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武漢,我沒有哭!」|真實故事

2020-08-29 秋小愚

(圖片來源網絡)

▁▁▁▁▁

這篇文章寫於武漢封城第18天。


武漢因為一場疫病被全國、乃至全世界關注,如果可以選擇,沒有人願意用這樣的方式被關注。

他們依然希望穿梭在城市的馬路,繁華的街道會堵車,身邊坐著自己的愛人。

武大的櫻花,那碗好吃的熱乾麵,當別人說起武漢時候,一臉驕傲,如數家珍。

疫情之下,在一場場輿論風波裡,武漢從被誤解,到被正名。


我真的終於終於理解,為什麼鍾南山說到武漢的時候忽然哭了。


鍾南山說得沒錯:

這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而我在記錄她們故事的時候,忽然有一種感覺——我們都誤解了她們,當然更低估了她們。

哪怕戰戰兢兢,她們依然可以坦然說出她們的故事。


01


文靜,是土生土長的武漢人。


老公是一名警察,偶爾要負責轉運病人。最近每個晚上,她都會醒來兩次,給老公發信息,問問她好不好。

年前,文靜辭職了。

她說,現在的她,很想上班。

封城後的文靜,比往常更加忙碌。

大年初一,父親的妹妹,也就是姑姑在發燒,而且多日不退,天天都往醫院跑。

當時,真的很絕望,這樣的絕望可能外人無法體會到,扎進心裡,無人能說。

所幸的是,後來,姑姑的燒退了,所有人才舒了一口氣。

相較於外面周遭的信息,每天做的最多的事,是不停地在家擦拭東西。

文靜的家,在離漢口醫院500米的地方,她第一次感到,自己的一種恐慌感。


「我知道,我說下面的故事,可能會被人白眼。

我沒有不尊重醫護人員的意思。但我那天,在電梯裡碰到醫護人員,真的有嚇到。

回家趕緊洗頭洗澡。甚至好幾天不敢下樓。」


記得網上有一句話:疫情過後,武漢人需要重建的事情很多,包括她們的心理狀態。這一次,她她們是真的怕了。

文靜說,


每天下樓買菜,人與人之間都會保持著絕對的警惕,這樣的警惕是從前不會有的。

84酒精用了一瓶又一瓶,搞衛生成了日常的工作。


這樣的生物鐘和習慣,從疫情開始那天起,沒有間斷過。

「武漢會好的,我有信心。」


02


ying的社區,有人感染了。她不知道是哪一棟。

她給我看她們夜晚的景色,每一戶都亮著燈。

ying說:你看,說明大家都宅在家看電視呢!

每天晚上12點睡,早上10點起床。每天就是在家看電視,媽媽在家裡看廣場舞的視頻,這一天天的,就過去了。

很多人說,人類的悲歡並不相通。

但事實上,不是的。到了如今,我們應該越來越能夠感同身受,這一天天的,大家都一樣,誰比誰更強呢?

ying告訴我,她們小區樓下,今天是家家戶戶在發花菜,媽媽下去拿的。唯一的尷尬是,葷菜需要去超市搶購。

這幾天吃的最多的,是白菜、蘿蔔,還有菜苔,也是因為我們這些小年輕沒意識,沒在家裡多準備一些,畢竟大家本來打算好好過年的。

婆婆原來給我們準備了很多葷菜,現在我們也不願意過去拿了。

ying說,自己一天天待在家裡,慢慢熬。

「會好的,我感覺肯定能夠度過。」

她可能最難過的,是大家對於武漢人的敵意。其實,大部分武漢人都真的很好。


03


青吶剛出月子不久,12月27日,她在武漢市的醫院生完了寶寶。

後來回村了。

最近一段時間,其實挺安靜的。

最大的問題是,不到2個月的寶寶得了中耳炎,線上求助醫生,卻被告知需要去醫院。

路封了,就算路沒封,也不敢去醫院,每天都在家裡焦慮不安。

她一再告訴我,其實封城前很長一段時間,沒有想到那麼嚴重。

也是後來,才知道疫情如此惡劣。

我想起在武漢的朋友說:

