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從福貴坎坷的一生中悟出的道理

2020-08-21 茉莉愛讀書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喊叫,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 餘華

《活著》這部小說是餘華1992年發表的,是九十年代最有影響力的10部小說之一。故事從國共內戰時期開始,作者以第一人稱敘述了主人公福貴一生的悲慘遭遇。

電影劇照


福貴原本是個闊少爺,但他嗜賭成性,被誆騙得傾家蕩產,成為一無所有的窮人,父親被氣死了。此後,命運似乎總在跟他開玩笑,每隔幾年,便有一個親人先他而去。最後,只剩下他孤家寡人一個。

他是如何承受這巨大的苦難,如何忍受現實的殘忍,又是如何樂觀堅強得活著。

很多人看到福貴經歷的一場場生離死別,認為他定是痛不欲生的,我卻認為福貴雖然悲傷,但更多的是坦然和平靜。

正如福貴自己所說:「我是有時候想想傷心,有時候想想又踏實,家裡人全是我送的葬,全是我親手埋的,到了有一天我腿一伸,也不用擔心誰了。我也想通了,輪到自己死時,安安心心死就是。」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來談談,從福貴面對苦難的態度和他坎坷的一生中悟出的幾個道理。

01 人的宿命就是一場場告別,人生無法掌控生命之痛,只能勇敢面對。


從祖傳的大房子搬到茅草屋的那天,福貴爹死了。

我爹嘿嘿笑了幾下,笑完後閉上了眼睛,脖子一歪,腦袋順著糞缸滑到了地上。


接著福貴娘也得了病,去世的時候福貴在戰場上,沒有見到最後一面。

家珍去城裡打聽過我不知多少次,竟會沒人告訴她我被抓了壯丁,可憐娘死的時候,還不知道我在什麼地方。


爹娘都走了,好在還有妻子家珍,女兒鳳霞和兒子有慶在福貴身邊。

聽著風吹動屋頂的茅草,看著外面亮晶晶的月光從門縫裡鑽進來」,他一會兒摸摸妻子,一會兒摸摸兩個孩子,心裡充滿了踏實的溫暖。


如果畫面一直停留在這裡,還算是有個美好的結局。可生活還在繼續,告別也將繼續進行。

有慶是給縣長的女人,也是他學校的校長獻血而死的。

那時候有慶已經不行了,可出來個醫生說血還不夠用。抽血的是個烏龜王八蛋,把我兒子的血差不多都抽乾了。有慶嘴唇都青了,他還不住手,等到有慶腦袋一歪摔在地上,那人才慌了。


當富貴趕到醫院的時候,有慶已經死了。他拼了命地去找縣長報仇,卻發現縣長就是春生。結果,他選擇了原諒。

「春生,你欠了我一條命,你下輩子再還給我吧。」


有慶死了,福貴決定瞞著家珍,因為家珍已經病入膏肓,怕她受不了這個刺激。可知夫莫若妻,家珍早已猜到了實情。

隨後,鳳霞出嫁了,女婿二喜對鳳霞、對二老都很好,家裡總算又有了喜氣。

可命運不會就此打住,鳳霞難產,生下孩子後大出血而死。

「我的一雙兒女都是在生孩子上死的,有慶死在別人生孩子,鳳霞死在自己生孩子。」


經歷了兩次白髮人送黑髮人,中年喪子又喪女。家珍受不了接二連三的打擊,不久就追隨鳳霞而去了。

「福貴,有慶、鳳霞是你送的葬,我想到你會親手埋掉我,就安心了。」

「這輩子也快過完了,你對我這麼好,我也心滿意足,我為你生了一雙兒女,也算是報答你了,下輩子我們還要在一起過。」

家珍死的很安詳,像是睡著了一樣,一點都看不出難受來。從此,福貴只有二喜和苦根二個親人了。但沒過幾年,福貴就孑然一身了。

他們看到二喜時,我的偏頭女婿已經死了,身體貼在那一排水泥板上,除了腳和腦袋,身上全給擠扁了,連一根完整的骨頭都找不到,血肉跟糨糊似的粘在水泥板上,他們說二喜死的時候脖子突然伸直了,嘴巴張得很大,那是在喊他的兒子。


