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三十而已》我終於明白,「逆襲」,才是對自己最好的證明

2020-09-10 我是金小牛

因為前段時間熱播劇《三十而已》頻頻被刷上熱搜,特別引起我的注意,於是這周專門擠出了好幾天的時間,一口氣把這部劇給刷了一遍。

不得不說,看劇情比看爽文小說還要爽。

貫穿看劇整個過程,給我的感受就是:共鳴、寫實、現實、糾結,糾結之後是主角們紛紛跌落谷底,又相繼雄起逆襲的那種爽感。

我也跟大多數看客一樣,喜歡看逆襲,也願意相信逆襲這回事。



主角人物形象的塑造,雖逃不過套路,卻也在情理之中。

三個性格不同的女性,分別代表了30+女性在這一年齡層不同的生活狀態。

顧佳:靠自己的高雙商,一步一步從普通階層,到開公司幹事業走向貴太太圈,表面上看似一路順風順水,但是快捷式的成功依然需要付出代價。

鍾曉芹:衣食無憂中長大的乖乖女,在思想獨立前是一個大大咧咧、自我為中心的獨生女,離婚後的環境和經歷才真正讓她學會了自我反思與同理心,這也是一個人人都必須經歷的自我成長曆程。

王漫妮:諧音want money,她毫不掩飾自己想要賺錢的野心,卻也跟眾多普通女生一樣,愛幻想,容易被現實擊碎。好在她學會了如何「破釜沉舟」,破開固有的思維變得敢於冒險,並為自己換來了更多的可能性。

劇情把三位經歷與性格不同的女性聚集了在一起,情感之間的互相支持,加上不同的人生境遇和感受,促成了30+女性們不同價值觀之間的交流與碰撞。

古希臘哲學家曾提出過一個經典的哲學命題:「我是誰,我從哪裡來,我要到哪裡去」,這是一個需要回歸根本和初心的命題。

要想解決自身的問題,就無可避免要回歸到對自我的探尋:了解自己,認識自己,再定義自己。

無論是「三十而立」,還是「三十而已」,

面對人生有形無形的門檻,前提是都得去找到一個真正屬於自己的答案。


01

我們到底想要什麼?

《三十而已》之所以頻上熱搜,說到底還是在於劇情中的情感映射,不知戳中了多少脆弱的心。

完美人設顧佳,平民逆襲作家鍾曉芹,浮沉拜金女王漫妮,有多少80、90在她們身上找到了感同身受和自我思考。

當初獨自一人從小鎮來到繁華的上海,王漫妮的想法很簡單,就是靠自己的青春和拼勁,在大城市裡立足。


她給自己的規劃是從一家奢侈品店的初級銷售做起,一步步晉升成為店長,並以此站穩在上海的腳跟。而且在奢侈品店還可以順道認識很多有錢人,萬一還能在其中釣到一個金龜婿也不一定呢。

然而戲劇的是,劇中有這麼一個橋段:一個曾經追求王漫妮不得的男人,帶著自己的新女朋友來到奢侈品店買買買,還向王漫妮炫耀拒絕成為自己女人,一定會讓她後悔。

但是王漫妮卻不吃這一招,還順便狠狠的宰了這個男人一筆。

很明顯,這個男人有著王漫妮喜歡的財力,但卻滿足不了她對愛情的想像;而王漫妮的高傲,在這個男人面前,也同樣掉價。

這就是現實,交換是等價的,愛情與財力,對於還是櫃檯銷售的王漫妮來說,想要兩者兼得,確實有些妄想。

所以也正好解釋了後來「海王」出現在上海,金錢加上足夠的浪漫,一下子就完全滿足了她對愛情的所有幻想。於是她想都沒來得及想,就衝到酒店投懷送抱。



在背井離鄉之前,王漫妮就曾給家裡人許諾,30歲之前如果還不能在上海安定下來,就回家結婚。

以至於後來在「海王」這裡受了挫折之後,她便毅然決然地回到了家鄉小鎮。然而早經看過「外面的世界」的她,心早就已經沉不下來了。

如果說王漫妮內心真正想要的是「外面的自由」,那麼鍾曉芹想要的則是「獨立的自由」。

一向作為乖乖女的鐘曉芹,在家裡習慣了依賴父母,成家後習慣了依賴丈夫,然而三年的婚姻讓她開始厭煩了這種一眼就能看得到頭的生活。她既想要一個有煙火氣的家庭,想要一個隨時都能懂得她浪漫情懷的丈夫。

在激情褪去之後,家庭便成了滿眼的雞零狗碎。離婚對於鍾曉芹來說,她說是因為「性格不合」。



但,真的是這樣嗎?

