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創 吳美姣 晚上八點 今天
會彈鋼琴的老鼠和會跳遠的老鼠
「老婆,今天又有一隻老鼠被粘了。」我剛起床,先生輕描淡寫地說著。我也沒怎麼驚奇,因為掐指一算,這是我們住到這裡粘到的第十八隻老鼠了。昨日傍晚回家,老鼠就將先生吃了一半的一個麵包偷吃得只剩一張麵包皮,我與先生笑談說我們在鼠口爭食。回想起一次次與老鼠的鬥智鬥勇,我們會心一笑。
會彈鋼琴的老鼠
那是住在南區時,有段時間夜間常能聽到我們家鋼琴傳出琴聲,迷濛中還以為是做了美夢。一次兩次幾次後,有一回夜間,不規則的琴聲又響起,我終於睜開惺忪的眼睛,笈著拖鞋走出房間來到客廳,琴聲戛然而止。我側耳傾聽,一切又恢復平靜。我走遍了所有房間,沒有看到什麼,也沒有聽到異常,我只好回到房間,繼續睡覺。剛躺下沒多久,琴聲又響起,聽得真真的,半夜的琴聲還真有點瘮人。
我悄悄起床,輕輕走路,突然開燈,琴聲又一次戛然而止。我彈起琴鍵, 一隻大老鼠「唰」得一下從眼前閃過。沒錯,是惱人的老鼠!
第二天,我們將鋼琴後蓋打開,發現老鼠在鋼琴裡築了窩了,什麼花生殼、瓜子殼、蘋果核等等,實在是噁心。清理後,我們清淨了幾日。一日晚上我們全家正在客廳,兒子驚叫「老鼠!」一隻大老鼠倏忽一下鑽入了鋼琴。這回,我們不能放過它了。我們將鋼琴後蓋打開,沒有!打開鋼琴前板,沒有!我們六隻眼睛緊緊盯著鋼琴,確認老鼠還在鋼琴裡。它到底躲在哪裡?我們慢慢一塊一塊地拆卸下琴板,所有能拆的都拆了,老鼠還是沒看到。最後將琴鍵邊板都拆了,還是沒有!難道老鼠會隱身?還是趁我們沒注意逃走了?
兒子堅定地說:「沒有逃走,肯定還在鋼琴裡!」可是老鼠會躲哪裡呢?兒子拿出手機,打開手電筒,將手機手電筒的光往琴鍵側面照過去!天哪!鋼琴琴鍵中間有塊黑色,果真是一隻老鼠縮在哪裡!怎麼辦呢?琴鍵之間的縫隙是如此狹小,它躲在中間部分,又沒有那麼長的工具。哎,看著一動不動躲在琴鍵下的老鼠,我們不得不感嘆老鼠的聰明。
還是兒子想出了辦法,提出一人一邊照電筒,一人用水果刀,直接從琴鍵縫隙插進去。先生手拿水果刀,對準老鼠,一刀下去,只聽「吱吱,吱吱」幾聲,老鼠好像被戳中了。問題又來了,被戳中的老鼠如何才能從琴鍵下拿出來呢?先生又拿了一把水果刀,戳中老鼠後慢慢往外移。經過了一毫米一毫米的無數次移動後,老鼠終於從琴鍵的左邊移出來了,一看,是只大老鼠,身子足足有15釐米,加上尾巴,估計有三十多釐米,拎在手上最起碼有半斤重。我們家的會彈鋼琴的老鼠終於壽終正寢了。
會跳遠的老鼠
南區的房子賣了,今年我們暫住在單位旁親戚的房子裡。整理房間時,老鼠屎就掃出快一畚鬥。我與先生開玩笑說:「我們不會是又要與老鼠同室而眠了吧!」先生笑著說:「老鼠怕啥?我有辦法?」「啥辦法?」「你到時自然就知道了。」先生還賣起了關子。不幾日,老鼠果然來造訪。剛躺下就聽得廚房裡「蹦蹦蹦蹦」,一會兒又似乎來到了臥室。我們只好開燈睡覺,以免老鼠上床。第二日睡前,先生從一個塑膠袋裡拿出幾張紙板,撕開,放在廚房。哦,是粘鼠板!先生信誓旦旦說:「說不定夜裡就能粘到了。」我半信半疑。
次日醒來,先生就到廚房,果真,粘鼠板上一隻大老鼠在掙扎著。看來這粘鼠板果真有用。從此,我們每天睡前就是將粘鼠板放置在老鼠可能經過的地方——廚房和臥室門口。這樣,隔三差五就能粘到一隻老鼠。
有一回,我們在客廳,眼看著一隻老鼠逃進小孩房,我們將粘鼠板放在房門口,守「板」待「鼠」。先生將小孩房裡能騰空的東西都騰空,不讓老鼠有藏身之處。而我呢,守在房門口,準備親眼看看這隻老鼠是如何被粘住的。正在我為我們的舉措得意之時,突然之間,一隻大老鼠,一躍而起,完美跳過粘鼠板,從我身邊一閃而過,奔向廚房,從下水管道逃走了。剩下我和先生驚愕的眼神。
為了防止老鼠跳遠逃走,我們在房門口放了雙排粘鼠板,三天後,那只會跳遠的老鼠終於落在粘鼠板上,被我們扔進了垃圾箱。
雖然不時有老鼠落網,老鼠的聰明也領略不少,有時是從高處落下跳過粘板;有時是掙扎逃走,留下一紙鼠毛;有時是神出鬼沒,防不勝防。看來與老鼠的鬥智鬥勇還將繼續上演!
作者系衢州市名師
衢州市實驗教育集團教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