那時苦根還不到五歲,只能跟著福貴兩人相依為命。二年後,苦根因為太餓,吃豆子撐死了。

很多人說,閱讀《活著》的過程是殘忍的,血淋淋的現實直擊人心。福貴接二連三地失去親人,晚年只能同一頭老牛一起度過。

儘管這樣,福貴依然堅強地活著。外媒評價說:活著的意志,是福貴身上唯一不能被剝奪走的東西。

一位詩人曾說:人類無法忍受太多的真實。我是多麼希望福貴的親人還活著,哪怕留下一個人陪伴也好。可悲劇偏偏接踵而至,令人無法喘息。莫非福貴來此世上只是為了一個個送走他的親人,這樣一個人物,註定是活得最苦的。

其實,正是這種現實主義寫法,讓人生的苦難和活著的意義在每一位讀者心中滲透得更加深徹。

福貴的經歷教會我們,面對一切苦難,要保持樂觀豁達的態度。

面對生活中的不幸,要學會包容和勇敢;面對自己所擁有的,要學會珍惜和感恩,做一個善良的人,也是快樂的人。

02 生活是屬於每個人自己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


一首美國民歌《老黑奴》深深打動了餘華,讓他寫下了《活著》這篇小說。

餘華在自序裡說:「人是為了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了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老黑奴》是由史蒂芬·柯林斯·福斯特(1826-1864)創作的,原名《old black Joe》。

據說,歌中老黑奴的人生經歷了無數苦難,身邊的親人都一個個先他而去。原以為有這麼悲慘的經歷,這首歌曲風定是沉重而衰怨的。但出乎意料的是,這首歌曲調輕柔而歡快,聽了讓人心生愉悅。

原來,老黑奴雖然經歷悲慘,但他依然友好地面對這個世界,心中沒有任何抱怨。正如一首歌詞:無論生活有多苦澀,我依然是歡樂的。

同樣,《活著》的主人公福貴,他經歷了那麼多超出常人的苦難,在旁人看來這是相當悲慘的人生,普通人甚至沒有活下去的理由。可從老年福貴的口中講述時,我卻體會到了他的幸福和歡樂。

電影劇照


他有一個世上最好的妻子,他有一對世上最好的兒女,他還有女婿和外孫,最後還有一頭老牛相依為命。對這一切,他是心懷感恩的。

現實生活中,那些能夠始終堅持自己的初衷,不人云亦云,不會為了迎合別人,而違背自己內心的人,才是笑著走到最後的人。

熱播劇《精英律師》中的羅檳,在面對利益和正義的衝突時,永遠都能不忘初心,始終堅持正義。

哪怕全律所的人幾乎都走光了,權璟也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他都不會因為別人的看法而妥協。

最終,他也因此成功翻盤,籤下了最大的客戶科東,手下的律師也重新洗牌,留下的都是與他志同道合且忠心耿耿的人。

電視劇劇照


哈佛大學一項研究表明:一個人的精神層次越高,心理越是健康,內心也越善良,不會因為別人的看法而輕易改變自己的本性,在對待別人時,他們微笑、喜悅的表情會越多,他們的人生也會活得更快樂。

03 明天和意外不知哪個先來,學會珍惜當下。


人的生命很脆弱,也許一轉身就是一輩子。

福貴揣著兩塊銀元去城裡給母親找大夫,走的時候他不會想到,這一別就是永遠。

有慶去給縣長女人獻血的時候,福貴不會想到有慶這一去就再也回不來了,當他再次見到有慶的時候,活蹦亂跳的兒子已經成為一具冰冷的屍體。

鳳霞生孩子難產,本來醫生已經說了,大人小孩都能保住。可誰料,福貴剛一走,鳳霞就出事了。再見鳳霞,她已躺在有慶死時的那間小屋裡。

苦根生病了,福貴心疼他,給他煮了半鍋豆子。他沒有想到傍晚回到家,苦根嘴裡含著還沒嚼爛的豆子,就這樣死了。

世事無常,人生難料。人到中年才明白,時光匆匆已過半,父母至親古來稀。

留給你我的時間也許並不多了,誰也逃不開命裡註定的那一天。我們能做的唯有珍惜眼前人,珍惜當下的每一分每一秒,不念過去,不畏將來

04 心性決定一個人的命運,幸或是不幸,只在一念之間。


福貴曾經的戰友春生加入了解放軍,打完仗之後轉業當了縣長。可沒風光幾年,遇上了文革,他成了走資派,每天被批鬥,甚至被吊起來打。他實在受不了這樣的生活,最終上吊死了。