離婚後,在與鍾曉陽的一段姐弟戀之後,她才發現,原來自己才是那個總是忽略別人的人。

以前父母給她安排好了生活的一切,她不用擔心衣食住行。

以前丈夫總是提前一步打理好了所有家事務,而她的日常消遣,就是抱著ipad看自己喜歡的劇。

現在,她重新擁有了戀愛的自由,生活的自由,卻不得不獨自去面對生活中的雜七雜八。原來從前無憂無慮的她,只不過是有人在替她負重前行罷了。

原來她需要的,不是「做更好的自己」,而是「更好地做自己」。

而這段尋找自我的過程,也成了她日後逆襲成為作家的重要基礎。

相比以上兩位,顧佳從小便是一位勇敢獨立的姑娘。雖然有了自己的小家,退居全職太太,還依舊不忘搞事業。



她是王漫妮內心中的偶像,也是她想要成為的樣子。

但是假如你足夠細心,就會發現她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就是「為了這個家變得更好。」

顧佳,顧名思義即「顧家」。她所有的辛苦和付出,都是為了家裡的事業能夠從不穩定的煙花廠,過渡到穩定的山茶生意;為了給兒子創造出一個更好的成長環境;為了獨居的老爸老有所依。

即使到最後丈夫出軌、煙花廠出事故,她始終還是沒有跟丈夫籤下那一紙的離婚協議。

而是帶著兒子和父親,去到深山裡繼續奮鬥她的空山茶公益事業。

家人需要完整的家,而她到哪都帶著自己的家。


02

身處低谷,如何才能破繭成蝶

古希臘的阿波羅神廟刻著這麼一句著名的名言:「認識你自己。

想要讀懂自己,前提是要先學會讀懂他人和這個世界。

《三十而已》裡的鐘曉芹就是典型的例子。因為從小到大被寵愛,衣食無憂,所以她把大多數的注意力都放在了自己的身上。工作上她不想太勞累,得過且過,對自己也沒有過多的期望。

然而一眼望得到頭的生活,「糟心」的丈夫,生活平淡、無趣,一點都沒有她嚮往的,電視劇裡的那種甜蜜浪漫的愛情和婚姻,該有的樣子。


離婚後她才恍然大悟,以前的她確實太過矯情,譬如氣憤丈夫拒絕接送她回家,其實丈夫正在幾個小時遠的地方應酬;成家三年,所有的瑣碎家務基本都被丈夫包攬,而她卻絲毫不用費心;痛罵丈夫眼裡只有養魚,卻沒有反思過自己每天就知道抱著平板刷劇。

