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曉在電視劇《楚漢傳奇》中飾演虞姬
虞姬,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有記:「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雖是寥寥一筆,已可見太史公對霸王項羽和虞姬的偏愛。
司馬遷用他的如椽大筆,書寫三皇五帝以來的中國歷史,惜字如金,許許多多的忠臣良相,被他斜乜一眼,扒拉在一旁,卻為一個女人留下點墨。
於是,在那個最為風雲變幻,波詭雲譎的時代裡,就有了一個風華絕代的女子的身姿。
一
公元前203年,劉邦違背「鴻溝之約」,突然率軍追擊準備返回楚地的楚軍。
一年以後的冬天,已經兵盡糧絕的項羽在垓下築起堡壘,整頓軍隊,以求恢復軍力。
一個冷風呼嘯的晚上,項羽巡視營盤尚未回來,虞姬坐在帳中,心中惴惴。她自從追隨項王以來,經歷的大小戰爭,不計其數,她的內心從未像今晚這樣慌亂過。
是的,那種感覺,不是害怕,而是慌亂。
虞姬雖然是一個柔弱女子,但她以多年隨軍的經驗判斷,這一次的垓下之戰,絕不僅僅是慘烈那麼簡單,也許,也許會......
她不敢往下想,她相信無論最後的結果如何,項王都會是她最堅實的依靠。
想到這裡,虞姬的嘴角不禁輕輕一勾,露出了一絲微笑,恰在這時,侍女說:「大王回來了!」
虞姬趕忙起身相迎,項王的臉色非常凝重,他拉著虞姬的手坐下,怔怔地看著她。虞姬欠身斟滿一杯酒,遞給項王,說:「大王,不如我再為你跳一支家鄉的舞吧?」
虞姬緩緩起身,走到帳中,她扭動腰肢,輕舒廣袖,曼妙的舞姿帶著家鄉的山水,在項王的眼前流動,他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這時,帳外隱約傳來歌聲,那歌聲此起彼伏,由遠而近,越來越清晰,仔細聽去,竟然是楚地的民歌!
項羽大驚,這歌聲是從漢營傳來,漢營裡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會唱楚歌?
「難道漢軍進得了楚地?」
電視劇《楚漢傳奇》
項羽踉蹌著站起身,拔出腰間寶劍,回頭看看映在帳子上的烏騅馬的影子,再看看輕輕起舞的虞姬,他不禁歌起悲聲: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聽到歌聲,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傷,她邊跳舞,邊隨著項王唱和歌: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虞姬唱完,突然撲到項王身邊,抽出已被還鞘的寶劍,往脖頸上一橫,未等項王反應過來,虞姬的鮮血已順著寶劍汩汩流下......
虞姬死了,項羽唯一的牽掛沒了,佛說:「無掛礙者無恐怖。」他再也沒有什麼懼怕的了!
天亮了,項羽率領八百楚軍突圍漢軍,他憑一己之力斬殺漢軍數百人,終於,寡不敵眾,自刎烏江邊。
二
有後人說:「虞姬本可以不死的,以項羽的神勇,完全有能力阻止她自殺。」
是的,也許項羽有能力阻止虞姬自殺,可是他沒有理由,也許,他壓根就是想讓虞姬自殺。
項羽非常明白,自己大勢已去,這場持續五年的轟轟烈烈的楚漢之爭,勝敗已成定局。
如果他帶著虞姬突圍,亂兵之中,即使是天兵天將下凡,項羽也不敢保證虞姬的安全,更何況,他自己抱了戰死的決心,如果他死了,虞姬又豈能活?
電視劇《楚漢傳奇》
退一萬步來說,漢軍沒有殺死虞姬,後果又會怎樣?自古美人名馬,都是勝利者的標配,勝者為王的漢王劉邦,又怎會不對虞姬這樣絕世美貌的女子動心?
這裡插一句閒話,如果真是那樣,歷史上可能就沒有大名鼎鼎的戚夫人什麼事了!
關於虞姬,項羽真的不知道應該如何安置,才算妥當。因此,他發出「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感嘆!
