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的故事,人生總在「兩難」中

2020-09-11 唐詩宋詞古詩詞

李依曉在電視劇《楚漢傳奇》中飾演虞姬

虞姬,司馬遷《史記.項羽本紀》有記:「有美人名虞,常幸從。」雖是寥寥一筆,已可見太史公對霸王項羽和虞姬的偏愛。

司馬遷用他的如椽大筆,書寫三皇五帝以來的中國歷史,惜字如金,許許多多的忠臣良相,被他斜乜一眼,扒拉在一旁,卻為一個女人留下點墨。

於是,在那個最為風雲變幻,波詭雲譎的時代裡,就有了一個風華絕代的女子的身姿。

公元前203年,劉邦違背「鴻溝之約」,突然率軍追擊準備返回楚地的楚軍。

一年以後的冬天,已經兵盡糧絕的項羽在垓下築起堡壘,整頓軍隊,以求恢復軍力。

一個冷風呼嘯的晚上,項羽巡視營盤尚未回來,虞姬坐在帳中,心中惴惴。她自從追隨項王以來,經歷的大小戰爭,不計其數,她的內心從未像今晚這樣慌亂過。

是的,那種感覺,不是害怕,而是慌亂。

虞姬雖然是一個柔弱女子,但她以多年隨軍的經驗判斷,這一次的垓下之戰,絕不僅僅是慘烈那麼簡單,也許,也許會......


她不敢往下想,她相信無論最後的結果如何,項王都會是她最堅實的依靠。

想到這裡,虞姬的嘴角不禁輕輕一勾,露出了一絲微笑,恰在這時,侍女說:「大王回來了!」

虞姬趕忙起身相迎,項王的臉色非常凝重,他拉著虞姬的手坐下,怔怔地看著她。虞姬欠身斟滿一杯酒,遞給項王,說:「大王,不如我再為你跳一支家鄉的舞吧?」

虞姬緩緩起身,走到帳中,她扭動腰肢,輕舒廣袖,曼妙的舞姿帶著家鄉的山水,在項王的眼前流動,他舉起酒杯,一飲而盡。

這時,帳外隱約傳來歌聲,那歌聲此起彼伏,由遠而近,越來越清晰,仔細聽去,竟然是楚地的民歌!

項羽大驚,這歌聲是從漢營傳來,漢營裡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會唱楚歌?

「難道漢軍進得了楚地?」


電視劇《楚漢傳奇》


項羽踉蹌著站起身,拔出腰間寶劍,回頭看看映在帳子上的烏騅馬的影子,再看看輕輕起舞的虞姬,他不禁歌起悲聲: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

騅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虞姬聽到歌聲,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悲傷,她邊跳舞,邊隨著項王唱和歌:

漢兵已略地,四方楚歌聲;

大王意氣盡,賤妾何聊生?

虞姬唱完,突然撲到項王身邊,抽出已被還鞘的寶劍,往脖頸上一橫,未等項王反應過來,虞姬的鮮血已順著寶劍汩汩流下......

虞姬死了,項羽唯一的牽掛沒了,佛說:「無掛礙者無恐怖。」他再也沒有什麼懼怕的了!

天亮了,項羽率領八百楚軍突圍漢軍,他憑一己之力斬殺漢軍數百人,終於,寡不敵眾,自刎烏江邊。


有後人說:「虞姬本可以不死的,以項羽的神勇,完全有能力阻止她自殺。」

是的,也許項羽有能力阻止虞姬自殺,可是他沒有理由,也許,他壓根就是想讓虞姬自殺。

項羽非常明白,自己大勢已去,這場持續五年的轟轟烈烈的楚漢之爭,勝敗已成定局。

如果他帶著虞姬突圍,亂兵之中,即使是天兵天將下凡,項羽也不敢保證虞姬的安全,更何況,他自己抱了戰死的決心,如果他死了,虞姬又豈能活?


電視劇《楚漢傳奇》


退一萬步來說,漢軍沒有殺死虞姬,後果又會怎樣?自古美人名馬,都是勝利者的標配,勝者為王的漢王劉邦,又怎會不對虞姬這樣絕世美貌的女子動心?

這裡插一句閒話,如果真是那樣,歷史上可能就沒有大名鼎鼎的戚夫人什麼事了!

