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其實小孩子很壞的,最壞的就是小孩子,嫉妒心很強,看到優秀的人就會拉幫結拜欺負他。」摘自電視劇《隱秘的角落》第一集某網友的評論。
到底是什麼讓這位網友對小孩子的評價如此「悲觀」,作出這麼「絕望」的評論?
某網友的評論
豆瓣已經很久沒有出現評分超過9.0的國產劇了,《隱秘的角落》之所以獲得高分,離不開它內容的深度和網友的共鳴,但往往問題出在網友的共鳴裡。
這部劇確實算得上是部「良心巨製」,每一集的時長都可以當作一部單獨的電影來看待,但是我今天要說的不是這部劇,而是看完這部劇後,網友的共鳴。
電視劇第一集就向我們刻畫了三個「非常特別」的孩子,其中「朱朝陽遭遇校園霸凌事件」在眾網友的評論裡被討論的最熱。單親媽媽要努力工作沒有時間把孩子朱朝陽照顧得方方面面,父親娶的後媽生了個女兒深得父愛,而朱朝陽因為跟著母親,父母經常不在家,不得不讓自己快速的成長起來,好讓母親少操心。處處展現出與年齡不符的成熟,讓眾網友非常心疼,心疼他的「懂事」。獨自吃飯,獨自學習,是一個高度自律的人,經久未見的髮小嚴良和普普來投奔他,善良的他收留了這兩個從福利院跑出來的朋友,禮貌的他又把自己的床讓給了唯一的女生普普,自己卻和發小打地鋪。害人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早晨出門買早餐也不忘先把媽媽的珠寶藏起來,並用一根頭髮為接下來的信任加了「雙保險」。他渴望友誼,並不是生來孤僻,就像他接到媽媽景區出事回不來的電話拔腿追出去,希望小夥伴沒走遠,不至於露宿街頭,他所有的品質都和他皺起的眉頭一樣讓人心疼。
從他的學習成績可以看出他到底有多努力,考試的時候,把同學作弊傳遞的紙條掃到地上,也可以看出他明辨是非的能力,知道什麼是對錯,大丈夫做事光明磊落,正義感十足。但是,受原生家庭因素的影響,讓過分懂事的他不懂得為人處世的圓滑,性格孤僻的他得不到其他同學的友好相待。因為沒有幫助同學作弊,助紂為虐,打籃球的時候遭到了校園霸凌,回到課室喝到加了橡皮擦的水。
我小時候也遭受過校園霸凌事件,而我並不是成績最好的,也不是單親家庭,性格也不孤僻,相反,我很外向,活潑開朗。我只是一個轉校生,卻有好事的同學一下課就來扔我的課本筆盒,拿髮蠟往我的頭髮上抹。這種事,真的能怪我不會和同學打好關係,沒有遠見,保留人脈關係嗎?難道欺負他人的孩子就沒有錯嗎?他們的原生家庭又給他們帶來了什麼樣的影響,使得他們形成這種「壞孩子」的處世方式,也是值得每一位父母深思的。從評論區,我們可以看到,遭遇過校園霸凌的人不在少數。
這是多麼可怕的共鳴啊!從孩子上學開始,就有一半的時間不在自己身邊,如果除去睡覺和父母加班的可能,就更少了。缺失的教育加上不去關心孩子的校園成長環境,不去聆聽孩子自己的聲音,你都不知道自己的孩子遭遇了什麼,都做了什麼。朱朝陽的母親面對老師的反饋,堅持自己的觀點「學生就應該學習,其他一切不重要。」現實是,其他一切真的不重要嗎?學習只是生活的一部分,是為了更好的生活。
朱晶晶是朱朝陽同父異母的妹妹,在踩了父親給朱朝陽買的新鞋後,作為一個母親,第一時間叫朱晶晶向朱朝陽道歉,這個本來是對的,但是朱晶晶回答:「我不道歉,我又不是故意的。」這時,作為一個母親的回答卻是:「人家又不像你,天天有新鞋穿。」
一句話映射了一個區別對待的家庭環境和畸形的教育問題。我們心疼的不止是朱朝陽,也心疼被灌溉「錯誤的愛」的朱晶晶。父母過分的寵溺,自然會養出一個不懂禮貌,嬌縱跋扈的孩子,這能怪孩子嗎?
回到那個網友的話:「其實小孩子很壞的,最壞的就是小孩子,嫉妒心很強,看到優秀的人就會拉幫結拜欺負他。」真的是這樣嗎?當然不是的,每一個孩子都是一張白紙出來的,父母給他們灌輸的什麼,所處的環境怎麼樣,很重要。孩子在明辨是非對錯的時候,需要父母細心引導,孩子小,容易受環境的影響,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也是需要父母給到更多的關懷。種瓜得瓜,種豆得豆,孟母三遷就是因為孟母對孩子的生長環境觀察入微,及時把孩子從不好的環境中拉出來。
如果父母不作出好的表率,孩子在耳濡目染下只會更壞,從孩子們會「拉幫結派」的行為上,我們就能看出孩子是多麼稚嫩,容易唆擺。大環境對孩子的性格、習慣、學習養成都是如此重要,如果每一位家長都能去關心孩子,主動去接近更好的事物,那相信,孩子依舊是我們的希望,我們的未來。
不要放棄孩子,我們本身,就是孩子最好的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