此時的項羽,真的是陷入了兩難。他希望虞姬為他守住如玉之身,又不忍,也不能把此話說出口。
可是,冰雪聰明又善解人意的虞姬,又怎會不知自己深愛的枕邊人的心思。作為一個女子,她內心秉持「忠臣不事二君,貞婦不嫁二夫」,從一而終的婦德。
既然「兩難」的大王難做決定,那麼一心的虞姬就決絕的做了了斷。
有時候人生就是這樣,可以決定結果的人,因為顧慮太多,反而陷入「兩難」,不知該如何取捨。
反而是那個被動接受的人,因為沒有退路,才能義無反顧地向前衝。
三
兩千年前的虞姬死了,兩千年後的另一個虞姬和霸王的故事卻上映了,那就是張國榮的電影《霸王別姬》裡的程蝶衣和段小樓。
菊仙抱著包袱,光著腳出現在小樓和蝶衣面前的時候,小樓把自己的大衣披在她的身上,回頭對蝶衣說:「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
可是,當蝶衣抱著他喜歡的那把劍出現在他面前的時候,他如釋重負地笑了。
《霸王別姬》中張國榮飾演程蝶衣
他拔劍出鞘,寒光閃閃:「好劍!」隨即,他又醉眼朦朧,說:「又不上臺,要劍幹嘛?」
「要劍幹嘛?」其實他知道,可是他假裝不知道。
那把劍,蝶衣尋尋覓覓十幾年,卻偏偏在小樓和菊仙訂婚的那晚現身。
袁四爺說「寶劍酬知己」,他當然是把蝶衣當知己,所以才把大費周章得來的寶劍送給他,可蝶衣的知己是誰呢?
蝶衣扔下劍,說:「從此咱倆你唱你的,我唱我的!」
到底是袁四爺,他一語中的:「你們這是霸王別姬啊,還是姬別霸王啊?」
《霸王別姬》鞏俐飾演菊仙
許多人都覺得菊仙求蝶衣去救被日本人抓走的小樓那段,是經典中的經典,我卻覺得蝶衣被國民黨抓走那段最為揪心。
蝶衣在臺上出了差錯,被那些兵拿手電筒晃人,甚至上臺想侮辱蝶衣,後臺的小樓忍無可忍,不顧菊仙的阻攔,手拿磚頭,衝到臺上,大打出手。
菊仙擔心小樓,不顧自己有孕在身,擠進人群,被人撞到,流產了。
蝶衣躲在後面,手足無措,但還是被戴上手銬帶走了,罪名是給日本人唱過戲。
滿臉是血的小樓,看看被眾人抬著的菊仙,又看看被帶走的蝶衣,他真的不知道該怎麼選擇:一邊是為救自己,受傷流產的妻子;一邊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兄弟。
最後還是菊仙替他做了決定,就像當年的虞姬為楚霸王做了決定一樣,菊仙說:「你不用管我,去做你的事吧!」
他的事是什麼事?
菊仙那樣風月場中見慣了男歡女愛,通透練達的女子,又怎會看不出蝶衣和小樓的關係?
《霸王別姬》張國榮飾演程蝶衣
她明白,在小樓的心裡,她永遠沒有蝶衣重要!在這場三個人的較量中,她之所以能勝出,只是因為她是一個真正的女人,而小樓像當年的蝶衣,衝不破的只是心裡上那道世俗的坎兒。
在生死關頭,如果蝶衣和菊仙只能選一個,菊仙知道,蝶衣,才是小樓心中最重要的那個人!
可是,小樓終究沒有去追蝶衣,因為有人對他喊了一句:「孩子保不住了!」
後來,「文革」開始,面臨又一次選擇,已經被折磨得成為行屍走肉的小樓,選擇了自保,出賣了蝶衣,也出賣了菊仙!
諸多影評,都說小樓是個懦夫,就連蝶衣也說:「就連你楚霸王都跪下來求饒了,這京戲能不亡嗎?」
菊仙死了,蝶衣歇斯底裡地奔過去,小樓歇斯底裡地和蝶衣廝打,他們都瘋了!
在那個時代有很多人死了,更有很多人瘋了,有很多珍貴的東西被毀滅了,包括人性!
小樓亦是一個時代的犧牲品,無論是他的妥協,還是蝶衣的堅持,都不重要了,都被那個時代摧毀了。
兩千年前的真霸王項羽,面對虞姬,面對四面楚歌,他陷入「兩難」中,只是時代所逼,無論他怎樣選,都是錯;兩千年後,假霸王段小樓,面對妻子菊仙,愛人蝶衣,也曾陷入「兩難」;只是最後在那個已經「瘋魔」的時代裡,他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了,那場「批鬥會」就是別人導演的一場戲,他只能按著臺詞唱下去。
項羽和段小樓,在時代的大悲劇面前,終是未能擺脫內心的惶恐,倒是真虞姬和假虞姬蝶衣,因為始終抱著「從一而終」的信念,無懼亦無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正如黛玉的《五美吟·虞姬》所寫:
腸斷烏騅夜嘯風,虞兮幽恨對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飲劍何如楚帳中?
作者:水雲初靜,閒來無事讀書,心有所感寫文。愛詩詞,更愛《紅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