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魔鏡》是西班牙作家法布拉,於1959年創作的第一部長篇小說。小說一經出版,就因獨特的風格和離奇的故事情節,受到西班牙青少年的廣泛歡迎。隨後被翻譯成十幾種語言,最終獲得西班牙安徒生文學獎。
說起《魔鏡》這部小說,就要說說作者小時候的趣事了。8歲的時候,有一回,法布拉一不小心橫穿過一面鏡子。這讓他幾乎失去了一隻手臂和鼻子。他全身被縫了40針,裹得如粽子一般,躺在醫院裡,卻由此開始了他的寫作之旅。
《魔鏡》的靈感正是來源於讓作者受傷的那面鏡子。從盼望通過魔鏡改變命運,到明白命運由自己說了算,主人公哈維爾的經歷可謂一波三折。
好在哈維爾醒悟得不算太晚,一切都得靠自己,沒有什麼神奇力量能讓人不勞而獲的。正所謂,我命由我不由天。
1.第一面魔鏡:魔鏡能預示未來,卻不能改變未來。
主人公哈維爾是一個普通的小學生,甚至在老師眼裡,是一個一無是處的差生。
他糟糕的一天,是從早上起晚了開始。被老師記名遲到只是一個開端。整個上午,他不會做數學題就也算了,連明明知道答案的塞萬提斯創作了堂吉訶德,都被他說成了堂吉訶德創作了塞萬提斯。
更糟糕的是,下午踢足球時,他喜歡的女孩加布裡埃拉從旁邊經過,卻正好看見足球從他雙腿之間滾進球門。作為守門員,哈維爾難堪不已。然而,加布裡埃拉的眼神,更是秒殺了他所剩無幾的底氣。
接下來的課,他因為別人的錯,被老師趕出了教室。老師叉著腰,一手指著門,瞪著眼睛衝他大喊:「滾出去,我絕不會讓你通過我的考試的!」
直到放學,哈維爾都是躲在廁所裡,以免被教導處的老師看見他不上課,再記上一筆。
窘迫的哈維爾熱切盼望著,能有一種神秘力量,讓他預知未來,以便他能對即將發生的好的,不好的事情做些準備。
奇蹟真的出現了。一個雙眼會變色的白鬍子老爺爺出現在小路的盡頭,向他推銷一種可以預見未來的魔鏡。
憑藉魔鏡,哈維爾能猜中數學老師第二天會提問什麼問題。能預測球賽的獲勝方,比分,甚至還知道是誰進了球。他變成了學校的風雲人物。
一時間,所有的男孩女孩都靠近他,想問他點什麼。爸爸甚至設想要不要送他去神童學校。然而,一切的美好被一場數學考試打破了。
當哈維爾透過魔鏡,看到自己在明天的考試中,成績良好時。他鬆懈了:既然我會在考試中得個良好,那我為什麼還要學習呢?
哈維爾合上課本,不再複習了。他甚至去看了一會兒電視。這種考試前的輕鬆和快樂,他從未有過。
第二天看到試題,悲慘來了。所有的問題都是他前一天本來要複習的內容,如果沒有看魔鏡的話。。。 。。。
零分,全班倒數第一。哈維爾氣急敗壞,認為魔鏡欺騙了他,一氣之下摔碎了魔鏡。
哈維爾沒有細想,魔鏡只是顯示了它看到的東西。之所以不準確,是哈維爾在看過魔鏡之後,不再複習了。是他改變了未來。
試想一下,如果他依舊複習,那麼,魔鏡顯示的未來就一定會發生,可惜他並沒有那樣做。
2.第二面魔鏡:魔鏡裡看到的糟糕未來真的不可逆轉嗎?
再次遇到白鬍子老爺爺。很幸運,哈維爾又得到一面魔鏡。這一次,哈維爾似乎吸取了教訓。無論從魔鏡裡看到什麼,他都要驗證兩三遍,每一次,魔鏡都沒讓他失望。漸漸的,哈維爾對魔鏡預示的未來深信不疑。
數學補考來了。哈維爾從魔鏡中看到,自己還是不及格。他邊複習,邊一次次掏出魔鏡。每次都顯示,他的數學不及格。
哈維爾被擊垮了:既然事情已經不可逆轉,我幹嘛還要努力呢?哈維爾放棄了複習,甚至跑去看電視,直到爸爸媽媽叫他去睡覺。
然而,補考的三道題正是他前一天晚上馬上要複習到的內容,如果他沒有因為看了魔鏡而放棄的話!哈維爾懊悔不已,如果那個時候,自己能堅持一下,堅信自己可以改變未來的話。那麼,現在,他就能通過自己的努力通過考試了。
哈維爾的補考還是不及格。他認為魔鏡又一次欺騙了他。摔碎魔鏡後,哈維爾開始努力學習。一個月後,他通過了再次補考,受到了老師的稱讚。
此刻,哈維爾又看見了白鬍子老爺爺。他抱怨魔鏡時,白鬍子老爺爺卻點醒了他:魔鏡是一個很有用的工具,但絕不是起決定性作用的東西。擁有它的人不能事事依賴於它,要依靠的還是他自己。
總結:
小說的情節當然是虛構的。現實生活中,我們誰也沒見過魔鏡,更別說擁有魔鏡。但換一個角度說,我們每個人心裡都有一面魔鏡,那就是你做事的決心和毅力。
你有多堅定,你有多努力,你實現理想的機率就有多大。我命由我不由天。聽天由命的結果,往往是失望和失敗並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