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嬛傳》甄嬛∣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2020-10-24 咖啡裡的雲

作者:咖啡裡的雲

聲明:原創文章,禁止轉載,抄襲必究!



相關閱讀:

01

關於《甄嬛傳》,有人看到的是愛情,有人看到的是宮鬥,有人看到的是職場,有人看到的是商戰,有人看到的是歷史,有人看到的是政治,有人看到的是權謀......

其實我特別不喜歡陰謀論,有些人凡事都往陰謀論上扯,其實誰有空設計那麼多陰謀,大家多數還是想踏踏實實過好自己的小日子。

當然在歷史上、軍事上、商場上,陰謀確實存在的,有預先設計好的,也有臨時發揮的。

拿武則天的上臺為例,很多人都認為是她太會玩弄權術,實際上根本原因在於天下大勢,簡單了說就是順應了人性發展的需要。

比如剷除既得利益集團(皇室宗親就是典型的既得利益集團)。

唐朝延續三百年,可以說直接得益於武則天對於皇室宗親的殺戮,消滅了既得利益集團,就等於剷除了壓在老百姓頭上的一座大山,讓這個已經老化的朝代重新煥發了活力。

所以,武則天統治下的百姓,日子過的還不錯。

朝代是否老化不是以建立的時間的長短來衡量的,而是以是否有既得利益集團,而且這個集團是否穩定來衡量的。

一個朝代要長久,當務之急就是剷除這個集團。

真實的陰謀案例往往很難定義,引起無數歷史學家爭論不休,但文學作品裡的陰謀就非常容易定位了。

《甄嬛傳》裡最大的陰謀,就出現在純元皇后身上。

純元的硬體條件是無與倫比的,最漂亮,出身最好,歌舞樂器皆精通。

純元幾乎能頂得上雍正後來那整個後宮佳麗加起來技能的總和了。

當然重點還是她si得早,唯有si亡才能永遠定格她的美好。

也唯有si亡,雍正對她的愛情才永遠不會變質。

非但不變質,還會不停地放大發酵,誰又能比的上si人呢?

可能有人覺得純元皇后這個人設太完美,不現實,是一個敗筆。

但是我想說,正是因為純元皇后太完美,所以她從未真正出場過。

她從一開始就已經是個si人,她的完美,只存在於雍正的思念裡,存在於人們的傳說裡。

如果她是個活人,如果電視劇要花費筆墨來刻畫她,她必然象甄嬛一樣優點多但也有缺陷。

我覺得,《甄嬛傳》是個現實主義的藝術作品,它已經用一個完美的純元來告訴你:這麼完美的人,只能是一個si人,只能是一個傳說。

你還要說它不現實,真是六月飛雪,真真冤!

難道非要導演站出來用旁白說:這麼完美的人是一個si人,大家千萬別當真......

主角全然完美的故事不是沒有,但多半是浪漫主義的,或者根本就是個失敗的作品。

所以,以純元皇后這個人設來看,這個劇的藝術水準是相當高的。


02

在甄嬛的封妃禮上,皇后設計讓甄嬛穿上了純元皇后的舊衣服,皇帝勃然大怒,將甄嬛禁足,此事直接導致了甄嬛的失寵、出宮。

為什麼僅僅是錯穿了一件衣服就能引起如此大的風波?

為什麼皇后知道這個計策必定成功?

為什麼皇帝完全不追究甄嬛是怎麼弄到純元皇后的衣服的?

這件事我在以前專門寫純元這個人設的時候分析過,現在站在甄嬛立場來看。

如果僅僅是為了純元皇后的故衣被人亂動,皇后當時應該是生氣的表情,絕不該是那一副陳年秘密被突然揭穿,魂飛魄散的表情。

當然,這一計是皇后自己策劃的,她的表情也是預先設計好的,但無論是主動設計的,還是被動發現的,她在此時,就應該是這個表情。


其實是純元皇后的東西都不許被人動或者提起嗎?不是的。

甄嬛在甘露寺出家時,讓芳若姑姑給朧月公主做了個模仿純元皇后舊物的項圈,用來提醒皇上對朧月好些。

如果動了純元的東西就會引起皇帝發怒,皇帝應該是看見這個項圈就會不喜歡朧月才對。

後來甄嬛回宮,生下雙胞胎後,皇后把純元皇后留下的羊脂玉賞給兩個孩子。

同樣是涉及純元皇后,但皇帝對這兩件是表示讚許的。

這說明,只要皇后捨得,純元的東西可以隨便動,而且純元留下的東西不少,動一動根本無所謂。

純元的東西,別的動了都無所謂,只有這件衣服不行。

那麼這件衣服哪裡特別了?

