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棄妃到皇貴妃,說說端妃的逆襲之路2

2020-10-04 小野綠

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沒有。

端妃第二次出現,是在安陵容已經得寵後,端妃說:最近總聽見有位女子唱歌,聲音宛若黃鸝。

吉祥:這是安常在。

這兩句話的信息量也特別大。

端妃犯事之後,就遣散身邊的僕人,只剩下吉祥一個貼身侍婢。

但是據我觀察,端妃的奴僕被遣散後,未必與端妃毫無聯繫,而是作為端妃在各處的耳目,並經由翠果將消息匯聚起來。

否則一個棄妃的貼身丫鬟,為什麼僅憑聲音,就可以判斷這是「安常在」,安陵容封常在可是得寵以後的事,說明吉祥這裡的信息更新的還挺快的。

這也可以解釋,雖然端妃很低調,但是她的消息特別靈通,往往可以及時的出現在重要的地方。

當端妃說:我的心裡只有恨的時候,就知道華妃當日強行灌下紅花,對端妃造成了多少心理創傷,也讓她想收一個養女(溫宜)的想法,成為一個執念。

注意這裡吉祥說的:咱們總會有機會的。

吉祥用「咱們」這個代詞,非常有深意。

在古代封建社會,主人和奴僕是不能同用「我們」的(咱們比我們還要親密一點),以顯示身份上的差距。

在《紅樓夢》中,有次平兒和鳳姐一起在炕上吃飯,用了「你我」。

鳳姐就笑著說:看你急了,滿嘴你呀我的起來。

平兒:偏說你,你不依,還不是一頓嘴巴子,難道我這臉上,還沒嘗過不成?

雖然平兒嘴上反駁了,但是她心裡也知道,鳳姐說的對,主子和奴僕不能用「你我」這種平等的稱呼,鳳姐真要挑刺(掌嘴),她是佔理的。

但是這裡吉祥就很自然的用「咱們」,端妃還很自然的接口說:我們不僅需要機會,我們還需要人。

從這代詞可以推演出,端妃和吉祥的感情是非常深厚的,雖名為主僕,其實不亞於姐妹,而吉祥也直接介入到端妃的「復仇計劃」中,並且在計劃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信息總管)。

後來,華妃和曹琴默設計用溫宜公主吃木薯粉來誣陷甄嬛,這個消息也是通過吉祥傳到端妃耳朵裡的。

對於端妃來說,華妃和曹琴默平時怎麼鬧她都無所謂,但是事情若是牽涉到她未來的養女(溫宜公主),端妃就不能袖手旁觀。

而且端妃也一直想要找個機會,聯絡上甄嬛

她想要利用甄嬛,想要讓甄嬛幫她鬥倒華妃,首先她就的先讓甄嬛信任她,與她結盟,所以今天這一趟,就是端妃送給甄嬛的「見面禮」。

在端妃出現之前,甄嬛正被華妃和曹琴默聯合起來誣陷,人證物證俱全,她百口莫辯。

沒想到端妃一出場就為她解了圍:當夜莞貴人是和本宮在一起。

而且端妃還說:不然這裡恐怕就要唱竇娥冤了,就說明前面華妃一直在故意冤枉甄嬛。

皇上一聽,立刻笑的如裂了縫的長生果一般。

端妃厲害就厲害在,雖然她每次出場都有她自己的目的,但是只要皇上在場,她說的話,總是可以符合皇上的期望。

皇上並不相信甄嬛會真的用木薯粉來為難溫宜,她並不是那種氣量狹小,目光短淺而惡毒的婦人,而且這次的證據如此湊巧,更像是「誣陷」,只不過甄嬛自己也沒有證據她沒有去過清涼殿,所以皇上不能顯得過於偏袒,此時端妃一出現,皇上立馬喜笑顏開,端妃不止是甄嬛的及時雨,她也是皇上的及時雨,所以才能保證她幾乎每次出手都可以達到自己的目的,因為她總是和最終裁決者站在同一邊。

布了如此巧妙的一個局,快要收網了,卻被端妃來攪局,華妃自然不樂意:端妃一向身子不好,為何會漏夜離宮?

