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小說,閒話西遊。
繼續聊西遊記,第六回《觀音赴會問原因 小聖施威降大聖》。
回過頭來,重看西遊,看到這一回,才感覺這一段內容講的就是二郎神這個官二代在歷練。
為什麼這麼說?
讓我們先回顧一下劇情。
託塔李天王帶著哪吒、四大天王、九曜星官、二十八宿等神仙,把孫悟空圍困在花果山。
這時候,天庭來客人了,是南海普陀落伽山大慈大悲救苦救難靈感觀世音菩薩。沒錯,觀音菩薩的名號就是這麼長!
菩薩來參加蟠桃會,卻發現大家都沒有開宴,就去找玉帝,了解了事情原委後,便派自己的跟班惠岸行者去打探軍情。
注意,觀音可不是一上來就推薦了二郎神,她先派的自己身邊人去的,想著立個功。
這個惠岸也是有來歷的,他是託塔天王的二兒子,哪吒的哥哥木吒。有一個問題需要說明,我在網上找了幾版西遊記,上邊寫的都是「木叉」,而不是我們熟悉的「木吒」。不過為了讓大家看著方便,咱們還是用「木吒」這個名字。
觀音這一手很巧妙,如果木吒真能立功,不光是佛家臉上有光,天庭也不失臉面,畢竟木吒是李天王的兒子。
很多人說西遊這件事是事先定好的,玉帝就是為了讓佛教拿下這個功勞,如果從這個思路出發,觀音派木吒去立功,真的是心思玲瓏呢。
事情到這裡的話,其實也挺完滿,不過木吒沒打贏。
這一打,大人物們才發現,這猴子是真的有些本事。之前那些人沒使全力,其實玉帝他們能不明白嗎?木吒這個跟猴子沒啥交情的人出手也沒贏,讓天上的大佬們看清楚了他的實力。
於是觀音菩薩有了主意。
說實話,猴子很厲害,但還不入玉帝法眼,玉帝這時候還笑道:「叵耐這個猴精,能有多大手段,就敢敵過十萬天兵!」觀音就提議了,我推舉一個人吧。
誰?顯聖二郎真君。
很多人說二郎神是不屑於跟玉帝交往的,但你看他下邊的反應,貌似我們誤會了。
玉帝的旨意到了灌江口,真君大喜道:「天使請回,吾當就去拔刀相助也。」
是大喜!
到了戰場,二郎神說:「小聖來此,必須與他鬥個變化。列公將天羅地網,不要幔了頂上,只四周緊密,讓我賭鬥。若我輸與他,不必列公相助,我自有兄弟扶持;若贏了他,也不必列公綁縛,我自有兄弟動手。只請託塔天王與我使個照妖鏡,住立空中。恐他一時敗陣,逃竄他方,切須與我照耀明白,勿走了他。」
這活脫脫一個官二代到基層歷練的形象啊。
撿了孫悟空,猴子問他是誰,二郎神說:「你這廝有眼無珠,認不得我麼!吾乃玉帝外甥,敕封昭惠靈顯王二郎是也。今蒙上命,到此擒你這反天宮的弼馬溫猢猻,你還不知死活!」
這像是不屑於做玉帝親戚的樣子嗎?
這裡插一句,貌似書裡並沒有描寫二郎神三隻眼,但是電視劇根據各種其他傳說,還是給他了一個三隻眼的設定。
這倆人其實打的時間不長,基本上都在鬥變化了,估計吳承恩也是受民間的傳說影響,認為二郎神擅長變化。
兩人打的不可開交,天上,觀音還跟老君得瑟:你看我推薦的人怎麼樣?有些本事吧。不過他倆難解難分,我還是得幫個忙。
老君說你可別,你拿個瓶子是個瓷器,扔下去萬一打碎了咋辦,還是我來吧。
老君扔了個金剛琢下去,砸到孫悟空,二郎神趁機把猴子擒住了。
這裡能看出什麼?
第一,天上那幾個大佬是真的不在乎猴子,在他們眼裡,這就是小孩兒打架,自己後輩打不過,那就偷偷幫個小忙。
第二,二郎神的實力不見得比孫悟空強,你看他帶著梅山六兄弟,還有哮天犬,圍困了孫悟空,也沒捉住,最後還是老君幫了個忙,他們才把孫悟空拿下。
猴子被帶到天上,大家都來恭賀,說「此小聖之功也!」
是啊,誰能不說這是二郎神的功勞?
觀音都知道把這一次的功勞賣給二郎神,其他人也不傻。不過大佬們都知道,更大的功勞在後邊呢。
二郎神呢,也很知趣,說這都是天尊洪福,眾神威權,我何功之有?
看人家這麼會說話,哪裡是很多人想像中那個桀驁不馴、不畏強權的美男子?
他還跟梅山兄弟們說,你們幾個沒有職務,不能見玉帝,就先等著我回去吧。
這又哪裡像淡泊名利?
當然了,西遊記的情節多的是諷刺,如果你喜歡二郎神,大可不必把這本書裡的內容放在心上。
焦叔叔的二郎神還是最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