僅僅是因為這是純元皇后第一次見雍正時穿的,雍正才對這件衣服有特別的感情嗎?

清朝的服制是很嚴格的。

純元是個貴族小姐,以未嫁之身,穿著妃子才能穿的禮服,跑到妹妹家,跟妹夫一見鍾情,這安的是什麼心?

要知道,福晉的衣服與妃子的衣服是有很大的區別的。

福晉的衣服是藍色的。

看看甄環的妹妹玉嬈穿的衣服,玉嬈可是不折不扣的福晉啊。



還有浣碧的衣服,浣碧是側福晉。



純元是死之後才封的皇后,就是說純元si之前,雍正還沒有登基,她的身份其實就是福晉,她不可能有妃子穿的衣服。

只能說明一個問題:純元在雍正還是王爺的時候,就在給他繡龍袍內衣,也給自己縫製了妃子的衣服。

純元在一開始就有所圖。

圖謀是兩個——雍正的皇位及自己的後位。

誰真的相信雍正跟純元是單純的一見鍾情?

當時九龍奪嫡險象環生,雍正還有心情跟大姨子一見鍾情?

還有,為什麼純元年長反而待字閨中,宜修年幼反而先出嫁?

皇帝、親王、甚至大臣,講什麼愛情婚姻?都是政治聯姻!

康熙兒子眾多,這些親貴,必然要把女兒分嫁各個皇子,這叫押寶,想支持誰就嫁個女兒過去,將來一旦該皇子上位,自然雞犬升天。

雞蛋還不能放在同一個籃子裡,這個女兒嫁老四,那個女兒嫁老八,多個選擇多條路。

可能烏拉那拉家族一開始並不看好雍正,再說烏拉那拉家已經出了個德妃,就是雍正的娘,沒必要把所有的寶都押在他一個人身上,所以先把庶出的宜修嫁給四阿哥了。

從庶出也能當福晉上看,雍正當時的地位確實不怎麼高。

後來可能是雍正勢力越來越大,烏拉那拉氏覺得大有希望,所以乾脆把純元也嫁給了他。

為什麼純元遲遲不嫁,很明顯是待價而沽,要嫁,就要嫁那個最有可能當上皇帝的人。


03

純元第一次去見雍正,很明顯就是一定要拿下雍正的。

非但要拿下雍正,還穿了妃子的服制,就是向雍正表示:我個人和我整個家族,都支持你當皇帝!

如此一來,雍正怎麼可能不對她一見鍾情?

不僅「一見鍾情」,雍正特別喜歡純元,因為純元是真正與雍正共過患難的女人,在謀取皇權的過程中還多了一個戰友的身份。

所以,雍正的這個「一見鍾情」,最主要的原因不是純元美貌,更重要摻雜著非常濃厚的政治利益,純元能給他他最想要的東西:皇位!

純元等於用實際行動表示了對雍正絕對的支持。

純元是真正完全了解雍正的人,雖然嘴上不說,做的全是支持他、取悅他的事。

雍正喜歡純元知道他有當皇帝的心思,也喜歡純元一心一意支持他當皇帝。

你讓雍正怎麼能不愛純元,不懷念純元?

而面對家族如此的安排,宜修又怎麼可能不乖乖讓出福晉之位?

所以皇后看到這件衣服是無比驚恐的表情。

這就是逾制!

跟私造龍袍一樣,是sha頭的死罪!說不定還要株連九族。



這麼隱秘的往事,就讓甄嬛活生生地揭露出來了,皇上焉能不怒?

皇上不僅憤怒,而且開始懷疑甄嬛的用心。

你一邊同情朕的政敵,一邊把純元皇后以前儀制有些僭越的衣服拿出來穿給朕看,你到底是何居心?