關於虞姬,項羽真的不知道應該如何安置,才算妥當。因此,他發出「虞兮虞兮奈若何」的感嘆!

此時的項羽,真的是陷入了兩難。他希望虞姬為他守住如玉之身,又不忍,也不能把此話說出口。

可是,冰雪聰明又善解人意的虞姬,又怎會不知自己深愛的枕邊人的心思。作為一個女子,她內心秉持「忠臣不事二君,貞婦不嫁二夫」,從一而終的婦德。

既然「兩難」的大王難做決定,那麼一心的虞姬就決絕的做了了斷。

有時候人生就是這樣,可以決定結果的人,因為顧慮太多,反而陷入「兩難」,不知該如何取捨。

反而是那個被動接受的人,因為沒有退路,才能義無反顧地向前衝。

兩千年前的虞姬死了,兩千年後的另一個虞姬和霸王的故事卻上映了,那就是張國榮的電影《霸王別姬》裡的程蝶衣和段小樓。

菊仙抱著包袱,光著腳出現在小樓和蝶衣面前的時候,小樓把自己的大衣披在她的身上,回頭對蝶衣說:「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

可是,當蝶衣抱著他喜歡的那把劍出現在他面前的時候,他如釋重負地笑了。


《霸王別姬》中張國榮飾演程蝶衣


他拔劍出鞘,寒光閃閃:「好劍!」隨即,他又醉眼朦朧,說:「又不上臺,要劍幹嘛?」

「要劍幹嘛?」其實他知道,可是他假裝不知道。

那把劍,蝶衣尋尋覓覓十幾年,卻偏偏在小樓和菊仙訂婚的那晚現身。

袁四爺說「寶劍酬知己」,他當然是把蝶衣當知己,所以才把大費周章得來的寶劍送給他,可蝶衣的知己是誰呢?

蝶衣扔下劍,說:「從此咱倆你唱你的,我唱我的!」

到底是袁四爺,他一語中的:「你們這是霸王別姬啊,還是姬別霸王啊?」


《霸王別姬》鞏俐飾演菊仙


許多人都覺得菊仙求蝶衣去救被日本人抓走的小樓那段,是經典中的經典,我卻覺得蝶衣被國民黨抓走那段最為揪心。

蝶衣在臺上出了差錯,被那些兵拿手電筒晃人,甚至上臺想侮辱蝶衣,後臺的小樓忍無可忍,不顧菊仙的阻攔,手拿磚頭,衝到臺上,大打出手。

菊仙擔心小樓,不顧自己有孕在身,擠進人群,被人撞到,流產了。

蝶衣躲在後面,手足無措,但還是被戴上手銬帶走了,罪名是給日本人唱過戲。

滿臉是血的小樓,看看被眾人抬著的菊仙,又看看被帶走的蝶衣,他真的不知道該怎麼選擇:一邊是為救自己,受傷流產的妻子;一邊是青梅竹馬,兩小無猜的兄弟。

最後還是菊仙替他做了決定,就像當年的虞姬為楚霸王做了決定一樣,菊仙說:「你不用管我,去做你的事吧!」

他的事是什麼事?

菊仙那樣風月場中見慣了男歡女愛,通透練達的女子,又怎會看不出蝶衣和小樓的關係?


《霸王別姬》張國榮飾演程蝶衣


她明白,在小樓的心裡,她永遠沒有蝶衣重要!在這場三個人的較量中,她之所以能勝出,只是因為她是一個真正的女人,而小樓像當年的蝶衣,衝不破的只是心裡上那道世俗的坎兒。

在生死關頭,如果蝶衣和菊仙只能選一個,菊仙知道,蝶衣,才是小樓心中最重要的那個人!

可是,小樓終究沒有去追蝶衣,因為有人對他喊了一句:「孩子保不住了!」

後來,「文革」開始,面臨又一次選擇,已經被折磨得成為行屍走肉的小樓,選擇了自保,出賣了蝶衣,也出賣了菊仙!

諸多影評,都說小樓是個懦夫,就連蝶衣也說:「就連你楚霸王都跪下來求饒了,這京戲能不亡嗎?」

菊仙死了,蝶衣歇斯底裡地奔過去,小樓歇斯底裡地和蝶衣廝打,他們都瘋了!

