琅琊榜:要成長還是要面子,這是選擇題更是價值觀

2020-08-21 夏一


昨晚看電視劇《琅琊榜》的大結局,睡覺前我就在思考,皇帝為什麼不願意翻當年的赤焰舊案呢?是擔心舊案平反,會傷及皇帝權威嗎?皇帝內心知道,所謂赤焰逆犯基本都是忠臣良將,可當年帶頭的祁王和林燮,在形勢上讓皇帝感到了威脅。正是一小撮臣子揣摩到了皇帝的這點心思,於是大做文章,再加上皇帝順水推舟,七萬忠魂葬身梅嶺,滔天冤案就此形成。

皇帝不願犯舊案,是不願認錯,是因為他害怕自己的權威受到動搖。他堅持說,人登上那個皇位都會變。從登上皇位那天起,他就開始變得多疑,一心認為天下是他一個人的天下,殊不知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他有權利壓著赤焰的舊案不被重審,但他不能壓住在人們內心中的公道。權利得來不是為了維護個人的面子和私利的,而是要為公謀福利的。背離了這點,任何一個為官從政者,皆會被權利所束縛,甚者被權利所吞噬。

皇帝看重的是權利,所以在處處維護自己的權利,不容他人質疑和挑戰。處處猜疑是如此,不容翻舊案更是如此。劇中皇帝是如此,劇外的我們又何嘗不是如此呢。工作生活中,我們不願承認錯誤,也不喜歡別人指出我們自己的錯誤。且不說我們做的是不是都對,但內心會一直認為,承認錯誤或是被別人指出錯誤是一件很傷面子的事情,而我們絕大多數都特別好面子。

面子,值幾個錢,真正獲得大成功的人又有幾個人是好面子的呢。在《這就是馬雲》這本書中,馬雲曾說過這一樣一句話,「在公司(阿里巴巴)裡成長起來的管理人員,哪個沒有把臉皮當拖把在地上拖過,拖過你就不會不懂裝懂,就會腳踏實地。」 是要面子還是要成長,要面子你就會不懂裝懂,要成長你就會腳踏實地。這是價值觀,其實也就是簡單的選擇題。

白天工作的時候一位特別資深的開發同事,一直在就一些項目接手前期的內容不斷詢問我。當時我忙於手頭的工作,思路一次又一次被打斷。雖然感覺有點不耐煩,但我還是試著幫他一起分析解決方案。之所以會有不耐煩的想法,我在想如果換成是我,在時間允許的情況下,我可能不會問其他人,更可能是自己花時間研究。可又轉念一想,這樣看似是守住了自己的薄面子,可卻降低了工作的效率,對於快速接手項目其實是很不利的。

要面子還是要成長。真正的面子不會在項目接手前期向人請教時有所損耗,而在於能否真正接好並做好項目。面子說白了,就是能夠得到別人的尊重。而真正的尊重決不是自己眼裡的那點小九九,而是來源於能力和實力。選擇成長關注成長,看似不要面子了,其實背後看重的是真正的面子。

項目前期入手,不管是請教多少人肯定是越快熟悉越好,如果此時看重所謂的假面子,只會耽誤事。放下假面子,選擇真成長。謙虛地多向別人請教,絕對是一個明智之舉,待你用實力和能力在項目中遊刃有餘的時候,才是你真正有面子的時候。你明白了嗎?


