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霸王別姬》――霸王是假霸王,虞姬是真虞姬

2020-08-27 樸玄

藝術家是孤獨的,他們沉浸在自己藝術的那片世界裡。就像梵谷,別人走不進他的世界,走不進的他的心。

或許,在藝術家眼中,那是一種眾人皆醉我獨醒的意境的,他們不瘋魔不成活,在自己的精神世界中,任意快活,展翅遨遊。

今天給大家推薦的一部電影,很多影迷其實都看過,只是我沒寫過,所以大膽寫出來,不喜勿噴。


圖片來源網絡

《霸王別姬》講的正是一個京劇藝術家的成長史,看到他起起落落的一生,似乎也見證了那個時代的浮沉。

豆瓣評分9.6分,排行第二,僅次於第一名《肖生克的救贖》。在評論裡看過這麼一句話,「就憑這個,我願意原諒陳凱歌一切的爛片,你只要偉大過一次就可以了。」

再來看看他的獲獎情況,金像獎最佳外語片提名,坎城電影節金棕櫚獎。要知道,這是在上世紀90年代,國產電影,能在世界級電影頒獎會上佔有一席之地,可見《霸王別姬》的偉大與魅力。


故事發生在清末明初,一個妓女,養不活孩子,就帶著眉清目秀的孩子,去拜師學唱戲。

起初戲班的老師傅,看著細皮嫩肉的男孩,料定他吃不了苦,將之拒之門外。

後來耐不住孩子母親的狠勁,收留了小男孩。

在戲班子,初來乍到,被欺負,是大師兄護著他;被師父懲罰,是大師兄替他受罰;被大受傷,是大師兄照顧他。

練京劇的苦,可不是一般,正像老戲班師傅說的:「要想人前顯貴,人後必當受罪!」

基本功,扎馬步,高抬腿,記臺詞,稍有不慎,便是一頓毒打。因為害怕被打,調皮的小癩子上吊自殺,由此可知,戲班子的地獄般生活。

在戲班子裡,他們沒有名字,只給取了一個小六子的名號。在動亂不堪的年代,能活命就不錯了,哪裡還管得了名字?

小六子因為長相清秀,有的時候常常被誤認為是女子,他想保留他最後的尊嚴,所以在唱《霸王別姬》的時候,他總是喜歡唱「我本是男兒郎」,免不了被一頓毒打。

直到那一次,張公公來找人唱戲,選中了小六子,怎奈他還是唱錯。

師兄一氣之下,用菸袋鬥,塞進小六子嘴裡,一陣亂攪,只見小六子滿嘴鮮血,眼角含淚,唱出了那一句「我本是女嬌娥」,一氣呵成,把《霸王別姬》給演完了。

這一唱,唱出了他們的康莊大道,得到了張公公的賞識。

被留下來的小六子,那一晚,被變態的張公公給凌辱了。太監心中的扭曲,腦中的變態想法,全部都施加給小六子。

飽受折磨的小六子,回到戲班子,已經被摧殘得成了另一個人。

他不去想其他的事情,只是沉浸在戲裡,或許戲裡才有他自己的生活。

經過不斷地努力與打罵,小六子與大師兄成了京城的角兒,有了自己的名字,程蝶衣與段小樓,名動京華,萬人空巷也不為過。


大師兄段小樓,名氣大增,得意滿滿,開始心高氣傲,逛窯子,取妓女。為了女人,甚至與程蝶衣決裂。

程蝶衣在數十年的成長過程中,早已愛上了那事事照顧自己的大師兄,只是礙於兩者的身份和世俗的眼光,所以他將這份愛藏在了心裡。

說好唱一輩子戲的他們,卻因為這件事,各奔東西了。程蝶衣說出的那一句:「說好唱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算一輩子!」牽動了多少人的心。



程蝶衣開始自甘墮落,他成為了四爺姘頭,和四爺走在了一起,成為紅顏知己,並在四爺的「照顧」下,名望又上了一層樓。

日軍侵華,為了救段小樓,他願意忍受賣國賊,大漢奸的罵名,給日本人唱戲。師兄大罵他,全部的人都有異樣的眼神看他。

日軍戰敗,國軍入城,他被推上了審判臺,要以漢奸罪處罰他。

段小樓與四爺都已打點好關係,只要他說出是日本人脅迫,嚴刑逼迫他,他被逼無奈,才為日軍唱戲。

可萬念俱灰的程蝶衣,面無表情,說日軍並沒有脅迫自己,他承認自己是漢奸,還說他把京劇流傳到了日本,只為求一死。


因為疏通了關係,所以沒被處罰,程蝶衣下了審判臺,繼續唱戲,為國民黨軍官唱戲。

來來回回,國民黨走了,新中國成立了。程蝶衣染上了毒品,這樣一個悲亂的時代,或許只有毒品,才可以麻醉他早已麻木的心。

文革之時,程段二人,被紅衛兵拉上了審判臺,被折磨毒打的段小樓,在眾目睽睽之下,辱罵程蝶衣,將程蝶衣一生做過的錯事,全都說了;為了活命,承認自己的老婆是妓女,違心說自己不愛她。