在那個時代有很多人死了,更有很多人瘋了,有很多珍貴的東西被毀滅了,包括人性!

小樓亦是一個時代的犧牲品,無論是他的妥協,還是蝶衣的堅持,都不重要了,都被那個時代摧毀了。

兩千年前的真霸王項羽,面對虞姬,面對四面楚歌,他陷入「兩難」中,只是時代所逼,無論他怎樣選,都是錯;兩千年後,假霸王段小樓,面對妻子菊仙,愛人蝶衣,也曾陷入「兩難」;只是最後在那個已經「瘋魔」的時代裡,他連選擇的機會都沒有了,那場「批鬥會」就是別人導演的一場戲,他只能按著臺詞唱下去。

項羽和段小樓,在時代的大悲劇面前,終是未能擺脫內心的惶恐,倒是真虞姬和假虞姬蝶衣,因為始終抱著「從一而終」的信念,無懼亦無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正如黛玉的《五美吟·虞姬》所寫:

腸斷烏騅夜嘯風,虞兮幽恨對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飲劍何如楚帳中?

作者:水雲初靜,閒來無事讀書,心有所感寫文。愛詩詞,更愛《紅樓》。

相關焦點

  • 《霸王別姬》: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僅僅看電影的名字《霸王別姬》,我就能夠聯想到霸王項羽和他的女人虞姬的悲劇。但是當我看完了陳凱歌執導的電影《霸王別姬》的時候,這部電影再一次刷新了我的三觀。虞姬和霸王的出場和一個在劇院裡看場子的老頭之間的零星對話,可就在對話裡,說到「四人幫」這個殘忍深刻的字眼時,霸王的回答顯得十分的有心無力,那段時間的回憶對於那個社會中的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無法言說的悲痛。
  • 《霸王別姬》程蝶衣: 執著而慘烈的粉墨人生
    上世紀80、90年代的中國電影,創作湧現出一系列與傳統戲曲有關的作品,透過戲苑百態關照現實人生。電影《霸王別姬》就是關於梨園夢想的代表作。電影主人公程蝶衣為戲痴狂,窮其一生欣然甚至狂熱地沉醉於他的女性身份中,用她的一生詮釋了一個悲壯的女性角色——虞姬,也用他與現實格格不入的行為,書寫了自己執著而慘烈的粉墨人生。
  • 《霸王別姬》:青樓女子情深似海,梨園兄弟情同手足
    故事的開頭在這一聲聲氣息中傳來,《霸王別姬》成為了過去,而演繹的歷史卻成了一輩子。最初熟悉《霸王別姬》是在影視中,一幕幕的放映,一句句的臺詞,都將觀眾帶進了這個輕描淡寫的社會,帶進了這個充滿「尖叫」的梨園,也是程蝶衣故事的開始,從小說到電影,再從電影到小說,結尾的過程顯得平淡無奇,卻各有千秋。看完了電影,是那牽動著無數人雙眼的戲臺,渾濁吵鬧,而在小說中,卻是一陣似清風般的描摹,歷經滄桑,卻不失初心。
  • 《霸王別姬》——錯付的人生,錯付的時代
    時代在進程中不知不覺就把人給異化了,如螻蟻般的他們隨著時代浮浮沉沉任其擺布,任誰都扛不住這歷史的滾滾車輪下被碾壓成塵土的宿命。每每想要重溫《霸王別姬》,心中總有一種不忍:不忍再看一遍蝶衣的一生,每一處都有泣血之痛
  • 《霸王別姬》丨論電影中表現的戲劇與現實、迷戀與背叛的藝術探索
    文丨易星星個人一直以為《霸王別姬》是陳凱歌導演的最好電影作品。之前見到有人說《霸王別姬》是陳凱歌導演用來表現中國歷史50年間的一個演進,但是陳凱歌導演並不認同這一說法,更準確的說是在這50年的背景下來表現人性更為複雜的兩個方面:迷戀與背叛。
  • 《霸王別姬》:戲神程蝶衣也有看不懂的戲
