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樊事真,京師節女,王將軍,王上舍

2020-10-24 滄海一粟247791399

樊事真

樊事真是京城的名妓,周參議很喜歡她,二人感情也非常好。周某回江南的時候,樊事真在齊化門給他踐行。周某說:「我走後要好好等我,不要在接待別人。」樊事真把酒潑在地上發誓:「如果我有負於你,就剜掉一隻眼睛謝罪。」

不久,有個豪門公子到來,鴇母迫於豪門的勢力,又貪圖公子的錢財,就讓樊事真接待。起初她不答應,最後還是抗拒不了。後來周參議回來,樊事真對他說:「不是我不想等你,只是被強勢所迫,但以前發的誓也不能白髮。」隨後抽出金簪刺向自己的左眼,鮮血流到地上。周某大驚,於是和好如初。好事者編寫了《金簪刺目》的雜劇。

【原文】樊事真者,京師名妓也,周仲宏參議嬖之。周歸江南,樊飲餞於齊化門外。周曰:「別後善自保持,毋貽他人之。」樊以酒酹地而言曰:「妾若相負者,當刳一目以謝君。」

  無何,有權豪子來。其母既迫於勢,又利其財。樊始毅然,終不獲已。後周至京師,樊語曰:「別後非不欲保持,卒為豪勢所逼。昔日之誓,豈徒設哉!」乃抽金篦刺左目,血流盈地。周為之駭然,因歡好如初。好事者編《金篦刺目》雜劇行於世。



京師節女

長安大昌裡有戶人家,他的仇家想報復但沒找到方法。某天,仇家劫持了他媳婦的父親,威脅媳婦,讓她說出丈夫晚上住在哪。他妻子非常為難:如果不說,父親就會死,如果說了,丈夫就會被殺。

思前想後,她告訴仇家:「今夜我丈夫會住在樓上,他的床在東邊,今晚會洗頭。我提前給你們打開房門。」夜晚,仇家到樓上砍下東面床上的人頭離去。後來發現殺死的是這家的媳婦。仇家也很痛心,於是放了她父親,也不再和她丈夫尋仇。這個女子寧可自己死,也不忍心讓丈夫死。

【原文】長安大昌裡人,有仇家欲報之而無道。劫其妻父,使要其女。父呼其女而告之。女計念:不聽,則殺父,不孝;聽之,則殺夫,不義。欲以身當之,應曰:「諾,夜在樓上,新沐頭,東首臥,則是矣。妾請開戶俟。」仇家至,斷頭持去,視之,乃其妻頭也。仇家痛焉,遂釋,不殺其夫。此女不忍其夫,寧自忍也。


將軍

東都朱七娘是個倡女,她和王將軍以前來往密切,後來漸漸少有來往。開元年間,王將軍因病去世,過了半年朱七娘都不知道。這年七月的某天,王將軍忽然來到七娘這裡,呆到傍晚,將軍問:「能跟我回家嗎?」七娘答應,二人同乘一匹馬來到王將軍家,歡好如故。

第二天,王將軍妻子讓丫環收拾靈床,發現一個女人在被子裡。於是報告女主人。將軍的兒子們都吃驚的來看,問詢後得知,是父親領回來的,他們悲傷了好一會兒,派人把朱七娘送回了家。

【原文】東都思恭坊朱七娘者,娼嫗也。有王將軍素與交通。

  開元中,王遇疾卒,已半歲,朱不知也。其年七月,王忽來朱處。久之,日暮,問:「能隨至溫柔坊宅否?」朱許之,以後騎載去,入院歡洽如故。

  明日,王氏使婢收靈床被,見一婦人在被中。遽走還,白王氏子。諸子驚而來視,問其故,知亡父所引。哀慟久之,遂送還家。


王上舍

建康人王上舍,在正和六年元宵節和朋友去看燈。三個朋友爬到彩棚頂上去玩,王上舍獨自在彩棚下。朋友們喊,他也不上去,原來王上舍看到一個女子,想上前勾引。這個女子衣服不是很豔麗,妝也不濃,但很讓人喜愛。她走的很慢,跟著一個女僕。看到王上舍後露出很害羞的表情,略顯慌亂的整理衣衫,好像要躲開的樣子。