這就是華妃不識趣了,她總是會為了自己的目的,和皇上站到對立面,這也註定了她這個計劃是不會成功的。

面對華妃的質問,端妃當然可以解釋的天衣無縫,但是她沒有這麼做,她把這個解釋的機會讓給了甄嬛:不想和莞貴人如此有緣就是一個暗號,我的份編完了,接下來該你編了。

這是端妃給甄嬛的一個考驗,既然要結成盟友,那麼默契度,伶俐值,能言善辯的功底都是要考驗的。端妃收人和皇后不一樣,皇后收的是單純的工具人,下屬不能有自己的想法,也不要有自己的想法,只要聽話就可以了,但是端妃收的是真正的盟友,大家平時要避人耳目獨立行動的,所以是否默契是一定要考驗的,以免任務行進到一半,一方掉鏈子,另外一方還難以補救。

這時候皇上的反應也非常有意思,他一開始就不相信甄嬛那日是真的和端妃在一起。

但是端妃的及時出現,的確解了甄嬛的危機,所以他打算順水推舟,不管你們編什麼朕都相信,反正最終裁定權在朕的手裡。

所以他問甄嬛:為什麼不提及與端妃相遇之事呢?

他根本不想知道答案,因為他已經知道答案「都是你們編的」,他這麼問是搪塞華妃,因為華妃不相信,所以你們給我編個說得過去的理由對付她一下。

而當甄嬛真的把幾乎天衣無縫的理由編出來的時候,皇上又忍不住諷刺了甄嬛一下,因為甄嬛這差不多等於當面欺君了:莞貴人很守承諾。

潛臺詞:什麼承諾,都是當著朕的面瞎編的吧,真的當朕老糊塗了?

所以甄嬛這裡一臉膽怯的神情,她此時剛剛進宮,為人還比較稚嫩青澀,不知道在宮裡要生存下去,學會巧妙的說謊是家常便飯,皇上、皇后、端妃都是個中老手,這時候不在於你說的話對不對,而在於你說的話能不能把這燙手山芋給拋出去,所以等於這一局是皇上、皇后、端妃、甄嬛四個人聯合起來誆騙華妃,如果再算上曹琴默故意設此局,就是為了華妃奸計暴露可以名正言順的奪回溫宜,那華妃應該是被在場的所有人聯合起來當涮羊肉一般涮了一回。

此事一完,端妃去找甄嬛說話,兩人一拍即合,立刻就結盟起來。

但是端妃這裡對甄嬛說的話,是非常具有導向性的。

甄嬛剛剛入宮,雖然人聰明絕頂,但是對宮裡盤根錯節的勢力範圍,還是不甚了解,也不會知道,其實看似端莊和藹的皇后才是最後的boss,但是端妃是一早知道皇后有問題的,而且她一早就懷疑純元皇后是死在皇后的手裡。

但是她在和甄嬛的談話中,從來都沒有提及這點,她先提到宮裡的孩子三災八難的,比宮裡多多了,又提到華妃和曹琴默完全是衝著你(甄嬛而來),我能保住你一次,但不能事事如此,要甄嬛小心提防華妃(忽略皇后)。

