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心中扎滿刺的少年們,如何在成年後實現自我救贖

2020-10-18 夕露沾衿

《刺》是優酷推出的一部網劇,講的是少年欺凌的故事。主角是張曉婷,然而其實被扎滿刺的少年絕不只有韓曉婷一個,在劇中其實還有警察陳茜,不勇敢的劉濤,旁觀者肖驍,甚至還有施暴者張蓓蕾。他們每一個人的少年都經過了一段艱難的時光,那些不容易,那些艱難歲月裡心中留下的刺也刺痛了成年的他們。

​這是一個流著眼淚看完的故事,當看見她被欺凌,多希望老師或者家長能幫到她。然而老師無法援助,家長更不知情。就這樣在校園裡被欺凌了足足一年的韓曉婷,終於說服了父親同意自己轉學。然而這並不是欺凌的結束,而是欺凌的升級即將到來。還未迎來新生活,卻遭遇了更為嚴重的一次欺凌。而間接後果是曉婷的父親突發疾病離世,這段傷痛一直埋在曉婷心中,好像永遠都無法抹去。

那天晚上其實還發生了另一個悲劇故事,那就是張蓓蕾遭遇了人生最灰暗的一夜。她縱然是惡的代表,然而卻不沒有真心害人之心。而她更悲慘並不是身體被凌辱,十年裡受威脅,更是父親對她的漠視和不關心。在那個最艱難的早晨,父親拋下了她,從此的張蓓蕾就是一個孤獨的靈魂。面容永遠帶著笑,而內心永遠在滴血,因為心中有根刺。

張蓓蕾心中的刺其實更深,因為她早就是父親另組建的一家三口裡的局外人,而她在最需要父親關愛的時刻,卻聽到了父親最刺痛她的話——從此你不是我的女兒。我們都想像不到張蓓蕾這麼有背景的女孩還需要自己創業,而陪在她身邊的只有一個女友柴紫晶,而心中的刺就連這唯一的女友也不能說。每一次柴紫晶勸張蓓蕾放棄創業回到父親身邊時,她都有骨氣地拒絕了,因為橫在她和父親之間那根刺已經長成了骨頭。那麼硬,那麼痛。

肖驍其實一直都知道張蓓蕾她們對韓曉婷都做了什麼,然而他以為那是女孩間的問題,他想像不到那些暴力對女孩來說意味著什麼。作為班長本來他是有能力做點什麼的,然而他的旁觀和忽視間接縱容了悲劇的發生。少年時的懦弱和旁觀所留下的遺憾,一直存在肖驍的心中,所以十年後他再次找到了韓曉婷。而此時的他已經是一所大學的教師,而他講授的內容就是欺凌,他將欺凌的話題搬上課堂,不只是為了幫助少年們減少欺凌,更是要完成對少年的自己的救贖。所以面對韓曉婷的一再拒絕,他從沒有退卻。

劉濤,一個柔弱的女孩,從來沒有能力去反抗不公平和欺凌。她想捍衛自己的友誼,卻也是無能為力。她不想做欺凌者的幫兇,卻成為了悲劇的起因之一。而她從不曾忘記這一切,甚至少年時自己錯誤的選擇已經影響了她的人生。愛情不值得一提,身無長物,甚至工作都需要家人託關係才得以解決。對於生活,她永遠是那個沒有發言權的旁觀者,時而還成為惡人的幫兇。十年前她說出了韓曉婷所在的地方,導致了悲劇的發生,這件事也成為了她心中永遠的刺,說不出口,消化不掉,永遠也忘不掉。

而誰能想到劇中推動劇情發展的警察陳茜其實也曾是校園欺凌的受害者,這也是他為何選擇成為一名警察。男孩間的欺凌,除了拳打腳踢,還有菸頭燙下的疤痕。那疤痕永遠不會消失,就像他吃魚時卡在喉嚨裡的刺,在心上,直到永遠。陳茜說他一直期待著當年對他欺凌的人能來和他說一聲對不起,然而一直都沒有等到。這也是陳茜為何至今都似有所失的原因。

