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張無忌的逆襲中看教育:先天環境和和後天努力誰重要

2020-09-10 小西洲洲


《倚天屠龍記》03版張無忌劇照


金庸筆下的主人公總是很出彩,其中「射鵰三部曲」是我最喜歡的,三部書的男主角性格是不同的,誠如金庸先生所言:「郭靖誠樸質實,楊過深情狂放,張無忌的個性卻比較複雜,也比較軟弱。」可是張無忌這樣一個人卻成為了明教的首領,成為六大門派都為之折服的人,他之所以有如此成就,除了主角光環之外,其實其他的外在因素也不可忽視,且來看看他的成長之路,一起探索一下張無忌逆襲的重要因素。


《倚天屠龍記》03版張翠山殷素素劇照


一、練習紮實的基本功

張無忌的童年其實是十分快樂的,江湖並不太平,《倚天屠龍記》開局便是關於屠龍寶刀的爭奪,隨後為追查俞岱巖受傷之事,張翠山和殷素素被金毛獅王謝遜挾持到冰火島,流落到無人之際,卻也因禍得福,冰火島簡直就是世外桃源,因為張無忌的出生,謝遜和張翠山得以結拜,張無忌的整個童年,眼見的是父母恩愛,是義父慈愛,是兄友弟恭,所謂父母是最好的老師,張翠山一身俠骨,殷素素雖然曾經脾氣怪戾,但是現在和張翠山恩恩愛愛,存著仁愛之心,謝遜更是頗有才學,可以說在這裡張無忌一直過得很快樂,有句話說,一個幸福快樂的童年對於一個人成長的作用不可估量。

張無忌日後的仁厚之心,我覺得和童年時期的經歷離不開,此時的他,所感受的都是溫暖,當然,在冰火島,張無忌的學習也不曾落下。

四歲時,父親教他識字,五歲生日時,張翠山教授他武當心法,傳授給孩子的是紮根基的內功,八歲開始,謝遜開始教張無忌,九歲時,謝遜又教他準換穴道、衝解被封穴道之術,謝遜知道張無忌學不會,只是要求他記著,張無忌在冰火島住了十年,可以說沒別的事情,就是練武識字,背心法以及武功口訣了。

兒童的情形,便是將來的命運,別小看這十年,這是最紮實的童子功,走的越高,基礎牢固越重要。

二、抓住人脈帶來的機遇


《倚天屠龍記》03版劇照


張無忌的背景其實是很硬的,他的父親是武當張翠山,太師父是張三丰,有名滿天下的六位師叔,母親殷素素,天鷹教堂主,外公殷天正,義父金毛獅王謝遜。

這背景妥妥的,如果不出意外,張無忌在此等背景下,也是名門之後,但是能不能長江後浪推前浪,卻很難說,有些人背景也不差,卻長歪了,比如宋青書。

所以背景只能提供機遇,剩下的路還是要靠自己。

許可馨有機會到國外學習,本來走的是精英路線,但是價值觀扭曲,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便是例證。

張翠山攜著妻兒回到江湖中,回程的路上,可謂一波三折,謝遜惹下的禍,屠龍刀的誘惑,因為江湖中的恩怨,張無忌小小年紀就成了被人拿捏威脅,也被抓過去一頓折磨,最後中了玄冥二老的玄冥神掌,被張三丰救回來,但是也經歷了父母雙亡的悲劇,此後的一年裡,張無忌在武當山上受到的是武當山上上下下的疼愛,但是玄冥神掌的寒毒不等人,張三丰攜帶著張無忌去少林求取九陽神功,但是慘遭被拒,漢水遇到常遇春,此後便來到蝴蝶谷。

放在普通人家,沒有張三丰的的保護,張無忌這條小命,中了玄冥神掌之後,恐怕是撐不了幾天,而張三丰出手救下常遇春,便是機遇,為張無忌打開了另一扇大門。

此後命途多舛,禍福憂患,全憑自己了,可以說,張無忌自此,開始一個人闖蕩江湖。


《倚天屠龍記》03版劇照


三、 師傅領進門,修行靠個人

學習這件事情,任何人都無法代替,再好的名師,遇到不肯學的學生,也是白搭。

這段歲月,張無忌是在孜孜不倦的充實自身,胡青牛不肯救他和常遇春,張無忌夜以繼日,廢寢忘食的鑽研,帶著要救常遇春截心掌的掌傷的目的,把胡青牛的著作看了個遍,包括《皇帝內經》《孫思邈千金方》等醫學經典。