把害溫宜一事和陷害甄嬛一事攪合在一起說,就很容易讓甄嬛以為華妃才是喜歡對宮裡的孩子下手的大魔頭。

這對甄嬛產生了很強的誤導性,使她一直到純元故衣事件之前,都沒有察覺皇后的真面目。

相關焦點

  • 從棄妃到皇貴妃,說說端妃的逆襲之路1
    可神奇的是,就是這樣一個沒有生育能力的殘血棄妃,在幾乎已經成了皇上和太后的棄子的情況下,她硬是能逆襲翻盤,不僅扳倒了她的宿敵華妃和皇后(都是借著甄嬛的手),收養溫宜做義女(不能生育就殺母奪女),連跳兩級變成僅次於皇后的皇貴妃,這一切的一切,不是一句「好運」可以解釋的清楚的。
  • 從棄妃到皇貴妃,說說端妃的逆襲之路3
    今天這一章,我來說說富察貴妃被皇后害的流產一事這事其實特別簡單,皇后發現富察貴人有孕,擔心她生下龍子之後威脅自己的地位,所以利用安陵容善於制香的本事,調配出富察貴人特有的香粉讓松子聞,最後導致在春天心情本就煩躁的松子撲到富察貴人身上,導致富察貴人小產。
  • 端妃逆襲之路完結篇:端妃為什麼「又病了」?
    >逆襲之路前後各有關聯,閱讀此文之前,請先重溫:端妃逆襲之路1:溫宜生日,端妃出場端妃逆襲之路2:端妃為何要幫甄嬛?端妃逆襲之路3:端妃隱瞞重要信息端妃逆襲之路4:端妃為什麼那麼恨華妃?端妃逆襲之路5:曹琴默到底死在誰的手上?
  • 端妃逆襲之路9:甄嬛為什麼要把皇貴妃的名位讓給端妃?
    而且無論如何,要以端妃「為尊」,居於甄嬛之上,否則甄嬛覺得「終究難安」。很多評論都說,甄嬛捨棄了皇貴妃的尊榮,送給端妃一份大禮,好報答端妃滴血驗親時候立下的奇功。但我覺得,這不是事後補償的大禮,而恰恰是端妃知道雙生子真相以後的「封口費」。
  • 甄嬛是貴妃,端妃是皇貴妃,為什麼二人相見時行的卻是平級禮儀?
    皇后為懷孕的安陵容求晉封妃位的時候,甄嬛順水推舟向皇帝求了大封六宮,原本皇帝是準備封甄嬛為皇貴妃的,但是在甄嬛的再三請求下晉了端妃為皇貴妃。,但是一旦做了皇貴妃就會有一個隱患,將來要是真的鬥倒了皇后,皇帝想立一個新的皇后就非甄嬛莫屬了。
  • 端妃逆襲之路10:早知道純元的死因,端妃為何忍了二十年?
    但是對於端妃來說,皇上的心思從來不難猜。因為宜修一再作死,皇上對她的夫妻情分已經消耗殆盡,如今不動手,只是沒有充足的理由而已,但是情分,已經沒有了。而因為當了皇貴妃,端妃和宜修的矛盾已經公開化,以宜修狹隘狠毒的個性,如果當了太后之後,是斷斷容不下端妃的。
  • 端妃果然手段老辣五條復仇計劃同時進行
    端妃,從一個不得寵的棄妃,越過貴妃位分,連跳兩級晉封成為僅次於皇后的皇貴妃,手握協理六宮之權,成為人生贏家。皇上病重,端妃一直侍奉在側。甄嬛氣死皇上後,端妃日夜傷心。不得已「臥床不起」,連請安和姐妹相聚也都「來不了」。可見,端妃的病,想病就能病,病了是對甄嬛的抗議,也是刻意疏離。
  • 這四點表明端妃已知曉甄嬛私通和雙生子的秘密
    在成功收養了溫宜,除去了華妃後,端妃和甄嬛的盟友關係被端妃單方面終止。甄嬛因「純元故衣」事件被禁足,端妃未出現;甄嬛以棄妃身份含恨離宮時,端妃未出現;甄嬛在宮外如何受辱吃苦,端妃從不過問。若非這樣,皇上駕崩後,宜修必然報復,端妃和溫宜也必將性命不保。端妃明哲保身和利己主義的處世哲學,使她必然會聯手甄嬛,共同除去宜修,確保晚年無虞。
  • 端妃逆襲之路4:端妃為什麼那麼恨華妃?
    以端妃的敏慧,就算事先不知道,等事情發生之後,心裡也應該猜的七七八八了。但她痛苦的是,她除了默默背下這個黑鍋以外,她什麼都不能說。一般發生這種事,肯定是要嚴查的,因為一碗藥經手的人太多了,沒有證據證明一定是端妃幹的。但是我估計這次,皇上並沒有嚴查(本來就是他做的),反而做出袒護端妃的樣子,把華妃失子的痛苦和怒火都引到端妃的身上。
  • 端妃逆襲之路5:曹琴默到底死在誰的手上?
    她以為她的狡猾心思矇騙了所有人,但其實皇上、太后,包括甄嬛都知道她是怎麼落井下石,將所有的罪責都推到華妃身上的。但是,小小的嬪位並沒有滿足曹琴默的野心,她當著音袖的面說:妃、貴妃,我要一步一步的爬上去。而音袖恰恰是皇上和太后派到曹琴默身邊的間諜。而且曹琴默既無恩寵,又無門第,只有一個女兒,怎麼可能再封妃,甚至是貴妃?
  • 端妃逆襲之路7:端妃為何要救崔槿汐?
