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Syo / 文:漢堡包包
以下圖文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這段時間無法出門,多了很多時間在家,最近包包重新二刷了一遍《權力的遊戲》。由於是第二次看,所以我留意了很多劇中的細節,發現《權力的遊戲》借鑑了非常多的歐洲歷史,很多人物和事件都能找到歷史原型。
今天的文章我想寫寫我從《權力的遊戲》看到的歐洲史。
《權力的遊戲》故事情節取材於歐洲中世紀的歷史,但不僅僅是中世紀,有些細節其實是取材於歐洲古典時代。而最典型的幾處,關於權遊世界裡的奴隸社會,基本都取材於古羅馬帝國。
在劇中最令人敬佩的軍隊無垢者(Unsullied),作為丹妮莉絲最強的軍隊之一,英勇無比。劇中對無垢者的介紹:無垢者(Unsullied)是被閹割過的奴隸戰士,他們從小在阿斯塔波接受訓練,特徵是絕對服從主人和面對戰爭無所畏懼,他們的裝備包括短劍、盾牌、長矛以及尖刺盔。
無垢者,圖片來源自網絡
根據以上這些特徵,可以判斷出是參照了古希臘重裝步兵或古羅馬戰士的特徵。長矛、短劍、盾牌等良好裝備,嚴守紀律,受過高強度的訓練,這些特徵都與古羅馬戰士極為相似。
羅馬士兵,圖片來源自網絡
羅馬士兵,圖片來源自網絡
但是,古羅馬戰士比無垢者更厲害的一點是,除了戰鬥,在行軍的時候,也是建設防禦工事、挖掘戰壕的好手,這裡包包舉一個例子。在公元前55年,凱撒在他所統治的高盧(今天西歐的很大一片區域),因為被旁邊好戰的日爾曼部落(古羅人稱呼為蠻族)不斷騷擾,為了率軍跨過萊茵河,教訓日爾曼人,建造了一座木構橋梁。整座橋的營造,從準備木料開始,只用了十天,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展示著羅馬士兵的強大。
羅馬士兵建造橋梁,圖片來源自網絡
絕境長城(The Wall)是一處坐落於七大王國極北地帶、由冰雪築成的巨大的防禦工事,其將王國與野人的土地分割開來。靈感很明顯就是取材於位於英格蘭北面的哈德良長城,哈德良是羅馬帝國五賢帝之一,哈德良長城用了5年時間,三個羅馬軍團約1萬5千人建造而成,雖然沒有劇中那麼宏偉,但依然可以成為人類建築史上的一處奇蹟。
絕境長城,圖片來源自網絡
如果跟我國的長城相比較,有人會說萬裡長城更宏大,的確,從規模和工程量講,中國長城更大,但哈德良長城勝在只用了5年時間便建成了保護羅馬全境的工事。
哈德良長城,圖片來源自網絡
在《權力的遊戲》中,絕境長城是為了抵禦野人與異鬼並守護王國,在古羅馬帝國,雖然沒有異鬼,但是當時哈德良在位時,羅馬面臨強大的軍事壓力,不僅僅在不列顛,在幾乎所有羅馬徵服的土地上,包括埃及、猶太、利比亞、茅利塔尼亞等,以及他的前任圖拉真徵服的土地,所以哈德良致力於加強邊境防守,抵禦蠻族入侵。
哈德良長城,圖片來源自網絡
如今,哈德良長城(英國),安東尼長城(英國),上日耳曼-雷蒂安邊牆(德國)作為羅馬帝國的邊界已整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去年包包去德國的時候有幸參觀了其中一段,以後我會詳細寫寫這個羅馬帝國的邊界長城。
自由民(Free folk)是生活在絕境長城之外的民族,在長城南邊,他們往往被稱呼為野人。
自由民,圖片來源自網絡
根據絕境長城的原型便可得知,劇中的自由民其實原型就是古羅馬時期的北方的日耳曼人(包括哥特人,汪達爾人,倫巴德人,蘇維匯人,撒克遜人,阿拉曼人和法蘭克人),凱爾特人,斯拉夫人,匈人和高盧人,東方的波斯人和帕提亞人,東南部的阿拉伯人等,在當時的古希臘羅馬人眼中,他們是尚未進入文明階段的野蠻種族。羅馬人認為,這些蠻族不僅不是他們的朋友或親族,而且是世世代代與羅馬為敵,並且最終入侵和傾覆了羅馬帝國的仇敵。這跟在《權力的遊戲》七大王國中的野人非常相似。
