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貴如此悲慘的一生,卻還堅強的活著,他究竟參透了什麼道理

2020-10-11 靖節先生

我最喜歡遨遊在書海中的感覺,這麼多年來讀的書也不算少,其中我最心動的一本書莫過於餘華的《活著》。



小說主人公是一個叫做福貴的大戶人家的少爺,因為嗜賭成性,一夜之間連輸帶被騙,輸光了百畝田產和房屋,福貴的父親被富貴氣的上廁所時掉在了糞缸旁邊摔死了,福貴從此一貧如洗,不巧的是母親還患了疾病,福貴去城裡求藥,不料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過了許久,被解救出來後,福貴匆忙回到家後,發現母親早就病死了,而福貴悲慘的一生才從這裡剛剛開始。



福貴回到家發現母親病死,妻子家珍含辛茹苦的帶大了兩個孩子,一兒一女,兒子叫有慶,女兒叫鳳霞,但是女兒變成了啞巴;

家珍患了很嚴重的軟骨病,不能幹活;

兒子有慶因為和縣長夫人的血型一樣,讓人強迫給縣長夫人輸血,抽血過多死去了;

女兒鳳霞因為啞巴只能和一個歪頭的男人二喜結了婚,不久產下了一個男嬰,但是因為大出血死在了手術臺上。男孩起名叫做苦根;

妻子家珍在女兒死後幾個月,也去世了;

女婿歪頭的二喜是位搬運工,因為開弔車的分了心,導致二喜被兩塊水泥板生生夾死;

福貴心如死灰,帶著外孫回了鄉下,那個年代十分艱苦,經常性的吃不飽飯,福貴心疼外孫,去地裡摘了一些豆子,煮來吃,結果苦根吃得太多撐死了。

福貴的一生伴隨著死亡,最後陪著福貴的只有一頭老黃牛,此時的福貴早已經看開......



以下是我摘自原文的幾個片段:

。那天二喜他們幾個人往板車上裝水泥板,二喜站在一排水泥板前面,吊車吊起四塊水泥板,不知出了什麼差錯,竟然往二喜那邊去了,誰都沒看到二喜在裡面,只聽他突然大喊一聲:
  「苦根。」
  二喜的夥伴告訴我,那一聲喊把他們全嚇住了,想不到二喜竟有這麼大的聲音,像是把胸膛都喊破了。他們看到二喜時,我的偏頭女婿已經死了,身體貼在那一排水泥板上,除了腳和腦袋,身上全給擠扁了,連一根完整的骨頭都找不到,血肉跟漿糊似的粘在水泥板上。他們說二喜死的時候脖子突然伸直了,嘴巴張得很大,那是在喊他的兒子。
  苦根就在不遠處的池塘旁,往水裡扔石子,他聽到爹臨死前的喊叫,便扭過去叫:
  「叫我幹什麼?」
  他等了一會,沒聽到爹繼續喊他,便又扔起了石子。直到二喜被送到醫院裡,知道二喜死了,才有人去叫苦根:
  「苦根,苦根,你爹死啦。」
  苦根不知道死究竟是什麼,他回頭答應了一聲:
  「知道啦。」




 過了兩天,我想該讓他看看二喜的墳了,就拉著他走到村西,告訴他,哪個墳是他外婆的,哪個是他娘的,還有他舅舅的。我還沒說二喜的墳,苦根伸手指指他爹的墳哭了,他說:
  「這是我爹的。」



 苦根沒答應,我以為他是睡著了,到床前一看,苦根歪在床上,嘴半張著能看到裡面有兩顆還沒嚼爛的豆子。一看那嘴,我腦袋裡嗡嗡亂響了,苦根的嘴唇都青了。我使勁搖他,使勁叫他,他的身體晃來晃去,就是不答應我。我慌了,在床上坐下來想了又想,想到苦根會不會是死了,這麼一想我忍不住哭了起來。我再去搖他,他還是不答應,我想他可能真是死了。我就走到屋外,看到村裡一個年輕人,對他說:
  「求你去看看苦根,他像是死了。」
  那年輕人看了我半晌,隨後拔腳便往我屋裡跑。他也把苦根搖了又搖,又將耳朵貼到苦根胸口聽了很久,才說:
  「聽不到心跳。」
  村裡很多人都來了,我求他們都去看看苦根,他們都去搖搖,聽聽,完了對我說:
  「死了。」
  苦根是吃豆子撐死的,這孩子不是嘴饞,是我家太窮,村裡誰家的孩子都過得比苦根好,就是豆子,苦根也是難得能吃上。我是老昏了頭,給苦根煮了這麼多豆子,我老得又笨又蠢,害死了苦根。