程蝶衣此刻已半瘋半癲,罵天罵地,罵世道不公,罵他的師嫂,罵這一切。

人潮散去,只留滿地狼藉,和跪在地上的程蝶衣,胸口的牌子上,寫的都是他的罪狀。

師嫂也看破了這個世界,就連自己的丈夫,都在眾人面前,說起那些不堪的過往,就連數十年的兄弟情段小樓也可以不顧,他覺得自己和丈夫生活了那麼多年,竟然還是看不透丈夫。

她選擇了上吊身亡,告別這個混蛋的世道。

程蝶衣入獄,十一後,他與段小樓再和演了一場霸王別姬,這次,虞姬是真的自刎了,告別了他這大起大落的一生,告別了這個殘酷的世道。


他想起這一生,也是覺得不值當的吧,母親生了他,卻沒有養他,把他丟到戲班子裡受折磨;在戲班子,被折磨、被嘲笑;被張太監凌辱,成為大地主四爺的玩物;被當做漢奸,人人喊打;被自己撿來,養大成人的徒弟出賣;在審判臺上,被有著20多年兄弟情的師哥辱罵出賣。。。。。

他這一生,可謂悲劇,雖然曾經得到過許多的鮮花與掌聲,可是他知道,他內心深處的孤獨,無人可訴說。

我想支持他活下去的勇氣,就是他的師兄吧。只可惜,最後他的師兄也出賣了他,那這樣的人生意義何在。

拔劍自刎,告別這世道,虞姬成了真虞姬。可是千年之前的虞姬,死去會是怎麼樣的光景?虞姬或許是真的開心,因為她身邊有真心待她的霸王。可程蝶衣兜兜轉轉這麼多年,身邊竟無一人。

