日子過得貧窮,衣不蔽體食不果腹,吃了上頓沒下頓,從來不過年節。有一年的年三十晚上,別人家都老婆孩子歡天喜地燈火通明的過年,齊大和老婆要啥沒啥,哪有心思過年?夫妻兩個燈也不點,躺在炕上僵臥長愁。齊大說:「咱倆沒日沒夜勞動,咋就發不了財呢?過年了咱倆連一頓餃子都吃不上,活著真沒意思,還不如死了。」老婆就嗚嗚哭說:「別說那喪氣話,咬咬牙就過去了,說不準哪天咱們也能發財。「

齊大的妹妹賢良,知道哥嫂困苦,就在家裡偷偷捧了兩捧面,用一個瓦盆端著送來,說:「哥哥嫂子快起來,我給你們倆送點面來,你們包頓餃子吃吧。「齊大兩口子就起來,點著燈包餃子。當地風俗半夜子時放鞭炮吃餃子表示過年,親戚朋友老臨舊居互相拜年。齊大有鄰居姓名福,看見齊大家有燈光,就對老婆說:」齊大家每年都不過年,今年我看有燈光,鄰鄰居居的,我過去看看。「

齊大和老婆煮熟餃子,看看時辰已到,準備發紙兒(當地人把跨年那一刻叫發紙兒),宋福正好一腳跨進門,齊大聽見有腳步聲在屋裡問:「誰來了?「齊大老婆說:」哎呦,宋福來了。「兩口子忙把宋福讓進屋裡,互相就拜年問好,宋福又說了些祝福話,好一歇才回。

齊大老婆對齊大說:「今年過年,正好發紙兒時候宋福來了。真是好口彩。莫不是咱倆該翻身?「齊大說:」你是想錢想得緊。「兩口子正說著,齊大妹妹又來給哥嫂拜年,對齊大說:」哥哥,真奇了怪了。我來你家路上,看見明暗山下好像著火了。「齊大便和老婆妹妹出來看時,果然遠處明暗山下,白光閃動。齊大說:」這大過年的,確是蹊蹺。我去看看。「妹妹說:」哥哥去不得,大過年的,那裡不可能有人。莫不是鬼怪?「齊大說:」我日子過得如此,還怕什麼?「提了一條鎬把,漫荒拉草(不走正路,從荒草處走)徑直朝著白光而去。

三十的夜晚,漆黑如墨,齊大耳畔風聲大作,似鬼哭神嚎。齊大緊緊盯著白光閃爍處,忘了恐懼。越走越近,那光也越發白亮,定睛看時,在一處絕壁之下,分明有一堆銅錢金光閃爍,那銅錢有奶茶碗口大小,敲一敲金聲玉韻。齊大大喜,滿滿兜一衣襟,狂奔而回。回到家齊大和老婆妹妹說如此如此,又說:「妹子,你趕快給我找條口袋我再去。「齊大妹妹找了一條口袋給齊大,齊大就一袋子一袋子往家扛。齊大妹妹看得眼熱(羨慕意),也跟著齊大去扛錢。逐漸的村子裡人都去了,大家到時,已經沒有了,大家零星拾撿了一些,有撿到仨的有撿到倆的,母親的姥爺還撿到幾枚。從此,齊大徹底翻了身,日子越過越好。


同村有窮人李二,奸懶饞滑,看見齊大發家十分眼熱。一日李二問齊大:「老大,你到底怎麼發的財?好事怎麼就讓你攤上了?「齊大說:」我發家全仗宋福,年三十晚上發紙兒的時候宋福正好跨進我門。我問誰來了,你嫂子說宋福來了。沒想到福和財緊跟著就來了。都是宋福給我送來的「李二回到家把齊大的話和老婆學說了一遍,兩口子就如此如此計劃了一番。

第二年,轉眼又到春節,李二找到宋福說:」宋福,你年三十晚上發紙兒的時候來我家一趟,我有事和你說。」宋福說:「好吧。」年夜子時,看看要發紙兒了,李二兩口子煮好餃子單等宋福,宋福也準時如約而至。李二問老婆:「誰來了?」李二老婆說:「哎呦,宋福來了。」宋福一腳跨進門,恰巧李二家門上一塊土坯鬆動,坯頭子脫落下來,堪堪砸在宋福頭上,宋福叫到:「完了!」李二夫妻哭笑不得,還是把宋福讓進門,互相拜年,說了一歇,宋福自回不提。

