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佳芝和菊仙:相似的命運,揭示男女愛情觀的差異

2020-06-14 永東鹿

電影《霸王別姬》是由陳凱歌執導,張國榮、鞏俐、張豐毅主演的文藝片。該片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影片中的花滿樓頭牌妓女菊仙,通過自己的主動爭取,最終與京劇名角段小樓結為夫婦。新中國成立後爆發文化大革命,段小樓為求自保說不愛菊仙,菊仙看清自己所託非人之後懸梁自盡。

電影《色戒》是由李安執導,梁朝偉、湯唯主演的劇情片。該片改編自張愛玲同名短篇小說,以20世紀40年代抗日戰爭時期的上海為背景,講述女大學生王佳芝利用美色接近漢奸易先生意圖行刺,王佳芝成功勾引易先生並準備下手時,卻發現自己已動真情,於是通風報信讓易先生逃過一劫,易先生卻決定將他們趕盡殺絕的故事。

不同的故事,不同的人物背景,裡面的女主角卻有著相似的愛情命運和殊途同歸的結局。

01

不同的性格,相同的假戲真做

1、菊仙:成熟勇敢,目標明確,主動爭取自己嚮往的生活

2、王佳芝:天真單純,隨波逐流,一直被人推著向前走

愛國意識並不是她的主導心理,她去做女特務僅僅是因為喜歡鄺裕民。鄺裕民因為哥哥戰死,把自己完全的活在了國恨家仇。演了幾齣話劇就天真的萌生出了謀殺大漢奸的念頭。於是他辜負了王佳芝的芳心暗許,讓這個曾經在男生們眼中如同女神一樣的存在,將身體貢獻出來作為一件道具供人玩弄。

等到最後她意識到愛情轉移的時候,易先生便是她守護的對象。

比起王佳芝的言聽計從,菊仙更會自主思考,會主動爭取想要的幸福。

不同的生活環境,相同的缺愛

1、菊仙:燈紅酒綠中練就高情商

2、王佳芝:被父親遺棄,寄人籬下,顛沛流離

王佳芝,亂世裡一個窮苦的女大學生,母親死了,父親帶著弟弟去了英國。與大環境小環境而言,她都是孤獨又迷惘的。

顛沛流離的亂世,被父親「遺棄」的陰影,王佳芝的心理基調是灰色的,她穿著樸素的學生裝,眼睛裡唯一一點的亮色,定格在意義風發的男同學鄺裕民身上。

聊起三年前的那次刺殺行動,鄺裕民坦白承認那時多麼「幼稚」,王佳芝也懊惱不已,說自己傻。「每個人都付出了代價」。

王佳芝的代價是什麼?初夜被討厭的梁潤生拿走,當其他同學已經商量好這件事的時候,王佳芝又一次感到被拋棄。王佳芝在同學圈裡越走越遠,似乎每個人都開始疏遠她,只能夠在易先生那裡她才能感受到自己的存在。

王佳芝最大的興趣愛好是看電影,無論是在遷校到香港的學生時代,還是後來住在抗日戰區上海舅媽家裡生活困頓每天吃米都困難的時候,她都一如既往地去電影院裡買票看電影,可以說,她是一個精神世界生活在電影裡的女生。

當時引進的英美電影是王佳芝最大的精神寄託載體。渴望愛而不得的王佳芝,常常從愛情主題的電影裡找到藉慰。

不同的信物,相同的愛情悲劇

挑出一個六克拉的粉紅鑽戒讓王佳芝試戴。「光頭極足,亮閃閃的,異星一樣,紅得有種神秘感」。佳芝知道,刺客已埋伏好了。在「緊張得拉長到永恆的這一剎那間」,她自問是不是有點愛上老易了。看到他臉上一種溫柔憐惜的神氣,這個人是真愛我的,她突然想,心下轟然一聲,若有所失。然而太晚了。她低聲說,「快走。」