或許,當程蝶衣被迫說出「我本是女嬌兒」那一刻起,他這一生註定會是一個悲慘的結局。

亦或許,在那樣的一個世道,大多數人,都成為時代的「棄嬰」

我是樸玄,在每個平凡的日子裡,希望你們因為有了我,生活變得有一點不一樣。

部分圖片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作者。

相關焦點

  • 《霸王別姬》:三個人的愛情戲裡,霸王是假霸王,虞姬是真虞姬
    文/淳于朵兩千多年前的西楚霸王項羽,那誓死不肯過江東的梟膽豪傑,在兵敗陷入絕境之時,嘯然一曲《垓下歌》,作別他的妃子虞姬,亦是嘆息他自己。為項羽這不凡的人生,添上了一縷極致悽豔的,是虞姬,一個為情生,亦為情死的女子。虞姬所願的,是以她之死,換他之生。如果說人間有情,便是這般模樣了吧!可是為什麼?紅塵杳渺了幾千年,傳奇依舊延宕不休,這《霸王別姬》,卻失了最初的那份情意?
  • 《霸王別姬》中程蝶衣是真虞姬,那段小樓就是假霸王嗎?
    大家對於段小樓是假霸王的描述應該來自於結尾處的批鬥:段小樓不惜出賣蝶衣菊仙以求自保。其實大家再看到後面就會知道段小樓並非不愛菊仙了,因為菊仙上吊後,有一段小樓毆打蝶衣的劇情。很多人說段小樓說出了這段話,所以證明他是個假霸王。
  • 《霸王別姬》菊仙∣她不僅僅是「真虞姬」,她身上還有霸王的氣血
    這樣的心願來自於她性格中的本真。菊仙的性格悲劇色彩在於她是一個性格剛烈的女子,她是段小樓生活中的真虞姬,丈夫說了一句違心的不愛了,她便地穿著嫁衣決絕赴死,毫無留戀。蝶衣和她都曾以為,拿了這把劍的男人是真霸王。只是他們都錯了,小樓在把劍扔到火裡時已經被現實磨合的再也不是霸王了。所以菊仙最後留給了蝶衣一個背影便死去了。這和蝶衣在最後的戲中死去有異曲同工之理。
  • 一千個人心中只有一個虞姬——《霸王別姬》
    這也預示著,只有段小樓,這個徹底改變他的人,才是他一輩子的霸王,他的性別認知也隨之做出了改變。從此戲裡他是虞姬,那麼戲外亦是如此,小豆子化繭成蝶,程蝶衣從此誕生。是發自虞姬的憤恨。對於師兄,他失望,憤怒,對菊仙他嫉妒,憎恨,這所有的感情都是來自於他作為虞姬所感受到的背叛,以及即將面對現實的恐懼。如果霸王離去,他該是誰的虞姬?
  • 《霸王別姬》:「霸王」棄了「虞姬」,生死相隨從來都只是故事
    戰場上的霸王帶著虞姬,跪在了熊熊大火之前。▼霸王棄了虞姬,努力地迎合時代隨著批鬥的進行,耳光,踢打,侮辱,使得這個市儈的「霸王」開始了自保,開始了揭發程蝶衣的瘋狂過程。他仿佛抓住了一根救命稻草,只要揭發,只要污衊,只要說他們想聽的東西,不管是真是假,就能活下去!▼「他給日本侵略者唱堂會,他就當了漢奸!
  • 《霸王別姬》:為戲瘋魔的虞姬,為何不能繼續做溫柔乾淨的自己?
    段小樓、菊仙,無論他們是虞姬、楚霸王,還是花滿樓的頭牌尤物,似乎都沒有一個太好的結局,就算最終活著的人,也不過是一具痛苦的軀殼。豔冠群芳程蝶衣,霸王男兒段小樓,他們成了戲曲界的真角兒,相互扶持,或者說,是相濡以沫。段小樓就是當年的小石頭,他一直護著他,為了他能夠生存下去,拼命用菸斗捅他逼他改變性別。這一切,蝶衣都記得,小心翼翼的呵護著這份情誼,或者說是愛。
  • 錯愛3個假霸王,痴迷一生才明白 :好好做自己才配擁有愛情
    前言電影《霸王別姬》裡有1個「真虞姬」和3個「假霸王」。「真虞姬」是程蝶衣,蝶衣一生愛過3個「假霸王」,分別是段小樓、袁四爺、戲文裡演繹的「霸王」。然而卻沒有一個霸王能給蝶衣帶來想要的愛情。蝶衣沒有了自己,蝶衣就是虞姬,虞姬就是蝶衣,做一個永遠跟隨霸王的虞姬。
  • 張愛玲《霸王別姬》:從虞姬自盡的背後,看女性意識的4個維度
    1937年,17歲的張愛玲寫了一部短篇小說《霸王別姬》,發表時編者對此給予了高度評價,直稱「這是一篇力作」。這篇小說取材於眾人皆知的傳奇歷史故事《霸王別姬》。張愛玲在小說中以虞姬為主線,通過虞姬的視角講述項羽垓下之圍的困境,以及巡視營房時的所見所聞,以女性特有的細膩柔婉的描寫,深刻揭示了虞姬的心理發展歷程,重新演繹了虞姬與西楚霸王生死訣別的悲壯場景。
  • 戲說《霸王別姬》
    &34; 霸王烏江,無顏見鄉親,自刎江前,徒留虞姬,喝而唱,淚滿臉龐,如何安放。這一段歷史我想著也是大家都熟悉的,而《霸王別姬》這一部電影,也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曾經一度成為了意難平,陷進去就不再想出來。
  • 《霸王別姬》雜談
