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與死之間,再也不是冷冰冰的牆。
門鈴響了,我打開門,一個四十歲上下的男人宛如一尊石像般站在門外。看到我,呆滯的眼神裡突然閃過一抹光彩,把手裡的水果朝我手裡一塞,然後便推金山倒玉柱地跪倒在我面前,啞著嗓子說:「醫生,謝謝您!」不過,他這次前來不是感謝我的醫術——因為我的雙手並沒有妙手回春,沒能將他9歲的兒子從鬼門關裡給搶奪回來。
當醫生已有二十餘載,在我面前跪下的病人或者病人家屬沒有上千,也至少有幾百。他們或是跪求我救其性命,或是病症癒合後以跪的形式來表達對我的感恩。但是像今天這樣沒有成功挽回病者生命,家屬卻仍然來感謝我的情況還是第一次遇到。
兩個月前的一天,他來城裡賣水果,因為是周末,便把兒子也帶到了城裡。可是就在城區裡,一輛肆無忌憚的渣土車瘋狂橫行,結果側翻了。命運似乎故意和他過不去,渣土車不偏不倚地壓在他兒子的身上,重達數噸的重量壓在他兒子孱弱的身軀上,也瞬間壓碎了他的心。
孩子送到醫院時早已人事不知,血沫蜿蜒在嘴角旁,變成觸目驚心的痛楚。我們知道,孩子的內臟怕是已有多處損壞,導致部分血液回流,被壓迫從嘴部流出。孩子失血太多,我們緊急從血庫裡調配血漿。萬幸的是,孩子的血型並不罕見,所以沒用多久便為他輸送了血液。但堆在我們面前的難題是,孩子的內臟多處破裂,這才是最大的傷害,必須馬上手術。孩子的父親早就緊張得說不出話來,他知道住院要交錢,手術也得要錢,馬上哆哆嗦嗦地把身上的幾千元錢取出來,還告訴我們,放心,只管手術,錢他有的是!
他說這話的時候,是發自內心的,絕沒有任何虛誇的成分。只是他不知道,他自認為自己銀行卡內的幾萬塊錢數額不小,卻不知道對於一個醫院來說,幾萬元錢有可能僅僅是十幾天的費用,甚至是一場手術、幾天治療的時間,就足以把它花得一乾二淨!
手術做完後,在接下來的日子裡,我們不得不告訴他:手術費、住院費、醫藥費、護養費、床位費等各個項目,每天都要交多少錢的時候,我注意到,每說到一個項目多少錢時,他的眼神裡就流露出揪心似的疼。但疼也僅是瞬間,然後馬上變成了決絕,他斬釘截鐵地說,儘管治,錢他有辦法!他不知道,其實我們也是揪心地疼。他的眼神,深深刺痛了負責他孩子病情的每一個醫者的心。
男人的足跡,每天都是兩點一線——從家到醫院,從醫院到家!儘管醫院考慮到他的特殊情況,在費用上進行了適當的減免,而我們因為同情他的遭遇,每個人也都略盡綿薄之力給他送了點錢,但這些還是遠遠不夠。
當他把所有能想到的辦法都用完,把所有能籌到的錢都籌來卻發現仍然不夠時,他立即就傻愣住了。我們知道,他是在想,為什麼住個院要花這麼多錢呢?或者說,都花這麼多錢了,怎麼還遠遠不夠呢?久久地,他才問了一句:「不是說醫院都是仁慈的嗎?為什麼就不能幫窮人免費治療呢?」我們無言以答。因為我們知道,不管我們從醫院的運營成本、人員工資還是醫療機制等各個方面去解釋,他也不會理解。看我們沉默,他嘆了一口氣,說:「沒事,我回家賣屋去!」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心,瞬間就碎了。從醫多年來,我見過面對數百萬醫藥費而眉眼不驚的富庶人家,亦見過很多經濟拮据的貧苦家庭,所以早已司空見慣貧苦者因為錢而發愁的情景。但是像他這般能擊碎我內心的,卻是少之又少。因為他說完那句話轉身走出醫院時的背影,實在讓人忍不住地跟著就悽涼起來。這不僅是一個又當爹又當媽的男人——三年前,孩子的母親就因為他的貧窮而遠嫁他人了。他還是一個身殘者——以前他是一個建築工人,因為一次高空作業時安全設備發生故障,他從樓上摔了下來。命是保住了,左腿卻永遠失去了。
男人用自己一生積蓄建成的樓房賣了,換來的十幾萬元錢又拿到了醫院。不過,這次沒有花完。他的孩子因為傷勢過重,又加上感染而引起的併發症,最終還是離開了人世。
孩子去世那天,我們原以為他會嚎啕大哭,肝腸寸斷。但我們沒想到,當我們向他宣布孩子死訊的時候,他只是呆立了一會,然後慢慢癱倒在地,一臉木然。過了好久,他才爬起身來說:「謝謝!」這兩個字冒出來的時候,連我在內,病房裡的四個醫生都潸然淚下,任由眼淚一滴接一滴地砸在冰冷的地面上。
孩子去世後沒幾天,他打聽到了我的家庭住址,便買了點水果來看我。說是看我,其實是為了感謝我。他解釋,怕在醫院裡送我水果,讓人家看到了不好,所以才到了我的家裡。他說,陳醫生,你是個好人,孩子的命是老天註定的,誰也怨不得!我們談不上認識,您卻能為一個陌生的我的孩子掉眼淚,辛苦您了!
我做夢也不會想到,當醫患關係越發緊張的今日,剛歷喪子之痛的他,沒有怨恨醫者,沒有責怪命運,卻在心裡謹記他人為他兒子流下的淚水——不管是一掬同情悲憫之淚,還是為其而感到心酸的淚水,對於他來說,都是最高的禮遇和拉近人性距離的最好的慰藉。
我永遠都忘記不了那一幕——那是一個冬天裡最冷的日子,在慘白蒼涼的病房裡,我們幾個醫生的淚水,曾給過一個陌生的父親心頭最大的溫暖和慰藉。我們也更加明白,身為醫者,經歷無數生離死別而讓我們對生命的隕落司空見慣不應成為我們冷漠的理由。一個善意的舉動,一個溫暖的眼神,甚至即便是一滴淚,無論是對逝去的人還是活著的人來說,都是這個世間最溫暖仁慈的聖經,更是對生命的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