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大案!被古代「噴子」扭曲的潘金蓮,真相遠非世人所熟知

2020-09-15 夜落燭花

很多讀者最早接觸到潘金蓮的形象可能出於98版的影視劇《水滸傳》,劇中由王思懿老師飾演潘金蓮一角成功打開了舊媒體時代老宅男們對於《水滸傳》原著中潘金蓮的無限掛懷。在隨之後來,估計施耐庵本人對於潘金蓮的角色塑造,也是出於增添故事的可讀性,滿足廣大古代男性同胞的心理和生理需求。

王思懿版潘金蓮(還是很含蓄滴~)

但是,古代的讀書人尚且還是有四書五經來洗滌心靈的,所以施老師塑造形象這一塊,也無法做的太露骨了。不過,文字最大的特點就是容易勾起人們心中最真實的想法,施老師永遠想不到,在後世的700多年間裡,人類對於自由的渴求與追尋竟到了「禮崩樂壞」的地步。其間無數文化締造者們,不斷「改進」潘金蓮的人物形象,以迎合市場(主要是迎合廣大鹹濕老宅男們)。

也不瞞大傢伙,燭花目前仍未拜讀過《水滸傳》這本書,當然燭花對於古典名著還是十分尊崇的,只是單純不喜歡北宋末年那個時代背景。那麼問題來了!燭花既然沒研讀過《水滸傳》原著,也沒看過這部同名影視劇,那燭花是從什麼地方接觸到「潘金蓮」的呢?

誰沒有過一個青春啊,潘金蓮恰好出現在燭花的青春萌動期哦~咳咳...裡面細節不便多說。答案呼之欲出,《金瓶梅》!以小見大,這也是歷經幾百年間,潘金蓮形象的最新版本了,她符合中國傳統男性的性審美,也是廣大男性同胞心中那小惡魔般欲望的隱約體現。

某島國女星飾演的潘金蓮(開始奔放了~)

施耐庵想不到,在他逝世後50年不到的時間裡,有個叫蘭陵笑笑生的小夥子在拜讀了施老師的大作後,拍案驚絕,特別是看到「武松殺嫂」那段時,更是為之一嘆,覺得自己是時候做點什麼了。不錯,他衍生了這個故事情節,時期內容更加豐滿,只是他關注點和一般文人騷客不同,他沒有取材武松之英勇豪壯,而是取了潘金蓮媚骨之風騷......

所以說,奇人出奇書,也正是蘭陵笑笑生帶動了大傢伙的創造力,歷史的演變也終於讓潘金蓮的形象逐步定型。一直到今天,只要一提及潘金蓮,免不了被當作「老司機」來看待。所以同胞們,飲水思源吶,喝水不忘挖井人。

那麼問題又來了,燭花在標題裡面提到了「歷史被扭曲」,那麼扭曲得到底有多厲害呢?在這裡,燭花不得不佩服古人的「造星」手段,在信息無比閉塞的古代,造就出潘金蓮這樣的superstar,可謂難能可貴。然而,也正是得因於消息的難以流通,使得潘金蓮喊破喉嚨也伸不了冤屈。

不錯!確實是千古奇冤!真實的潘金蓮遠非人們心目中的那般放蕩、惡毒,相反,她還是一名知書達理、賢良淑德的良人。What?!看官讀到這估計會大跌眼界,燭花對此事剛聞說的時候,也像各位一樣,感覺自己的青春餵了狗,陪伴燭花度過流金歲月的潘金蓮居然是一位不似魂牽夢繞的那般模樣......

一切似乎變得那麼的索然無味

那麼,從配角成功晉級為女一號的潘金蓮,她的原型具體是怎樣的呢?下面來聽我細細道來。

據史料記載,潘金蓮非是北宋年間人,和施耐庵一樣,她是一名正兒八經的明代女子。具體年份不詳,但燭花猜測,潘金蓮應當生活在洪武年間,也就是說她與施耐庵是八竿子都能打到一起去的同時代的人。燭花為什麼這麼猜測呢?這就與潘小姐被黑化有關了。