不過幸運的是,她有著一顆想要像顧佳那樣,成為獨立女性的心。

正是一路上對自我的重新認識和對婚姻的強烈反省,才不斷的推動著她的思想走向獨立。

學會自我反省,成為了她實現快速成長最有力的武器,找回了真正的那個自己。



如果說人生一定要得到點什麼,那麼回去找到自己最想要的東西,同樣也成了王漫妮重新回到上海最大的理由。

「看過了外面的世界,就註定要漂泊。」這句話在王漫妮的身上,成了最真實的寫照。

為了獲取店長職位,她接受了魏先生安排的應收職務,雖然難搞,但是她卻幹出了預想之外的成績。

不努力拼一把,怎麼能知道自己的潛力到底有多大。

小成功讓她開始嘗到了不斷突破自己帶來的甜頭,最後她也選擇獨自一人去國外留學,去勇敢追尋嚮往的「心的自由」。



如果說到成長,三位女性中顧佳應該算是最成熟的一位了。小時候失去母親的經歷,讓她清楚的知道,家對一個人的重要性。

所以在一開始,她一切的出發點都是為了「顧家」。

比如她曾經跟閨蜜鍾曉芹分享當媽後最大的感受:「顧佳在許子言出生的時候,就已經死了。」在這個家裡以後,她將成為了許子言的媽媽。

此外,作為妻子她還要督促患有脂肪肝的丈夫輕斷食,操心老爸的獨居生活,為兒子找到最好的教育資源。

顧佳成了人人羨慕、美貌與能力並行的貴圈太太。

然而在丈夫出軌、一直擔心的煙花廠真的爆炸了,她還是像往常一樣,一件一件事的替家人去解決。

後來,在開始接手經營茶廠之後,她看到了更多實實在在需要幫助的人。即使經營業績負數,她還要拼命擠出資金用來養護茶樹。

她捨不得切掉茶廠,更捨不得丟下這裡的人。



這時候的顧佳可能自己也沒有想到,她以往心中的「小愛」,正在她的行動中,慢慢變成了「大愛」。

在落魄之際,收到了村民們淳樸的愛心反饋,也讓她進一步確信了自己值得堅持的公益事業。

有人說,成長就是在一段段痛苦的經歷和自我剖析中,萃取出最有營養的經驗。

才能在不斷成長中,慢慢摸清自己到底「是誰」,「想要什麼」。


03

為自己的人生下定義

《三十而已》大結局中最有意思的一段,還是末尾那段三姐妹的獨白。

鍾曉芹:「以為獨自一人的開始會是新生,但最後落到心底的,恰恰是過往的瑣碎不堪,如同寒風拂過的湖面,總會留下的痕,也許這才是生活,嗯,我想這就是生活。」


顧佳:「正是這些人生的慌張,變成了閃耀的成長。三十歲只是被時間偷走了一點小青春,帶給我們的確是獨一無二的閱歷,體悟情感的經歷和追求更好的動力。」


王漫妮:「人生大概率就是一場有去無回的旅程,並沒有一個特定的數字,可以決定我們奔跑的速度和停下的時刻。」


「這就是我們三個人的故事,未完待續,願每一個我們,都保有而已的勇氣。」

鍾曉芹找回了過去生活的「痕跡」,她重新審視了自己的成長之路,找到了到底是什麼,才塑造了現在的她。

顧佳一直都在不停地往前衝,雖然衝得越快,也摔得越慘,但是這就是別人無法替代,獨一無二的人生閱歷啊。

王漫妮終於破開了對自己的束縛,以前的她就只奔著一個目標:當店長再嫁個有錢人。而在經歷了現實的打擊後,她終於知道了什麼才是真正的「等價交換」。想要變得更好,首先得讓自己成為更好,最後才是值得更好。



以前,我也喜歡投機取巧,相信做什麼都能找到捷徑,也一直在找捷徑。

想要快速成長,更快實現自己的目標。

有想法是一件好事,但不能好高騖遠,欲速則不達。

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與其想,不如行動先行。

一步步推動自己走出舒適圈 ,在行動中探求自我,尋求成長,成為自己。

最後還是結尾那句話,「願每一個我們,都保有而已的勇氣。」



我是金小牛,聚焦個人成長,職場提升。擅長學習,堅持分享乾貨!