李二夫妻不死心,站在院子裡往明暗山處望,夜的黑和大山的黑融在一起,分不清山和夜。脖子都仰得疼,也不見有白光,兩口子垂頭喪氣準備睡覺,剛剛迴轉身,驀地身後有白光一閃,李二大喜,提起鎬把直奔明暗山白光閃爍處,漫荒拉草發足狂奔。不移時來到山邊絕壁下,不見了白光。李二不舍,站在絕壁下,三十年夜漆黑如墨,李二耳畔風聲大作,似鬼哭神嚎,覺得頭頂有千軍萬馬馳過,李二魂飛魄散,舉起鎬把向空中一揮,早砸下兩團物事,滾到李二腳下吱哇亂叫,似虎噬蛇吞。李二沒命的抓了兩把,磕磕絆絆摔得鼻青臉腫,屁滾尿流而逃。

回到家,拿到燈下一看,原來是一團窮媽菜(苦苦菜)根和燕子尾(尾音已,一種野菜,味苦,葉子類燕子剪刀尾。)根,原來李二正好撞上窮媽菜和燕子尾搬家。民間有傳說窮媽菜和燕子尾會搬家,哪裡鬧饑荒就搬家到哪裡,因為老天爺不想讓人餓死。李二從此越發過得窮,經常靠窮媽菜燕子尾度日。

我的姥姥家還有一枚大銅錢,是我媽媽從她姥姥家得來,是齊大拾錢的那個晚上媽媽的姥爺撿到的,送了媽媽一枚。姥姥把這銅錢編織在一條紅色腰帶上,大團(還鄉團)打郎家溝子的時候被掠奪了,我的二姨從一個叫於老貴家看到了這東西,於老貴曾經幹過大團。

