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莉莎白的父親曾對她說:「我擔心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配得上你。」這句話仿佛能看到一個老父親對於女兒的偏愛,在他的眼中你女兒獨立、優秀、勇敢能配得上所有美好代名詞。尤其是她有一雙迷人的深眸,乾淨純粹能洞見人心。她的眼裡仿佛有星星一般靈動是貝內特家族裡其他四個姐妹所不具有的。
性格決定命運,也要靠運氣的加持
貝內特先生有五個女兒,雖然都是一母所生,但是她們的性格迥異,這也奠定了她們的婚姻未來各不相同。簡是女兒中最漂亮的一位,她的性格善良溫柔卻沒有主見,遇到心儀的彬格萊卻沒有勇氣,簡過多地在乎別人的想法以至於忽略自己內心,常常會被別人的意見左右,還好歷經波折最後有個美好的結局。
對於一部經典來說,濃淡適宜的筆法相當到位,在書中沒有過多去去寫三女兒瑪麗與四女兒吉蒂未來的婚姻,卻從字裡行間中能感受到她們是一個什麼樣的人。瑪麗喜好讀書卻過於迂腐,虛榮心促使下使她勤學苦練,賣弄自己知識淵博和才藝出眾,但天資所限卻不自知。四女兒吉蒂她和五妹莉迪亞一樣,最像她們的母親,智力低下,過於膚淺,心中只有金錢和穿制服的軍官。
莉迪亞是姐妹中最小的一個,卻是姐妹中最特別的存在,她年幼無知,舉止輕佻,不切實際,整天滿腦子想的就是放浪不羈的愛情。他與長相帥氣的威克姆軍官相愛、私奔、閃婚,完全不考慮現實的錢財問題。當倆人激情退卻回歸平常時,才暴露出諸多矛盾。人們常說如果單純是為了錢財與地位而結婚是錯誤的,而完全不考慮物質因素也是愚蠢的,畢竟婚姻與愛情的兩碼事。這個可憐的莉迪亞最終要為自己的無知而買單。
伊莉莎白是最受父親喜歡的女兒,這是因為在伊莉莎白的性格中似乎有父親的影子,她聰明、勇敢,比起父親她更加地獨立與倔強,總是一副小傲嬌的樣子。當達西無心的言談舉止在伊莉莎白心中形成傲慢的印象,伊莉莎白偏見的種子慢慢埋藏在心中,這是她對於內心的一種自我保護,她不允許自己的自尊心被人踐踏。誤會、偏見引起了達西的興趣,他開始發現伊莉莎白的不同之處。比起那些整日阿諛奉承、費心討好的女孩來說,她是多麼特別。
伊莉莎白她的聰明之處在於她懂得取悅自己,更懂得愛自己。當遠房親戚柯林斯以救世主的心態向伊莉莎白求婚時,她果斷拒絕了。她不想為了得到「麵包」而委屈自己嫁給愚蠢、自負的男人,這樣她寧可單身一輩子。在那個時代女孩子能做到拒絕已經實屬不易。顯然,伊莉莎白是勇敢的更是幸運的。
女人修好自己的心,才能遇見命中的達西
每個女人想擁有一位完美伴侶,達西符合大家心目中男神的形象,就連作者簡▪奧斯丁窮極一生也沒有遇到這樣的達西。終身未婚的她把對愛情與婚姻的期許融入到文學創作之中。那麼她筆下的伊莉莎白為何能遇到這樣的達西呢?
懂得愛自己,別人才會愛你
這裡無論家世,同在一個屋簷下的姐妹,為什麼後來只簡和伊莉莎白獲得更好的婚姻呢?在愛情問題上,伊麗莎她有自己的主見,不盲目。她一直知道內心真正需要是什麼。她性格中閃閃發光的品質,讓達西沉醉,她值得擁有達西的愛。簡則是個幸運兒,她天生美貌性格溫婉,是男士眼中最理想的伴侶,簡嫁得好是再正常不過的事。
世上最美的情話是同情
達西本就是貴族青年,出場就自帶傲慢的氣質,只因為一次舞會不經意的一句話,從而深深地傷害了伊莉莎白看似堅強的自尊心,進而對達西產生了偏見。她非常討厭他的傲慢,她認為這是門第差異造成的,想像一下如果達西一直是這種傲慢的態度他們不可能有共情,就更不可能擁有理想的婚姻。當誤會消除伊莉莎白不再用有色眼光去看待達西,發現達西為人處世和願意為她做出改變的實際行動,在外人看來格格不入的兩個人,一起經歷許多事後早已經惺惺相惜了。
關於這本書
還記得第一次看這本書是在上初中的時候,其中的一個場景讓我記憶猶新,那就是伊莉莎白在莊園漫步,不止一次地與達西不期而遇。伊莉莎白內心的獨白細膩溫柔,把女孩期待愛情降臨的過程寫得入木三分。邂逅、寒暄,表白每一層都恰到好處。讓年少的我對於美好愛情也有了幾分期許。
十幾年過去了,我早已有了自己的小家,但書本卻一直留在自己身邊,這不僅僅是一本書,更是青春的回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