歡迎關注我,獲取更多有趣實用內容!一起交流,快速成長。

相關焦點

  • 看完《三十而已》大結局,抱歉,我真的勵志不起來
    《三十而已》呈現高開低走,在看完大結局後,這種感覺尤其強烈。我和朋友討論起,怎麼看待這個《三十而已》的大結局,朋友顯得特別失望,「本來是期待著,3個人能在各種挫敗中,團結起來我認為是這個角色到最後還沒搞清楚自己問題出在了那,並不是專業的問題,而是性格的使然。
  • 結過婚的人看完《三十而已》應該明白的幾個大道理
    最近,一直熱播的《三十而已》大結局已上線。說起來,這個結局挺氣人的,讓人恨得牙痒痒的小三林有有並沒有得到該有的懲罰。對於她而言,回北京只是回歸從前的生活,絲毫沒有損失。對於顧佳來說,卻因為別人犯的錯搭上了整個家庭。不但家庭被破壞,在許幻山進監獄後,她還要為他擦屁股處理一堆公司的事情。這個結局,顧佳可以說是最慘的一個了。
  • 《三十而已》3個結局,漫妮靜心沉澱,顧佳找回初心,鍾曉芹逆襲
    導語《三十而已》大結局讓人意外——王漫妮選擇出國讀書,靜下心來沉澱自己;顧佳回歸茶園,過著田園生活;鍾曉芹意外逆襲,成為「小富婆」且與 陳嶼復婚,還懷孕了,過上甜蜜幸福美滿的生活。最後她選擇帶著兒子和老父親回到茶莊生活,其實是因為她自己的小家庭沒有了,也讓她在這一段經歷中明白了成長了明白了:其實有時候人不需要追求其他更好的物質生活,因為也許那些根本不屬於自己,眼前擁有的就是最好的。所以顧佳學會了放下一切,回歸田園生活,享受目前擁有的,也是一種幸福與成長。
  • 《三十而已》大結局:王漫妮的傲慢逆襲人生,真越來越讓人意難平
    《三十而已》這部電視劇,能夠給我帶來很多啟發與幫助。02、在《三十而已》大結局劇情中,我真的沒想到,編劇會給王漫妮這個女性人設一個大反轉的逆襲結局。有一位朋友和我說,她覺得漫妮的逆襲人生,真的不值得30多歲的我們去效仿,因為根本就是小概率的逆襲成功,而且也太拼了,是在提前透支自己的身體健康啊!04、王漫妮的人設,真的有點不合理,我覺得太矛盾了。
  • 看完《三十而已》,我慌了…
    想必大家都在追最近很火熱的電視劇《三十而已》,不知道大家觀感怎麼樣?反正我代入感挺強。確實,作為90+出生的自己快三十歲了,可能由於生活在二線城市,沒有大家所說的中年焦慮,確也覺得要有所改變,有所收穫,有所進步。畢竟,別到時候活了30年了,一點成長都沒有。《三十而已》裡的三個女主角,我是屬於哪一個呢?我想我屬於王漫妮和鍾曉芹的結合體吧。
  • 故事:林海音:最好的證明
    林海音 : 最好的證明作者:林海音 轉自:當代作家窺探我家的「後窗」,是用不著望遠鏡的。過路的人只要稍微把頭一歪,後窗裡的一切,便可以一覽無遺。正像關於書桌怎樣才算整齊這件事,我和他便有「臭豆腐」和「玉蘭花」的兩種不同看法。  雖然如此,我並沒有停止收拾書桌的工作,事實將是最好的證明,我認為。  但是在兩天後他卻給我提出新的證明來,這一天他狂笑著捧著一本書,送到我面前:「看看這一段,原來別人也跟我有同感,事實是最好的證明!哈哈哈!」他的笑聲快要衝破天花板。
  • 看了《三十而已》的顧佳才明白,好的婚姻,需要遠離這個詞
    ①看完《三十而已》,總覺得顧佳和老公許幻山的相處模式很奇怪,一點都不像夫妻之間的相處,為什麼這樣說呢?在這段關係裡,表嫂不僅把自己的意願強加給表哥,也不關心表哥能不能接受,只是一昧的管控,最終落得了一個「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的結局。
  • 看了《三十而嫁》終於明白《雙面膠》中鳳凰男李亞平悲劇的原因
    然而,當我看完《三十而嫁》後,恍然明白李亞平悲情人生的根源,根本不在於他爸媽的從中攪和,也不是他的愚孝,同是農村出來的鳳凰男,杜曉昂能夠在婚姻事業中逆襲成功,在他的身上我們看到了李亞平悲劇的原因。李亞平和杜曉昂:同是鳳凰男,視野不同李亞平大學畢業後,就擁有了一份在農村人眼中的高薪工作,而在當時城市裡只是一個平凡的人。
  • 或許林有有嫁給許幻山,才是最好的結局
    《三十而已》終於追完了,當大結局擺在眼前的時候,我也並沒有像從前看電視劇那般長舒一口氣,因為大多電視劇的結局都是花好月圓人長久,很少有這樣讓人看完了覺得意難平。而且情緒激動的也大部分都是女人,本著女人何苦為難女人的原則,不是應該男的被口誅筆伐才對麼?可是現實總是那麼魔幻。
  • 三十而已——善待自己
    最近几上熱搜的熱播劇《三十而已》,由於貼近現實的劇情引發不少人共鳴。本期就來分享一下筆者獨家解析的「三十而已」。三十歲的現實就是,一個人貴在認清自己,有些東西,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不是你的,別勉強即便別人不要,也不會因此變成你的。三十歲,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舒適自然就是最高級的裝扮。