福貴以為親人都死了,他也快離開這個人世間了,結果過了好些年,福貴還是那個樣子,於是他買了一頭老的不能再老的老黃牛,還給黃牛起了好幾個名字:

我聽到老人對牛說:
  「今天有慶,二喜耕了一畝,家珍,鳳霞耕了也有七、八分田,苦根還小都耕了半畝。你嘛,耕了多少我就不說了,說出來你會覺得我是要羞你。話還得說回來,你年紀大了,能耕這麼些田也是盡心盡力了。」



這本《活著》我反反覆覆的讀了好幾遍,這本書仿佛一部4K電影一般,讓我全身心的交融在了每一幀裡。

我的經歷雖沒有福貴這麼慘,但是我年輕時父親的意外去世,徹底打亂了我家的平靜的生活,從此我不僅要照顧年邁的爺爺奶奶,還要顧著年幼的孩子,有那麼一段時間我總是感覺生不如死。



後來我就時常在想,為什麼我們不樂觀的活下去呢,就像垂垂老矣福 貴一樣,福貴這一生一個親人接著一個親人的離去,放到一般人身上或許早就被打垮了吧,面對死亡,我們我們應該怎麼樣呢,我認為應該豁達和樂觀,福貴或許早就悟透了,因為人總要活著,就算天大的壓力,也要活著,沒有比活著更美好的事情了,也正因為如此,活著才更有意義。