潘小姐確確實實是個小姐,這可與後世的「小姐」大相逕庭,人家那是妥妥的潘府千金。潘金蓮生在官宦人家,父親是一州知州,也就是當地父母官了,家教甚嚴,從小飽讀詩文,秀外慧中。想娶她的人,用現在的話誇張點來說,排起隊來能給地球系條圍脖。但是,潘小姐作為那個時代的傑出女青年,秉持著自己的個性,什麼員外郎獨子、縣令家公子啊,統統瞧不上眼,眼皮子一瞟,卻是相中了隔壁村貧困戶武大郎

說到這,標題如果沒有字數限額,燭花真想把武大郎也加進標題,太冤了,就是竇娥見著他們夫妻,也免不了想和他倆義結金蘭。

武大郎原名叫武植,身高「九寸釘」不止,家境雖是清貧,但卻是個十分勵志的小夥子。除了窮一點外,成語詞典裡面的褒義詞大多都可以往他身上照搬,能文善武、天資聰穎,一般來說,這類人是很好投資的,畢竟奇貨可居嘛。

啃老也沒得啃,那就打工唄。於是,憑藉著十裡八鄉的口碑,大郎兄順利應聘到了潘府的打雜工一職。當初潘大爺也是見他老實,才招他入府。誰知,這麼一來二去,武植竟是憑藉那憨厚老實的性格成功和潘千金搭上了線。等到潘大爺察覺到,已是為時已晚。潘大爺也明事理,家底殷實,不屑什麼男方家庭條件啊,有沒有小樓房啊,家裡馬車用的什麼木料啊,人家統統不考慮,女兒幸福就好。武植也出息,在嶽父的精心呵護下,一頓栽培讓他在中年考取了進士,成為了一方知縣。

錢是什麼?

介紹到這,讀者們可能就會產生疑惑,這不是很好嗎?郎才女貌,雙方家長也極其通達啊,這小日子過起來,還不得讓人羨慕死?以後,和大郎兄學習,找什麼富婆啊,找白富美不香嘛?

照劇情這麼發展下去,這二人估計也就被掩埋在歷史長河中了,翻不起絲毫的浪花。真正叫他們夫婦「留名青史」的,不是他們的偉大愛情和美好姻緣,而是中國古代那群吃飽飯沒事愛嘮嗑吹牛逼的「噴子」們。歷史流傳下來的版本不一,但主要還是下面這兩種。

一、損友黃堂

前面說到武植家境貧寒,作為好朋友的黃堂不免會接濟接濟他。古代也崇尚禮尚往來,你來我往啊,可投資武植這種幾乎沒有回報的工作,黃堂做了幾次也實在咽不下這口氣,後面乾脆來往也少了。令他沒想到的是,武植能有朝一日搖身一變變成潘府女婿。正愁找不到機會聯絡聯絡感情呢,這不,終於給盼來了。黃堂家屋子被火燒沒了,一身落魄地找武植訴苦去了,對他而言燒了也就是燒了棟茅草、木頭而已,本就家徒四壁嘛,重要的是能不能抱上武植這條大腿呢。那會兒,武植已經考取了功名,當了縣令,很熱情的接待了黃堂,大魚大肉伺候了幾個月。可醉翁之意不在酒,黃堂的主要目的是能在武植這任個一官半職,在提出請求後,卻被武植斷然給拒絕了,怎麼說黃堂也不像是能幹事的人啊。這一下,可把黃堂給氣糊塗了,他想起當年接濟武植的事情(估計也就是幾張大餅),一怒之下摔門就走。後面越想越氣,竟做出了荒唐事,聯合當地地痞西門慶(西門大官人終於出場了),到處造謠污衊武植與潘金蓮。緋聞很快傳遍各地(估計大多數古人吃飽飯沒事幹,也就好這口花邊新聞了),最終傳到了施老師的耳中,然後就出現在施老師的作品中了。