王上舍急步靠近窺視,女子揚了一下手巾,回頭對他笑了笑。王上舍想和她搭話,卻被朋友們打斷,於是和朋友們一起進入小巷往回走。行人越來越少,還好那個女子沒走遠,但是朋友們卻沒看到。王上舍假稱去廁所,來到女子身邊。女子說:「我知道你的好意,我寡居,無兒無女,只有一個婢女跟隨,你如果有意,可以到我家來。」王上舍說:「我等不到去你家了。」二人看看小巷,沒有可以停腳的地方,於是攜手來到一個小橋下,遂成男女之好,然後分別。

第二天,王上舍按女子說的地址來到她家,女子迎出來,誇他有信用,留他住下,並置辦了酒飯。從此,他每天都來這走一趟。如果耽誤一天,就感覺吃不下飯。時間長了,王上舍形銷骨立瘦弱不堪。朋友們詢問,他就說了這次豔遇。朋友說:「肯定是妖物,不要再沉迷,性命要緊。」他如夢初醒,強自控制,不再到女子那裡去。

某天夜裡,女子忽然來找來,責備說:「我失身於你,為什麼要拋棄我?」王上舍託詞敷衍,當晚女子留宿在他家。他越來越感到氣力不支,決心徹底斷絕,於是到朋友家借宿。但是那個女子還是在夢裡出現,不久,王上舍死了。

【原文】建康王上舍,以正和六年元夕,與友同出府治觀燈。三友登山棚,玩優戲。王獨在棚下,不肯前,邀之勿聽,蓋意有所屬。見一姬緩步,一女僕隨之,衣不華,妝不豔,而淡淨可喜。顧王微羞,整冠飾,若欲偷避。王逼而窺之,始撤首巾,回面而笑之。王與之語,為友所牽,莫能遂。於是偕入委巷,行人絕稀,姬復在焉,而友無所睹。王託如廁,抽身相躡,情思飛揚,因就與姬語。姬曰:「知君雅意,但以寡居一第,無男無女,只小妾同居,蕭索之情,不言可知。君果有心,冀願垂顧。」王曰:「吾方寸已亂,何暇遷延?」攜手將與綢繆,四顧巷陌,燈燭車馬,略無可駐之地。念布橋下甃石處,差可為歡,乃野合而別。

   道其所居某坊,明日往詣。姬出迎,獎其有信,留止通宵,置酒道款。適王暫歸學宮,無日不往。倘有故失期,則飲膳具廢,浸以癯瘠。向之三友,因詰其曩遊,具以告。曰:「此為妖異,不言而知。勿復沉迷,以存性命可矣。」王如醉而醒,強自抑遏。姬忽夜造其所,責之曰:「我不幸失身於子,奈何中道相棄?」王婉詞謝姬,留飲如初。王覺氣體不支,思與之絕,乃從友寄寢。又夢其來,竟病風癃而卒。

