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端妃第二次出現,是在安陵容已經得寵後,端妃說:最近總聽見有位女子唱歌,聲音宛若黃鸝。
吉祥:這是安常在。
這兩句話的信息量也特別大。
端妃犯事之後,就遣散身邊的僕人,只剩下吉祥一個貼身侍婢。
但是據我觀察,端妃的奴僕被遣散後,未必與端妃毫無聯繫,而是作為端妃在各處的耳目,並經由翠果將消息匯聚起來。
否則一個棄妃的貼身丫鬟,為什麼僅憑聲音,就可以判斷這是「安常在」,安陵容封常在可是得寵以後的事,說明吉祥這裡的信息更新的還挺快的。
這也可以解釋,雖然端妃很低調,但是她的消息特別靈通,往往可以及時的出現在重要的地方。
當端妃說:我的心裡只有恨的時候,就知道華妃當日強行灌下紅花,對端妃造成了多少心理創傷,也讓她想收一個養女(溫宜)的想法,成為一個執念。
注意這裡吉祥說的:咱們總會有機會的。
吉祥用「咱們」這個代詞,非常有深意。
在古代封建社會,主人和奴僕是不能同用「我們」的(咱們比我們還要親密一點),以顯示身份上的差距。
在《紅樓夢》中,有次平兒和鳳姐一起在炕上吃飯,用了「你我」。
鳳姐就笑著說:看你急了,滿嘴你呀我的起來。
平兒:偏說你,你不依,還不是一頓嘴巴子,難道我這臉上,還沒嘗過不成?
雖然平兒嘴上反駁了,但是她心裡也知道,鳳姐說的對,主子和奴僕不能用「你我」這種平等的稱呼,鳳姐真要挑刺(掌嘴),她是佔理的。
但是這裡吉祥就很自然的用「咱們」,端妃還很自然的接口說:我們不僅需要機會,我們還需要人。
從這代詞可以推演出,端妃和吉祥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雖名為主僕,其實不亞於姐妹,而吉祥也直接介入到端妃的「復仇計劃」中,並且在計劃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信息總管)。
後來,華妃和曹琴默設計用溫宜公主吃木薯粉來誣陷甄嬛,這個消息也是通過吉祥傳到端妃耳朵裡的。
對於端妃來說,華妃和曹琴默平時怎麼鬧她都無所謂,但是事情若是牽涉到她未來的養女(溫宜公主),端妃就不能袖手旁觀。
而且端妃也一直想要找個機會,聯絡上甄嬛。
她想要利用甄嬛,想要讓甄嬛幫她鬥倒華妃,首先她就的先讓甄嬛信任她,與她結盟,所以今天這一趟,就是端妃送給甄嬛的「見面禮」。
在端妃出現之前,甄嬛正被華妃和曹琴默聯合起來誣陷,人證物證俱全,她百口莫辯。
沒想到端妃一出場就為她解了圍:當夜莞貴人是和本宮在一起。
而且端妃還說:不然這裡恐怕就要唱竇娥冤了,就說明前面華妃一直在故意冤枉甄嬛。
皇上一聽,立刻笑的如裂了縫的長生果一般。
端妃厲害就厲害在,雖然她每次出場都有她自己的目的,但是只要皇上在場,她說的話,總是可以符合皇上的期望。
皇上並不相信甄嬛會真的用木薯粉來為難溫宜,她並不是那種氣量狹小,目光短淺而惡毒的婦人,而且這次的證據如此湊巧,更像是「誣陷」,只不過甄嬛自己也沒有證據她沒有去過清涼殿,所以皇上不能顯得過於偏袒,此時端妃一出現,皇上立馬喜笑顏開,端妃不止是甄嬛的及時雨,她也是皇上的及時雨,所以才能保證她幾乎每次出手都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因為她總是和最終裁決者站在同一邊。
布了如此巧妙的一個局,快要收網了,卻被端妃來攪局,華妃自然不樂意:端妃一向身子不好,為何會漏夜離宮?
這就是華妃不識趣了,她總是會為了自己的目的,和皇上站到對立面,這也註定了她這個計劃是不會成功的。
面對華妃的質問,端妃當然可以解釋的天衣無縫,但是她沒有這麼做,她把這個解釋的機會讓給了甄嬛:不想和莞貴人如此有緣就是一個暗號,我的份編完了,接下來該你編了。
這是端妃給甄嬛的一個考驗,既然要結成盟友,那麼默契度,伶俐值,能言善辯的功底都是要考驗的。端妃收人和皇后不一樣,皇后收的是單純的工具人,下屬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要有自己的想法,只要聽話就可以了,但是端妃收的是真正的盟友,大家平時要避人耳目獨立行動的,所以是否默契是一定要考驗的,以免任務行進到一半,一方掉鏈子,另外一方還難以補救。
這時候皇上的反應也非常有意思,他一開始就不相信甄嬛那日是真的和端妃在一起。
但是端妃的及時出現,的確解了甄嬛的危機,所以他打算順水推舟,不管你們編什麼朕都相信,反正最終裁定權在朕的手裡。
所以他問甄嬛:為什麼不提及與端妃相遇之事呢?
他根本不想知道答案,因為他已經知道答案「都是你們編的」,他這麼問是搪塞華妃,因為華妃不相信,所以你們給我編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對付她一下。
而當甄嬛真的把幾乎天衣無縫的理由編出來的時候,皇上又忍不住諷刺了甄嬛一下,因為甄嬛這差不多等於當面欺君了:莞貴人很守承諾。
潛臺詞:什麼承諾,都是當著朕的面瞎編的吧,真的當朕老糊塗了?
所以甄嬛這裡一臉膽怯的神情,她此時剛剛進宮,為人還比較稚嫩青澀,不知道在宮裡要生存下去,學會巧妙的說謊是家常便飯,皇上、皇后、端妃都是個中老手,這時候不在於你說的話對不對,而在於你說的話能不能把這燙手山芋給拋出去,所以等於這一局是皇上、皇后、端妃、甄嬛四個人聯合起來誆騙華妃,如果再算上曹琴默故意設此局,就是為了華妃奸計暴露可以名正言順的奪回溫宜,那華妃應該是被在場的所有人聯合起來當涮羊肉一般涮了一回。
此事一完,端妃去找甄嬛說話,兩人一拍即合,立刻就結盟起來。
但是端妃這裡對甄嬛說的話,是非常具有導向性的。
甄嬛剛剛入宮,雖然人聰明絕頂,但是對宮裡盤根錯節的勢力範圍,還是不甚了解,也不會知道,其實看似端莊和藹的皇后才是最後的boss,但是端妃是一早知道皇后有問題的,而且她一早就懷疑純元皇后是死在皇后的手裡。
但是她在和甄嬛的談話中,從來都沒有提及這點,她先提到宮裡的孩子三災八難的,比宮裡多多了,又提到華妃和曹琴默完全是衝著你(甄嬛而來),我能保住你一次,但不能事事如此,要甄嬛小心提防華妃(忽略皇后)。
把害溫宜一事和陷害甄嬛一事攪合在一起說,就很容易讓甄嬛以為華妃才是喜歡對宮裡的孩子下手的大魔頭。
這對甄嬛產生了很強的誤導性,使她一直到純元故衣事件之前,都沒有察覺皇后的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