不瞞你說,在武漢的我,和在外地的你,其實接觸到的信息,真的沒差多少。

回到武漢農村,還是很長一段時間,一群人該串門串門,該打牌打牌。很多人都覺得是危言聳聽。

一直到正月初一,還有人到家裡來串門,後來實在忍不住,把他們罵出去了。

隔壁村確診了一例,村子裡的人,才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大家戴起了口罩。


「我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出門了。

雖然出了月子,我也沒有出門。

甚至連臥室都很少出,小心翼翼。」


我是真的害怕,在她身上,我讀到了一個平凡百姓的膽戰心驚,這一場疫情來得過於突然,突然到還沒有做好準備,就打亂了她的計劃。

安靜,沉默。她的微信停更在12月,這之後,再也沒有更新過。


04


讀者大手,曾經跟我說:都說武漢是一座英雄的城市。

如果有選擇,誰願意做英雄。

2月9日,大手的兒子聽到隆隆的聲音,看到飛機飛過。武漢每天早晚要在各個社區消毒了,雖然她心裡還是打著問號,但顯然樂觀了許多。

大手的小區有20幾例居家隔離,在前幾天,被送到了集中隔離地。

去一趟超市,囤一段時間的蔬菜,可以看下,價格還是很合理的:

網上下單了紙尿褲和零食,一個人跑出去外面拿了,回來的時候,電梯口碰到鄰居,大家不約而同說:

「每人一部電梯上去吧。」

這大概就是武漢人的默契。

她最近幾天很認真在更新朋友圈,在她的朋友圈裡,你讀不到外界所以為的恐慌、焦慮和不安。


(這是大手囤的菜)

