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愛讀書的膽小鬼
原創作品,抄襲和洗稿必究。
《平凡的世界》裡面最讓人動容的無非是孫少平的艱苦奮鬥。在那樣的時代下,我看到的是,孫少平不屈不撓奮鬥的力量。他的一生都在為了自己的理想進行奮鬥。
孫少平在原著中是路遙最青睞的男主角,他比孫少安更受歡迎。初次看到孫少平,給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很普通很淳樸,本該無憂無慮長大的他,在中學時期就承受了所有的壓力。
他是普通人家的窮苦孩子,剛上中學的時候,孫少平自卑而敏感,他穿的衣服勉強可以蓋住自己的身體,有時連飯都吃不飽,連最差的丙菜都吃不起,有次幹力氣活的時候,他自己營養不良,導致了暈倒。
因此他看慣了人世間的冷暖,深知只有通過自己努力,為自己的目標進行奮鬥,才能走出山村,擁有幸福的生活,追求自己的理想。
隨著故事的發展,孫少平經歷不同身份的轉換經歷社會和生活,歷經重重考驗。想要擁有幸福生活,孫少平除了學習工作,剩下的就是借書讀書。
讀書讓他不同凡響,即使出身貧苦,每天辛苦勞作,身處山村,也可以讓他開闊眼界,提高自己的認識,使他的胸懷更加寬廣。
人生不能等別人來安排,需要自己進行選定目標,進行奮鬥。 究竟是什麼給予了他戰勝黑暗和坎坷的勇氣與信心。我們可以從孫少平身上學到三點。
畢業之後,孫少平可以接受他爸或者他哥給他安排的生活。他在自己的哥哥的磚廠和哥哥,一起幹出一番事業,或者選擇被他爸安排當會計。
他明確拒絕了,他想要擁有自己理想中的生活,不允許別人改變他的生活方向,做事情從來不迷茫,能夠高效率的完成很多事。
在高中畢業的時候返回雙水村,去村裡的小學進行教書。因為學校被迫解散,他不得不回家進行務農。
儘管他每天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幹著農活,但是他早已經從書中了解到,原來在他所在的原西縣雙水村之外還有一個更加精彩並且充滿著神奇的繁華世界。
他不甘心於此,從而產生了去城裡闖蕩的想法。這並不是因為他想逃避,而是也不是為了錢,只是想要讓自己接受一些生活的洗禮。
當得知孫少平想要離開的時候,父親雖然很震驚,但是他知道孩子有一顆不安分的心,他理解孩子的想法,尊重孩子的選擇。
他決定到黃源進行打工。在那樣的境遇下,孩子做出這個決定能夠得到父母的支持寥寥無幾,很難得的可貴。
每天進行勞動,閒下來的時候,他就會通過兩個途徑去接觸生活當中的瑣事,並進行自己的一些感悟。
一個途徑是,去街上閒逛。只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好奇心,他自己以前所沒有遇到過的事情。另一個途徑就是,通過讀書從最初的《鋼鐵是怎樣煉成》到頻繁的去縣圖書館進行借書,再到與郝紅梅進行相互借閱,最後是他和田曉霞聯繫的《參考消息》。
書不僅成就了孫少平的「初戀」,還引發他和田曉霞的緣分,重要的是豐富了他的修養,提高了他的層次,激發了他對人生更深層次的思考。
因為這些書,也讓他的精神能夠得到一點點安慰,並且喚醒了他對未來美好生活的嚮往。
通過讀書孫少平更加理性,也更加有了自己的一些思考,不是採取好高騖遠的態度去對待,而是採取在平凡的工作上認真做好自己的事情。
孫少平在黃原攬工的時候遇到的第一個就是曹書記,他其實是一個很厚道的人。當孫少平在遠方舅舅的帶領下,來到了曹書記家。
當時窯洞已經開始建造起來了,已經不需要做工的人,發現孫少平急切找工作,曹支書還是留下了他。
孫少平沒有因為他的工錢少於其他人而選擇偷懶,而是更加賣力的進行勞動。在勞動的過程中,把自己背上都磨破了還堅持背石頭。
孫少平的勤勞舉動讓讓曹支書看在眼裡,等到活完之後,支書堅持堅持想要多給他開工資,但是卻被他拒絕了,這種不接受別人饋贈的態度,使他的男子漢的氣概顯示的出來。