相關焦點

  • 故事:古代故事:京師志盜
    京師志盜京城雖然是天子腳下,卻盜賊很多。但是盜亦有道,也有他們的規矩,下面我把聽到的幾件事記錄一下。西河沿西側有一家百姓,母女二人相依為命。她們家原先做點小買賣,略微有點積蓄。女兒要出嫁了,母親把所有家底都拿出來準備了嫁妝。有賊人聽到了消息,一天晚上跳牆進來撬門。母親聽到後,大聲對女兒說:「外面有聲響,莫非你舅舅又來了?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郝家鬼
    韓將軍說:「」敵人沒有糧食了,我們堅守,等對方疲憊再出擊,我繞到敵人後面,肯定會把他們打敗。正當這時,負責偵查的小卒來報,說德安公、祅廟石王等給敵兵送來了糧食。舍人對郝女說:「邠州靈應以西的鬼兵,都聽我調遣,我要去召集人馬,想帶著你一起,又怕被亂箭所傷。你暫時回家,排除雜念學習讀誦楞嚴咒,則百鬼不敢近身,不然我走後,怕對方會害你。」於是自己燒毀營寨,突圍而出,把郝女送回郝家。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高舜臣,錢齋郎
    治平初年,我去大名府任職,進士王詹說確有其事。髙舜臣後來屢次升官,做了州刺史。(故事出自《括異志》,宋代。以前看過幾個故事,都是因為不吃牛肉,所以妖邪不敢近身。這次是因為吃牛肉,被妖怪瞧不起,反而起到了闢邪的作用。總的來說,都是勸人不要吃牛肉。這是源於古代農耕是國之根本,民之命脈。)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觀燈美婦
    王法師一看到他就驚訝的說:「妖氣很濃,而且很特殊,不是普通的鬼。」然後嚴肅地對在場的人說:「我替他除妖,如果出了什麼不良後果,請諸位給我作證。」聽王法師這麼說,在場的人都有些害怕。士人來的時候就聽朋友說王法師很厲害,不敢隱瞞,詳細說了遇到美婦人的經過。法師說:「她平時有什麼愛好?」士人說:「她有一個小錢匣,非常精美,隨身攜帶,從來不讓我打開看。」
  • 視頻 |「思泉語文」與「樂樂課堂」聯合製作的《古代寓言》
    《補江總白猿傳》誕生於初唐之際,儘管藝術手法還不夠成熟,但通篇的神秘感卻讓人饒有興趣,故事講述大將軍歐陽和的妻子被白雲給擄走,歐陽和歷經千辛萬苦,終於在山林中的一個石洞裡。找回了奄奄一息的妻子。,路遇一個泣涕漣漣的牧羊女的故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鬼怪假託牛郎織女,帽妖,雷攝女
    剛說完,那個女子就讓她的小童來傳話說:「我的確不是織女,是王氏女,因為感恩於你對我的恩情,想嫁到你家,為什麼一再推辭呢?」張同知給王氏女寫了一篇祭文:「你捨棄了生命來保全名節,這才得到大家的尊重。為什麼死後要這麼做呢?這樣會被人唾罵!我想,這肯定不是你,是其他的鬼冒你的名字作祟。你應該上訴天庭,以保全你的名聲。」燒掉祭文,女子不再來了。以此推斷,這應該是某個淫鬼先是假託織女,後又假託王氏。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鷹雀,丐女
    鷹雀  鷹雀,俗名忽不剌,京師中遊手好閒的子弟很多喜歡養。有個陳孝廉,宛平人,是木商劉的舅弟。酷好鷹雀,他有三隻珍稀品種。一隻頭赤翼翠頂黃,一隻金翅,一隻羽如鶉,都是用幾千貫購來的,京師中沒有比得上的。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龍陽王丞
    龍陽王丞王渙彥,字季光,乾道末年任職武陵縣令,武陵縣城人口稀少,非常蕭條,沒有娛樂的場所。只有鄉運使王某家旁邊有塊空地,圈出一個小園作為官吏做遊戲的地方。季光夢到自己獨自去往王家,到了王某家後門停下。下了轎子,沒看到自己的僕人,有一個小吏在他前面,臉有二尺長,非常嚇人。又有一個人帶著凳子進入遊戲的場地。季光從小門進了王家,看到裡面非常豪華。牆壁上裝飾著金粉,走廊裡擺好了水盆和毛巾。又一個小吏上前作揖,穿著黑衣服,帶著紅頭巾。季光說到:「身為縣吏,怎麼打扮的如此怪異?」對方回答說:「稟報公事,就要如此裝束。」
