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追風箏的人》是阿富汗裔美國作家卡勒德•胡塞尼的處女作,講述了兩個同父異母的阿富汗少年截然不同又相互交織的命運,在兩個人並不對等的友誼裡發生的忠誠與背叛、堅定與迷失、面對與救贖的故事。
故事發生在阿富汗的首都喀布爾。主人公富家少爺阿米爾與自己年齡相仿的僕人的兒子哈桑從小一起長大,這種主僕友誼仿佛是阿富汗版的「迅哥和閏土」。然而這份純真的友誼終結於阿米爾十二歲那年倆人參加的鬥風箏比賽。
在那場比賽裡阿米爾打敗了所有對手,然而要贏得最終的勝利,還必須追到最後被他割斷線的風箏。哈桑是當地最出色的追風箏高手,他替阿米爾去追風箏,許下了最動情的承諾——「為你,千千萬萬遍。」。然而風箏追到了,哈桑卻慘遭欺凌。阿米爾目睹了一切,性格軟弱的他卻選擇了袖手旁觀,並為了逃避內疚再次錯誤地選擇了逼哈桑離開家門。
後來,蘇聯入侵阿富汗,阿米爾和他父親背井離鄉來到了美國,開始了新生活。遠走美國的阿米爾認為「美國是個埋葬往事的地方」,但他發現那些往事依然會湧上心來,心靈深處的罪惡讓他始終難以呼吸順暢。多年後,一個來自巴基斯坦的電話把他從異國生活中拉了出來,真相、責任、贖罪,讓阿米爾重回闊別多年、滿目蒼痍的阿富汗,尋找和解救哈桑的孩子索拉博,最後阿米爾用自己獨特的贖罪方式彌補了當年的過錯。
也許每個人心中都有一個風箏,無論它意味著什麼,讓我們勇敢地追。
《追風箏的人》以阿富汗的歷史變遷為背景,以主人公阿米爾的成長曆程為主線,表達了對祖國和人民飽受戰亂的同情,審視了阿富汗的民族與宗教矛盾,歌頌了正直善良、勇於承擔的人性光輝。
風箏在書中是阿富汗人民喜愛的競技活動,同時被賦予了象徵意義:它象徵了正直勇敢、追求自由平等的精神,同時也象徵了無法割捨的親情和友情。所以小說裡追風箏追的不僅是天上放飛的風箏,更是善良的人們內心深處的「風箏」。
鬥風箏比賽是阿富汗人民冬季的一種習俗,讀者也能透過小說內容感受到阿富汗人民對風箏的喜愛。在冬季來臨時,雖然當地的氣候比較冷,而且寒風瑟瑟,但是鬥風箏和追風箏卻成了勇敢者參與的競爭遊戲。每一場鬥風箏比賽對他們來說都相當於一場戰爭,勝利者得到的最大獎勵是撿到最後落下的風箏。作為無比的榮耀,他們會把風箏掛到家中壁爐架上,供客人讚賞。所以風箏在一定程度上象徵著阿富汗人民追求和嚮往自由勇敢的民族精神。
電影《追風箏的人》劇照
鬥風箏這個原本是自由公平、充滿歡笑的遊戲活動,卻在這個宗教和種族矛盾日益突出的國度裡失去了快樂的本質。在阿米爾十二歲參加的那場比賽裡,以阿塞夫為首的邪惡少年們不守規則,又對哈桑實施了罪惡的行徑。這反映出由於國家內部的矛盾導致了社會開始動蕩不安,也扭曲了人們對民族精神的追求。
後來塔利班的統治者禁止人們再組織鬥風箏的習俗,向讀者傳遞了一個信息:傳統習俗的禁止,如同不能自由「飛翔"的風箏一樣,它扼殺了人民對勇敢精神的追尋。而完全失去民族精神的人類,在比賽中的天真與純樸的本性也被扼殺了,隨之而來的是暴力、殺戮、冷漠還有人民的血與淚。
哈桑跟我喝過同樣的乳汁。我們在同一個院子裡的同一片草坪上邁出第一步。還有,在同一個屋頂下,我們說出第一個字。
我說的是「爸爸」。
他說的是「阿米爾」。我的名字。
如今回頭看來,我認為1975年冬天發生的事情——以及隨後所有的事情——早已在這兩個字裡埋下根源。