所以,這也是為什麼燭花在前文猜測潘金蓮是施老師的peer的緣故了。

二、好兄弟王某

武植的朋友沒了,兄弟可還有一個,他就是王某(具體名字難以查證)。王某很慘,但很會逃難,所謂富貴深山有遠親,貧窮鬧市無近鄰,他知道少年時期的好哥們武大郎當官了,便屁顛顛跑去投奔。武大郎也是挺浪漫的,抱著給兄弟一個驚喜的心思,偷偷派人給王某在家鄉蓋了棟樓房,光看圖紙很是氣派。這王某呢,在武植這也是呆了有一陣,見武植還不意思意思,慢慢開始坐不住了。終於,在大樓快竣工的時候,王某一個沒忍住爆發出來,大罵好哥們不講義氣,摔門而走(可憐的門)。於是,王某瞬間化身為黃堂,狠狠幹了一票,據說還動腦筋DIY了一批傳單,發放市井鄉民參閱。只是,等他心滿意足,回到老家看到可憐的大郎給他準備的「驚喜」時,瞬間懵逼了。可那時,流言蜚語已經無法遏制住了,村裡又沒通網絡,也沒法開新聞發布會,王某也只能作罷。也不知他看了施耐庵的《水滸傳》後,會不會跑去找人家要版權費。

大朗心灰意冷了......

其實,真相一直都存在,並沒有被歷史所淹沒,只是鮮有人去翻閱、去取證它。多數人認同或是說只願意去認同蘭陵笑笑生筆下的潘金蓮,對於平淡無奇的偉大愛情故事早已是習以為常,不覺新鮮了。這也正是人性的醜陋之處,他們不會管武潘兩家最後撕破臉皮,不再通婚的悲劇,也不會管當事人武植和潘金蓮夫婦的痛苦掙扎。

好在還有人願意為他們站出來說話,乾隆皇都在得知這段沉痛的歷史後,御筆親書,為武植立碑正名。同樣,施耐庵的後人在得知武潘兩家的恩怨情仇之後,責無旁貸地前去負荊請罪。然而,可悲的是,這種種行動都被世人視而不見,他們人就願意去相信那段明知不是歷史的歷史。但是,燭花想告訴他們,真相只有一個,歷史是客觀存在的!

