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化十四年》裡太監訓斥外族,瓦剌更是哭斥大明,真有那麼強嗎

2020-08-27 至秦子聊歷史

最近成化十四年熱播,隨著破案三人團的推進,成化這個名號進入了眾人的視線。

尤其是在劇中涉外部分,「馬市案」朵顏三衛、建州女真都懼大明如虎。「虛構的博浪案」裡瓦剌王子阿拉斯對著主角一陣哭斥大明發展武備,身後看得出是瓦剌對大明的忌憚。


這也讓很多觀眾一頭霧水,覺得剛經歷「土木堡之變」的明朝,好像站在了其他國家之上,而且還站得特別硬氣?

可是小編看完成化十四年後,覺得除了李子龍「造反」的這一條主線有些扯之外,其他的都符合成化年的實情。

劇中朱見深,即明憲宗,因年號成化,也稱成化帝,共在位二十三年。朱見深在史書上,頗具爭議。

反對者稱他首開「皇莊」為皇室金庫斂財;「公器私用」用中旨封「傳奉官」攪亂官場規矩,拉低官員水準。但這些,都只是小波浪。

其成化十三年成立的西廠經過《龍門客棧》等影視加工,兇名遠揚。再加上《明朝那些事》宣傳出的成化末年裡朝廷高層充斥「紙糊三閣老」、「泥塑六尚書」。

成化給大部分後人留下的,除了天價鬥彩雞缸杯,也許就剩下寵信貴妃,任用奸臣的昏君這一印象了!

其實,這都是建立在信息不平等的條件下,給人的片面的印象。如果稍微了解一下成化帝的生平,就不會輕易下這個定論了。


朱見深的即位本身頗具曲折,他是英宗長子,在土木堡之變和代宗即位後一度被廢,丟掉太子身份。一直到英宗復闢,朱見深再次成為太子,皇位這才板上釘釘。

英宗病逝後,朱見深就開始了自己的主政之路。

朝政上。最初的幾年,朱見深啟用商輅,又有名臣李賢、彭時,朝政一時清明。更是為于謙平反,任用于謙之子,後在成化十一年為代宗恢復帝號,緩和了因為先帝大肆打壓代宗臣子以來造成的君臣緊張關係。

民政上。時有自蒙元時期就遺留的荊襄流民問題,因為一時集中爆發,朱見深先遣人平反,後就地設置巡撫,將流民入籍載冊,永久性解決了這個難題。更是體恤民情,寬賦減刑,後世稱明治者,首推成弘焉。(成化、弘治)


軍功上。剛一上任就撤換懈怠的九邊將領,換成京師保衛戰裡的功臣。成化元年有廣西瑤亂,他派大軍一路連破軍寨,一舉定亂。成化三年,面對建州女真屢屢犯邊,朱見深派三路大軍「搗其巢穴,絕其種類」,擊斃女真首領,幾乎滅絕女真,連同成化十五年的再次徵討,合成「成化犁庭」。對韃靼方面,多次派王越出兵反擊入侵,幾次在河套打敗韃靼,更是長驅直入大漠行「霍去病事」,震懾漠北。

他跟漢武帝一樣,都是在開國三世之後,還能打得內外顫顫,軍功累累的中興之主。


如果沒有成化年一系列內外徵討,打得內外消停,也就根本不會有後面的弘治中興。所謂前人栽樹,後人乘涼,成化一朝的軍功鼎盛在明朝足可站穩第三。

說到這,有的人應該就會聯想到明朝的另一個相似的皇帝了吧。

沒錯,就是明成祖朱棣。

對敵人,鐵血無情,殘忍好殺,獨斷專行。對內,大肆封賞將領,鎮壓反叛,安撫流民,設置西廠,用錦衣衛、東廠等特務機構,整頓吏治,監察百官。凡如此種種,無論功績還是作風,都是在模仿明成祖朱棣!