相關焦點

  • 面子的囚徒和奴隸||一個男人死要面子活受罪的生活
    於是大家都極力攛掇,他礙於面子,就答應了參加籃球賽。籃球賽剛開始十幾分鐘,那個一米九幾的大個就暈倒在了賽場。被送到醫院後,大家才知道他有心臟病,不能進行劇烈運動。而他明明知道自己身體不行,還是礙於面子答應了比賽,結果差點造成了悲劇。
  • 《琅琊榜》:權謀文經典代表作,現象級口碑電視劇原著小說
    要謝謝海宴,在我不眠不休讀完《琅琊榜》後,才發現自己被久違的愉悅感包裹,在層層推進、驚心動魄的情節裡一直湧動著、激蕩著。有人說,我們這些「70後」,是最後一批理想主義者,懷有深深的英雄主義情結。少時看武俠,最振奮人心的便是倚天屠龍誰與爭鋒、小李飛刀例不虛發,而今世道劇變,冷兵器時代的打打殺殺已如過眼雲煙,大俠們驚覺囊中剩下的碎銀子不多了,須得考慮謀生了……生活布滿陷阱,社會充滿敵意,我們生活的年代,有多少夢想就有多少無奈,純真的人不是墮落就是折戟沉沙,成長的代價並非張艾嘉唱的那般抒情感傷,是流血是死亡是價值觀的顛覆重建,並且你並不一定認識這個脫胎換骨後的自己,這其中的挫敗感,往往又很難向外人解釋明白
  • 《琅琊榜》中梁帝為何要給林殊下跪?這一刻他們想到了什麼
    01:梁帝為何要跪在整部電視劇梁帝出場的所有片段中,有三個時刻最為低谷,而這三個時刻都與他的兒子相關。當這兩種情緒慢慢的堆積,尤其後者越來越要佔據上風時,化身梅長蘇的林殊成為了壓倒這一切的最後一根稻草。
  • 4部女作家創作的女性情感小說,溫暖又勵志,感受成長的力量
    在如今的小說領域,越來越多的優秀女作者湧現出來,他們或全職寫作,或作為副業,用自己的經歷見識書寫著發生在不同圈子的故事,下面4本小說,都來自優秀的女作者們,她們用自己手中的筆,書寫下一段段溫暖又勵志的故事,帶給廣大讀者成長的力量。
  • 東野圭吾的「秘密」——人生無解的選擇題
    到底應該把她當作妻子,還是當作女兒,雖然只有兩個選項,但是答案卻是無解。一邊和馬上要升六年級的獨生女聊著漫無邊際的話題,一邊享受妻子做的早餐,這對他來說是一種不可替代的幸福。-[秘密】平介是很享受家庭的人,在妻女沒出事之前他是幸福的,過著普通而溫馨的生活,但幸福可能就那麼多,你先佔用了,往後就沒有了。
  • 從《琅琊榜》看職場的平衡——如何與你的上級領導相處?
    《琅琊榜》電視劇中,懸鏡司首座夏江在幕後,聽到了祁王太子要求梁帝裁撤懸鏡司。導演只用一個鏡頭,就交代了《琅琊榜》的前傳!此時,本已如坐針氈的梁帝,聽到太子要裁撤懸鏡司,立刻申斥了太子。太子黨的成長,讓皇帝的軍權已經不再穩固,如今還要在京城斬斷皇帝的直屬武裝力量,這幾乎是外戚力量的逼宮了!
  • 如果《琅琊榜》從梁帝的角度看待十三年前的舊案,是怎樣的故事?
    《琅琊榜》講述的是林殊為赤焰軍和皇長子蕭景禹翻案的故事。況且,以景帝多疑的性格,作為太子,蕭景禹更應該在朝堂上給足景帝面子,在生活中更加尊重這個父王。因為他不僅是父親,更是可以隨時決定你性命的皇帝。蕭景禹究竟有沒有逆反的心思?根據劇中很多人的描述,確實沒有。可關鍵在於,他沒懂自己的父親。
  • 《霍亂時期的愛情》:愛情到底是要光鮮還是要歷經千帆的初心?
    這時候烏爾比諾出場了,不僅人長的帥,還救了她,這使的她重獲新生,無論是身體還是心靈。於是,費爾米娜開始了成年人裡面隨處可見且一地雞毛的兩段愛情。如果這是正確答案的話,那他們完成的很好,好的就像現在很多的中年夫妻一樣。愛情好像只是年輕人的專屬,它熾熱耀眼,它激烈澎湃,它蓬勃洶湧,不適合中年人。即使現在,很多中年人也是對愛情難以啟齒,覺得年紀大了,要臉!中年夫妻,大多有著共同養育孩子的義務,有著贍養父母的責任,有著對外維持彼此面子的默認規則。
  • 琅琊榜:梁帝為什麼要除掉赤焰軍?林燮到底做了什麼?
    《琅琊榜》宣稱是一部權謀劇,看完之後頗爽,有種水到渠成的感覺,也接受了梅長蘇(林殊)復仇的合理性。但看完之後細想,赤焰軍被屠戮的原因遠比電視劇演的複雜。梁帝為何要誅滅赤焰軍,封掉百年帥府?那就要看看林氏的勢力強大到什麼地步,林燮又做了哪些觸怒梁帝的事情。
  • 人還是要結婚的
    晚上躺在床上我就胡思亂想,想她身邊如果有個人,是不是就不會是這種後果,想想身邊越來越多的不婚族和丁克家庭,我覺著人還是要結婚的,還是要生孩子的。現在的許多年輕人不婚的理由很多,彩禮沒給到位呀,對方沒房子呀,或者是什麼兩個人的生活還不如一個人呀等等……我覺著持這種觀點的人多數是眼界太狹窄,時間會改變很多東西,一切物質的東西都不是永恆的,用這些東西來衡量對方,往往幾年就會被打臉。
  • 價值觀道德觀不同就錯了嗎?