劉向有句話說:「耳聞之不如目見之,目見之不如足踐之。」紙上談兵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千裡馬是跑出來的。

有了理論在手,張無忌便開始不斷實踐,除了救治常遇春,還救了被金花婆婆所傷的一群人,這其中的彎彎繞繞,張無忌通過實踐,把醫術提高了不少。

理論指導實踐,實踐豐富理論,古人誠不欺我:「天下之事,聞者不如見者知之為詳,見者不如居者知之為盡。」

至此,張無忌除了會內功口訣,會治病,其實武功並不算高,可是命運的饋贈誰知道呢?陰差陽錯,張無忌流離失所來到了朱長齡這裡,朱長齡布了很大的一個局,想誘使張無忌帶他去冰火島,名利真是讓人瘋狂,朱長齡毀了豪宅,命也搭上了,最後把張無忌送到了另外一個世外桃源。

投我以桃,報之以李,張無忌的仁心,使他獲得了猿腹中的《九陽真經》,之後又存著成固欣然,敗亦可喜的念頭自行修煉,順其自然,練習了很多年。

這期間張無忌,沒有求快,但是一直再練,心無旁騖,這世間有此恆心,便可以解決掉絕大部分的事情,人生許多事,最難的是堅持。


《倚天屠龍記》03版劇照


回頭看,從踏入江湖之後,張無忌生活的很艱難,父母雙亡,身患絕症,可是他從來沒有自怨自艾,而是努力生活,從而練就一身本領,有時候生活打苦難,真的是一番考驗。

蓋西伯(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賦《離騷》;左丘失明,厥有《國語》;孫子臏腳,《兵法》修列……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吧。

四、 再堅持一步,由量變到質變

此時的張無忌,將已練成的上乘內功融入謝遜在他幼年時期所教授的心法所授的武術之中,因之每見飛花落地,怪樹撐天,以及鳥獸之動,風雲之變,往往便想到武功招數上去。

很多人覺得自己的努力得不到收穫,其實這是量的積累,就像馬雲說過的,今天很殘酷,明天更殘酷,但是後天很美好,但是大多數人死在了明天的晚上,很多事情不是有了希望才去堅持,而是堅持了才會有希望,只有量變才會引起質變。


《倚天屠龍記》03版劇照


有許多時候,我們離成功也許就差那一步,張無忌在機緣巧合之下練成了乾坤大挪移,也是在密道置之死地而後生,他有著上層的內力,如書中所寫:「練『九陽神功』是積蓄山洪,此事什難;而『乾坤大挪移』則是鑿開宣洩的通道,知法即成」,前期的積累,使得他更上一層樓。

經過量變的積累,現在的張無忌可謂是人生開掛,收穫峨眉掌門,蒙古郡主以及聖女小昭包括表妹殷離的愛戀,又喜提明教教主身份。

練成了絕世武功的張無忌最終在六大門派圍剿明教之時,挺身而出,隨後又在萬安寺救了六大門派,免受滅門之災,此後又化解了江湖中對謝遜的仇怨,書中也算是圓滿結局了。




張無忌相比其他英雄豪傑,他的一生總是受到別人的影響,的確是有著拖泥帶水,不夠決斷甚至不夠聰明的缺點,但是我們不能否定他的努力,他通過努力最終練就的一身本領,對於普通人來說,恰恰是最值得我們去學習的。