    引言: 一朵瑰麗怒放的牡丹,兩張勾畫得油墨重彩的粉面,小說《霸王別姬》的封面在一眾書籍櫃架中顯得如此精緻濃烈。 作家李碧華,一位寫盡天下奇情的文壇才女,用冷靜辛辣的文風向世人講述了一個悽豔絕美的、關于堅守與背叛的悲涼故事。 開卷便是欲罷不能,閱畢合卷卻如同跟著書中各位角兒們,一同經歷了滄桑變幻的一世。俗世間的無奈與精神裡的堅守激烈碰撞,在人們心中開出一朵啼血怒放的牡丹花。
  • 淺談《霸王別姬》程蝶衣,避免悲涼。
    《霸王別姬》,個人認為是中國最好的電影,沒有之一。好的劇本,好的演員,導演,所有的機緣巧合,造就了這部曠世之作。一千個人眼裡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從這部內涵豐富的寶庫電影中,我們可以窺見時代變遷,身不由己,我們可以品味人生如戲,戲如人生。今天,我們不講政治,我們不批判人性,我們靜下心去品味一顆心靈,那戲痴情種——程蝶衣。
  • 一千個人心中只有一個虞姬——《霸王別姬》
    霸王別姬改編自李碧華同名小說,出自她之手的經典佳作還有《青蛇》,《胭脂扣》等作品,她是一個能把愛情寫的盪氣迴腸的女作家,在她的書中充滿了夢幻,浪漫與悽美。而作為中國史詩級經典電影,霸王別姬除了朦朧的情感意境,還通過商業類型片的技法,讓他融入進了中國的歷史風雲,時代變化,等等,所以她既是一個悽婉的詩歌也是時代影響下的悲劇。
  • 《霸王別姬》:戲裡戲外的人生。是非曲折,自有後人評說(上)
    電影《霸王別姬》海報電影《霸王別姬》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由陳凱歌執導,張國榮影片通過講述了兩位京劇伶人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的故事,展現了在特定時代背景下,人們對傳統文化、人的生存狀態及人性的思考與領悟。童年的小豆子,相貌清秀,身材雖有些單薄卻是個健康的孩子。被母親(蔣文麗扮演)牽著來到戲班準備拜師學戲。不幸天生六指,被班主拒絕。母親似乎很生氣,拖著小豆子來到廚房,隨後又蒙起小豆子的眼睛。狠心的母親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竟然將兒子的手指生生地剁了下來。
  • 戲說《霸王別姬》
    這一段歷史我想著也是大家都熟悉的,而《霸王別姬》這一部電影,也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曾經一度成為了意難平,陷進去就不再想出來。這一部《霸王別姬》演出了角色錯位,演出了那個時代的生存狀態,最真實的反映出了現實的狀態,人性的思考和領悟,讓我們看見了信仰與現實,迷戀與背叛,才有了這一出,真虞姬,假霸王
  • 《霸王別姬》:在痛苦的歲月中,支撐他們活下去的是一絲絲的愛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自古到今,關於愛情的經典之作,總是讓人念念不忘。因為每個人都渴望被人疼愛、守護,所以會把自己代入到男女主角身上,去感受那種在現實生活中無法得到的熾烈的愛。在大多數的電影、電視劇、書本中,男女主角為了能相守在一起,哪怕飛蛾撲火、粉身碎骨,都在所不惜。
  • 10年後再觀《霸王別姬》:有些從一而終,跨越半個世紀
    作者 | 相宜《霸王別姬》改編自作家李碧華的同名作品,由陳凱歌執導,張國榮、張豐毅、鞏俐主演。影片講述了兩個京劇伶人從清末到文革後,在大時代的洪流中,半個世紀的悲歡離合。自此,小豆子改變了對性別、戲與人生的看法。並經歷數十年的摸爬滾打,終於成了北平最有名的角兒。一出《霸王別姬》更是響徹四方。師父教導,對京劇要從一而終。