這種遭遇是一般人無法忍受的,事情沒有發生在自己身上誰也沒有發言權。可我仍然覺得如果春生能夠再堅強一些,抗擊打能力再強一些,文革結束後,他定會得到平反和補償,但他卻選擇仍下妻兒獨自離開,不曾想過他們將如何度過餘生。

不得不說,在某些時候,死了一了百了,活著卻需要更大的勇氣。 能夠在逆境中勇敢活著的人,才是真正的勇士。

正如魯迅先生所說:「真正的勇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敢於正視淋漓的鮮血。」

接納不幸,努力活著,學會在衰痛中體味幸福,才是人生最大的道理。

共勉。

作者簡介:茉莉夭夭,推薦優質好書,分享個人成長,傳播健康生活。

相關焦點

  • 《鼠疫》:真的猛士,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
    這些病患很快就在痛苦中相繼死去。然而這些零星的受難者,並沒有引起奧蘭政府和居民的警覺。死老鼠引人注目,那是因為他們成群結隊死在了自己的眼前。而人只是孤獨的死在了自己的家裡。只有一個人,意識到了情況的不同尋常,他就是裡厄醫生。在裡厄醫生的強烈要求下,奧蘭政府終於勉為其難的召開了一次衛生委員會會議。
  • 一生坎坷的福貴,從電影《活著》我們能看出哪些儒家思想
    影片以中國內戰和新中國成立後歷次政治運動為背景,通過主人公富貴一生的坎坷,反映一代中國人的命運。它是一部中國式的黑色幽默片。看福貴的一生,全是苦,苦不堪言,他也更多的理由去死,但是它並沒有這樣做。儒家思想還宣傳了一種樂觀積極的人生態度和務實進取的精神儒家認為,人生在世有很多比生命更加重要的東西,如:仁、義、禮、德等。孟子在《孟子•告子上》中提出:「生,亦我所欲也;義,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得兼,捨生而取義者也」。每個人都渴望建立功名,有所成就,但並不是每個人都能如常所願,但是這種追求,是人生的一種至高追求,生命的意義所在。
  • 《活著》|福貴動蕩的一生,並不是他一個人這樣
    福貴的親人們相繼離去,只有他一個人堅強的活著,可見餘華賦予了他更多的堅韌!不對,他還有一頭牛!在序言中,餘華還說過,一首美國的民歌,寥寥數行的表達,我統計一了下,是兩百多個字,長成了福貴動蕩和苦難的一生,也是平靜和快樂的一生。很難想像得到,居然還有平靜和快樂兩個詞。
  • 《活著》:一生悲苦的福貴,教會我5個受用一生的道理
    在這部小說中,餘華用冷靜客觀的語言,描繪了主人公福貴充滿苦難的一生,為讀者剖開現實生活的外衣,展現出生活最真實的內核,讓人看到生活那猙獰的面貌。《活著》這部小說中展現了一個又一個人的死亡過程,掀起一波又一波無邊無際的苦難波浪,也表現了主人公福貴面對死亡過程的堅強的態度。福貴悲苦的一生,教會我6個一生受用的道理。願與大家分享。
  • 豆瓣評分9.1《活著》:解析福貴人生中的三個成長階段
    在最初讀《活著》的時候,唯一的感覺是福貴作為倖存者,親人陸續離開,一生充滿坎坷,似乎他的人生除了苦難再無其他。而今年再讀的時候,忽然意識到這是以第一人稱的敘述,是對福貴一生的記述,從他自己的角度來看,這是生活,卻不是倖存。雖有苦難,但他在苦難中生存,在夾縫中成長。
  • 慘澹人生孔乙己