王佳芝放走了易先生,不是因為愛他,而是誤以為他愛自己。終於有一個人,在意她的情緒。

王佳芝並沒有成為徹徹底底的特務工具,她還有自我的思想和情感。她在彷徨中掙扎,最後選擇了不在乎任何其他東西,只關心自己的情感。


王佳芝和菊仙:相似的命運,揭示男女愛情觀的差異


02

對於情感需求的不同

1、段小樓:兒女情長是緩解壓力的一種途徑

段小樓去逛窯子,是找樂子。把戀愛當作緩解壓力和逃避孤獨的一種途徑。

2、易先生:長期活在恐懼和緊張中,通過原始的歡愉,找回真實的存在感

汪精衛手下的一個特務頭目,機警精明,等閒之輩難以接近,狡猾睿智,唯一缺點是好女色。當看到王佳芝來到自家打牌時,便起了歹心,加上王佳芝的誘惑,易默成成功上當。

平日極度壓抑行屍走肉的易先生,愛情的動物本能性對他有強烈的宣洩快感。


王佳芝和菊仙:相似的命運,揭示男女愛情觀的差異

愛情在心中的地位不同

男女對事物的理解及思維方式的不同,導致了結果的差異。男人理性又直觀,女人敏感又感性。男人有著更加遠大的目標,生存比感情更重要;女人的感情就是她的生命,可以為之付出一切。

男人的愛一般比較直白,它不附加對對方的其他條件,也不存在像女性那樣的強烈的對所愛對象的情感依賴性;當一個女人完全愛上一個男人時,她會把全部的情感寄托在這個男人身上,並且多是要寄託一生。

男人與女人相比,愛情的地位一般是有限制的,事業對男人來說一般總是更重要的,而女人則往往把愛情放在第一位。

王佳芝和菊仙:相似的命運,揭示男女愛情觀的差異


結語:

