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咖啡裡的雲
聲明: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抄襲必究!
霸王別姬,一出大戲。
戲裡戲外,臺上臺下,人生的真實和謊言的虛假,早已分不清。
多少人疼惜蝶衣的沉迷偏執,欣賞他的嫵媚高貴。
他就像一隻五色斑斕的燕尾蝶,帶著一種決絕悽厲的態度翱翔在京劇的藝術殿堂。
最終,夢醒了,翅膀斷了,令人悵恨憐惜。
霸王別姬,剛柔相濟,俠骨柔情,讓多少女子深陷其中,萬劫不復?
相對於程蝶衣,菊仙要幸運得多,也不幸得多。
她得到了段小樓的愛,卻也承受了他的背信棄義。
風塵之中,必有性情中人。
菊仙就是典型代表。
她的聰明和魅力,身為風塵之人但用情至深,對段小樓的感情,並不比程蝶衣對師兄的少。
她在感情上亦是想和段小樓一樣從一而終的。
可笑的是被他們兩個同時迷戀的「霸王」。
迷戀是什麼?
那是包含了太多純粹與傷感的東西。
摯愛、信任、無悔、崇拜,是一種深陷其中欲罷不能也不願的盲目情感。
但整個悲劇的最深邃最慘烈之處,正在於這種迷戀所遭受的徹底的毀滅性打擊。
兩個人共同的偶像在自身難保的情況下幾乎沒有猶豫就作出了決斷——背叛。
而對象就是他深愛的妻與深信的師弟。
段小樓背叛了程蝶衣的迷戀,菊仙的迷戀,對戲曲的迷戀,對內心真理的迷戀。
我們鄙夷段小樓的軟弱,同時也無奈地承認人類的真實即是軟弱。
段小樓從一個血氣方剛的霸王,在時代的大手揉搓之下,扭曲成一個平凡的庸人。
而菊仙這個八面玲瓏的女子被自己深愛並深信的丈夫推向深淵,卻沒有去害任何人。
堅強,孤獨,又那麼驕傲,令人敬佩。
程蝶衣活在戲中,不瘋魔不成活。
段小樓各分一半,戲與現實繾綣不清,不人不鬼。
唯獨菊仙,實實在在地活在這殘忍的現實中。
菊仙的身上滿是世俗煙火的氣息。
她也自私她也懦弱,她不懂得生命大義與藝術的真諦,但她溫暖、寬宏、善良。
她在與客人的糾纏中叫地罵歇斯底裡,從樓上躍下期盼著人庇護,眼裡閃爍著小小的希望,在段小樓的瞬間遲疑裡又生生隱藏。
她轉頭拿過酒一臉媚色,和「恩客」們調笑,仿佛自己從來沒有希望。
可段小樓還是讓她滿心期望了,她把渾身上下所有金錢丟給老∣鴇,連繡花鞋也不剩下。
她是一個ji女,她痛恨這個身份,於是,她離開得像一個戰士。
其實一開始,我也不那麼待見她。
那兩人從小到大的親密情誼就在那裡,她顯然是個介入者,即使段小樓對蝶衣沒有愛情的成分,她還是表現地像個小∣三。
世俗地調笑,圓滑地處世,投機的手腕。
她身上染著風塵氣,一半調笑一半討好,她說的話裡帶刺,她從來不是什麼溫婉淑女。
她有時像個刁蠻的惡妻,有時又是一個懦弱的小婦女。
她看似多變,其實她想要的是一直很簡單,簡簡單單的家,丈夫孩子油鹽醬醋,粗茶淡飯簡單度日,年復年年。
這樣的心願來自於她性格中的本真。
對於蝶衣,她內心始終複雜:既反感他人戲不分地迷戀自己的丈夫,又輕視他耍盡手腕要與段小樓在一起。
作為女人,她在身為名ji時就渴望從良,有種要保護自己家庭的本能。
她認為一切的不祥都緣於蝶衣,所以曾強烈要求丈夫與他分開。
蝶衣與小樓深刻地羈絆,明顯是她婚姻的絆腳石。
作為現實中段小樓的妻子,她深深地迷戀著「楚霸王」的仗義,那股英雄救美的豪氣。
她跟隨段小樓走南闖北,看朝代更迭,戲曲衰落,甚至還是段小樓背叛的幫兇。
菊仙是段小樓身後的女人,也是智者,使段小樓看清世界,讓他更靈活的「適應」,教他選擇「適合」他自己的路。
而她也讓「楚霸王」一步一步遠離段小樓。
陳凱歌曾說,《霸王別姬》是關於背叛與忠誠的故事。
段小樓背叛了程蝶衣,蝶衣在文∣革中又背叛了小樓,至始至終,只有菊仙一人擔得起「忠誠」二字。
她對小樓的忠誠自不必說。
她攢起她的勇氣去周旋,她表現得潑辣圓滑,無非是為了段小樓。
她心心念念的那個人,她見不得他受傷,其實他被多人毆打一拳又如何,她身懷六甲卻忘了自己和孩子,撲倒混亂的人群裡。
她愛得那麼執著,她愛得傾注所有。
後來對蝶衣的感情也是複雜的,她對蝶衣的愛護似姐似母。
這愛護,也許因為歉疚,也許因為善良,也許是愛屋及烏,也許是同病相憐。
也許是因為愛同一個人所以她懂他......