《刺》這部網劇用一明一暗兩條線表現了少年和成年兩條劇情的發展,這是一群在少年時受到了創傷,在成年後的原諒和救贖,而真正能救贖他們的不是別人,而是他們自己。韓曉婷終於在父親的墓前釋然,張蓓蕾終於在自我了斷那一刻露出了笑容,而劉濤在說出了自己心中的刺之後,終於原諒了自己。警察陳茜也在挽救被欺凌者的過程中,勇敢地說出了藏在自己心中的刺,完成了自我救贖。

相關焦點

  • 《肖申克的救贖》:在權力、法律和宗教的濫用下,如何實現救贖
    素有「世界警察」之稱的美國警察,也並非我們看到的美國大片裡宣傳的「拯救世界的英雄」,至少在《肖申克的救贖》之中不是,在現實生活中更不是。豆瓣評分9.1分的《肖申克的救贖》講述了一個前途無量的銀行家,被誣陷殺害了婚內出軌的妻子和她的情夫,在鋃鐺入獄二十後,他穿過自己用小錘子鑿出的牆壁洞口,成功逃離肖申克監獄,終獲自由的故事。
  • 《刺》:不是每一個韓曉婷都能等到傷害的終結者——愛
    在網絡上搜索一下,就會發現那些孩子做的事情,跟我們想像的學生打群架,根本就不是一回事,有多少人成年後還在被這些事情所影響,這是一根扎在神經上的刺,時不時的就會痛一下,更有多少鮮活的生命離我們而去。,揭露的更加徹底,從校園到職場,這些傷痛、陰影一直在韓曉婷的生活中,當她每次從噩夢中醒來,只有暖房裡薔薇花上的刺,刺痛了之後才能安心睡覺。
  • 自我救贖之路
    不知怎麼忽然想起了錢鍾書的《圍城》,可是卻找出了《肖申克的救贖》來看。《肖申克的救贖》是由美國導演弗蘭克·達拉邦特執導的經典電影。這部影片改編自美國小說家史蒂芬·金的同名小說,講述了主角安迪在蒙冤入獄後,始終不放棄希望,最後成功自救的故事。
  • 《偷影子的人》:直面自己的影子,擁抱內心,才能實現自我救贖
    我們藉以「男孩」與他人的人生歷程,通過與「他」的影子重疊,引發自己的共鳴:了解自己,從而實現自我救贖,成就更好的自己。此文,從小說的人物:男孩、伊凡,呂克,這三個視角出發,以「友情」作為貫穿全文的主線,愛情、親情為輔線,進行分析。
  • 分析《女心理師》中,心理師賀頓的自我心理病態和救贖
    而通過弗洛伊德理論,我們方能真正看清心理師賀頓,其自身心理病態的形成及自我救贖的過程。小說的中間部分,便提及了心理師賀頓自幼悲慘的遭遇,家境的貧窮,母親不堪的工作,繼父慘無人道的性侵,這些悲慘的童年境遇,如同一根毒刺般長在賀頓心中,每當往事被言語的荊棘勾連而起,賀頓的靈魂便會被刺的出血。
  • 《沉默的羔羊》:人性的對決,一場完美的救贖與自我救贖
    01、通過案件的完成,克拉麗斯也完成了破繭成蝶的自我救贖因此,克拉麗絲破獲案件的過程也是她直面自我、正視自我、救贖自我的過程。02、比爾扭曲而瘋狂的自我救贖,只是飛蛾撲火般的毀滅但克拉麗絲心中始終心存善念,年幼的她不顧一切救助待宰羔羊,成年的她不顧生命安危救出人質,這些都是她人性的光輝,所以最後才得以實現精神救贖,回歸社會主流,然而比爾卻在自身變態心理的誘導下一步步走向覆滅。
  • 藍湛如何在三次「我有悔」中完成自我救贖3