《倚天屠龍記》03版劇照

相關焦點

  • 棋如人生故事會——傷仲永,誤學時,孩子的後天教育不可忽視
    從此,指定事物讓他作詩,方仲永立刻就能做出文採和道理俱佳的詩。同縣的人們因仲永的才華而禮待其父,並且有人花錢求取仲永的詩。方仲永父親認為這樣有利可圖,於是每天帶著他四處拜訪縣鄉之人,不讓其學習。待到仲永十二三歲時再觀其詩已經不如從前了,再過七年,他已經失去了才能,與普通人無異。
  • 武學天賦和機緣差距明顯,整體看張無忌勝過郭靖,天賦卻不及楊過
    所謂武學天賦就是一個人學習武功的速度和對武功的悟性;機緣造化可以通俗理解為一個人的運氣。說白了一個人對武功的理解和悟性的速度就是天賦,而一生中能遇到多少高深的武功秘籍,就是這個人的機緣造化。正所謂「機會大於努力」,像段譽和虛竹就是在機緣巧合下,成為當時頂級高手,也正是二人並非完全通過努力,所以很多人戲謔二人是開掛。
  • 射鵰中,郭靖和黃蓉,到底誰高攀了誰?
    所以,不論是哪個時代,中國人的婚嫁觀中,愛情或許並不是第一位,而門當戶對,卻成了更重要的標準郭靖的出生或許是平凡,可是其母李萍為了躲避追殺逃至蒙古,卻為他帶來了後天改變命運的機會。在因為純真性子被成吉思汗看中後,郭靖在蒙古國的人脈關係從此突飛猛進。郭靖和託雷這位蒙古王子結為安達,成了生死與共的好兄弟。
  • 《貧民窟的百萬富翁》:逆襲人生的背後,是對夢想的堅持與努力
    很多人看到賈馬爾在收穫金錢與愛情的時候會心生羨慕,覺得他的運氣非常好,也會為電影中多次出現的命中注定所感染,但其實,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單純的幸運不存在的,所謂運氣,也是努力後得到的結果。本文,我將從賈馬爾的人生經歷來解讀賈馬爾的逆襲之路,並在文章的最後部分,結合影片敘述分析,談談自己的思考和感悟。
  • 從射鵰英雄傳18年比武之約,品英雄史詩,看教育的成敗
    教育需要方法和技巧。馬鈺指出了江南七怪教育的問題:那道人道:「你這六位師父,都是武林中頂兒尖兒的人物,我和他們雖然素不相識,但一向聞名相敬。你只要學得六人中恁誰一人的功夫,就足以在江湖上顯露頭角。你又不是不用功,為甚麼十年來進益不多,你可知是什麼原因?」
  • 故事:後天也會改變你先天的原生,但是你必須要有些經歷
    他說,那我看領導還有事沒,要是沒什麼事我去辦公室找你。我說,那好,你到了給我電話。棟和我是老鄉,差不多和我是一年到的這個城市,初來,從事過保安,那個時候的保安是分派制的,包括機關事業單位,還有那些歌廳娛樂場所,很多單位都會從保安公司聘請,我也跟著他蹭了不少歌廳,因為有他在嗎,沒買過門票,就在裡面坐著喝飲料,吃瓜子,看舞池裡那些成功人士翩躚。
  • 《三十而已》大結局:鍾曉芹逆襲成功的四個重要人生啟示
    然而,三十歲的巨嬰鍾曉芹,事事喜歡依賴他人,不懂得拒絕,沒有自己的主見,不清楚自己想要什麼,為什麼在結局的時候反而能夠逆襲了呢?我總結了四個重要原因。張無忌從小都沒有什麼抱負,凡事喜歡順其自然,金庸先生也曾在書中這樣描述張無忌:他習乾坤大挪移心法是從小昭所請;成為明教教主既是迫於形勢,亦是殷天正等動之以情;與周芷若成婚是奉謝遜之命
  • 天性懦弱平庸,後天教育有缺陷
    如此良好的學習條件和環境,阿鬥都學無所成,只能說明他智商平庸,學不進去,後天教育也有缺陷這也是劉備對阿鬥教育的缺失。深宮中的講學練武,哪裡比得上戰場的實際歷練啊。應該讓他經常跟在自己和諸葛亮及諸位大將軍身邊,言傳身教,理論結合實戰,這樣教學效果應該更好。經過戰場歷練,壯其膽,開闊其眼界。
  • 曉東奶爸教育手記:周芷若為何認定張無忌十年後會捨不得她?
    《曉東奶爸教育手記:周芷若為何認定張無忌十年後會捨不得她?》 文/曉東-奶爸&心理師 大兒看第二遍《倚天屠龍記》期間,時不時感嘆:「哦,原來是這樣,現在才看懂。」但結尾周芷若對張無忌說的一句話,使他百思不得其解,我很欽佩他的敏銳,竟能發覺這句話是很重要的。是的,尤其對愛情婚姻來說更甚。
  • 史萊克七怪中誰最努力?唐三排不上號,他天賦高又努力堪稱完美