你以為自己不在看一個武漢人的朋友圈。而事實是,大部分武漢人,其實和她一樣。

她們不絕望。

她說:「我們是勇敢的武漢人。」


武漢的疫情數依然在不斷攀升,到今天早上,突破了15000+。

對於武漢來說,這個戰役正在攻堅階段。對於所有人來說,是下一個14天在家裡宅著。

把病毒悶死,是我們所有人的心願。

到了現在,我們每一個人,其實都可以靜下心來,好好整理自己的生活,好好把宅在家裡的日子過好。

沒有任何地方,比現在的武漢看起來更危險。

他們在堅持和努力,我們也一樣可以頑強地走下去。

請無論如何都不要放棄希望,心生絕望。

日子會好起來,疫情會過去,就像春天花會開,我們都會贏。


這是關於武漢普通人的堅信,也希望更多人看到這樣一種堅信。


不悲觀,不失望,不放棄。

相關焦點

  • 被困武漢的74天,沒有來日方長
    寒假兼職的公司是在除夕的前一天放假的,跟武漢封城是同一天。封城前一天晚上,手機上關於不明肺炎的新聞愈發嚴重,我很害怕,和好哥們商量著當天下班就去火車站。但是那天下班已經凌晨,出於安全考慮,我們還是決定第二天再去。第二天我是被我媽的電話叫醒的,她說武漢封城,讓我立馬搭車往舵落口方向跑,只要一出武漢市,我姐就能去接我。我邊在網上約著滴滴,邊和我姐打電話。
  • 武漢到了,我有點猝不及防
    「武漢站到了,請下車的旅客……」即便是前一天晚上沒有睡覺,在聽到「武漢」兩個字時,還是讓我徹底清醒。沒想到這班是經過武漢的列車,有點猝不及防。我騰地一下坐起身子,一下子停止呼吸,不由自主地按住臉上的口罩,驚恐地望向窗外。我回過神來,武漢的櫻花早已在春天盛開了。我細細觀察起來。疫情讓我對這座城市的感觸更深。這到底是怎樣的一個城市?它終於扛過來了!眼前的景象快速地掠過,但隨著列車的即將停靠,逐漸讓我可以聚焦到近處的一幢幢大小房子。高的,矮的,還有沒有竣工的。轉頭想了想,可能是幾個月前的工程吧。
  • 爺爺走了……可我不能回去!我要堅持在武漢
    岫巖醫院去往武漢支援的護士寫下的心情!我們為他加油此刻,2020年2月23日12時30分,下夜班後正在睡夢中的我,被一陣急促的電話聲驚醒。噩耗傳來,親愛的爺爺,您走了,永遠的離開了我們,去了天堂……爺爺平時身體硬朗,突然猝然離世,我無法相信,也不願相信!
  • 武漢創業大佬事跡為原型《青年文學》將刊發閻志《武漢之戀》
    一開始是為電視劇《武漢之戀》寫故事梗概,這麼好的題材不寫成長篇太可惜了,閻志介紹,2017年,市委主要領導希望武漢也能拍一部類似《溫州一家人》題材的電視劇,即後來的《武漢之戀》,閻志志積極參與籌劃,並給這部電視劇創作劇本大綱和故事梗概,通過文藝影視產品展現武漢校友們波瀾壯闊的創業史,並成為連接校友與城市的情感紐帶,建立歸屬感、認同感、價值感,形成共同體。
  • 那些曾在武漢取景拍攝的電影,有沒有你常去的地方?
    ,講述的是耿耿餘淮兩個因名字結緣的高中生,在高中三年共同成長,分別又重逢的故事。,被「暫寄」在武當山的武術學校「太乙春花門」學習太極拳的故事。沒錯,這就是我所熟悉的武漢。每個城市,一定有他獨特的味道,不是那些千篇一律的ktv或者購物廣場,而是桑琪居住的爛房子、凌亂混雜的城中村、腐屍常現的江灘草甸、煙雨飄搖的東湖水杉,這一切都讓一個看上去十分俗套的故事增添了難得的特質,儘管演員對白講的都是普通話,卻仍然能夠帶給觀眾獨特的味道。既是武漢,又不局限。
  • 武漢愛情(十三章)聽說苗苗扎針眼淚就流下來,「想哭就哭吧!」
    對了,我爺爺病情怎麼樣?本來母親昨天讓問你,你昨天夜班」張一飛話題一轉道,語氣低沉有點擔心起來袁瑋反而輕鬆了,張一飛的目的終於知道了,為了他爺爺「沒事,老人家,還正常!不算太壞!」袁瑋輕鬆道「不算太壞?住這麼久沒有好轉就是不好!」張一飛情緒有點激動「目前這種情況下,沒有持續變壞就是好的情況!.....好了,不說了,我眯一會兒,到了叫我!」
  • 故事:表姐在武漢租房,我在小縣城住大三房,表姐卻笑我沒追求
    表姐在武漢租房,我在小縣城住大三房,表姐卻笑我沒追求人家常說&34;,這話怎麼說呢,每個人的生活方式,追求目標不一樣,有的人喜歡過緊張的生活,而有的人想過平淡生活,不能因為別人想過平淡生活而去指責別人沒志向,沒追求。
  • 武漢一趟全村人躲我,我也被嚇了
    去年10月21日,我出差去了趟武漢,那時是疫情的萌芽期,沒有啥聽聞。等到過年回家,這下慘了村裡人都躲我,你說為什麼村裡人都知道我去過武漢。第一我喜歡發朋友圈,所以基本上村裡有個大群,這就回有知道,還有發了快手都會有知道,我也怕。生怕感冒。
  • 【老武漢•送水人的故事】
    武漢江漢路步行街,有一組送水人的塑像。喚起了兒時奶奶給我講的一個《送水人的故事》的記憶。奶奶說,五十年代的武漢,自來水還沒遷入各家。各個街巷口設有一個賣水亭子。我好奇地問奶奶,他只用粉筆記帳,不怕人家揸拭掉一些麼?奶奶說,不會的,那時的人都很純樸。大家都講誠信,人與人之間都很信任。我們不會擔心他多畫筆數,他也不會多畫多記。他也不會擔心我們會擦拭一些,我們也不會去擦試。奶奶繼續講道,人和人之間必須遵循誠信,這是做人的根本。