    各自為戰,各盡其職,藍湛去追鬼面人,魏嬰則帶領著少年們在義城展開了現場教學活動。那難喝的糯米粥,估計少年們終生難忘。藍湛在時,像個青銅的魏嬰,離開了藍湛,依舊是那個王者。被宋嵐挾持時臨危不懼,一邊有條不紊地安排少年們撤退,一邊暗中召喚了溫寧,一邊拖延著時間等待藍湛。
  • 《追風箏的人》|每個人都在勇敢地追著心中的「風箏」
    成年的阿米爾也意識到不能一昧地追求父愛的滿足感, 不再只做爸爸心中認可的事情,而是理性地做自己擅長和喜愛的事。同時阿米爾在高大的父親身上也學到了勇敢與擔當的精神。阿米爾開始尋找自我,也開始反思過去和樹立責任感。雖然在美國生活的阿米爾開始收穫人生的成功:實現當作家的夢想、婚姻幸福、生活穩定, 但他的內心卻由於年少時對哈桑所犯的錯而備受煎熬,甚至認為婚後沒有孩子也是罪有應得。
  • 從"專為老虎拔刺"所想到的
    你為老虎拔過刺嗎睜眼一看,那老虎滿眼的哀求,伸出前爪,爪中間扎了一根刺。那人明白了,老虎是要我給它拔刺哩。拔不拔?不拔,自己明天就會成為老虎的粑粑了。拔了?老虎還要吃我怎麼辦?聽天由命吧。小心翼翼將刺拔出,那老虎高興的大聲咆哮,搖頭擺尾而去。那人一身冷汗。 回到家中,半夜聽到有人敲門。問是誰?沒人回答。開門一看,一隻肥碩的野豬放在門口,脖子已被咬斷。那人心裡明白,是老虎給他送拔刺費來了。真是一隻知恩圖報的好老虎。
  • 玫瑰有刺(微小說)
    「呵呵,我也覺得她挺漂亮的,就像鮮豔的玫瑰,散發著一種迷人的氣質」「呵呵,小王,玫瑰都是有刺的。」「李姐呀,我覺得她非常完美,正是我一直要找的那種。」「小王呀,我實話告訴你吧,別嫌我打擊你呀,小麗是我們這特殊教育學校的手語老師,準確地說她是個啞巴。」「啊,哎呀可惜。」
  • 老刺棘(山村人物誌系列)
    刺棘是一種野菜,厚厚的葉片上,布滿了密密的小刺,嘔成酸菜,酸爽利口,風味獨特。把申老漢叫刺棘,一是因為與鄰裡不好打交道,比如你借他家的河撈床子用用,不等你用完就上門討要,臨了還要說上幾句難聽話。再則,老刺棘無兒無女,卻喜歡親小孩的臉,突出的下巴上是一圈密密麻麻鋼絲刷一般的白茬鬍子,扎得小孩子的臉生疼,結果嚇得村裡的小孩,見了他就跑,跑不了的只能哭。
  • 陳情令:懸崖邊江澄刺魏嬰那一劍,雖未刺中卻足以讓魏嬰絕望赴死
    懸崖邊上江澄刺向魏嬰那1劍,雖未刺中卻足以讓魏嬰絕望赴死!對於魏無羨來說,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懸崖邊江澄把劍刺在石頭上便只能通過死亡尋找救贖了!師姐的死給了魏嬰最大的打擊,心裡有太多太多的悔意,認為一切都是自己的錯,不該練詭術,以至於最後自己都無法操控,當時他並不知道是背後有人作祟,以為是自己失控了,心懷愧疚之下崩潰自殺!
  • 藍湛如何在三次「我有悔」中完成自我救贖之三
    各自為戰,各盡其職,藍湛去追鬼面人,魏嬰則帶領著少年們在義城展開了現場教學活動。那難喝的糯米粥,估計少年們終生難忘。藍湛在時,像個青銅的魏嬰,離開了藍湛,依舊是那個王者。被宋嵐挾持時臨危不懼,一邊有條不紊地安排少年們撤退,一邊暗中召喚了溫寧,一邊拖延著時間等待藍湛。
  • 小說:木衡身首異處,木婉萬念俱灰拔劍刺向思思