乾隆皇帝為武大郎立碑

謹以此篇獻給武植、潘金蓮夫婦,也獻給這個世俗。

相關焦點

  • 寒山——世人笑我太瘋顛,我笑世人看不穿
    看多了穿越劇,也曾夢想著有一天能穿越回古代,一覽古人風採!不過,回去古代不容易,回去了古代能像樣活著更不容易!畢竟,那些穿越劇中的主人公都是有技能加成的——範閒穿越回去,靠著熟背《紅樓夢》出書發家致富,晴川、若曦穿越回去,靠著熟知清代歷史才保得住小命……
  • 拋開歷史不說在《水滸傳》中的潘金蓮是否值得同情
    我相信每部電視劇或每個劇中的人物都有著千萬種不一樣的主觀見解拋開歷史不說,在《水滸傳》中的潘金蓮淫蕩、惡毒、謀殺親夫是眾所周知的事。有詩為證:金蓮容貌更堪題,笑蹙春山八字眉。若遇風流清子弟,等閒雲雨更偷期。
  • 潘金蓮墓被挖出,考古專家稱:良家婦女被人冤枉600年
    但是歷史上的潘金蓮真是如書中所說嗎?武松自打虎歸來後,便一直與自己的哥哥武大郎住在一起,潘金蓮先是勾引武松,結果武松並未理會,反而侮辱潘金蓮。潘金蓮又與當地的惡霸西門慶勾搭到一起,後來兩人在茶館通姦被武大郎發現,於是,兩人便痛下毒手,先是將武大郎打傷,後又乘武松不在家,合謀用毒藥將武大郎毒死。不久武松回來後,得知自己的哥哥被這兩姦夫淫婦所害,於是便痛下毒手,將倆人殺害。
  • 潘金蓮:我本善良,奈何命運卻要逼良為娼
    潘金蓮成為千百年來人人唾罵的對象,並且打上水性楊花的標籤。如果我說我非常同情她,你們會不會噴我呢?在古代,把女兒送去大戶人家當使女的一般都是家裡過不下去,窮的沒辦法,為了活命不得不把女兒賣掉。不管是家裡窮,還是父母不務正業,總之被賣都是悲哀的。金蓮被父母當作私有財產變賣,讓她未曾感受到家庭的溫暖與關懷。
  • 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身材高大 與潘金蓮郎才女貌
    現在我們都是通過《水滸傳》中了解的武大郎、潘金蓮以及武松的故事,書裡描寫的潘金蓮是一個蕩婦,善於勾引男人、善於妒忌的一個女人;武大郎是一個身高矮小,相貌醜陋,以賣炊餅為生,而他的兄弟武松則是和他截然相反,是一個身材高大,長相英俊的男子。
  • 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潘金蓮、武松,形象與水滸傳裡差別有多大?
    那麼,歷史上有潘金蓮這個人物嗎?我們知道,畢竟潘金蓮不是什麼名人,只是個普通的婦女,因此史料上是不會記載的。不過在武植的墓志銘裡卻有記載,「武公諱植字田嶺,童時謂大郎,暮年尊愛四老,公之夫人潘氏,名門淑媛。公先祖居晉陽郡,系殷武丁後裔,後徙清河縣孔宋莊定居。公幼年歿父,與母相似,衣食難濟。少時聰敏,崇文尚武,尤喜詩書 。中年舉進士,官拜七品,興利除弊,清廉公明,鄉民聚萬民傘敬之。
  • 我不是你所想的潘金蓮,他也不是你所想的武大郎
    《水滸傳》中的潘金蓮出生在一個小戶人家,由於父親早亡,她媽就把她賣給了一個官員家中做侍女,後來官員死了,她媽又把她賣給了張大戶,張大戶是個老色狼,想霸佔了潘金蓮,潘金蓮不肯就把此事告訴了張大戶的大老婆,張大戶記恨在心,為了羞辱潘金蓮,就把她倒貼嫁妝給了武大郎。
  • 潘金蓮 出軌就是為了走向正軌?
    在眾多的女性當中,潘金蓮最為著名,她是婦女解放運動的傑出代表,名氣最大,粉絲最多,也是最有女人魅力,一眨眼就能電倒一大片男人的性感尤物。一開始,潘金蓮被人像配牲口一樣配給武大,可是丈夫既不能滿足她的感情需要,也不能滿足她的性慾需要,「好一塊羊肉,倒落在狗口裡!」施耐庵老先生讓癩蛤蟆吃上了天鵝肉,就感覺很爽,心態何至如此?而潘金蓮和西門大官人的戀情,應該是名副其實的初戀,之前對武松兄弟的挑逗和勾引,只屬於一廂情願的單相思。
  • 該不該為潘金蓮正名
    潘金蓮始於《水滸傳》,風靡於《金瓶梅》,因紅杏出牆媾和西門慶,毒死武大郎,由此背負「千古第一蕩婦」的罵名。但在其所背負的罵名背後,我們還應該看到封建社會婚姻悲劇的開幕與謝幕。客觀評價之一一個相貌姣好的傭人婢女,按照劇情的發展,自然而然地會成為老爺們或者少爺們所覬覦的對象
  • 貂蟬與潘金蓮之比較,兩個女人的名聲肯定不會一樣的