是的,菊仙不懂戲劇,但她懂程蝶衣。
她懂得他赤誠的愛意,她懂得他重重盔甲下的軟肋,她懂得他柔弱外表下的錚錚氣節。
太多的愛恨糾葛。
當蝶衣被菸癮折磨地精疲力竭痛苦不堪,菊仙把他抱得那麼緊,那麼用力,臉上的痛惜悲憫濃得化不開。
蝶衣遭算計,沒機會登臺再唱他唱了半輩子的「虞姬」,菊仙回頭看他,眼裡分明是憐愛和珍惜。
甚至在丈夫段小樓揭發蝶衣時,菊仙也予以喝止,她真是膽色過人、心地寬厚。
其實菊仙一直不自信,當局者迷吧,她不確定小樓是否真的愛她?
他為她違背師訓,為她和青梅竹馬的師弟鬧翻,他願意娶她不顧世俗的眼光,他自然是愛她的。
但是她不知,或者說,她不確定。
所以她才在他被逼問說出不愛她和她劃清界限的時候,失去所有生的勇氣。
那把劍,她把它輕輕放下,放在一地零落中,放在野獸般麻木絕望的蝶衣身邊。
在她生命的盡頭時刻,只是澹然地將蝶衣送給小樓的劍還給揭發了她的蝶衣,然後轉身,回頭,輕輕一笑,無奈傷感卻無限寬容。
菊仙的性格悲劇色彩在於她是一個性格剛烈的女子,她是段小樓生活中的真虞姬,丈夫說了一句違心的不愛了,她便地穿著嫁衣決絕赴死,毫無留戀。
菊仙是一個單純又複雜的人。
她身上有濃濃的煙火氣,不是煙花巷柳的風塵,是一種生活的熱度。
不冷漠不熾熱,溫溫火火的那種熱。
她身上同時也具備了太多特質:潑辣、聰明、堅強、敢愛敢恨、重情重義。
她曾是花滿樓的頭牌,和各色人物打交道,但被段小樓救了一次之後,她便欣賞愛慕了這個男子,單純地想和他過太平的日子。
於是她放棄自己的生活,退卻所有金銀,光著腳跑到戲樓裡去找段小樓。
她一直是在為愛段小樓而生。
因為段小樓對蝶衣有深厚的兄弟之情,即使她知道蝶衣對段小樓的感情,仍在蝶衣被拷走的時候,憑著自己的膽識和才氣說服袁四爺去救蝶衣。
當然,她發現蝶衣是和這個世道格格不入的,所以一直擔心小樓會被牽連。
不可否認,她也有自己想佔有小樓的私心,才讓他和蝶衣斷絕關係。
菊仙,她能夠為愛而堅強,但同時也為愛而軟弱。
小樓說他不愛她了,她便失去了一切,她所有的心機,複雜與單純都是為了愛他,那一刻,她什麼都沒有了。
而在愛這一點上面,她和蝶衣是一致的,寧要完美不要殘缺。
所以沒有了小樓的愛,她絕望了,她把劍還給了蝶衣。
蝶衣和她都曾以為,拿了這把劍的男人是真霸王。
只是他們都錯了,小樓在把劍扔到火裡時已經被現實磨合的再也不是霸王了。
所以菊仙最後留給了蝶衣一個背影便死去了。
這和蝶衣在最後的戲中死去有異曲同工之理。
關於菊仙的死,與其說她是因為對段小樓的愛情失望而自∣盡,不如說她是為無法擺脫自己的身份所帶來的屈辱和痛苦而絕望,放棄了苟活。
她這大半輩子,辛辛苦苦受盡磨難,都只是為了擺脫自己曾經難以啟齒的身份,她曾經以為段小樓這個看起來英武無敵的霸王能幫她實現願望。
可是段小樓並不是什麼真霸王。
她曾經是ji女,嫁了人之後,丈夫的愛就是對她「從良」身份的認可,只要丈夫愛她,那她就是人家堂堂正正的妻子;而丈夫說了不愛,那她就將被打回原形,再度變回那個屈辱的身份。
她曾為段小樓滑胎,曾為他的性命幾經奔波,他卻在強權面前,用最無情殘酷的方式踐踏她的愛情。
如果過去不顧後果付出的真情如此脆弱,如果「不愛」可以如此輕易說出口,如果沒有人再值得留戀,那活在這個世界,陷入控訴與被控訴中,如蛆般活著,又有什麼意義呢?