在小說裡追「風箏」的人主要是:父親、哈桑和阿米爾。文中提到阿米爾和哈桑是喝著同樣的乳汁並相伴長大,後面才得知兩人其實是同父異母的兄弟。兄弟兩人說出的第一個字暗示了父子三人的命運交織,同時他們也在彼此身上追著自己的「風箏」。
一、父親追的是對孩子的期望和「愛」的彌補
你爸爸是被拉扯成兩半的男人。拉辛汗在信裡這麼說。我是有名分的那一半,社會承認的、合法的一半,不知不覺間充當了父親疚恨的化身。我看著哈桑,陽光打在他露出缺了兩個門牙的笑臉上。爸爸的另一半,沒有名分、沒有特權的一半,那繼承了爸爸身上純潔高貴品質的一半,也許,在爸爸內心某處秘密的地方,這是他當成自己的真正兒子的一半。
儘管爸爸認為阿米爾軟弱無能,不像自己,但他還是創造機會,希望通過後天鍛鍊讓阿米爾變得勇敢堅強。他替阿米爾報名參加了足球隊,又帶著他去看比武競賽,然而這些都無法改變阿米爾的天生性格。
電影《追風箏的人》阿米爾和爸爸
爸爸雖然逐漸意識到天性難改的現實,但是鬥風箏比賽的勝利讓他在阿米爾身上依然看到了希望,他沒有放棄對阿米爾的期許。
逃亡到美國生活後,他努力工作維持生計,供阿米爾讀書,希望他能夠變得優秀。為了阿米爾的婚姻大事,爸爸忍受著疾病帶來的痛苦與不便 ,親自上門提親並給兒子籌辦了像樣的婚禮。爸爸在阿米爾身上所追逐的「風箏」就是那份永不放棄的期許。
對於另一個兒子哈桑爸爸是充滿了愧疚。 為了維護自己的名譽和聲望,直到去世他也未將哈桑的身份公之於眾,而在他內心深處也沒有公布阿桑身世的一絲意願。 也正因此,當哈桑還在自己家裡當傭人時,爸爸儘量對他進行 「愛」的補償。爸爸僱傭阿米爾的奶媽給哈桑哺乳,每年都會記得他的生日並準備好禮物,特地請來整容醫生為他治療兔唇, 甚至原諒他自己最憎恨的盜竊行為。 爸爸為哈桑所做一切事情的背後是在默默地補償著對這個兒子的愛和愧疚。
二、哈桑追的「風箏」是對阿米爾的忠誠和執著
哈桑雖是僕人,地位低下,但他內心純潔、性格勇敢,始終恪守著對阿米爾的忠誠,直到被槍殺的那一刻。當阿米爾誣陷哈桑偷了自己的財物時,哈桑沒有絲毫辯解, 因為他不想給阿米爾帶來任何的傷害和難堪,只是默默地承受著莫大的冤屈而離開。
他的橡膠靴子踢起陣陣雪花,已經飛奔到街道的拐角處。他停下來,轉身,雙手放在嘴邊,說:「為你,千千萬萬遍!」然後露出一臉哈桑式的微笑,消失在街角之後。
電影《追風箏的人》哈桑
追風箏是哈桑天生的才能,他也願意為了阿米爾而努力追逐風箏,許下「為你,千千萬萬遍」的動情承諾。在小巷子裡哈桑被阿塞夫一伙人圍截,威逼他交出手中的風箏。 他知道這是阿米爾的戰利品,參加鬥風箏比賽並從中獲勝是敏感柔弱的阿米爾賴以贏得更多父愛的唯一途徑。為了阿米爾,哈桑即便被強暴也不鬆手,誓死踐行著對他的諾言。 哈桑所表現出的對阿米爾的忠誠甚至比自己的生命和尊嚴還要重要。
電影《追風箏的人》阿米爾和哈桑
戰火的侵襲迫使阿米爾和爸爸逃亡美國,臨走前爸爸將房屋交給朋友拉辛汗看管。隨著拉辛漢的衰老,他已力不從心,因此找到哈桑,懇求他幫忙照料。 哈桑的內心有著難以割捨的情懷,他不計前嫌答應下來,盼望著有一天阿米爾父子會再回來。當塔利班覬覦這座大房子而找藉口讓哈桑一家搬離時, 他堅決抗議,結果在街道上被槍殺,付出了自己的生命。
哈桑一生所追逐的「風箏」便是對阿米爾的忠誠和執著,無論發生什麼,他都將這一「風箏」緊緊攥著,不曾放下。