    是當時震動社會的一篇小說,體現了魯迅先生敢於直面慘澹的人生,身體厲行救國救民、拯救民族靈魂的勇氣。所刻畫的迂腐麻木、自甘墮落、潦倒可悲的孔乙己形象,成為社會大眾很難忘卻的人物。而國民的劣根性,愚昧和盲從深深的植根於中國人的骨髓中。作為新文化運動的旗手,魯迅「哀其不幸,怒其不爭「。對那些深受封建思想毒害下精神麻木、自甘墮落、「好喝懶做」沒落的人生進行批評諷刺,對殘害大眾的封建制度進行了抨擊。又表現出一種既同情又憤恨的感情。同情他們的疾苦和不幸遭遇,憤怒他們的不覺悟以及逆來順受,不懂得主動抗爭的性格。
  • 《活著》|心理學: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在死亡恐懼中艱難生存
    《活著》講述了一個悲劇故事餘華的小說《活著》,真實再現20世紀中國社會從解放戰爭,到五、六十年代,一個生活在中國農村,處於社會底層的農民福貴坎坷的一生。福貴因嗜賭輸掉全部家產,卻因此在文革中,躲過一劫。
  • 豆瓣9.4《活著》:直面人生的苦難,做生活中的「英雄」
    歌中那位老黑奴經歷了一生的苦難,家人都先他而去,而他依然友好地對待這個世界,沒有一句抱怨的話。這首歌深深地打動了餘華,也就有了後來的《活著》。 《活著》講述了一個人一生的故事,這是一個歷經滄桑和磨難的老人的人生感言,是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 書中的老人叫徐富貴,他本是有錢人家的少爺,只因年輕時的吃喝嫖賭,輸光了家產,變得一貧如洗。
  • 讀《活著》:我們終其一生尋找的生存意義到底是什麼
    一個普通人一生的故事,一個歷盡世間滄桑和磨難老人的人生感言,一幕演繹人生苦難經歷的戲劇,一次次在鬼門關前的掙扎。樸素的語言,感人的故事,每一個經歷,每一筆描繪,都扣擊著讀者的內心。當我們開始為福貴這個人物形象感慨的時候,我們也不禁對作者有了好奇,是怎麼一種境遇使得作者對活著有著如此深刻的理解——餘華,他在他的人生裡,一次次地直面死亡這個概念,才對活著這兩個詞理解得如此深刻,刻畫下了福貴這麼一個活靈活現的人物。
  • 《福貴》:福貴荒唐,家珍卻愛他一生,因他有珍貴的「赤子之心」
    文|若水《福貴》改編自餘華的《活著》,劉敏濤飾演家珍前些年看電視劇《未來嶽父被迫無奈答應借糧,在看到欠條上福貴寫下的蹩腳名字時,愛女心切的嶽父深知,福貴不能帶給女兒幸福。確實,家珍嫁給福貴是一生艱難的開始。這個艱難既是時代造成的,卻也有富貴的原因,他的能力欠缺,給不了家庭更多的依靠和保護。在很多人看來,福貴不配擁有漂亮賢惠的家珍。家珍選擇福貴,不僅辜負自己一輩子,更對不起疼愛自己的父親。
  • 《活著》:福貴縱使人生跌宕,但起碼活著就有希望
    福貴的一生如一場大戲,從富貴到落魄,從燈紅酒綠到黃土蕭瑟,一波三折的生活裡,活著就是希望。人生的第一個道理:警惕超前消費,警惕享樂主義福貴本也是有錢人家的少爺,從小不缺衣不少食。生活於富足中的他沒什麼追求,最大的追求就是享樂,沒什麼文化的他,追求的享樂也自然是最淺薄低俗的層面:物質上的享樂,追求刺激,於是福貴走上了嫖賭的道路。
  • 《阿甘正傳》:直面現實,方可一往無前
    而只有直面現實,我們方可一往無前。影片中以下四個人的經歷很好地說明了這點。一、盡己所能做到最好的甘太太故事中的甘太太是位偉大而堅強的母親,上天交給她一個智障兒,她敢於直面,並坦然接受。她盡己所能,做到最好,將阿甘培養成一個對國家對社會有所貢獻的自強不息的人。
  • 《活著》:除了生死,人生無大事