所以,她沒有控訴過誰,未曾妥協、屈服於強權,也不再懷有希冀。
一朝夢想破滅,她明白自己再也擺不脫,於是穿著嫁衣懸了梁。
都說美人如將軍,見不得世間白頭。
其實,美人最見不得薄情。
菊仙和蝶衣都是理想主義者,她們代表了兩種截然不同的理想主義。
可是面對那個時代,面對那些被註定的命運,面對他們的各自的掙扎,結局實在讓人唏噓。
私以為,菊仙這個角色不僅僅是「真虞姬」,她身上還有霸王的氣血。
《霸王別姬》中程蝶衣和段小樓一個不是真虞姬,一個不是真霸王,唯獨菊仙這個角色把兩者都融入進了血肉。
她愛得真切,恨得入骨,悲得泣血,活得真實。
她與程蝶衣一樣,心中都有一座聖殿。
蝶衣所執的戲,與菊仙所執的愛情,共同交織到段小樓的身上,可惜啊,這個貌似英雄萬丈的男人,撐不起那些份量。
所以,最後終於明白一切而絕望的她和他,都走向了自我毀滅。
時間是把刀,雕刻萬物,屠戮萬物,以致物非人也非。
菊仙當初的痴情和篤定都成了笑話,於是心碎人隕。
即便是上∣吊,她也沒讓自己落魄可憐,她是體面的離開的,她這一輩子都是體面的。
段小樓是個幸運的人,能遇到兩個為他赴湯蹈火捨棄自我的人。
在他們生活的那個兵荒馬亂的年頭,每個人的生活都是混亂不堪,每個人的生命都是岌岌可危。
但就是那個不敢輕易言愛的年代裡,段小樓得到了兩份至情至性的愛,這兩人卻誰都不比誰愛的少。
蝶衣愛得綿長,菊仙愛得熱烈。
生命不斷地走過那些歷程,花開了幾度,謝了幾度,秋又涼了幾度,他很多時候都是接受、承載著兩份愛。
只不過這世事,總是因果輪迴的。
段小樓的前半生確實值得程蝶衣與菊仙二人的真心交付,而後半生的軟弱也讓這二人相繼離他而去了,徒留扼腕。
其實這個世上,有很多人像菊仙和蝶衣兩個人一樣,都曾是純粹的理想主義者。
為了我們心中的理想,不在乎痛苦,也不在乎孤獨,不在於世俗的眼光、質疑,甚至謾罵,只管一意孤行的做自己的事情。
終了,這一世木已成舟,當愛已成往事,那些傷口也隨風而逝,只記得曾經我們愛過,人生沒有什麼不同。
在那個荒煙蔓草、時局動蕩的年代,他們都是下九流的下九流,但是他們的故事卻是那麼的盪氣迴腸。
其實愛本就在每個人的身上,不管是男人與女人,與身份無關與年代無關。
只是那個時候他們命中注定般地愛了,這般執著、炙熱、慘烈、義無反顧、執迷不悔。
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得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這也是李碧華文字的底色,亦是她人格的風骨。
書錄人間悲喜幾重天,眉腳卻輕然不為紅塵蹙一毫。
(所有配圖均來自網絡)
~END~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傾訴一顆不曾叛離的心
堅信成長才是女人最終的歸宿
願你能在我的文字裡感受溫暖和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