三、阿米爾追的「風箏」是對父愛的期許和心靈的救贖
由於自出生就失去母親,阿米爾在年少時渴求父愛。他希望能得到爸爸更多的關注, 於是努力迎合父親做著自己不喜歡的事。阿米爾甚至嫉妒爸爸對哈桑的關愛,為了獨自擁有爸爸的愛不惜欺騙。 當阿米爾目睹哈桑為自己撿風箏而遭人欺辱時, 並未挺身而出,而是將其視為贏得父愛必須付出的代價。 為了追逐父愛,自私懦弱的阿米爾背叛了和哈桑之間的友誼,也在內心深處埋下羞恥與悔恨的種子。
隨著年齡的增長, 阿米爾逐漸學會了考慮後果,正視現實。成年的阿米爾也意識到不能一昧地追求父愛的滿足感, 不再只做爸爸心中認可的事情,而是理性地做自己擅長和喜愛的事。同時阿米爾在高大的父親身上也學到了勇敢與擔當的精神。阿米爾開始尋找自我,也開始反思過去和樹立責任感。
雖然在美國生活的阿米爾開始收穫人生的成功:實現當作家的夢想、婚姻幸福、生活穩定, 但他的內心卻由於年少時對哈桑所犯的錯而備受煎熬,甚至認為婚後沒有孩子也是罪有應得。可是他始終不知該如何去承認錯誤或進行彌補, 直到接到拉辛汗的電話並知道了更多的真相, 阿米爾才決定再次踏上故土,但這一點也說明阿米爾有著渴望救贖的意願,畢竟只有通過救贖才能實現自我的解放。
成年阿米爾
我們總喜歡給自己找很多理由去解釋自己的懦弱,總是自欺欺人的去相信那些美麗的謊言,總是去掩飾自己內心的恐懼,總是去逃避自己犯下的罪行。但事實總是,有一天,我們不得不坦然面對那些罪惡,給自己心靈予救贖。
為了找到和解救索拉博,阿米爾勇敢地回到家鄉,尋找到了刻著他和哈桑名字的石榴樹,再次面對兇惡的阿塞夫他不再逃避。雖然歷經艱辛和苦難,阿米爾最終成功將索拉博帶回了美國。儘管阿米爾在人性的抗爭中經歷了很長的時間, 顯得溫和而又緩慢,但是最終他沒有完全迷失自己,而且真正實現了自我救贖。
父子三人形成了相互追逐的關係:爸爸對阿米爾滿是期望,對哈桑儘是補償;哈桑為阿米爾始終不改忠誠和執著;阿米爾對爸爸渴望得到父愛,對哈桑卻努力彌補過錯、救贖自我。 就這樣,三個人都在努力追逐著自己的「風箏」。
作品中為了自己的「風箏」父子三人相互追逐著,雖然最終爸爸離世,哈桑遭遇不幸,但追逐並未停止, 仍然在索拉博和阿米爾的身上繼續著。
索拉博是哈桑生命的延續,阿米爾毫不避諱地將哈桑和索拉博的身份公之於眾, 並將索拉博留在身邊細心照顧,也替爸爸把對哈桑的補償延續到索拉博身上。與此同時,阿米爾還在索拉博的身上實現了自己的救贖。
電影《追風箏的人》阿米爾和索拉博
「 你想要我追那隻風箏給你嗎?」 他的喉結吞咽著上下蠕動。風掠起他的頭髮。我想我看到他點頭。 「為你,千千萬萬遍。」我聽見自己說。 然後我轉過身,我追。
它只是一個微笑,沒有別的了。它沒有讓所有事情恢復正常。它沒有讓任何事情恢復正常。只是一個微笑,一件小小的事情,像是樹林中的一片葉子,在驚鳥的飛起中晃動著。 但我會迎接它,張開雙臂。因為每逢春天到來,它總是每次融化一片雪花;而也許我剛剛看到的,正是第一片雪花的融化。 我追。
當阿米爾和索拉博在異國他鄉放風箏時, 風箏給索拉博帶來久違的笑容。同時阿米爾讚揚了哈桑的勇敢,坦誠面對了自己的錯誤,也拯救了自閉封鎖的索拉博。阿米爾也決心像哈桑忠誠自己那樣忠誠著索拉博, 向索拉博許下「為你,千千萬萬遍」的諾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