蠻族,圖片來源自網絡
劇中的彌林(Meereen)是奴隸灣的一處城邦,它因奴隸貿易而聞名。在丹妮莉絲·坦格利安女王攻佔彌林前,它被一群喚作偉主的奴隸主統治。
彌林,圖片來源自網絡
由於彌林的設定是奴隸社會,而古羅馬帝國也是奴隸制,作者在劇中大量的劇情和人物設定很多都參考了古羅馬帝國。由於參考例子太多,包包這文章只選擇幾個在古羅馬時代經典的作闡述。
在《權力的遊戲》第五季第九集,丹妮莉絲蒞臨競技場觀看奴隸決鬥,大家是否還記得劇情中提及到,雖然丹妮莉絲徵服了彌林並推翻了偉主大人(奴隸主)的統治,但民眾對於重開競技場的呼聲很高,丹妮莉絲一直覺得競技場很血腥,一開始堅決否決這項要求。
彌林競技場,圖片來源自網絡
大家是否考慮過,為何當地民眾那麼熱衷於競技場的格鬥表演?這個我想用古羅馬的「麵包和馬戲」(或譯作「麵包和遊戲」、「麵包和競技」)去解釋這件事情。
羅馬鬥獸場
關於這個話題,其實真的可以單獨展開一篇文章。對於古羅馬人來說,麵包的溫飽和競技的娛樂是他們最關心的事,而當時的帝王為了取悅古羅馬人民,會大力建設鬥獸場、戰車競技場等設施免費給人民觀看。所以直到現在,在義大利羅馬,包括其他歐洲國家(古羅馬曾經殖民的地方)還會看到鬥獸場。而劇中的彌林競技場的競技比賽,高度地還原了古羅馬鬥獸場格鬥的細節:如奴隸們互相戰鬥至死、喬拉·莫爾蒙最後的勝利要等丹妮莉絲鼓掌才能最終裁決等等等等。
將奴隸主釘死在十字架上,圖片來源自網絡
《權力的遊戲》第四季第四集,丹妮莉絲下令處死剩下的(偉主)奴隸主,把他們釘在木樁上,就像他們曾經犯下的罪行,在每英裡都釘死一個奴隸孩子,作為去往彌林的標記。
將奴隸主釘死在十字架上,圖片來源自網絡
將奴隸主釘死在十字架上取材於古羅馬的斯巴達克斯起義:公元前73年,70多名角鬥士和奴隸在斯巴達克斯的率領下逃離卡普亞的角鬥士訓練所並發動起義,隨著各地奴隸和貧民的加入,起義軍迅速擴大到約12萬人。元老院宣布國家進入緊急狀態,最後選任大奴隸主克拉蘇(羅馬三巨頭之一)統率大軍,鎮壓起義軍。除了戰死沙場的大部分起義軍外,被克拉蘇俘虜的6千名奴隸被釘在從卡普亞通往羅馬城的阿皮亞大道沿線的十字架上。
斯巴達克斯起義是古代社會大規模奴隸反抗事件,跟劇集裡面丹妮莉絲勢要「打破車輪」不謀而合。
將奴隸主釘死在十字架上,圖片來源自網絡
《權力的遊戲》講述的是在一片虛構的中世紀大陸上所發生的一系列相互聯繫的宮廷鬥爭、疆場廝殺、遊歷冒險和魔法抗衡的故事,劇中有眾多取材於歐洲中世紀歷史的人物與事件,所以包包選取了以下幾個最經典、最能代表歐洲中世紀的人物、地點和事件進行分析。
劇中的布蕾妮·塔斯是我喜愛的角色之一,她是劇中唯一的女騎士,也是「真正的騎士」!她是為誓言而活的,是為目標感而存在的。
布蕾妮·塔斯,圖片來源自網絡
騎士(Knight),是七國的封建文化和七神信仰交織而成的戰士傳統的一部分。騎士的社會地位介乎於領主和平民之間。與貴族不同,騎士不能世襲,並且出身低賤的人也能成為騎士。成為騎士以後,名字前即被冠以「爵士」頭銜。
權遊裡面的騎士跟真實的歐洲中世紀騎士很相似,終身以戰鬥為目的,騎士的身份不能繼承,並在戰爭時自備武器與馬匹。
騎士,圖片來源自網絡
守夜人(Night's Watch)是一個專門守衛絕境長城的軍團,七大王國流放者和罪犯的收容所。
守夜人,圖片來源自網絡
在劇中犯罪的人只要加入守夜人就可以免去死刑。這一點其實跟當時中世紀羅馬天主教教皇呼籲「聖戰」並許諾的: 「只要出發耶路撒冷奪取聖地,與異教徒鬥爭便可免除罪孽」非常相似。
守夜人,圖片來源自網絡
十字軍騎士團(聖殿騎士團、醫院騎士團、條頓騎士團)也是誕生在這個時期,包包另外寫了一篇關於聖殿騎士團文章,以後另外詳細寫寫他們的故事。