相關焦點

  • 《活著》:一生悲苦的福貴,教會我5個受用一生的道理
    如餘華所說,《活著》講述了人如何去承受巨大的苦難,還講述了眼淚的寬廣和豐富;講述了絕望的不存在;講述了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著。《活著》這部小說中展現了一個又一個人的死亡過程,掀起一波又一波無邊無際的苦難波浪,也表現了主人公福貴面對死亡過程的堅強的態度。福貴悲苦的一生,教會我6個一生受用的道理。願與大家分享。
  • 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從福貴坎坷的一生中悟出的道理
    故事從國共內戰時期開始,作者以第一人稱敘述了主人公福貴一生的悲慘遭遇。此後,命運似乎總在跟他開玩笑,每隔幾年,便有一個親人先他而去。最後,只剩下他孤家寡人一個。他是如何承受這巨大的苦難,如何忍受現實的殘忍,又是如何樂觀堅強得活著。很多人看到福貴經歷的一場場生離死別,認為他定是痛不欲生的,我卻認為福貴雖然悲傷,但更多的是坦然和平靜。
  • 《活著》|福貴動蕩的一生,並不是他一個人這樣
    餘華的《活著》講述了一個叫福貴的老人動蕩的一生。我覺得不應該加上苦難,因為他那個年齡段的人都是這樣的,差別並不大,誰也不比誰更苦難。說起來我們村裡就有幾位這樣的老人,我小時候經常聽他們說這些事,和福貴的有很多相似之處,因為他們的經歷是有部分重疊的。
  • 《活著》:讓福貴的悲慘命運告訴你,人為什麼要活著
    至今為止,我看過的書和電影裡最悲慘的一個人物,就是福貴。福貴是誰?他是餘華《活著》筆下的主人公。說起餘華,我曾一度不敢再看他的書,因為太殘酷了,看完心裡滿是震懾與說不出的鈍痛。餘華因為這首歌,寫下了這本《活著》。雖然老黑奴身處的國家,所經歷的時代與中國大不相同,但是人類的悲歡卻可以跨越國界與種族相互連通。那麼,同老黑奴一樣,福貴的一生到底有多慘呢?
  • 《活著》:福貴縱使人生跌宕,但起碼活著就有希望
    掙扎在動蕩的年代,一次又一次白髮人送走黑髮人,在不斷地迎接死亡中,活著顯得無比美好但艱難。福貴的一生如一場大戲,從富貴到落魄,從燈紅酒綠到黃土蕭瑟,一波三折的生活裡,活著就是希望。人生的第一個道理:警惕超前消費,警惕享樂主義福貴本也是有錢人家的少爺,從小不缺衣不少食。生活於富足中的他沒什麼追求,最大的追求就是享樂,沒什麼文化的他,追求的享樂也自然是最淺薄低俗的層面:物質上的享樂,追求刺激,於是福貴走上了嫖賭的道路。
  • 《活著》:哪怕命運剝奪了你的所有,也要堅強的活下去
    ,是一種選擇福貴是中國知名作家餘華的長篇小說《活著》的裡面的主人公,他的一生傳奇曲折又歷經坎坷。這種活著並不是純粹的冰冷麻木的活著,而是帶著善意的溫暖的活著。他艱難的承載著命運無情的洗禮,但又從不屈服,只默默的無聲的掙扎著,以看破人世的無奈的姿態,安穩的活著。和福貴的境遇比起來,似乎大多數人選擇輕生的理由是那麼的微不足道。既然福貴都能堅強的活著,為什麼我們又不能好好的珍愛只有一次的生命呢。
  • 一生坎坷的福貴,從電影《活著》我們能看出哪些儒家思想
    主人公福貴是一個賭徒,並且嗜賭成性,雖然他出生在一個地主家裡,但是很快就被他敗光了,他的父親被氣死。福貴一家成了貧困戶,後來由於時局動蕩,他被國軍抓去當了壯丁,捲入了國共兩黨的內戰,又來有糊裡糊塗的成了共產黨的戰俘。建國後,隨著社會變革,他的苦難並沒有停止,所以的親人都離他而去,僅剩下了一頭牛與他相依為命。
  • 《活著》活著不易,堅持不下去的時候,就想想福貴的這幾個品質
    福貴其人,就是這本《活著》的主角,他的一生跌宕起伏,痛苦從未遠離,可他對活著的態度卻也從未缺席。他始終都盡心盡力認真的活著。就如同這篇小說的創作背景,一首歌曲《老黑奴》,老黑奴一生經歷苦難,親人都一一離自己而去,卻依然平和友善的對待這個世界。
  • 《福貴》:福貴荒唐,家珍卻愛他一生,因他有珍貴的「赤子之心」
    福貴沒有成人認為的羞恥心,沒有長大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的界限感。福貴做事,總是由著內心,根本不顧自己的少爺身份,哪怕他爹苦心婆心,想盡辦法阻止他跳那有失身份的窮人舞蹈『花鼓燈』,他依舊不可自拔地迷戀著。福貴在成人眼中簡直是痴傻癲狂的代表。為等家珍,他躲在家珍上學必經的路邊,像個小孩子一樣趁她不注意猛地竄上來,驚得家珍一大跳。
  • 豆瓣評分9.1《活著》:解析福貴人生中的三個成長階段