電影演繹的人生有很多種。愛,恨,也有很多種。菊仙愛得悲壯,王佳芝愛得無奈,雖境況不同,但同樣愛而不得。感受到愛,被愛所傷,為愛所痛。

她們用溫暖的身體擁抱冰冷的人間,卻換回了一場殘酷的幻滅,拼了命信望愛的夢想,終是泯於激情過後恢復冷漠的男權世界。

愛情的世界裡沒有等價交換,也許你付出一切卻換來一場空歡喜。

這世界本來就沒有對錯,有的只是思維的差異。

王佳芝和菊仙:相似的命運,揭示男女愛情觀的差異

相關焦點

  • 張愛玲和王佳芝的《色戒》:千古情人獨爾痴,愛究竟值不值得?
    好像都不是,在王佳芝眼中,鴿子蛋的鑽戒不重要,易先生的社會背景和身份也不重要,她也不要什麼天下霸業,愛,就是不問值得不值不得。張愛玲於是借著王佳芝的故事,把如何對胡蘭成漢奸身份的問題,給了個交代。明知胡蘭成亦人亦鬼,可從小缺愛的她,卻放不下自己手裡的風月寶鑑。痴心女子古來多,理智往往在情感面前敗下陣來。
  • 《色戒》:王佳芝為培養「經驗」和梁潤生苟且,卻遭同學竊笑
    偏偏,那一群熱血的學生將她拉入了「群體」,準備幹一件大事,要刺殺漢奸易先生,給她偽造了個身份,麥太太,作為麥太太她第一次出場,在麻將桌旁就吸引了易先生的眼光,可惜她太生疏,太純潔了,一點也不像一位「妻子」,而這個時候,那群親密的同學為了訓練她,給她安排了一位唯一有過性經驗的梁同學,讓她和他發生關係
  • 《霸王別姬》:菊仙為什麼兩次重要的決定,都不穿鞋?
    何其相似,都是看清真相後,毅然決然地離開了這個世界,沒有絲毫留戀。畢竟,當時的年代,唱戲的和青樓女子都是下九流,和那些出入風流場所的紈絝子弟不在一個檔次但當她看到段小樓果真端起果盤,喝了大半的酒,又把自己喝過的果盤唇印衝著她遞過來時,菊仙楞了一下,眼裡泛出些許眼光,果斷地接過果盤,將剩下的酒一飲而盡。為了讓那些無賴出氣,段小樓拿起茶壺,衝自己腦袋狠狠砸上去,一場鬧劇和危機就這麼被段小樓化解。
  • 《色戒》:易先生亂世中的一點愛,足以讓王佳芝捨棄性命
    因為當時的易先生差不多對王佳芝卸下了防備,進了王佳芝提前挑好的首飾店,已經等於羊入虎口,就差那麼一丁點,易先生幾乎就沒命了。但是王佳芝說了句:「快走。」雖然小說中沒有特別描寫,但電影中有一個畫面是王佳芝在自己兄弟姐妹眾多的家庭中是沒有地位的。這樣的生長環境下,可想而知她不會得到重視。頂多作為一個念幾年書、將來能夠嫁個差不多人家,還能幫襯母家的女孩培養。童年時期就面臨愛的匱乏的人,在面臨一點溫暖和愛的時候就很容易付出真心。王佳芝就是這樣被易先生一點一滴的好打動的。
  • 《色戒》王佳芝的色,易先生的欲;王佳芝的感情,易先生的冷酷
    他們商量出一個圈套,選定嶺南大學戲臺上的當家花旦王佳芝,以美色去誘惑易先生,然後一網打盡。鄺裕民就沒下車,車子先送他與副官各自回家——副官坐在前座——再開她們倆到中不曾想易先生突然返回上海,暗殺計劃流產,王佳芝所要扮演的角色也沒派上用場。雖然中國的傳統女孩子的貞操是很重要的,可王佳芝與梁閏生的性行為,是純粹為了愛國除奸的大義啊!
  • 張愛玲《色戒》:別逗了哪有什麼愛情,王佳芝再演下去就是阮玲玉
    王佳芝妥妥的斯德哥爾摩綜合症外加一點聖母病,易先生則不過是一個精神壓力大喜歡通過X緩解壓力的老色鬼而已了。不知為什麼,看到王佳芝,我總會想到阮玲玉,她們都有一個缺失的原生家庭,她們都很美,她們都喜歡表演,一個復刻了電影中的人物命運,另一個則因入戲太深送了命。
  • 《霸王別姬》菊仙∣她不僅僅是「真虞姬」,她身上還有霸王的氣血
    菊仙就是典型代表。她的聰明和魅力,身為風塵之人但用情至深,對段小樓的感情,並不比程蝶衣對師兄的少。她在感情上亦是想和段小樓一樣從一而終的。可笑的是被他們兩個同時迷戀的「霸王」。迷戀是什麼?那是包含了太多純粹與傷感的東西。
  • 古龍《絕不低頭》解讀:性、愛和仇恨
    愛情就是這麼奇怪,或者說,當一個男人和一個女人有了肉體之歡後,她的心裡就已經離不開了他嗎?5還記得湯唯演過的《色戒》嗎?抗日戰爭時期,女大學生王佳芝色誘漢奸易先生,當王佳芝成功吸引易先生,並按照計劃準備動手暗殺的時候,王佳芝卻突然示警,讓易先生逃過一劫,易先生反擊,將王佳芝連同她的夥伴一起,都全部槍殺。
  • 王佳芝是張愛玲的火、鄭萍如的冰——寧靜也暴烈的《色戒》