    相信玩過王者榮耀的朋友都聽過這麼一句話,「努力有用的話,還要天才做什麼?」。對於這句話,我們不能否認,但也不能苟同,天賦固然重要,但是如果不努力也可能會泯然眾人。當一個人既有天賦又肯努力的時候,那他想不成功都難。史萊克七怪就是這種人,他們天賦遠高於普通魂師,但最後能全部成神所憑藉的還有他們的不懈努力。那麼在史萊克七怪中誰又是最努力的呢?
  • 張無忌和黃襯女打起來到底誰贏
    但是很多人對張無忌和黃襯女到底誰更厲害一點呢?到底誰能夠打敗誰呢? 先看看張無忌的武功有那些,張無忌的武功主要有乾坤大魔移,九陽真經,太極拳太極劍,七傷拳,聖火令武功。雖然張無忌集各高層武學於一身,但是張無忌畢竟經驗不足,所以前期打玄冥二老都很費勁。
  • 趙敏打敗了周芷若和小昭,還是敗給了這個女子,與張無忌分了手
    在《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母親殷素素臨終的時候告訴張無忌,長大之後一定要提防著漂亮女人,越是漂亮的女人越是會騙人,但是張無忌自從成名之後,遇到的女子一個比一個漂亮,而且一個比一個會騙人,很明顯,這方面殷素素的教育是失敗的。
  • 周芷若和張無忌郎才女貌,若非她,他倆可能會有好結局
    金庸先生寫過許多小說,每本都有曲折的愛情故事,《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和周芷若的故事便是其中之一。比起金庸先生筆下其他的男主人公,張無忌可以說是最幸運的。然而,本應穩坐女主人公這把交椅的周芷若,卻把它讓給了趙敏。
  • 《三十而已》大結局:顧佳許和幻山給孩子良好的教育了嗎?
    雖然只是電視劇,但也折射出現實的一面,我們不禁要問:顧佳許幻山給孩子良好的教育了嗎?劇中,顧佳為了孩子贏在起跑線上,顧佳費盡心思為許子言申請頂級幼兒園,貸款換了大房子。因為孩子面試不理想,她就私下跑關係拉人情,她只是想儘自己最大的努力,能讓孩子上個好學校,受到好的教育,把孩子培養得更優秀。
  • 《情深深雨濛濛》:傅文佩和雪姨都是母親,誰的教育結局更成功?
    《情深深雨濛濛》是一部經典的瓊瑤版影視劇,然而在劇中關於王雪琴和傅文佩之間的個人較量,其實也是一條暗線。直到現在,這部經典影視劇留給大家的回憶也非常的深刻。但是如果回憶這部劇當中傅文佩和王雪琴這兩位母親的教育方式,可能現在很多寶媽寶爸們也有很多借鑑之處。
  • 郭芙和趙敏,家境和長相都不錯,後來兩人的差異為何如此之大?
    郭芙出生在環境優雅,物質優渥的桃花島,趙敏出生在富貴之家,兩人都長的很漂亮,看似先天的條件是差不多的。但是,兩個人的性格卻很不一樣,這也是她們一個討喜,一個不討喜的主要原因。趙敏是出身好,長得好,還那麼努力;郭芙是出身好,長得好,覺得自己不用努力
  • 倚天中,趙敏為何背叛張無忌嫁給朱元璋?看楊逍和陽頂天就明白了
    在《倚天屠龍記》中,江湖武林後起之秀張無忌,實力非凡,武藝高強,在六大門派圍攻光明頂之際,果斷出手,以戰止戰,將乾坤大挪移神功和九陽神功的威力發揮得淋漓盡致,打出了個人的風採與氣度,也將自己深深打進在了周芷若、
  • 9.6分《我的天才女友》:女孩接受教育,是擁有豐滿的精神世界
    自第一季《我的天才女友》在豆瓣斬獲9.3分的高分後,在萬眾期待中歸來的《我的天才女友》第二季更是一舉獲得了豆瓣9.6分,高分的背後是觀眾們的肯定,不管是書還是劇都值得一看。莉拉和萊農的故事除了講女性主義外,教育也是一大線索,兩個女孩在小時候都有一個夢想,即讀書改變命運。但二人的先天、後天條件又有不同。
  • 從《倚天屠龍記》張三丰教劍看教育
    從《倚天屠龍記》張三丰教劍看教育只聽張三丰問道:「孩兒,你看清楚了沒有?」張無忌道:「看清楚了。」張三丰道:「都記得了沒有?」張無忌道:「已忘記了一小半。」張三丰道:「好,那也難為了你。你自己去想想罷。」張無忌低頭默想。過了一會,張三丰問道:「現下怎樣了?」
  • 《隱秘的角落》裡十個人不幸離世,原生家庭和後期教育哪個更重要
    這也引發了一個非常有趣的討論話題,無論是土著家庭對一個人的成長和影響更重要,還是受教育程度的影響更重要從影片中人物的經歷中不難看出,大人掛在嘴邊的「為你好」「你還小」「你不懂」,讓多少向你們求助的,靠攏的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