相關焦點

  •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七——瓦房院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七——瓦房院 作者:風輕月白藍帽子山臨近的一座大山叫明暗山,東地齊大曾經年夜裡在明暗山下得到過銅錢(見《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三》)。那就吃餃子吧,最好蒸來吃。」劉信說:「好好,那就做蒸餃,快去快去。」廚師下去做蒸餃,王虎王豹就和劉信說殺人放火,劉信如坐針氈聽得心驚膽戰。王虎王豹吃完蒸餃,又抽了半晌大煙,看看紅日西沉,才離開瓦房院。劉信送這倆出了門,長出了一口氣。王虎說:「劉員外,多有打攪。飯錢和草料錢就記上帳,以後我兄弟倆還要常來,攢的多了一併付帳。
  •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十一——猍歹剩兒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十一——猍歹剩兒 作者:風輕月白早先年藍有一天我的媽媽和二姨(母親的姐姐,媽媽在姐妹中行三)一邊吃乾麵子(小米和黃豆碾成粉,貼在鍋上蒸熟的食品,味香甜。)一邊踩在半門子上玩。半門子是大門上的一個柵欄門,門口一半高,方便觀察外面情況。她倆發現有一隻猍歹從前梁一閃而過,本沒在意,緊接著又一隻猍歹飛奔而過。她倆立即警覺起來,蹬蹬蹬跑回去和姥爺說:「爸爸,有兩隻猍歹從前梁跑過去了。」
  •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五——王鳳章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五——王鳳章 作者:風輕月白開始還聽得見兒女們哭喪的聲音,漸漸的也聽不見了。但見雲霧漫漫,陰風慘慘,四野冥忽,鬼影幢幢。不移時,到了陰曹地府,來見閻王爺。那閻王爺是個白鬍子老頭,翻開生死簿一看,說:「錯了錯了。你們抓錯人了。
  •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十二——小鳳兒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十二——小鳳兒 作者:風輕月白王財老婆嫁到畢家壩,那禿瘡男人雖然醜陋,但知疼知熱,日子過得還安然。但禿瘡男人前妻有個姑娘小鳳,十六七歲,是個厲害角色,半個眼看不上後娘,每日在後娘面前一扭三歪掄風使氣。錢財方面更是防賊一樣防著後娘,她平日存了體己錢十塊銀元,放在哪裡都不放心,最後在春凳(過去人家紅堂櫃前擺放的一種寬凳)腳下挖了個坑掩埋了,踩踏結實,再把春凳移回原位。
  •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九——火燒郎家溝子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九——火燒郎家溝子作者:風輕月白抗日戰爭勝利了,藍帽子山下的人們沒有高興幾天,國共開始爭奪東北,八路軍搶先一步進入,建立根據地,開展土地革命,地主鄉紳們把這場革命叫「共產「。姥姥家都是勤勞善良忠厚老實的農民,從來也沒見過八路軍,不知是福是禍,大家擠在一個屋裡,覺也睡不著。那些八路軍說話很和藹,不打人也不罵人,大家稍稍心安。早晨天還沒亮,二姥爺又吩咐各房各屋給八路軍炒黃豆,每人裝滿胳膊粗的長條形口袋,斜背在身上,悄悄的離開村莊上了藍帽子山。從那天開始,八路軍三天來一趟,五天來一趟。
  •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十三——小老賀兒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十三——小老賀兒夥計們把他拉進莊園長工屋裡取暖,喝令他住嘴:「小兔崽子,東家那是在救你命,不打你現在已經凍死了。」先讓他喝點熱水,再讓他吃點熱粥,因為這孩子餓了許久,就不敢讓他多吃,怕撐死他。每次讓他吃一點,過一會再讓他吃,一下午吃了六七餐,小叫花子慢慢的飽暖過來。晚上二姥爺和莊園裡的人都來看小叫花子,小叫花子一見二姥爺,眼淚就流下來,趴在地上磕頭:「謝謝老爺救命之恩。」
  •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八——大財迷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八——大財迷原創 月白風輕 詩曰:湛湛青天不可欺,未曾動念已先知又念」一命二運三風水,四積功德五讀書。六名七相八敬神,九交貴人十養生。十一擇業與擇偶,十二趨吉要避兇。」眾人就慫恿大財迷,:「你該當算算,看幾時發財。」
  •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十——玲子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十——玲子作者:風輕月白共產前後(當時人們把共產黨的土地革命叫共產) ,因為兵荒馬亂正擾攘時,給郎家放羊的羊倌趕著一群羊回來,那羊倌姓賀,只有十幾歲,長得又瘦又小又黑又皺,大家都叫他小老賀。眾人就問:「小老賀,你在山上放羊,看見玲子了嗎?「小老賀說:」沒看見呀,玲子也走不了路呀。「又一遲疑:」我在金橋銀橋那裡放羊,好像聽見幾聲,好像羊羔子——媽媽——的叫聲。
  •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二——保家仙白蛇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 之二——保家仙白蛇一膀子的抗,一轉眼,小蛇鑽進一塊大石頭底下,那石頭巨大,小羊倌們掀它不動。你丫頭跟我到了山上,吃香的喝辣的,一輩子享不盡的福。這兩擔子金銀財寶是我給你的彩禮,趕快把你丫頭梳妝打扮整齊,送出來和我成親。」十姥爺開始對大叫驢好言相勸,推說大姨已經許配了人家。你有來言我有去語十幾個回合,互不相讓。大叫驢突然變了臉,吼道:「郎老十,今天你同意我要娶,不同意我也要娶。你不要敬酒不吃吃罰酒!我的兄弟們殺進莊子,要的就不是一個了。」十姥爺也破口大罵:「雜種操的,有種你就進來。