  • 霸王別姬:離合悲歡皆幻夢
    看李碧華的書就像是打開了一副人生百態的畫卷這個錯誤非但不美麗,在那段漫長的歷史中反倒是很殘忍的一件事。命運的悲劇在於生活的殘酷,也在於性格的悲劇。妓女菊仙在這個故事裡是個閃光的存在……在歷史的洪流中每個人都無法擺脫自己的命運……生命終究也只是一齣戲吧!
  • 《霸王別姬》雜談
    懶洋洋的順著光線看去,一張早已發黃的霸王別姬的勾畫拓本靜靜地平躺著,旁邊就是李碧華的那本同名作品。興許是常翻的緣由,顯得格外陳舊。不知怎的,突然想起了它似乎還有一個同名電影,立時坐起身來,懷著消遣的心思,搜索之後點擊了開始鍵。
  • 《霸王別姬》:從小說到電影,戲痴情痴程蝶衣,憂鬱王子張國榮
    他的人生願望是和師哥段小樓唱一輩子的戲,一輩子演「霸王別姬」,他演的虞姬舞劍時劍帶感情,「盡情取悅一個瀕死的男人」,「大夥看得如痴如醉」。他對段小樓說:「我們已經做了兩百三十八場夫妻了。」他想盡一切辦法給段小樓弄來了他心儀已久的寶劍,為此不惜做袁四爺的「紅顏知己」。為把段小樓從日本憲兵隊救出來,他忍辱為青木大佐唱堂會。
  • 《霸王別姬》:主角出場之前,值得品味的精彩細節
    今天再刷《霸王別姬》,僅僅看到兩個主角剛剛成人,大戲還沒算開始,就又品出很多細節的絕妙之處。這齣戲唱的正是《霸王別姬》,小癩子哭著說:「他們怎麼就成角兒了,這得挨多少打啊。」他的人生目標就此建立。一個鏡頭細節就展現了這麼多的內涵,經典電影的魔力不僅來源於視聽,還來源於觀眾對於故事深層的思考和感受。聲音的作用聲音在一部電影中佔有重要的地位,一部片子出彩,聲音的比重佔至少50%,甚至會更多。
  • 《霸王別姬》,差點就看不了了
    今天我們講的影片跟項羽有關,但又無關,那就是由陳凱歌導演,張國榮,鞏俐,張豐毅主演的《霸王別姬》。霸王別姬《霸王別姬》全片長160《霸王別姬》一開始在大陸是被全面禁止上映的,因為在影片的後半部分,體現出了文化大革命時的殘酷和扭曲,中國在這方面一向是沒有道理可講的。
  • 《霸王別姬》――霸王是假霸王,虞姬是真虞姬
    要知道,這是在上世紀90年代,國產電影,能在世界級電影頒獎會上佔有一席之地,可見《霸王別姬》的偉大與魅力。小六子因為長相清秀,有的時候常常被誤認為是女子,他想保留他最後的尊嚴,所以在唱《霸王別姬》的時候,他總是喜歡唱「我本是男兒郎」,免不了被一頓毒打。直到那一次,張公公來找人唱戲,選中了小六子,怎奈他還是唱錯。師兄一氣之下,用菸袋鬥,塞進小六子嘴裡,一陣亂攪,只見小六子滿嘴鮮血,眼角含淚,唱出了那一句「我本是女嬌娥」,一氣呵成,把《霸王別姬》給演完了。
  • 世上本就只有一個程蝶衣,《霸王別姬》的臺前幕後。
    初聞不知戲中意,再聞已是戲中人。小癩子終究還是死了,死在當時那個吃人的社會。拍小癩子的逃跑回來哭那段戲份,當時他哭不出來,整個劇組都在等他。他心理愧疚,眼淚立馬在眼裡打轉。一場戲演繹一段人生付出多少就會收穫多少,《霸王別姬》開拍。主演都拒絕用替身、苦練京劇,而且當時虞姬的主演有多個競爭者(當時程蝶衣的空缺吸引了很多的藝人,比如:張衛健和姜文)。後面虞姬這一角主演尊龍毛遂自薦,後酬勞沒談攏,就作罷了。
  • 《霸王別姬》:三個人的愛情戲裡,霸王是假霸王,虞姬是真虞姬
    為項羽這不凡的人生,添上了一縷極致悽豔的,是虞姬,一個為情生,亦為情死的女子。虞姬所願的,是以她之死,換他之生。如果說人間有情,便是這般模樣了吧!可是為什麼?紅塵杳渺了幾千年,傳奇依舊延宕不休,這《霸王別姬》,卻失了最初的那份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