  • 《三十而已》大結局,三大女主成功轉型升級,人生不過如此
    追了十幾天的《三十而已》,終於看完了全部,結局很符合現實。顧佳之前有很多人預測,顧佳與許幻山離婚後,許幻山被林有有騙得一無所有,許幻山又借用許子言爸爸的身份接近顧佳,最後顧佳為了許子言與許幻山再婚。也有人說,顧佳離婚後,遇見老同學,與老同學在一起,絕對不會吃回頭草。
  • 《三十而已》大結局:原來三十歲才是一個女人最好的年紀
    文|霓子 這是我的第27期分享最近,《三十而已》持續火爆。 三十歲這個年齡,無疑成為了今年夏天最火的標籤。三十歲,才是人生中最好的年紀。 吳昕在《乘風破浪的姐姐》中的表現,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在這之前,不論是主持能力,還是演技都引起了很多熱議。
  • 電視劇:三十而已大結局的一句話,提醒了所有已婚人士!
    《三十而已》我已經看完了,很多人對結局不滿意,我卻覺得這樣的結局對劇中的主角們來說就是最好的。大結局顧佳料理好所有的事情,和在獄中的許幻山離婚了,然後帶著爸爸和兒子去茶山生活了。圖片截取自電視劇《三十而已》《三十而已》到最後,每個人都有成長和改變,鍾曉芹是改變最大的,用陳嶼的話說:她終於長大了。
  • 《三十而已》結局太爛,如果讓我寫,林有有的下場應該是這樣的
    這本來是一部反映社會現實的電視劇,可看到後面的劇情才發現自己上了當,試問,有幾個人能像王漫妮、鍾曉芹的運氣?我看了那麼久,就為了告訴我「三十歲想成功是靠運氣」?如果是我寫,我會把她寫得悲慘一些,在一次次的努力中無可避免地走向庸常,以她的消費方式和理念,過了一兩年後,還是沒車沒房沒存款,或許在某一個醉酒的夜晚,她終於倒向了有錢人的懷抱,成為自己曾經討厭的那種人,靠著她顏值,搭上了一個富人的晚班車,最後坦然地接受這些由自己美麗帶來的財富。
  • 《知否》原著擁有逆襲人生的房媽媽:靠自己的人生,才不會輸
    正因為如此,房媽媽才得以進入勇毅侯府,開始了逆襲的一生。當一個人處於低谷的時候,並非是絕路,很多時候,低谷期裡會藏著一個人一生的運氣和機遇。房媽媽是一個聰慧的人,她懂得分析自己的局勢,才沒有讓自己的人生在低谷之後一直消沉。羨慕別人的聰慧,不如腳踏實地做自己。運氣也好,聰慧也罷,都只是畫龍點睛,真正的智慧,在於努力的自己。
  • 三十而已迎來大結局,王漫妮、顧佳、鍾曉芹讓我明白了3個道理
    《三十而已》電視劇終於在大家的期待中迎來了大結局。看了《三十而已》,學到了很多東西,讓我懂得了一些道理,與君共勉最後王漫妮學會了獨立成長,選擇了留學來給自己充電,讓自己更有底氣,不靠別人,只靠自己。鍾曉芹離婚之後也慢慢反思自己,發現在瑣碎的生活中陳嶼的好都是從來不會表達出來,只是默默地付出,最後她明白了想要過好日子,必須自己先獨立。
  • 看了《三十而已》才明白,顧佳終會被辜負
    最近正在熱播的一部劇《三十而已》,簡直被顧佳雷厲風行的做事風格給深深吸引了,身為學霸的顧佳,不僅智商高,學習能力強,並且情商也很高,不管是生活上,還是事業上,她總能將事情安排地妥妥噹噹,解決問題更是一把能手,就是這樣一個近似完美的女人,卻也躲不過來自丈夫的背叛。  劇中的顧佳,是一個全職媽媽,也是丈夫許幻山事業上不可缺少的中堅力量,可以說,沒有顧佳,就沒有現在的許幻山。
  • 三十而已——我支持你委屈自己
    《三十而已》,已演盡,故事的結局,依舊是俗套的美好,畢竟美好是大家所嚮往的。曉芹同學用自己的愛好,收穫了新的生活方式,就像他說的,故事是否真實不重要,情感真實才是打動別人的引子,她終究挽著前夫哥,笑著面對。
  • 《三十而已》大結局,王漫妮才是最大的收穫者
    在我連夜追劇下,終於把《三十而已》這部劇看完了。顧佳的離婚,煙花公司的倒閉,後面靠一己之力又重新把茶廠做的如火如荼,我一點都不意外,因為她一直是一個女強人的姿態,拿的起放的下,目標明確清晰,高度自律的她怎麼可能因為離婚這小小的挫折而倒下呢? 鍾曉琴,本身已經是個人生贏家了。出生在上海,中產階級家庭,獨生子女,備受寵愛。
  • 看了《三十而已》顧佳的結局,才明白一個媽媽為了孩子,能有多拼
    她懂得愛孩子、愛老公、愛自己,即使做全職媽媽也未脫離社會,了解自家財務狀況,有自己的小圈子,不依附於老公,顧佳妥妥地用行動證明,她高價值感的人生,都是自己爭取來的。求人不如求己,自己才是最大的靠山《三十而已》引發了全民熱議:全職媽媽是否是獨立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