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小說,閒話西遊。繼續求關注,西遊品讀只是個開始。
到第十回了,《二將軍宮門鎮鬼 唐太宗地府還魂》。
唐太宗跟魏徵開始下棋,下著下著,魏徵困了,趴在桌上睡著了。
太宗心想,愛卿操勞國事,真是辛苦了,就不打擾他吧。
結果這下壞事了,魏徵過了會兒醒來,正跟太宗請罪呢,外邊就有人過來報告:天上落下個龍頭!
一問之下,才知道,竟然是魏徵夢中去了一趟剮龍臺,把涇河龍王給斬了。
等等,說到這裡,有幾句老槽不得不吐。
第一,太宗你既然要救龍王,何不早跟魏徵說清楚,非得拉著人家下棋,結果這麼不還是沒攔住?
第二,天庭竟然有剮龍臺?這說明什麼?龍是經常被神仙殺著玩的啊!龍的地位在西遊裡真心不高,他們在凡間很神,可是在神仙眼裡就是僕人、坐騎、寵物和食品。
以前我寫過一篇關於龍的文章,不在頭條裡,等我回頭放進來。
說回小說內容,太宗一聽魏徵的描述,心都涼了,這特麼算什麼事?我當時白承諾人家了啊!
但他又不能怪魏徵,誰讓自己之前沒跟魏徵說清楚呢?
就這樣,太宗心裡裝著事,到半夜就夢到涇河龍王索命來了。
這裡要說一句,吳承恩老爺子犯了個常識性錯誤,雖然說小說跟現實不同,但是「唐太宗」這個稱呼是後人給的,「太宗」是廟號,死後才有的。涇河龍王以及後邊地府裡,大家都叫「唐太宗」、「太宗文皇帝」,這是不嚴謹的。
涇河龍王來索命,被觀音趕走了。
當然這些在唐太宗看來,都是夢。
夢醒之後,他受驚了,再也起不來床。
說起來,太宗真的是遭受無妄之災,涇河龍王死掉,跟他本來沒半毛錢關係,就因為他沒看住魏徵,龍王就把這件事算在了他身上,冤不冤!!
你這老龍王怎麼不去找給你出主意抗旨的軍師?怎麼不找玉帝的麻煩,也不找魏徵的麻煩?
所以說,吳老爺子為了情節發展,寫的這一齣戲,到後來咱們再讀,就感覺是一場陰謀。
觀音在後邊導演,就為了讓太宗皇帝受驚,然後不得不嚮往我佛如來,這樣派人取經就是理所當然了。
太宗被嚇得魂不附體,只好讓秦叔寶和尉遲敬德來看門,龍王的鬼魂沒敢再進來,但是太宗陛下還是日益消瘦,眼看就不行了。
這時候魏徵又來,說陛下你不用擔心,我給你一封信,你到了陰間交給崔判官,那是咱們大唐的老臣,也是我的好兄弟,他保準幫你回到陽間。
這特麼還帶走後門的??
太宗到了地府,眼看著老爹和兄弟都來找自己麻煩,幸虧被崔判官救了。崔判官帶他去見了十殿閻羅,這是個鬼王和一個人王聊得很嗨,閻王們聽說太宗的事,都笑道不礙事不礙事,那個老龍本就該死了,怎麼能怪陛下呢?
閻王讓崔判官看看生死簿,看太宗到底還有幾年陽壽。
崔判官拿來一看,不得了,生死簿上寫著太宗應死於貞觀一十三年,那可不就是該死了嗎?
不過崔判官很機靈,他生前是大唐臣子,又要看好哥們魏徵的面子,再加上閻王們跟太宗聊的這麼嗨,很明顯領導是希望讓太宗活著的。於是崔判官在生死簿上多添了兩筆,一十三年變成了三十三年。
閻王拿來一看,還有二十年呢,太宗陛下可以回去了。閻王真看不出來那兩筆是新添的嗎?怎麼可能。但是領導想做這件事,下邊人給辦好了,他當然不會多說什麼。
太宗走之前還問,我家裡人都還能活吧,閻王說都還好,不過你妹妹可能活不了多久了。
太宗又問,我得拿什麼謝謝你們?聽聽,太宗是個明事理的,他當然知道這裡有貓膩,玩政治這件事,誰比他更明白?
閻王說,給我們帶點瓜果來就行。我們這東瓜西瓜都有,缺南瓜。這裡感覺是有內涵的,不就是佛祖說的,我得讓南贍部洲的人信我!
太宗回去,路上還跟著崔判官參觀了地府的風景,但是到了枉死城,有一群惡鬼大喊「李世民來了,還我命來!」嚇得太宗不敢走了。
這裡就是個諷刺,這些都是枉死的人,都是死在太宗成功的路上,這麼說來,太宗的無妄之災,也是報應。
這不正符合佛教理論嗎?
各種巧合正在一點點把太宗往「信佛」這個方向推去。
崔判官說,這些鬼魂沒地方去,沒錢,也沒法超生,陛下你給他們點錢就行。
太宗說我是皇上,皇上怎麼會帶錢啊。
崔判官說巧了,陽間有個人在我這存了好多錢,陛下可以借用,等到陽間你再還他就行。
看到沒,多燒點紙,也許還能給自己掙錢呢!
崔判官發著錢,還說著,你們拿了錢,就散開吧,等太宗陛下回到陽間,就給你們開個水陸大會,超度你們!
???太宗什麼時候說要開水陸大會了?你這麼一說,人家回去就不得不開個會了!崔判官你莫不是觀音派來的臥底?
接下來太宗回去會怎麼做呢?那就是下一回的故事了。
喜歡的朋友請關注,新文章出來第一時間看到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