    殊不知自己在家庭中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父母會老去,在他們的有生之年好好盡孝,好好做人做事,不讓他們操心;孩子長大了會遠離,真正的陪伴也就他們人生的前十年,儘量用心陪伴;愛人是陪伴自己一路前行的人,風雨人生,需要時刻珍惜和守護,否則心涼了,人散了,家也破了。
  • 《活著》「好女人」家珍:一生受盡磨難,卻堅守兩個字
    福貴的一生遭遇的所有幸與不幸,都應驗了一句話:人生在世,沒有誰可以一帆風順,活著便是最大的福分。不同的時代,人們對生活的追求也是不一樣的。福貴生活的那個時期,人只要能活著,就已經是莫大的幸運了;如若能安然無恙地走完一生,便是被上天眷顧的好福分。
  • 餘華《活著》,生而喧譁,生而孤獨,三感讓你看懂真正的人生
    所以,福貴在自己的生命裡,才是這樣堅韌的活著。他就是這樣一個讓我們一開始會不屑的嬉笑他,到最後又不得不為之黯然落淚和欣賞的老人,他的人生態度中,總是有我們曾經生活中的影子。在《士兵突擊》中,許三多這樣說:「好好活就是做有意義的事,有意義的事情就是好好活」。當我們在生活中經歷了各種苦難,還能依舊笑著向前走,這就是一種面對生命的樂觀態度,也是我們活著的意義。正如我們看見福貴經歷的跌宕起伏的一生,然後深刻感受到,他在生活中所曾經歷過的迷茫、彷徨、害怕、難過、悲傷、無奈,和最終的釋然、放下。
  • 福貴如此悲慘的一生,卻還堅強的活著,他究竟參透了什麼道理
    我最喜歡遨遊在書海中的感覺,這麼多年來讀的書也不算少,其中我最心動的一本書莫過於餘華的《活著》。,因為嗜賭成性,一夜之間連輸帶被騙,輸光了百畝田產和房屋,福貴的父親被富貴氣的上廁所時掉在了糞缸旁邊摔死了,福貴從此一貧如洗,不巧的是母親還患了疾病,福貴去城裡求藥,不料被國民黨部隊抓了壯丁,過了許久,被解救出來後,福貴匆忙回到家後,發現母親早就病死了,而福貴悲慘的一生才從這裡剛剛開始。
  • 上世紀的高分禁片,最好的國產電影,很多人生道理都被它說盡了
    福貴在隨軍生涯中聽到過傷兵徹夜的哀嚎,看見過在自己身邊倒下的戰友老全,經歷過爬出死人堆的重生,他說「要好好活著」。而他的女人家珍,同樣也令人動容,她用自己的一生,詮釋了中國女人對於「活著」的理解。通觀整部影片,對於富貴來說,活著是充滿希望的。影片從頭到尾被陰影籠罩卻叫《活著》,一個承受了坎坷命運的人卻叫「福貴」,這是獨特的黑色幽默。
  • 從《水滸傳》中「高俅發跡」這件事,我們能悟出哪些人生道理?
    高俅從一個居無定所的潑皮無賴,到大宋皇帝身邊的寵臣,他的一生極富傳奇色彩。他緣何能從眾多遊手好閒的人中脫穎而出呢?我認為主要有以下幾點原因:一、做人一定要有特長。高俅興趣愛好廣泛,他不僅會吹拉彈唱,還會刺槍使棒。但他最擅長的莫過於踢一腳好球。正是他的這一愛好,才使得他的人生開掛。估計就連高俅自己也不會想到踢球能改變他的人生。
  • 《隱秘而偉大》:真的勇士敢於直面血淋淋的現實,不會拿良心冒險
    換句話說,大眾若是人人都擺脫了愚昧無知,又怎會需要一個個勇士前赴後繼為此奮鬥不息?真正的活著該是什麼樣?
  • 《笑傲江湖》:普通人能從配角林平之的人生經歷學到什麼?
    確實,他們是整本書中的靈魂人物,特別是令狐衝,一身正氣而又放蕩不羈,爽朗豁達,無人不折服於他的魅力之下。而我覺得,書中配角林平之亦值得仔細一看,特別是他這一生的悲劇,讓人唏噓嘆惋。他願意在酒鋪中為&34;出頭,也曾為愛馬慘死而落淚,敢於冒著生命危險去背回兩名鏢師的屍體……此時,他秉信正義,相信善良,崇尚敢作敢當的英雄氣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