  •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四——白先生(上)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四郭玉說:「我聽先生是山東口音,老家哪裡?「白先生說山東省管同縣。郭玉說我老家也是管同縣。兩人都歡喜,重新作揖。郭玉便把前後故事如此如此說了,又帶著白先生房前屋後踏勘了一回,路過倉房,房門虛掩著,白先生突然打了個冷戰,推開房門,一條火紅的狐狸正掛在房梁,那血一滴一滴的滴了一地。先生掐指一算,大驚說:「糟了,糟了。「郭玉說:」先生請講。
  •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 之一——藍帽子山上的青蛇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 之一——藍帽子山上的青蛇成婚那天彩霞死活不從,彩霞父用麻繩捆綁著送到郭家,三姑六婆把持著入了洞房,眾人一個不注意,彩霞一頭撞在門框上暈死過去,額頭撞個洞,汩汩的流血。圍著彩霞的房子轉了兩圈,突然打了個噴嚏,蓬亂的頭髮根根豎起,身軀後仰再後仰三後仰,拉起奉訓的手就往外走。奉訓滿腹狐疑,問:「咋了老神仙?」秦九不答擺擺手,一瘸一拐走到大門外,小聲說:「拿酒來。」奉訓連忙叫人取來一壺燒酒,秦九接過酒壺,含一口酒,東面噴三口,西面噴三口,南面噴三口,北面噴三口。說:「員外,我在村外就看見府上有妖氣籠罩,新人房前屋後邪氣逼人,家裡最近莫不是有蹊蹺的事情發生?」
  • 聽媽媽講過去的故事
    唯有一種車,小兒只能在我編織的故事裡聽到,卻永遠得不著、看不見。這車子在我幼年的鄉下很尋常,土名「排子車」。大約因由一排排的竹板拼接而成,故此得名。誰家有這麼一輛車,不僅大人臉上有光,就連那最慫的孩子也能在同伴面前耀武揚威、頤指氣使。
  •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四——白先生(下)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故事之四——白先生(下) 且說白先生自從替關東道郭家解了狐魅以後,一時在梁南梁北聲名大振。白先生行走梁南就住義兄郭玉家,行走梁北,就住東地齊家。因為在喀喇沁名頭更響亮,所以住郭家時間為多。郭玉待白先生雖是結義兄弟,卻比親兄弟還親。妻妾子女也不避諱,把白先生當親叔叔看待。
  • 坐在打穀場上,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兒,那些幼時的記憶。
    記憶中幼時的夏天都是在打穀場上度過的,有螢火蟲和滿天的繁星相伴的夜晚,輕羅小扇撲流螢,依偎在媽媽的身邊,聽媽媽講著過去的事情……那是我童年最幸福的一段時光。 眨眼間,幾年過去了。 那江氏一看,確實有些為難,借給她磨吧,她的紅薯幹真的太髒了,不借給她磨吧,自己曾經說過磨屎都不會嫌棄的話。
  • 聽媽媽講故事
    聽媽媽講故事 周炳發 前幾天突然想再回老家玩幾天,走時很匆忙,走到電梯口,想起沒帶充電器,馬上回來拿。大約一小時到老家後, 包裡,車上到處找不到手機,手機竟然忘帶了! 坐在老母親的床頭,陪母親看電視劇《楓葉紅了》,哪裡是看電視劇,老母親在一旁滔滔不絕地向我講述之前她看過的內容,生怕我看不懂,講來不厭其煩。
  • 聽公婆講那過去的事情
    周末,去公婆家陪他們倆人聊天兒,老人興致極高,有聲有色地給我和丈夫講過去的事兒聽得我都想穿越到那故事中的過去,親自體驗那些原生態了。首先聽的婆婆講的故事。早些年,多山林的嫩江農村,野生動物非常多,冬天天冷,天亮也晚,貓冬的人們,醒了躺在被窩裡,就能聽到村子周圍說不上哪一個方向傳來的嗚嗚女人哭聲,其實,那不是誰家的女人在哭,而是野狼在嚎叫。所以,誰家的小孩兒一鬧人,只要拿狼一嚇唬準立刻叫停。
  • 故事:聽媽媽講六十年代的三則詭異故事
    聽到這,我問媽媽,姥爺那時候不怕麼?媽媽說我姥爺說他不怕,因為那時候遇到的這事多了去了,有時候晚上回家路上,從橋上走過去的時候,能聽到橋底下好多娃娃在那兒吵吖,鬧吖的,都習以為常了。異事二則:這也是媽媽聽姥爺講他遇到的異事之一哈,上則說過,姥爺是麵粉廠的正式員工,出差是經常的事,每次到家不是半夜,就是凌晨,還有就是在那個年代的人遇到這些事,好像都覺得正常,聽媽媽說,這件事也是姥爺出差回家的路上,路過我們那的大壩,然後看到岸邊上坐了一個披頭散髮,穿著白衣的女子在那掩面哭泣,看不到她的臉,姥爺看到後,依然是點了根煙,悠哉悠哉從那過去,也不好奇去看那女的長什麼樣,為什麼在那哭
  • 聽奶奶講那過去的故事一一古樟樹下的傳說
    那時候沒有電,每天晚上,一大早就洗好上床,躺在床上,無事可做,奶奶就給我講故事,聽著聽著,我就慢慢入睡了。有一天晚上,奶奶跟我說:很久以前,我們家祖屋後面的老樟樹下,有一叢很大的細竹,外面還長滿了各種帶刺的植物。
  • 聽媽媽講那過去的事情(二)
    我媽媽慫恿我舅舅:哥,你立到板凳上,我扶著,把饃籠取下來。我舅舅遵守規矩,膽子也小,不敢,怕被他們的六嬸教訓。我媽媽鼓勵我舅舅:不咋。咱達給六嬸拿了好多白面呢。她要說咱,你甭管,有我呢。兄妹倆吃到了香甜細膩的白面饃,餵飽肚子,又把饃籠掛回原位。六嬸回家發現了,罵了兄妹倆。
  • 聽咱們自己講那過去的事情 家有小兒淘翻天
    這才三四歲的小孩啊!可可還很喜歡唱歌,他那稚嫩的童子音還很扣人心扉,自從去了幼兒園後又學會了不少的歌曲,每次放學回家都是唱著歌回來,人還沒到家,歌聲就傳過來了。什麼 」小燕子」,」找朋友」,」丟手絹」等都會唱,雖然咬字還不很清楚,音調還不很準確,但他唱的很認真。母親還教他一首」小貓咪咪叫」,他唱的最好,因為央求過奶奶答應下次來給他帶只小花貓餵養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