所以雍正完全不追究為什麼這衣服會到了甄嬛手裡,皇帝看見這件衣服,就等於看見自己當年要奪位的私心暴露於天下。

他首先想到的是怎麼掩蓋這件事情,哪裡還顧得上還甄嬛的清白。

再者,純元穿逾制服的事情,肯定是烏拉那拉家的安排,宜修必然知情。

在這件事上,皇后與自己是同謀,追究皇后,就等於追究自己。

所以當時唯一的辦法,唯有犧牲甄嬛,不容人繼續追查下去。

皇帝大怒,自然沒有人再敢提及此事了,而皇后對此事心知肚明,她深知皇帝不會因為一個甄嬛而鬧出前朝的大事。

所以皇后這一招,幾乎是必勝的。

當然也是冒了奇險,皇帝當時是無法追究皇后,但事後只要稍微用點腦子就會想到,除了皇后的陷害,幾乎沒有別的可能。

其實在此之前,皇帝已經開始惱甄嬛了,所以各種為難甄嬛的父親,各種試探甄嬛,皇后太心急了。

事實上,皇帝後來苦苦思念出了宮的甄嬛,就說明他已經消氣了,也想明白了。



拋開政治原因,我覺得皇帝當時的心情除了震怒,還是極其複雜的。

他隔著帘子,看到那個熟悉的背影熟悉的衣裝,恍若當年湖畔初逢純元。

他輕輕地走向她,緩緩揭開帘子,可當她扭過頭來看他,他才知道:她不是純元。

那一瞬間,甄嬛身上純元的影子消失殆盡。

那一瞬間,他才驚覺,原來他早已愛上了甄嬛,而絕非純元的替身。

而皇帝,他怎麼允許自己對純元不是一心一意,不是獨一無二,怎麼允許,自己竟然愛上了一個純元的替身。

也許那一刻,皇帝又想起了甄嬛逼著自己處si了華妃。

於是,純元和華妃,這兩個自己心愛的女人都因甄嬛而幻滅成灰。

所以,他憤怒、驚恐、悲傷、失去理智、歇斯底裡.....

也許很多人覺得這個事不過就是電視劇的一個漏洞,或者雍正的震怒是僅僅因為對純元的愛情使然......

你要怎麼理解都是OK的,誰還能強迫誰按照自己的思路去理解了?

只不過,我看書也好,看劇也罷,所有的解析儘量有理有據,最終只求為我所用。


04

甄嬛當時還在努力為自己辯解,說是在「碎玉軒」發現吉服破損,只好從內務府借用此衣,不是有心要冒犯純元皇后,請皇上恕罪。

這件事就和當日華妃對甄嬛罰跪那件事性質一樣,都說不是有心的,但是也要皇上肯信才行。

此時皇上犯了雷霆之怒,根本就不聽甄嬛的解釋,更有皇后在旁邊,別有居心地煽風點火。

皇上盛怒之下,直接就貶了甄嬛的位份。

但最讓甄嬛絕望的是,她開始意識到,自己以前所受的恩寵,是因為她容貌酷似純元皇后的原因。

如今替身竟敢冒犯真愛?

所以有了那句甄嬛絕望的呼喊:

這些年的情愛與時光,終究是錯付了!

之後,甄嬛被禁足「碎玉軒」。

其實我第一次聽到「碎玉軒」這個名字就有一種不祥的預感,所謂「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而「玉碎」也常常被比喻為美人香消玉殞。

比如在「碎玉軒」裡,曾經的芳貴人小產後被打入冷宮;後來的沈眉莊難產而si;而此時甄嬛被禁足在此,與皇帝的那段情如「玉碎」般逝去,覆水難收破鏡難圓,徒留傷心與絕望......

記得劇情開篇即借他人之口說,「碎玉軒」名字的由來是因為後邊有梨花,花開時落在地上,像是玉碎一般。

梨花的寓意本就不美好,象徵著悲傷、寂寞、惆悵、離別......

如今真是「寂寞空庭春欲晚,梨花滿地不開門」。


~未完待續~

(圖/網絡)