而讓人詬病較多的西廠特務,則可以看以下案例:已故少保楊榮曾孫、建寧衛指揮同知楊華橫行鄉裡,殘害人命,地方官與其狼狽為奸。被害人家屬就進京伸冤,楊華也入京行賄大小官員,被汪直所抓,關進西廠監獄嚴刑拷問,一案牽連出多位受賄大臣」。

別以為文官集團就是一個好東西,他們利益相通,官官相護。他們和東廠特務在皇帝眼裡都是差不多的。

至於傳奉官,大多是成化冊封來陪自己玩樂的小官,達不到登臺做妖,惑亂朝綱的地步。群臣激憤只不過是因為官位這個「天下公器」被成化帝「公器私用」,文官集團利益受損,一致排外留下罵名。

明末清楚史學家談遷是這樣評價的:「恤飢察冤,求言課吏,先後史不絕書,而於胡僧幸閹斜封墨敕之濫,亦不能為帝掩也。當其時,朝多耆德,士敦踐履,上恬下熙,風淳政簡,稱明治者,首推成弘焉。而或有遺議,則在汪直、李孜省、繼曉輩蝕其一二,於全照無大損也。尺璧之瑕,烏足玷帝德哉!」

明末史學家談遷

簡單點說:瑕不掩瑜。

博聞多能曰憲。憲宗這一稱號,用在朱見深身上足矣。

人不能因為有一點瑕疵,就對其進行無限放大和抹黑。我們看待歷史也不能偏聽偏信。很多時候皇帝啟用宦官對抗文臣,不過是爭權奪利罷了,只不過記錄歷史的筆我在文官手裡。

相關焦點

  • 陽春白日風在香,《成化十四年》已去,大明此年究竟有何事
    前一段時間,一部名叫《成化十四年》的電視劇曾出現在人們的眼前。儘管這部影視作品中並沒有過多涉及到這一時期的歷史事件,但大明歷史上的成化十四年,也開始讓人們注意起來。成化十四年,一個平常而又不平凡的年份!那麼,在明憲宗朱見深的統治下,成化十四年裡又究竟發生了什麼故事?
  • 35集真香預警,《成化十四年》新更劇情竟如此上頭
    如果讓我推薦一部近期最佳破案劇,那一定非《成化十四年》莫屬。這部劇節奏張弛有度,人物關係也很有看頭。終於,《成化十四年》賣的關子在第35集被揭開。固安郡主的郡馬王憲突然失蹤,各種證據直指瓦剌人。其實CP感十足的秘密就藏在這三年前充滿宿命感的相遇裡。而第35集也是《成化十四年》劇情進入高潮的前奏,博浪爆炸案不僅引出了大明和瓦剌的矛盾將會進一步爆發,也將幕後大佬李子龍和萬通的陰謀勾勒得更為明顯,相信之後的劇情只會更加高能和精彩,甚至出現反轉也有可能。作為一位看過超前點播的人,小編也就劇透到這裡了,畢竟其中的精彩不是三言兩語就能說完的。
  • 《成化十四年》:用34集完成「十面埋伏」,到35集拉升快感
    02《成化十四年》把歷史、懸疑、愛情、政治等等元素融為一體,又給出許多七百年前的風物人情,畫出一張明朝風情畫,看得非常過癮,但在我看來,它又是一部少年成長史。,計劃隱瞞身份,改名丁滿,進入宮中當太監,為瓦剌人做臥底。
  • 《成化十四年》是部隱藏美食劇?實名羨慕神探們的辦公環境
    對於小編這個推理迷而言,最近值得推的劇就是《成化十四年》。這部劇改編自夢溪石同名小說,講述了大明成化十四年間,六品推官唐泛和錦衣衛總旗隋州聯手屢破奇案,最後粉碎幕後陰謀,終於還百姓太平的故事。本著是想看看這順天府推官小可愛和武功高強的錦衣衛大佬到底是如何攜手破案的,結果入坑之後發現,《成化十四年》居然是一部隱藏的美食劇
  • 《成化十四年》的矛盾:想掙耽改劇的錢,為什麼還要加女主?