    秦思思仰頭大笑起來,語氣中滿是幸災樂禍。木婉此刻形容狼狽,臉色憔悴,她不可置信的盯著秦思思,拼命的搖著頭,一步步往後退,顯然不肯相信這個事實,「不,你在騙我!我哥哥不會死,他不可能死的!你在騙我!」「既然你不肯相信,那我就讓你好好看看!」秦思思殘忍的笑了,臉上滿是嘲諷。說完後,秦思思轉頭吩咐一旁的太監,「將她給我帶過來!」
  • 逃避和尖刺都無法化解孤獨,唯有愛才能救贖 |《刺蝟的優雅》
    帕洛瑪、勒妮和小津格郎三人進行了深入、真誠的靈魂交流,在一次次充滿愛與溫暖的溝通中,帕洛瑪和勒妮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從這部充滿哲思和魅力的小說中,我們可以看到:在面對心靈困境時,逃避和堅硬的方式都無法化解孤獨,唯有在充滿愛的關懷下,真實面對自我,才能讓靈魂得到救贖。
  • 魔戒之武器盛典(七) 刺叮劍
    刺叮是比爾博給弗羅多的短劍,比爾博在食人妖的密窖發現了它。在去往末日火山的遠徵途中,有段時間它也被第三位霍比特人攜帶,因為此事被詳細地記錄在紅皮書中:當弗羅多因咕嚕的背叛而氣餒以及被奧克劫掠,山姆拿起了刺叮並用它來保護及稍後營救了他的主人。
  • 《陳情令》:陳情少年們缺憾童年的救贖之路
    有人曾說,《陳情令》的基調是悲傷,我以為我懂,是夷陵老祖魏無羨的不得已,是全世界最好師姐的意難平,是含光君問靈十三年的等候......這幾天重盤這群少年,我才發現我並沒有真正的懂。原來,每個陳情少年都有一個不完美的童年,而後種種,不過是他們缺憾童年的救贖之路。
  • 醫護心驛站 第八十二期 成長的本質就是自我救贖
    醫護心驛站第八十二期成長的本質就是自我救贖 每個人的過往裡都有一隻想要挽回的「風箏」,事隔經年,漸漸發現,原來成長的本質是自我救贖。成年後的阿米爾經過一番思想鬥爭後再次回到故土阿富汗,接走親弟弟哈桑的兒子並帶回美國撫養長大的故事。親情與友情,真相與謊言,背叛與救贖,阿米爾在經歷這一切之後,慢慢的成長,最終通過為哈桑兒子追風箏完成了救贖。
  • 小說:合租美女同學洗澡不小心摔倒,身後扎進木刺,求我幫忙取出
    馬小江只是有賊心沒賊膽,瞄了兩眼後,便快速的按下了手機接聽鍵:「啥事啊?」「我聽村子裡的人說你被七嬸帶到他們家去了,沒事吧?」手機那邊傳來白素素焦急的詢問聲。馬小江笑了笑:「放心吧,有我在,當然不會有事的。」隨後,馬小江便將剛剛在七叔家的事情簡單的說了一遍,這才讓白素素放下心來。
  • 故事:華佗故事 第十二章腹疼和第十三章針灸術內經刺禁論
    人們把他領到柏秀英床前,郎中看後說:「病人腹內有疙瘩,開刀切除疼痛即能消除。」旁觀的人們如夢初醒,問:「你就是華佗吧?」「我是樵縣來的走訪郎中。」「就是華佗,快拿酒來招待。」到了徐宅,躺在靠椅上的徐毅說:「最近胃裡不舒服,前日請醫官劉租先生來治,他給我扎了兩針,針後又是胸悶,又是咳嗽,一夜未能入睡。聽說先生針術高明,特請您來診治。」「劉醫給你扎哪裡了?」華佗問。徐毅用手指著上腹部和胸部下端,說:「胃脘。」「噢,胃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