    難道是價值觀和道德觀出現了偏差了嗎? 先說說梁正賢。我以前就認識一個廣州的大哥。他就是在山東一個老婆,在廣州有一個老婆,當然是那種合法存在的。我們認識,還是因為荔枝下來了,他特地飛去廣州給他小老婆買新鮮的荔枝的時候碰上的。可見,他多麼愛他的小老婆。 當然,我更加佩服他大老婆的包容心。可以讓他在山東做生意的時候再有一個小老婆。她們竟然可以和平共處。
  • 《琅琊榜》中靖王冒死也要救衛崢,在梅長蘇被提審時為何卻很冷靜
    霽月清風 琅琊榜首,誰記昔年 策馬風流。十載倏忽過 幾回魂夢舊遊。又多少冤魂織就 那緩帶輕裘。一部《琅琊榜》牽動了無數觀眾的心,一聲蘇哥哥引得萬千少女流淚。梅長蘇本是赤焰主帥林燮的兒子,林殊。當年梅林慘案,七萬冤魂屍沉梅嶺,林家之仇血海滔天。
  • 豆瓣8.7《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束縛成長的愛情,要不得
    這部小說一發表就受到廣泛的關注,同名電影、話劇更是盛演不衰,文學批評層出不窮。高爾基評價這部小說「真是一篇驚人的傑作」。作品表面在寫一個女人的愛情悲劇,其實還有一個更重要的主題,那就是孩子與成人,作者始終在以兒童的視角來表現成人世界,女主人公沉浸在這段愛情中,自我封閉,脫離了成長的軌道。這部愛情小說為什麼能夠獲得8.7的豆瓣高分呢?
  • 面子:吃醬油泡飯也要喝酒,沒結工錢回村逢人也要甩華子
    表哥和表嫂雖然生活在農村,但都是極度要面子的人,幾乎任何事都不求人,這次主動給我打電話,應該是事態很嚴重了。我立刻請假,驅車前往200公裡外表哥家,表嫂告訴我:表哥在縣醫院住院,我直接去了縣醫院。再次回到病床前,表哥已經醒了,他要起身和我拉手,我忙制止了他,讓他好好躺下。表哥一個勁的埋怨表嫂不該通知我,說我工作忙,不該給我添麻煩。我問表哥:為什麼一下就病倒了呢?不是一直在工地上班嗎?表嫂又落淚了,斷斷續續將相關的情況向我進行敘述。
  • 打腫臉了充胖子,死要面子活受罪
    故事之借牛有個人寫了封信,派人捎給一個富翁,信上說是要向他借卡用一用。富翁正在會客。他不識字,卻怕客人笑話於他,就裝模作樣地把信看了看,然後對著捎信人說:知道了,告訴你們主人,一會兒我自己就去了。【想說敢說便之解析】富翁明明不識字卻非要裝模作樣,別人本來是把牛借去一用,他卻假裝看懂而說等下自己去,自己罵了自已還不知道,真是既可悲,又可笑。
  • 琅琊榜:為何祁王必須死,是情商低?還是人心叵測
    在電視劇《琅琊榜》中,祁王蕭景禹雖然只有寥寥幾個鏡頭,但是他卻是全劇的中心。性格使然,還是朝局的犧牲品?也正式在這一種環境之下,養成了他為人正直、直爽的性格。手中擁有的不僅僅是所向披靡的赤焰軍,還有這結下了兒女親家的南境十萬將士。不僅如此,他的生母更是寵冠後宮的宸妃,雖然沒有皇后的名份,但是身價卻是遠遠高於皇后。
  • 超喜歡張慧雯的兩部戲,暮白首中女主容嫿,琅琊榜中的林溪
    第一次認識張慧雯是琅琊榜中的林溪,一個內冷外冷內熱的女孩,然而最近很火的《暮白首》卻是俏皮可愛的容嫿小可愛,很喜歡這兩個角色。超喜歡張慧雯的兩部戲,暮白首中女主容嫿,琅琊榜中的林溪,今天就具體分析一下。
  • 《琅琊榜》:梅長蘇漂泊江湖十二年,為什麼真實身份一直沒暴露?
    最近閒著無事,又刷了一遍《琅琊榜》,別的不說,這部劇的劇情深得我心,重情重義,很符合我的價值觀,但是同時也發現了一個重要的問題。再次,即使這類人通過測試,獲取了梅 長蘇的信任,梅長蘇依舊會想辦法留一手,比如將童路的母親留在江左盟。最後,知道梅長身份的,大多 都是赤焰中人或是曾經的舊友或是受過林氏一族恩惠的人,這部分人,心中有著忠義,翻案以祭奠亡靈是 他們共同的願望。
  • 《琅琊榜》結尾:明知上了戰場必死的林殊,為何仍然堅持要去?
    林殊,在《琅琊榜》中存在了54集,最後一集時他選擇了自我下線,他主動請纓,要求帶兵出徵大渝,面對景琰的斷然拒絕,他用上了「計謀」,欺騙了這位打小相似的兄弟,然後又用一頓爭吵,說動了藺晨。,他們唯一做的就是彼此相望,然後「紅顏舊」的歌聲一起,這一刻、這一曲,是它在整部《琅琊榜》的最後絕唱,此幕此景,既悲又喜。
  • 看《三十而已》大結局,女人要謀愛,更要謀生
    我想很多的觀眾都和我一樣,喜歡這部劇的三十而已的態度,這是一種勇敢向前,一切清零,敢於重新開始的無畏精神。看到顧佳,王漫妮,鍾曉芹她們仨在路上,跌跌撞撞,成長曆練,我亦想起作家亦舒筆下的女子,在她們的身上都有著一種傲人的風骨。亦舒常常對著世俗意義上的美女嘆息道:美則美矣,毫無靈魂。因為在她的價值觀裡,真正美得高級的女子,不是外貌,而是內在的靈魂和傳遞出來的強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