    正是在這種背景下,我們才能看到《成化十四年》。剛上線就撲街的「耽改劇」董哥哥要是沒記錯,這幾年耽改劇質量都挺高的,去年有《陳情令》撐門面,今年有《鬢邊不是海棠紅》探索新方向(戲劇+中年耽改劇),而在董哥哥看來,《成化十四年》也是挺牛逼的,不僅成了這幾年第一部撲街撲的這麼慘的耽改劇吧。更是憑藉一己之力打破了國內影視圈「逢耽必火」的傳統。
  • 《成化十四年》中的皇帝與萬貴妃,歷史上相伴一生的老妻少夫
    近日,一部根據夢溪石同名小說《成化十四年》改編的電視劇在愛奇藝播出了。頂著成龍大哥監製的第一部網劇的頭銜,這部劇從一開始播出就頗有熱度。劇集內容雖是虛構的,但裡面的一些人物卻是有歷史原型的。正如這部劇的名字,成化十四年。
  • 「成化十四年」兄弟共浴秀身材,這個186肌肉天菜曾出演x戲
    《成化十四年》是由郭爽、楊歡、楊泰執導,成龍監製,官鴻、傅孟柏、劉耀元、鶴男、賈靜雯等主演,李立群、辣目洋子友情出演的古裝輕喜劇。該劇改編自夢溪石同名小說,講述了大明成化十四年代表作品:《成化十四年》、《天下》、《天之驕女》等。其中《人生贏家進化論》(又名:《我的世界分你一半》)獲得2014年度中國網絡文學好作品入圍獎。
  • 深夜聊聊愚人節新播古裝探案網劇《成化十四年》
    沒有一個觀眾有義務忍過開頭N集再真香,因此聊新播劇,我只聊它的第一集香不香。2、「花開兩頭,各表一枝」的敘事設計有一定藝術張力,一定程度上增強了觀眾好奇心。開局以男主唐泛一線入題,另一男主隋州的故事線穿插其中,兩條故事線互不相交,各自交代人物性格、身份和身上所帶的原始戲劇矛盾,但這樣的並行雙線裡,唐泛的故事線為主,隋州的故事線為次,主次分明、有詳有略,人物刻畫和故事交代上不冗長贅餘,不錯。
  • 《成化十四年》豆瓣評分暴跌5.3,耽改劇這是怎麼了?
    《成化十四年》也是一部耽改劇,在眾多耽改劇潮流中,《成化十四年》雖然不是熱度最大的,但還是贏得了一些粉絲。按理說,在有些大IP的前提下,《成化十四年》應該會爆火。可是上線過半,評分卻急轉直下,一開始只有5.3的評分。成龍是《成化十四年》的監製,劇中精湛的武打戲也很加分,而且《成化十四年》本身IP題材特殊。可為什麼會評分暴跌呢?
  • 《大明風華》朱瞻基和孫若微的愛情故事,讓你思考「情為何物」
    若此句用於正在熱播的《大明風華》中朱瞻基和孫若微的愛情故事,那或許可以說,世間情為何物,可以棄幹戈,泯世仇,化恨為愛,變敵為友。他們有愛,可以化解這座大山,但皇帝可以嗎?皇室可以嗎?整個政治生態都不能允許。若問世間情為何物,那就是將不可以變為可以,或者現世不可以,那就在來世變為可以。
  • 《大明風華》朱祁鎮上線,來說說歷史上明英宗和錢皇后的愛情故事
    明英宗劇照正統十四年(1449年),年輕氣盛的明英宗在太監王振的慫恿下親徵瓦剌。果然便有溜須拍馬之人向孫太后進言,「錢氏既無子又殘廢,不合適當皇后,應該讓周皇貴妃升為皇后,才不失大明王朝的面子。」孫太后早忘了當年她兒子被瓦剌俘虜她和媳婦錢氏一起籌錢救兒子的過往,她也認為錢氏不再適合做皇后。明英宗知道後大怒,懲治了向太后進言的人。后妃之位仍和他第一次在位時一樣。周貴妃日思夜想的就是母以子貴,做上皇后的位置。沒想到皇帝如此堅持,她也無可奈何。
  • 由《成化十四年》看影視化之後的汪直形象