    所以無論是張愛玲筆下喊出「快走」的「王佳芝」,還是李安極盡壓抑之能事塑造的「王佳芝」,都不會是鄭蘋如化身。王佳芝最初對於事業的摯誠,可能就和在軍車駛過,向士兵潑辣喊出:「你們回來我便嫁於你」的女學生一樣,不可謂不真實,卻沒有經歷時間和真正的苦難的洗禮。
  • 餘華《兄弟》:我們生活在巨大的差異中
    回不到的純真年代2、 餘華設置的第二個荒誕不久,文化大革命到來,宋凡平因為成分問題被抓坐牢,甚至被亂棍打死,餘華用一場暴力揭示文革時期人性的泯滅2、倆兄弟的命運差異傑克·霍吉說:性格決定命運。但這句話在《兄弟》裡面卻讓人感到了莫大的諷刺意味。
  • 《我,喜歡你》:與路晉有愛情的3個女人代表了3種愛情觀
    怎麼講呢,若說完全不喜歡,也不會如此包容並找人替她出面解決問題,若說有多喜歡,那定然也是假的,青年男女之間的那股黏糊勁兒,完全沒有出現在路晉對瀾瀾的身上。路晉對三個女人的態度,從根本上反映了他的愛情觀。他愛的,他就捨得為之花時間。否則,就不。
  • 揭示世界之謎(九):修煉人看到的地內人類文明
    我們現在的環境汙染問題與那時的情況何其相似,可惜人類看不到史前的慘痛教訓,無法引以為戒。當代人拜金逐利,也不願引以為戒,終將害人害已。史前的人類也變得極其敗壞,為了爭奪能源,陷入了長期的戰爭。整個地球人類都敗壞變異了,地球成了一顆業力滾滾的垃圾球,於是神就要把整個地球銷毀掉,然後重造一個新地球取而代之。當地球上的能源消耗完了,這一期文明也就結束了。
  • 從《項鍊》到《水滸傳》:不同時代下是女性相似的悲劇命運
    如今再讀,卻有了不一樣的感受,人都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權利,在她不幸的命運之下,掩藏的是身不由己的悲哀與力不從心的現實。瑪蒂爾德和潘金蓮雖然生活在不同的時代,有著不同的社會背景,但她們的命運有一定的相似之處。造成她們悲劇命運的原因,一方面是社會背景的影響,一方面也是自己的性格因素。下面,我主要探討一下造成兩人悲劇的原因是什麼及對我們的現實意義。
  • 《平凡的世界》:從4對男女的情事中,看到了另一種愛的生死跨越
    韋亞潔|文【全文字數4846,圖片33張】《平凡的世界》:從4對男女的情事中,看到了另一種愛的生死跨越!本文以路遙小說和同名電視劇《平凡的世界》的愛情線作為主要線索,剖析作品內在情感和藝術價值,解讀路遙對七八十年代黃土高原人民奮鬥歷程的讚美和懷念。
  • 聊齋系列《美人皮》|改編志怪小說後的現代愛情觀:一世一雙人
    蒲松齡的《畫皮》最初的原型其實是唐朝宰相牛僧孺《玄怪錄》中的「王煌」篇,不論是對厲鬼的描述,還是故事的發展走向,都與「王煌」篇極為的相似。由此可以看出,志怪小說從來都不是憑空捏造出來的,大部分的故事不是前人所撰就是民間流傳甚久的傳說。好的志怪小說家可以說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再次發揮想像力,使故事完整又兼具社會意義地編纂成冊。
  • 從小說《玫瑰的故事》中窺見亦舒的愛情觀
    亦舒的小說主題多為都市男女的愛情與婚姻故事,這一點在《玫瑰的故事》中體現的淋漓盡致。亦舒小說的語言簡潔精練,尖刻犀利卻又冷靜客觀。與擅長描寫傳統愛情故事的瓊瑤相比,亦舒筆下的女人,多半懂得自愛自重,或者在人生浮浮沉沉中懂得了獨立的可貴。由於自身的經歷和其女性視角,亦舒的小說中大多對女性有著悲天憫人的深切關懷。
  • 發展獨立自我,女性如何在個體意識和社會環境影響中尋找平衡
    冰雪奇緣》的相似之處《理智與情感》和《冰雪奇緣》這兩部作品是由不同的作家在不同的年代寫作而成,時間跨度有200年之久,但是兩部作品中有著相似的故事形態、相似的人物和相似的情節。我想這是因為對於獨立女性個體和意識的探討是各個年代、各個時代背景下人類需要共同主題。
  • 為何從床上反應寫女性命運?
    開頭部分的內容都是通過寫7個女人在新婚夜和白嘉軒性愛時床上反應來表現的。通過這樣去寫,背後預示著什麼?不妨先來看看7個女人各自的命運。所以,在當時,封建宗法家族制度和儒家倫理道德的束縛下,女性的命運皆是以悲劇收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