他這一舉動更讓曹支書堅定了自己的想法,決定把孫少平的戶口從雙水村遷到了黃源。
曹書記的這一舉動,把孫少平徹底給砸暈了。因為他認為自己就是一個地地道道的農民突然有一天成為城裡人,這就像天上掉餡餅。
於是在黃原攬工的日子裡,孫少平總是時不時常的拿著禮物去看望曹支書一家,表達自己對他們的感激之情。
贈人玫瑰,手有餘香,善良化成了孫少平的一種本能,所以他走到哪裡都能遇上生命的貴人。
曹書記之所以這麼盡心盡力的為孫少平,不是僅僅因為喜歡他,把孫少平當成了女婿,並沒有透露一絲口風,吸引他的最重要一點還是孫少平的人格魅力,覺得他很有文化,有知識,更是懂得禮儀的人。
後來得知,曹書記的女兒並不願意嫁給孫少平,曹書記覺得還是對不起孫少平。於是幫他成為了一個煤礦正式工人。
一個挖煤的工作對很多人來說就是一個髒活累活,這份正式工作讓孫少平從農民變成了一名工人。
來到這裡之後,孫少平似乎從工作中找到了真正的自我,找到了他一直追尋著的理想生活。
在大亞灣煤礦,同來的其他同事,都受不了這個苦,想著各種藉口進行曠工,但是他卻選擇了全勤。
在這個滿是黑煤炭的窯礦裡,孫少平努力的工作,別人再三推脫不願意做的事情,他總是第一個上前,多苦多累的井下工作都無法磨滅他心裡的熱情。
孫少平依然堅持著讀書的習慣,他用剩餘的工資來買一些自己所喜愛的書報和雜誌。一邊堅守著自己的想法,一邊腳踏實地的想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更加明朗的人生。
他不僅需要養活自己,還想要靠自己的雙手為父母蓋一棟新房子,讓父母有尊嚴的在村裡活下去,想要資助妹妹完成全家人的夢想,培養成為一名有文化的大學生。
雖然出身貧寒,也歷經千辛萬苦,孫少平始終清楚自己需要的是什麼,因此他與現實做著不懈的抗爭。
他一直沒有放棄讀書的習慣,哪怕在求學時食不果腹、衣不遮體,哪怕在打工扛活時身心疲憊、遍體傷痕,他一直千方百計的保持著閱讀的習慣,書一直是他最好的精神食糧。
不斷的閱讀,使他擁有不同於常人的眼光和態度。他更沒有放棄夢想,甚至希望著礦井能夠用先進的工藝和技術裝備,期望考取煤炭技術學校。
縱使一路荊棘叢生,但他從不向命運低頭。他明白,一切屈辱、折磨、磨難,都是通往成功的階梯,他驕傲地將此稱作苦難的學說。
正如歌德所說,只有剛強的人神聖的意志,凡是戰鬥的人就能取得勝利。
田曉霞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她為孫少平提供源源不斷的書籍,給孫少平帶來無限希望,使孫少平在追逐夢想的路上不再孤單、不再彷徨。
命運往往令人措手不及,正當他們憧憬未來的時候,一場暴雨令這對戀人陰陽相隔。美麗的田曉霞為了救人英勇犧牲,永別了她摯愛的孫少平。
孫少平得知噩耗後痛不欲生,他拼命的以工作麻木自己,抑制對戀人洶湧的思念和痛苦,這引起了慧英的同情。
慧英是孫少平的師傅王世才的老婆,王世才因意外去世後,孫少平時常前去照顧慧英母子。
他們懂得彼此的悲苦,理解失去的傷痛,在平凡的歲月裡,他們起鍋搭夥相濡以沫,如親人般,過著柴米油鹽一朝一夕的瑣碎日子。
也許他們之間永遠不會有濃烈的男女之愛,但理解與體諒更能撫慰人心。
生活很苦也很美,在有缺憾的人生裡,有時亦能開出幸福的花朵。在這部獲獎無數的文學巨著裡,每一個人物都有血有肉,每一段愛情都令人感喟。
在《平凡的世界》裡,我們讀著平凡人的喜怒哀樂,其實讀的也是每一個普普通通的自己。
我們都是凡人,過著平凡卻豐富多彩的生活,悲傷有很多,幸福也從未缺席。我們相信,在最平凡的日子裡,也能把自己的生活過得有滋有味。
今日話題你認為,
人生需要自己進行奮鬥嗎?
歡迎留言討論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