    在最初讀《活著》的時候,唯一的感覺是福貴作為倖存者,親人陸續離開,一生充滿坎坷,似乎他的人生除了苦難再無其他。而今年再讀的時候,忽然意識到這是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是對福貴一生的記述,從他自己的角度來看,這是生活,卻不是倖存。雖有苦難,但他在苦難中生存,在夾縫中成長。
  • 《活著》:感悟苦難背後的力量,讓靈魂堅強地活著
    每一個沉重的悲劇都是痛苦的,每個人都感受到孩子死去般的麻木力量,偶爾有輕鬆的、優美的、善良的時刻……《活著》是一次殘忍的閱讀。閱讀《活著》,感受福貴一生中都與&34;相伴,但是《活著》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的東西。
  • 餘華《活著》:讀懂人生的真諦,不為身外之物而活著
    原本以為日子雖窮,但只要一家人在一起就好,可偏偏天不隨人願,他親手埋葬了自己的兒子,女兒,妻子,女婿和七歲的外孫,白髮人送黑髮人。在外人看來,也許福貴是一個命苦的人,但在福貴看來,他是最後一個活著的人,他再義無反顧。因為,他再也不用擔心,他死了,誰為家人送終。這也是福貴這一生完整的寫照,堅強,樂觀,與命運做著抗爭。
  • 重讀《活著》:福貴,你配不上這麼好的家珍
    但是,他並不知足,幹了許多荒唐的事,更是迷戀「嫖和賭」,常常出沒賭坊和青樓,半年,便把家中祖產輸的一乾二淨。家道中落,家珍並沒有放棄福貴,而是選擇回到他身邊,然而她的陪伴卻只是一時沒有一世。在經歷亡家,喪妻,失去子女,白髮人送黑髮人,歷經世間滄桑和磨難後,福貴最終孤獨地活在人世,與一頭老牛作伴。許多人看完小說,都為書中福貴苦難的一生流淚。
  • 強烈推薦:餘華作品《活著》,他想告訴你的並非生活的不易
    對於這部作品,最早的認知是一部電視劇《福貴》,之後是張藝謀的同名電影《活著》…鞏皇的演技我是一直拜服,而關於富貴,也許類似如此的小人物的悲慘命運也並非完全拜時代所賜,在當今社會像富貴那樣抹著濃厚的悲慘色調的人很少…活著,
  • 餘華《活著》,生而喧譁,生而孤獨,三感讓你看懂真正的人生
    當我們認真的讀完這部小說的每一個字的時候,你會感嘆餘華筆下人物的悲慘命運,並在此刻,對一個人的生命有了重新的認識和深刻的思考。福貴的福,福貴的樂,福貴的苦,福貴的傷,福貴的痛...從福貴的故事中,我們應該明白,人活著,應該去盡情享受自己生命中的各種絢爛,也應該平淡面對生活中的各種苦難和不幸,更應該樂觀堅強的去做生活中堅強的那隻海燕,在生命的長河裡無畏風雨,勇敢翱翔。人活著,是一種自己對自己的使命感,是一個讓自己見證,讓自己閱歷的過程,只有讓自己閱盡繁華,歷盡悽冷,我們才能真正的找到生命意義的彼岸,安全又圓滿的上岸。
  • 《活著》:福貴看到龍二被槍斃,為什麼慶幸他和他爹是敗家子
    《活著》的主人公叫福貴,圍繞福貴的故事很悲慘,他一個接一個的送走身邊的親人,最後形單影隻,只有一頭老牛與他相依為命。賭場老闆龍二專門為他設下圈套,讓沉迷其中的福貴輸的是傾家蕩產。最後一次輸掉全部家產的時候,他老婆家珍還去賭場找他。他對她老婆又打又罵,並且讓賭場的人把他老婆拖了出去。就在那一晚,他老婆拖著懷了七個月孕的身子走回家了。而他也在那一晚輸光了家產。
  • 讀《活著》:我們終其一生尋找的生存意義到底是什麼
    福貴一生苦苦尋覓,年少時不懂世事,只是瀟灑地活著,但他開始慢慢懂得珍惜的時候,苦難卻接連而來,生活這塊巨石,把他壓得喘不過氣。希望一次次地破滅,是生存還是死亡,我想,福貴心中一定有過無數次這樣子的抉擇,可是他的心裡似乎也早就明了 生死離別,是人生的常態,他能做的就是坦然面對一切,因為,生命終歸於平淡。
  • 《活著》:為什麼那麼苦還活著?因為人間值得
    我不能理解餘華那句「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究竟有什麼深刻的含義。我選擇合上了書。再次翻開《活著》已經是好多年以後了。生活有些苦,我企圖在書中尋找慰藉。於是我又讀《活著》。這次,竟真的有些懂了。
  • 現實版《活著》福貴:拋夫棄子,30歲貨車司機帶著患病兒跑長途
    讀到那位30後貨車司機親人相繼的離世和離開及他對病癱幼兒愛的點滴細節,我的思緒不由地把他與《活著》裡的福貴聯想到一起。人物、情節或多或少,或輕或重的有著相似和不同之處。都是經歷著各自的大起大落,各自的不幸和心酸!這種心酸是無法言說的。
  • 福貴與春生的三次交集,折射出活著的不同態度
    到了20世紀,餘華用一個小人物跌宕起伏的一生,讓我們進一步思考該如何活著。小時候我總以為,故事的主人公總是過不了多少平靜的日子就會迎來磨難,是作者為了吸引眼球而設計的情節。當我年齡漸長,經過的越多才越明白「藝術源於生活、高於生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