十字軍騎士團,圖片來源自網絡
如果《權力的遊戲》是作者馬丁創作的在一片虛構的中世紀世界裡所發生的一系列宮廷鬥爭,那麼中世紀政教衝突是一定會寫書進去的。
中世紀的羅馬教皇和皇帝之間政教衝突是學習中世紀西歐歷史的一個重要話題,《權力的遊戲》中大麻雀的劇情,我認為反映的就是真實世界中中世紀政教衝突的一個縮影。
大麻雀(High Sparrow)是教會的總主教,在劇中擁有絕對的權力。
大麻雀,圖片來源自網絡
劇中的大麻雀和羅馬天主教教皇非常相似。特別在中世紀的歐洲,羅馬教皇的權力非常大,在宗教改革前,關於教皇和皇帝的權利,有這樣一個形象的比喻:教皇是太陽,世俗領袖是月亮。教皇作為上帝在人間的代言人,而皇帝是世俗的領袖,西歐各國的君主加冕及婚姻等都要經過耶和華的首席代言人——教皇的祝福儀式,才屬正式、合法。
大麻雀,圖片來源自網絡
瑟曦在劇中原本想藉助宗教的力量來統治七國,大麻雀受到窮人的愛戴,他是全國公認的七神信仰宗教領袖,有著忠於教會的宗教軍隊,有人相信他是神的代言,有人依靠他獲得生活的保障,有人畏懼他手下的武裝力量,所以最終反過來,「大麻雀」代表的宗教凌駕於王權之上,皇帝託曼·拜拉席恩和皇后瑪格麗·提利爾攜手在教堂前宣布「王權和信仰」聯合誕生,就暗示著王權對宗教的「妥協」。
大麻雀、皇帝託曼·拜拉席恩和皇后瑪格麗·提利爾,圖片來源自網絡
《權力的遊戲》第二季第九集——黑水河之戰,史坦尼斯·拜拉席恩帶著他強大的海軍艦隊進攻君臨,以奪取鐵王座。即使人數上明顯居於下風,提利昂·蘭尼斯特誓死保衛這座城市。
貝勒大聖堂審判日,圖片來源自網絡
第六季第10集,在瑟曦和洛拉斯的審判日,大麻雀和高庭的重要人士,包含皇后瑪格麗·提利爾、梅斯·提利爾、洛拉斯·提利爾都在貝勒大聖堂參與審判,被野火所吞沒。
貝勒大聖堂審判日,圖片來源自網絡
這個恐怖的野火在真實世界也有原型——希臘火,希臘火是東羅馬帝國所利用的一種可以在水上燃燒的液態燃燒劑,為早期熱兵器,主要應用於海戰中。這種恐怖屋企,最早是以希臘人為主體的拜佔庭帝國軍隊發明的,故稱為「希臘火」,其製作方法是把石油與硫磺混合放入小的壺狀容器中,再以火將其引爆,投向敵人。
11世紀拜佔庭手稿所描述的希臘之火,圖片來源自網絡
帶鐵蒺藜的希臘火手榴彈,圖片來源自網絡
布拉佛斯(Braavos)是自由貿易城邦中最特殊也最強大的城邦,由厄斯索斯大陸最西北端的一系列島嶼組成,位於環礁湖之內。
布拉佛斯在政治上實行選舉制,選舉制體現了這個國家的民主性。而布拉佛斯貿易業發達,經濟實力強大。
布拉佛斯,圖片來源自網絡
中世紀的威尼斯共和國不就這樣嗎??? 威尼斯共和國是義大利北部威尼斯人的城邦,以威尼斯為中心。
威尼斯,圖片來源自網絡
在權遊中,各個種族所信仰的各種神,都可以在這座城市擁有自己的神廟。而現實的威尼斯共和國雖然信奉天主教,但是不受羅馬教皇約束,政教分離,這在中世紀是一種獨特的現象。這一點也是跟布拉佛斯有點像。
另外不得不提一下,布拉佛斯的泰坦巨人就是傳說中的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的羅德島太陽神像,船隻都從胯下過。
布拉佛斯,圖片來源自網絡
——————————————————————————————————————
其實學歷史真的沒有你想像地枯燥無味,如果真的無法靜下心去看書,不妨找一些類似《權力的遊戲》這樣的影視劇作品,通過看劇去激發了解歷史的興趣,再通過興趣去讓自己獲取更多知識吧~
有更多你眼中的《權力的遊戲》歐洲歷史,歡迎留言板留言哦!
喜歡的朋友記得點「在看」和關注我哦!
有你們的鼓勵,我會加快更新頻率哦~
更多攻略請關注
微博:Tequila大喊包
窮遊網、馬蜂窩、小紅書:漢堡包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