作者:咖啡裡的雲

一直一直

在文字的陪伴中傾訴一顆不曾叛離的心

堅信成長才是女人最終的歸宿

願你能在我的文字裡感受溫暖和深情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深度解析《甄嬛傳》安陵容∣她想和甄嬛交朋友,這第一步就走錯了
    不管怎麼說,當年被甄嬛插上秋海棠的那一刻,安陵容還是很幸福的,她一生中最美的笑容,都送給了甄嬛。但是這個「夢幻開局」,註定了甄嬛與安陵容一生的「不平等」。既然安陵容口才不差,也敢開口諷刺對手,為何甄嬛和沈眉莊一直覺得她膽子小呢?
  • 甄嬛傳:一樹梨花壓海棠,為什麼甄嬛得寵,瞬間讓六宮如臨大敵?
    楊角風談《甄嬛傳》第14期:蟄居多時的甄嬛,終於出動了,在御花園布下了「天羅地網」,終於逮到了一個「王爺」。倆人經過一段時間的戀愛,最終確定了戀愛關係,且相互袒露了真實身份。於是,當晚,皇上就跟莞貴人「嘿嘿嘿」了,至此,也在後宮掀起了軒然大波……楊角風談《甄嬛傳》第14期:一樹梨花壓海棠,為什麼甄嬛得寵,瞬間讓六宮如臨大敵?
  • 深度剖析《甄嬛傳》安陵容∣她是後宮「學霸級」的人物
    安陵容前後依靠甄嬛、皇后,從而提高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以獲得萌聖寵的機會。而後為了能夠牢牢的抓住機會,安陵容通過學習來完善自己。安陵容初期練就歌喉,而後研習刺繡,並調製各種香料,中期學會彈奏月琴,同時開始製作媚∣藥,後期掌握冰嬉。
  • 《甄嬛傳》甄嬛∣得非所願,願非所得
    終於認清了帝王的涼薄,傷心欲絕。皇帝對甄嬛發怒,不純粹是因為甄嬛穿了純元的衣服,還因為甄嬛跟她爹都反對皇帝阻塞言路、刑罰太重的緣故。所以皇帝當時對甄嬛,頗有厭憎之心。其實當時若甄嬛想留,不是留不住的。那為什麼皇帝會覺得甄嬛什麼都沒帶走?因為凡是皇帝有印象的東西甄嬛都故意不帶走,於是惹得皇帝內心暗暗對甄嬛又佩服又心疼。比如那雙蜀錦玉鞋,劇中曾濃墨重彩地給了這雙鞋非常大的戲份。比如甄嬛特別喜歡的玫瑰簪子,這簪子是太后賞的,皇帝必然有印象。
  • 深度剖析《甄嬛傳》安陵容∣本是個可憐人,偏又活成最可恨的樣子
    二來安陵容本來就是愛多想的人,甄嬛得寵時,她不願意老在甄嬛眼前晃,怕打擾她,現在自己得寵,跑到一個失寵的人眼前去晃,萬一甄嬛覺得自己是在耀武揚威怎麼辦,就算甄嬛不會這麼想,浣碧肯定會這麼想啊,反正安陵容去不去,浣碧都有話說。
  • 深度剖析《甄嬛傳》安陵容∣人際交往至關重要一點:不與小人合作
    所以,安陵容送舒痕膠、往甄父的牢房裡投老鼠、間接害∣死沈眉莊,樁樁件件,最終與甄嬛成為不共戴天的仇人。要說借刀殺∣人,皇后是真正的高手。皇后把那些不受訓的嬪妃比喻成懷裡的寵物(畜類),試探甄嬛肯不肯幫自己剷除這些畜類。還有一層意思可能是你甄嬛自己也要當心,如果你不聽本宮的話,你也是個畜類。
  • 《甄嬛傳》∣沈眉莊的「迷惑性」
    要不長相似純元(甄嬛、玉嬈);要不才情像純元(安陵容、餘鶯兒);要不就是純元的至親受其庇護(宜修)。其次就是家室(華妃、端妃)。甄嬛痛失孩子,遭皇上冷落。沈眉莊心裡門清,她知道皇上心有甄嬛,她淡漠,只因她已經不愛皇上了。但不代表眉莊沒有手段,特地在皇上必經之路等著,讓皇上問起她。
  • 《甄嬛傳》宜修∣執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噎
    看看皇后對甄嬛放過的幾個大招,表面上看,戰術精妙,但其實卻背離了她應採取的戰略路線。其一,是害甄嬛流∣產把黑鍋讓華妃背著。(這招上篇分析過)其二,用純元故衣陷害甄嬛。其三,利用槿汐與蘇培盛對食事件打擊甄嬛。其四,滴血驗親。前兩招是成功的,後兩招是失敗的。
  • 《甄嬛傳》甄嬛∣易求無價寶,難得有情人