  • 武漢的疫情,害的可不只我這一家!
    「進哥,對不起,初十訂的酒席我不要了。」雖然是大年初二,但為了大家的安全,也為響應縣政府號召,取消了這次筵席。即使已下了請貼,只好一個個地打電話跟親朋好友解釋陪罪。「啊!連你這也搞不到了,今年虧死了。」進哥是我的髮小,關係好得不能再好。我這次擺酒本就是想照顧他的生意,沒想到出了武漢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為了大家的安全只好作罷。「進哥,最近好嗎?」
  • 故事:三萬武漢醫護人員的理髮師
    當時她給我打這個電話,還說不敢回家剪,不想讓兒子看到。她也不敢讓我去醫院,怕對我不好。後來她老公來接我,去她媽媽家裡剪。路上她老公就說,接到任務時她確實哭了,因為恐懼。再加上要把頭髮剪短,女孩子嘛,還是會不捨得。見面以後,我問她頭髮要怎麼剪。她說能不能剪一個女式的平頭?
  • 書單No.1 |《人間告白》感人至深的真實愛情故事,令人感慨
    第一次看到這本書的名字《人間告白》,我想它一定是講述了一個浪漫的愛情故事。但是當我真正拿到手,看到它的封面時,我才留意到這個故事可能並不簡單。翻開這本書看了沒幾頁,果真我的眼淚就開始打轉,忍不住要湧出來,心裡十分難受。
  • 七月的武漢,藥店的口罩並沒有便宜,有感於破朔迷離的藥店套路
    今年的日子很傳奇,因為工作上的事情,本沒打算回老家過年,但母親有慢性病,要給母親送藥,於是回了趟老家,並決定春節前培母親幾天,然後回武漢。後來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了,武漢封城了,回不去了,就把票退了。 後來就是上網課,然後是解封,只到今年的六月下旬,才回到武漢。因為母親的慢性病,和藥店打交道漸漸多起來。
  • 武漢,疫情下的愛情故事
    2020年1月23號,由於新型冠狀病毒肆虐,武漢封城。武漢這座城市被按下了暫停鍵……我和道彥的感情也被按下了暫停鍵……01: 一見鍾情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武漢女孩,30歲前,愛情沒有如期而至,直到道彥的出現,我漫長等待的小概率事件終於發生了。
  • 武漢封城第12天,我已經上班3天
    武漢封城第1天,23號那天,是我們家搬進新家居住的第一天,那個時候我們還沒有意識到此次疫情的嚴重性,還是正常上街買過年的東西。武漢封城第2天,24號除夕夜,這邊年三十下午要祭拜祖先,我回了趟老宅祭拜祖先,走路應該7分鐘吧,拜完去小學走走,沒有什麼人,然後回家,我們一家人吃著年夜飯,吃完飯看電視,沒有出門。
  • 故事:如果我走,請原因務必不是你沒有讓我等你
    一天天過,一天天越起越晚,一天天被泡麵拖垮身體,一天天......沒有新的人選,你以為她不等你時你也能扭頭就走,其實這些年你一直停在原地。且不自知。這一段我是跟一個網友聊起來的。一周一度的軍團戰,聽舟在頻道裡吆喝,有沒有一起組隊的。我說,等我一下,手上的副本馬上刷完。他說,這世上的任何事都不能指望別人等你。
  • 武漢小龍蝦的恩怨情仇 第一集
    小龍蝦的故事:第一集小龍蝦是湖北的特產,但是真正火起來,其實也就近10年的事情,還記得2007年我剛到武漢,租房子在萬松園,樓下開了一家小店,專賣小龍蝦,生意不錯,但是很奇怪,只開半年,另外半年大門緊鎖,要麼就是租給賣早點的。
  • 疫情波及下,我被武漢房地產公司開了,轉考家鄉公務員
    沒想到的封城除夕前幾天,公司終於放年假了,我拿著年終獎喜滋滋地坐動車回家。我回家的時候,武漢的肺炎就比較嚴重了。除官方公布的驚心數據外,藥店的口罩也出現供不應求的情況。我雖然從小接受馬克思主義科學觀,又是一本畢業,但還是跟風買了一盒口罩。身邊人說有封城跡象,我雖不相信但既然放假就早早回家吧!
  • 成龍來武漢了
    11月18日知名影星成龍來漢在武漢設計工程學院「來武漢前要隔離14天,我想了很久,還是希望來一趟學校,兌現每年來學校看一次同學們的諾言。」成龍說,在隔離的14天裡,他整理電腦、思考劇本,和劇組電話溝通,不受外界的幹擾,生活物資都得到了保障,這些親身經歷讓他意識到隔離並不可怕,也更加體會到武漢人的不平凡。
  • 我和男孩女孩的真實故事
    跟小朋友吵架了,我會說你別走我讓我哥哥來;被爸媽說了,我會跑去找哥哥訴苦;每次哥哥回來了,會給我帶好吃的。很多人小姐姐都有過這樣的經歷吧,很可惜我沒有哥哥。初中的時候,我和一個女孩一個男孩成為了好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