    甄嬛入宮之後,曾到三個地方去拜碼頭(主動拜訪),一是太后,二是皇后,第三個就是端妃。從這點也可以看出,甄嬛剛一回宮,端妃的身份和地位是高過甄嬛的。這也是端妃期望的,她需要甄嬛主動親近她,來開啟再一次的結盟,以表示她和甄嬛一直是同盟關係,而不是上下級關係。
  • 端妃逆襲之路6:端妃為什麼不告訴甄嬛皇后的真面目?
    端妃之所以不告訴甄嬛皇后的真面目,以我的分析來判斷,我覺得端妃是出於「自保」。因為種種原因(詳細原因我下文會分析),端妃斷定,現在的甄嬛並非皇后的對手,如果告訴甄嬛真相,甄嬛手裡又有什麼砝碼能扳倒皇后?
  • 甄嬛傳:端妃竟然隱藏的這麼深
    端妃才是人生大贏家,有溫宜公主承歡膝下,又被封為「皇貴妃」。當然這與她的心計和努力是分不開的,接下來我們來說說端妃謀略。端妃是和華妃一同入王府的妃子,其實她是一個很有實力的女人,家庭背景也很強大富察貴人小產,是她發現的香料,安陵容和皇上孕中歡好,以至於流產,也是她發現的「催情藥」,甄嬛木薯粉事件,本已經沒有緩轉餘地,她兩句話就扭轉乾坤「我不愛管閒事」;崔槿汐和蘇培盛對食之事也是端妃引經據典說服皇上
  • 端妃逆襲之路8:甄嬛團隊第一輸出
    所以現在最重要的是,要把宜修從幕後拉到幕前,暴露整件事就是一樁蓄謀已久的陰謀。甄嬛不便出手,敬妃和欣貴人還都沒反應過來,所以只有端妃能出手了。而且端妃在暗示斐雯撒謊的同時,還說斐雯「事事分外留意主子的一言一行」。事出反常必有妖。如果斐雯在永壽宮潛伏另有目的,那到底是誰指使的,祺貴人只是一個小小的貴人,怎麼有那麼大的權力,把手伸到永壽宮去收買宮女?那如果不是祺貴人,那還有誰?
  • 一個好漢三個幫,甄嬛的逆襲之路
    沈眉莊對甄嬛做到了雪中送碳,所以她們的感情最真摯,也最經的起考驗,在甄嬛的逆襲之路上,沈眉莊是最大的功臣。有了這一次的幫助甄嬛對端妃另眼相看,再加上之後的富察貴人被貓嚇到滑胎一事,端妃不計自己身子單薄,漏液前去提醒已有身孕的甄嬛小心
  • 甄嬛誤穿純元故衣被皇帝禁足後,她就聯想到端妃接近自己的目的了
    接近自己的目的,回憶起當初在溫宜公主的周歲宴上第一次見到端妃的情景,端妃看清甄嬛容貌的時候露出了驚訝的表情,想來從那個時候開始,端妃就已經在心裡計劃如何利用甄嬛來扳倒華妃的事宜了吧。 在此之前,甄嬛真的一直認為端妃娘娘是個好人,因為端妃總是不求回報地維護甄嬛,所以甄嬛才會把端妃當成是知心大姐姐
  • 《甄嬛傳》:皇上大封六宮,甄嬛為何刻意提醒一定要以端妃為尊?
    甄嬛讓皇上封端妃為皇貴妃,一個原因是自保,另一個原因是給端妃封口費!皇上大概還不知道,端敬兩妃早已是甄嬛的同盟了,所以後宮的治理權等於完全落到甄嬛的手裡。皇后被皇上權利架空以後,又開始坑害安陵容!按照皇上的設想,皇貴妃的位置是留給甄嬛的。但是在這件事上,她抬舉端妃,就是保護自己。只要她和六阿哥、果郡王是安全的,名利地位又算得了什麼!
  • 甄嬛傳:大封六宮是甄嬛爭取來的,為什麼卻一定要以端妃為尊?
    要知道,甄嬛此時已是貴妃,再進一步就是位同副後的皇貴妃,如果她能坐上這個位置,將來對付宜修皇后一定事半功倍,她為何要放棄這個機會呢? 第一:為了穩定與端妃的結盟甄嬛回宮之後與端妃的關係就大不如前了,她知道這是因為端妃最大的敵人華妃已經消失,如今的端妃只需好好撫養溫宜公主便可頤養天年,將來皇帝龍馭賓天之後宜修皇后也不會針對於她。
  • 甄嬛傳:宜修皇后從未對付過端妃,為何端妃卻說自己恨毒了她?
    端妃與華妃之間的恩怨是後宮裡公開的事情,當年華妃在王府做側福晉時曾經懷上過皇帝的孩子,不料讓端妃一碗被掉了包的安胎藥害沒了,華妃認定是端妃害死了她的孩子,事後用一壺紅花灌得端妃失去了生育的功能,於是她們二人從此反目成仇。進宮之後,華妃一直仗著自己娘家的勢力明裡暗裡欺負端妃,端妃則為了報仇和保命與甄嬛聯手端了華妃本家,她們之間的鬥爭也就結束了。
  • 甄嬛傳:明明皇上屬意甄嬛為皇貴妃,為何她要拱手讓給端妃呢?
    ,但甄嬛卻將皇貴妃的寶座拱手讓給了端妃,這是為何呢?從甄嬛的角度來說,首先是為了拉攏端妃,打壓皇后:端妃作為入宮最久的妃子,娘家是朝廷武將,加上其不爭不搶的性格頗受皇上看重,甄嬛回宮後想要與皇后抗衡,就需要將端妃拉入自己的陣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