    《成化十四年》少年汪直 在最近熱播的古裝懸疑劇《成化十四年》中, 影片中的部分事跡也與史料相符合,比如他侍奉萬貴妃,是貴妃派系以及歷史上的確有真假汪直,電影中則有一個容貌相似的風裡刀,也有真假廠公的一條線。
  • 明朝的那些事兒——《成化十四年》劇評
    宣傳海報《成化十四年》是由郭爽執導,官鴻、傅孟柏、該劇改編自夢溪石同名小說,講述了大明成化十四年,六品推官唐泛和錦衣衛總旗隋州兩人聯手屢破奇案並粉碎幕後陰謀,還百姓太平的故事。由同名小說改編的電視劇《成化十四年》今日一上線,就引起了廣大偵探懸疑類電視劇愛好者的關注。「芳林新葉催民葉,流水前波讓後波」。與以往的偵探小說不同,《成化十四年》並沒有一開始就是驚天大案,而是百姓瑣碎的生活糾紛。
  • 影視劇中那些令人上頭的太監,他們的原型又是怎樣的呢?
    提起封建王朝內廷,"內侍"(宦官/太監)是個避不開的話題。影視劇中也出現了許多令人上頭的太監角色。那麼他們的小說原型又是怎樣的呢?今天盤點小說中的部分太監角色,有主角也有配角。汪直《成化十四年》作者:夢溪石狀態:完結"成化"乃是明朝憲宗朱見深的年號
  • 盤點《大明風華》裡,那些超狗血劇情
    作者\墨舞盈屏 當下正在熱播的《大明風華》一劇,雖說是根據小說《大明皇妃》改編而來,與真正的歷史相差甚遠,但也不能為此,就讓諸多劇情喪失了該有的邏輯吧?《大明風華》裡所展現的事件,是否與歷史相吻合,這咱先不追究,畢竟它不是正劇。
  • 《大明風華》徐濱原型,英宗北狩時的患難兄弟,沒有他英宗早死了
    《大明風華》中的男二徐濱在歷史上其實是有原型的,他便是曾掌管錦衣衛的都指揮使袁彬,不過和大明風華不同的是,袁彬並沒有和孫太后有著那令人感動的愛情故事,不過他同英宗在北狩時期的那段患難情倒是真的。《大明風華》中的很多人物,比如女一孫若薇、女二胡善祥就是經過文學藝術處理後的,徐濱也不例外,其在北狩期間所發生的事便是以都指揮使袁彬為原型的。
  • 6本男主是真太監,卻真香的小說推薦,強推《嫁給一個死太監》
    後來,不小心看了一本,真香!果然,沒有不好的人設,只有不好的文筆和構思啊!男主保守十幾年的秘密走漏風聲,於是託人將自己調離宮,成了王府的總管,偶爾就會借著出府採買的機會,在鬧市耍一些假把式,掙點小外快,而女主便是當面揭穿他的冤家。兩人結下梁子,開啟冤家模式!在一起後,兩人拌嘴,也是糖啊!
  • 《成化十四年》,唐泛任職的推官是什麼級別,相當於現在什麼職位
    《成化十四年》正在熱播,劇中由官鴻飾演的六品推官唐泛,長相俊美,又有些幽默氣質,還是個超級吃貨。他心思縝密,邏輯謹嚴,才能出眾,與錦衣衛總旗隋州一道,聯手破獲了一系列的懸案。唐泛的官銜是推官,可能有些觀眾會有疑問,這個推官到底是怎樣一個官職,能享受怎樣的待遇?又相當於現在的什麼樣的職務呢?
  • 為什麼《雍正王朝》裡老四府裡有太監,老八府裡沒有?
    按清朝的禮制,他和胤禛一樣,可以有25名太監。但實際上他的府裡可能沒有那麼多,因為他實際上只是一個郡王,他的親王是胤禛即位後給封的,所以理論上也應該有20名太監。,而其他阿哥們的府裡似乎沒有太監。但何柱這個角色在原著裡,並沒有死於八大山莊,而是後來投靠了胤胤,成了胤禩府裡的太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