    在古代四大美女中,貂蟬是最缺乏自由個性的,較其他美女而言,她僅作為離間董卓與呂布的一顆棋子,一個政治籌碼,當這一歷史使命成功完成時,她便將退出歷史舞臺。對此,她沒有任何的遲疑和猶豫,甚至沒有思想感情上的矛盾和波動。這樣,貂蟬就只是某種觀念的物化,而失去了一個人,特別是一個女人的根本特點。這個形象缺乏最起碼的血肉。
  • 貞潔烈女潘金蓮,英俊威猛武大郎,翻案而來的謠言能信幾分?
    就算影視劇中對其形象進行了不少美化,潘金蓮也免不了被世人不恥,性子水性楊花便罷了,就連武大胞弟武松也要挑弄一番。真相首先,所謂的「武植墓」是武氏後人在1996年集資建成,所謂的墓碑與碑文也是由清河縣文聯主席在立碑時撰寫的。並且《水滸傳》當中描述的清河縣在山東,而所謂的武植後人卻在河北清河縣,儘管自古至今轄區有所變化,但如何巨大的地理位置差異說明了兩者根本不是同一個地方,更與水滸傳當中的潘金蓮、武大郎扯不到一塊去。
  • 潘金蓮不風流,陳世美不忘恩負義,歷史上有哪些被冤枉的人
    潘金蓮潘金蓮《水滸傳》中的人物,講的是貌美的潘金蓮背叛賣炊餅的武大郎,和西門慶勾搭在一起,下毒殺了武大郎,最後被武大郎的弟弟武松所殺的故事後來《金瓶梅》將此故事進行充實再創作,往其中加了很多細節,更加豐富了潘金蓮風流、妖豔、狠毒的形象特徵,從此潘金蓮便作為不守婦道的壞女人形象出現在歷史長河中,老百姓幾乎無人不知、無人不曉,遭人唾棄,典型的壞女人樣板。
  • 有哪些我們一直以為存在,但其實歷史上卻從未出現過的人?
    潘金蓮假裝含情脈脈,左手扶起武大郎,右手趕忙遞上一碗精心熬製的毒藥,騙武大郎服下,嘴角露出邪魅的一笑,儘管剛開始大郎察覺到這藥有問題,但是還來不及思考,就被潘金蓮一股腦灌了下去,藥力發揮了,在大郎肚子裡翻江倒海,但是此時的潘金蓮不僅不著急,反而拿來兩床被,死死捂在了武大身上。
  • 4部小說講述古代懸疑大案,吹散歷史的硝煙,連環迷局震撼人心
    曾幾何時,《少年包青天》《法醫宋慈》中那些經典案件都成了我們的童年陰影,而讓這些歷史人物化身偵探,也逐漸成為懸疑小說的一個固定類型,下面幾本小說,堪稱古裝懸疑神作。然而歷史上真正的唐伯虎是什麼樣的呢?作為唐伯虎「超級粉絲」,作者王懸緊扣唐伯虎名作《桃花庵歌》,通過自己的知識儲備與合理想像,將《桃花庵歌》中的場景和故事都賦予了新的意義,並覆蓋上懸疑色彩。
  • 潘金蓮為何成為大家口中的蕩婦真實的過程是這樣的
    我們一提到潘金蓮都會第一想到著名的小說水滸傳裡的人物形象,都認為潘金蓮是個很隨性的美麗風流、心狠手辣、搬弄是非、淫慾無度的女人。那麼今天我要為大家科普一下,歷史上的真實人物的潘金蓮。 歷史上的潘金蓮,出身於大戶人家,根本不認識西門慶這個人。婚後的她賢淑善良,卻無端被人訛傳成紅杏出牆、「與人苟合謀殺親夫」的「蕩婦」。
  • 看三叉戟大噴子預審,學習談判技巧
    電視劇講述的是一個,三個老當益壯的警察,外號分別是大背頭、大噴子、大棍子。大噴子瞻前顧後,生怕齊隊給他穿小鞋(後續發現齊隊確實會穿小鞋),哪怕自己是幹預審的,還是推大背頭去審。大背頭無法,進去審訊室,問了一些常規問題,甚至也實施心理壓迫,依然沒有取得突破。眼看半個小時過去了,還沒有任何突破。大背頭出去,連恐嚇帶將軍,使得大噴子決定自己進去審。好戲來了。
  • 潘金蓮最不守婦道//甘婷婷罵得最慘!為啥?
    潘金蓮,不知歷史上真的有這麼個女人,還是《金瓶梅》塑造出來的這麼一個長得美麗 潘金蓮,一個被大家熟知的角色,最早出自《水滸傳》,後來,《金瓶梅》摘取其中的故事加工創作,把潘金蓮寫成是一個不守婦道的女子。 就是這麼一個女子,搬上影視裡,飾演的演員們也被影迷們罵得不行。
  • 歷史上真實的武大郎與潘金蓮到底如何?夫妻恩愛,還生了四個兒子
    這其中潘金蓮和武大郎的故事更是家喻戶嘵,上千年來書中的潘金蓮一直由於自身行為不端而被牢牢釘在了歷史的恥辱柱上。歷史上確有潘金蓮和武大郎後來考古學家通過研究發現,古墓的主人應該就是武大郎和潘金蓮。如果從小說中的情節來推斷的話,這兩個人根本沒有可能合葬在同一個墓穴之中。那麼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難道這兩個人不是水滸中武大郎和潘金蓮的原型。又或是小說中的描寫有失公允,真實的情況顯然更傾向於後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