    今天來分析甄嬛的後天條件:頭腦清楚;目標明確;心志果決;絕不拖泥帶水;不迂腐。所以《甄嬛傳》不是一部言情愛情劇,是一部政治劇。如果有人覺得我強詞奪理,那我指出一個細節:甄嬛在出去蕩鞦韆前,與流朱浣碧有一段對話,裡面提到,甄嬛已經不吃藥了。
  • 深度剖析《甄嬛傳》安陵容∣安陵容人格上的「分裂」
    甄嬛形容安陵容「生性陰狠,城府頗深」,我覺得不完全正確。安陵容的那點兒小心思其實很明,就是要爭寵,要爭寵就不得不跟甄嬛拆夥,不得不抱皇后大腿。而她又正好是個性格內向陰柔的人,不可能直接跟甄嬛有什麼說什麼挑明利害關係。
  • 甄嬛傳:都知果郡王最愛綠衣,為何甄嬛卻從未刻意穿過
    果郡王是《甄嬛傳》裡非常受歡迎的王爺。年輕帥氣,英俊瀟灑,擅長論詩品蕭,是不少閨中姑娘的意中人。比如浣碧、葉瀾依、孟靜嫻。不知道你們發現沒有,這些姑娘對果郡王的唯美記憶裡,都少不了一身綠色衣裳。那年,浣碧穿著甄嬛新裳的浮光錦躲在院子裡偷泣。這浮光錦原本是皇上賞給安陵容的,安陵容轉送給甄嬛幾件,甄嬛又賞她兩件。大家都說她穿著浮光錦比安陵容好看又有氣質。
  • 甄嬛傳:甄嬛最殘忍無情的時刻,竟當著果郡王對皇帝做這種事
    導語:有些事,真的是「當局者迷旁觀者清」,就像《甄嬛傳》中的果郡王,連浣碧都能看出長姐是個極端自私虛偽的女人,而身在其中的果郡王卻始終相信甄嬛是個重情重義、單純無邪的女子;是他心中永遠的白蓮花。心甘情願把心掏給她,哪怕一再被欺騙、被辜負。
  • 甄嬛傳:眉莊葬禮上,甄嬛傷心欲絕,為何玉嬈還有心思談戀愛?
    導語:甄嬛傳:眉莊葬禮上,甄嬛傷心欲絕,為何玉嬈還有心思談戀愛?沈眉莊特別之處就是喜歡的時候真心相付,不喜歡了絕不拖拖拉拉,雍正主動過來示好,眉莊依舊還是冷冰冰的,絲毫不畏懼雍正會由此對付她。甄嬛非常難過,玉嬈卻帶著針線參加葬禮,只為了給慎貝勒補袖口,這對眉莊不尊敬吧?
  • 盤點:講不完的清宮歷史,那些改編自小說的螢屏大作
    不知道你是否也是這樣?曾每天都等著日更、趴在床上熬夜追的小說,一旦被拍成了影視劇的時候。心中既有不足,又有些許驚喜。今天,我們就來盤點一下那些講不完的清宮歷史——首先值得一說的就是,被稱為是「清穿三部曲」之一的《步步驚心》,是改編自桐華的同名小說,收視率自不用說,也成就了吳奇隆劉詩詩的愛情。
  • 《甄嬛傳》安陵容∣最終,在甄嬛眼裡,她竟連個「恨」字都配不上
    而甄嬛對安陵容,不僅有情感上的障礙,還有一點重要原因:甄嬛把握不了安陵容的做事風格。因為安陵容的思維方式是很不理智的,這導致了她的行為讓人難以預期,簡單來說就是別人很難猜到她會幹出什麼事來。我雖然前面寫過,沈眉莊的死,安陵容只是誘因,如果不是溫實初突然自∣宮,沈眉莊si不了。但是安陵容的主觀出發點確實是想害沈眉莊,所以現在暫且算是她害si沈眉莊來分析。
  • 《甄嬛傳》甄嬛∣你究竟藏著多少別人不知道的「驚喜」?
    比如《甄嬛傳》裡出現過兩次「鄭伯克段於鄢」。要知道,正常的皇帝可是不喜歡自己的心思被臣下摸得透透的。楊修是怎麼si的,甄嬛你不可能不知道吧?而且一個小小女子,動不動就把帝王之策掛在嘴邊,你是想學武則天嗎?
  • 《甄嬛傳》甄嬛∣她前期不是「小白兔」,她後期也並非「黑化」
    所以說《甄嬛傳》這個劇的細節鋪墊做得是相當到位的。講過「報怨以德」的那是老子,何況這個德是不是大眾以為的德還不一定。即:別人對你好,你也要對別人好,別人對你作惡,你要正直地對待他,讓他付出應付的代價,既不輕恕,也不過度報復。看看甄嬛所有的對手是如何si的:餘鶯兒是安陵容叫人勒si的。
  • 《甄嬛傳》中活得最通透的女子不是甄嬛,而是不受皇帝寵愛的她
    甄嬛傳中活得最通透的女子,大家覺得是誰呢?有人認為是甄嬛吧,她最後成為了太后,擁有了至高無上的權利,她美麗,聰慧,但是她經歷過大喜大悲,經歷過皇帝的薄情,經歷過心愛的人被毒死在面前,也經歷過與自己的親骨肉分離。甄嬛經歷了所有的痛楚,才能登上高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