    不成想,這一看,竟再也走不出來……世間萬物千百轉,命緣痴纏得以延 一個假霸王,兩個真虞姬。儘管我早已讀過無數次霸王別姬的原著書,可在影片中看到小豆子因師兄無數次的保護幫助,進而深深地愛上師兄,甚至在一舉成角兒後,深陷於虞姬的角色時,而不免悲嘆。
  • 奇詭故事:因為上網課,虞姬要弄死我
    ,恐怕是想再見霸王一面。但是虞姬忘了,對於葉老師而言,田羽才是真項羽。如果虞姬奪舍成功,項羽為了和她在一起必定也會害死田羽,葉老師索性就做了一場戲。虞姬奪舍失敗,剎時煙消雲散了。而眼見著葉老師「自刎」,項羽只當虞姬已經成功,冤魂衝出了玉,儼然也是要殺人奪舍的架勢。葉老師用最快的速度趕去救人,摘玉跪地時她在賭,賭霸王項羽心中那對虞姬的一抹柔情。
  • 《霸王別姬》的故事,人生總在「兩難」中
    張國榮的電影《霸王別姬》裡的程蝶衣和段小樓。 菊仙抱著包袱,光著腳出現在小樓和蝶衣面前的時候,小樓把自己的大衣披在她的身上,回頭對蝶衣說:「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 到底是袁四爺,他一語中的:「你們這是霸王別姬啊,還是姬別霸王啊?」
  • 烏江煙雨——霸王卸甲、美人泣血
    從未想過,是程蝶衣入戲太深,真的成了虞姬。還是段小樓失了真心,變成了假霸王,辜負了秋菊。誰是誰非,似乎永遠也說不清,道不明。直到兩人長大後,多年的努力終於有了回報,兩人成了京城的名角,尤其一折【霸王別姬】更是讓兩人名聲大噪。但奈何程蝶衣終究還是沒能走出來,霸王,虞姬好似自己和師哥。但段小樓卻明白,戲裡戲外,乃是兩回事,不可混為一談。
  • 《霸王別姬》:戲神程蝶衣也有看不懂的戲
    引言: 一朵瑰麗怒放的牡丹,兩張勾畫得油墨重彩的粉面,小說《霸王別姬》的封面在一眾書籍櫃架中顯得如此精緻濃烈。 成名之後,貴妃醉酒等一眾花旦的角色都是程蝶衣的拿手好戲,可似乎都不及他心目中的這一出《霸王別姬》深刻。
  • 煙花易冷——評張愛玲筆下的「虞姬」
    《霸王別姬講的是楚霸王項羽被困垓下,他的寵妾虞姬為免項羽有後顧之憂,自刎於帳下的故事。傳說中,虞姬是項羽軍中一虞姓戰將的妹妹,才貌雙全。因慕項羽英豪,甘願委身為妾,並「常幸從」。虞姬並不是項羽的妻子,而是個妾室,因項羽對她的寵愛,得以隨軍出徵。
  • 《霸王別姬》:人生如戲,戲如人生
    僅僅看電影的名字《霸王別姬》,我就能夠聯想到霸王項羽和他的女人虞姬的悲劇。但是當我看完了陳凱歌執導的電影《霸王別姬》的時候,這部電影再一次刷新了我的三觀。虞姬和霸王的出場和一個在劇院裡看場子的老頭之間的零星對話,可就在對話裡,說到「四人幫」這個殘忍深刻的字眼時,霸王的回答顯得十分的有心無力,那段時間的回憶對於那個社會中的大多數人來說都是一個無法言說的悲痛。
  • 10年後再觀《霸王別姬》:有些從一而終,跨越半個世紀
    一出《霸王別姬》更是響徹四方。師父教導,對京劇要從一而終。戲裡戲外,臺上臺下,他們一人是戲迷、戲痴、戲瘋子,一人臺上楚霸王臺下凡夫子,一段痴情註定無疾而終。程蝶衣的從一而終,是與師哥唱一輩子的戲,是做一輩子的虞姬,與楚霸王糾纏終生。他的一輩子,差一年、一個月、一天、一個時辰都不能叫一輩子。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裡,只有他不瘋魔不成活,將京劇融入自己的骨血中,做到了真正的戲如人生。
  • 《霸王別姬》:青樓女子情深似海,梨園兄弟情同手足
    故事的開頭在這一聲聲氣息中傳來,《霸王別姬》成為了過去,而演繹的歷史卻成了一輩子。」,從小豆子到虞姬最後再到程蝶衣,李碧華將他的一生大多放在了戲中,便是虞姬的身份,從此也是一生一世的追隨;「我本是男兒郎,又不是女嬌娥。」
  • 《霸王別姬》程蝶衣:是你逼我入戲,後來又是你怪我太入戲
    那時的他也不會知道,當他卸下男兒的堅持,承認自己是女嬌娥的時候,會如戲裡一般對霸王情根深種。他撇開小豆子的身份,以虞姬為模,沉浸在自己導演的霸王別姬戲中,走過了風風雨雨的大半生。曾經那麼固執的堅持,他卻悉數忘卻。只是奈何,無論戲裡還是戲外,霸王和虞姬的結局都不是幸福美滿,是終有一死。
  • 《霸王別姬》成就經典,告訴你究竟好在哪
    ,「我是假霸王,你是真虞姬。」這個「真虞姬」點出了兩個問題,一是說程蝶衣人戲不分,把戲看得比天大(結婚對於正常人來說就是天大的事)。第二,就是程蝶衣始終是把自己放在一個女性位置上的,他習慣於被照顧、被重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