  • 古代志怪故事:鞏生遇狐女
    甲乙二人問狐女能不能行酒令,狐女說:「當然能,但是說了不要見怪。人字旁,你與他,爻字分開兩把叉,一叉傷你,一叉傷他。」文人知道狐女詼諧能文,來與她談笑,但都不能勝。年末放假,鞏生想帶著她回家。狐女不同意,鞏生說:「你單獨在這難免寂寞。」狐女說:「你回家我也回家,等明年再會!」第二年春天,鞏生來到書館,女子果然在。
  • 將軍與王(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8年1期■侯擁華將軍與王,相逢於亂世。將軍伴王左衝右突,試圖為王殺出一條血路,怎奈圍者眾多,將軍的那把利劍總有砍不完的人頭。在這千鈞一髮的時刻,將軍忽然想起了什麼,他輕輕一甩手,幾道白光閃過,王與將軍的身邊便倒下一大片。再一甩手,又倒下一片……那天,將軍又一次用自己的身軀護佑著王且戰且退,衝出了重重包圍。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易萬戶
    (我還看過一個有關愛情的故事,原文不慎誤刪找不到了。大意是說,某生和鄰居女孩青梅竹馬。但他家境貧寒,女孩的父親為了斷絕他的想法,就要了很高的聘禮。某生和女孩約定等待,然後出門做傭工。十年才攢夠錢回來。那個女孩在家和父母抗爭,一直不嫁,但在某生回來的前段時間 ,她過獨木橋的時候落水溺亡。某生悲痛萬分,也不再娶妻,繼續掙錢,發誓在女孩落水的地方修一座橋。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彥子
    大約有幾十個故事。內容比較新穎,比如我昨天發的《王子珍》。每個故事都用「昔有」開頭,比較少見,一般古代志怪開頭都直接說年號,主人公的名字。句道興版《搜神記》錯字很多,有些語句錯亂,看來是修訂了,但某些地方還是不確定是什麼意思。比如北鬥呵斥彥子,我懷疑前面有脫漏的地方,是不是北鬥在前面曾驅趕過彥子,而原文脫漏了呢?
  • 古代志怪故事——黑衣太僕,布客
    一天,他到街市上閒遊,正趕上舉辦賽會,男男女女傾城而出,雲集到街市上。張某站在房簷下看熱鬧。不一會兒,過來了一個隊伍,前面鑼聲開道,旌旗招展,徐徐前行。有兩面金字招牌,大寫著『相府太僕』四字。張某不知道這個隊伍供奉的是什麼神。接著就看到轎子過來,裡面的神像紫色的大臉,硬邦邦的鬍鬚,頭戴羅帽,身穿黑直身(漢服中的一種袍子),腰系鸞帶,下穿尖頭皂靴。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某郎中
    死後,他的魂魄來到地府,閻羅王說:「你是個孝子,願意減壽安葬先人。(故事出自清代志怪集《道聽途說》,因為較長,下面只摘錄原文開頭的一段。)【原文節選】郎中某,武林人,能憶宿世事。  其魂飄然入陰司見閻羅王,王曰:「此孝子也,願減筭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古城夜宴
    其中有個紫衣女,最漂亮。張某多次盯著她看。高帽子的人說:「客人要休息了,紫雲陪寢。」甩了一下袖子,歌妓們退去。紫衣女把他領到內室,解衣共枕,還送給張某一個指環,顏色像玉,質地像水晶。紫衣女說這指環可以治療心口疼。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韓小五郎,程景陽,醉令役鬼,蟻王,白燕
    (這個故事我感覺很恐怖!)二女各批一頰,拿撼之,乃去。明日視之,傷痕存焉。兒曹不知何怪。久之,乃闢所臥枕屏,方於古畫絹中得二女,蓋為妖者。亟焚之。傳云:「物久則為妖。」若畫出名手,乃精神所瀉。如僧繇、道子,筆筆通靈。醉令役鬼平陽縣衙裡有鬼,經常出來作怪。鄭櫟年在那當官的時候,某天喝醉了回來。一個婢女把他扶到屋裡,坐在床上。他讓女婢女給扇扇風。
  • 志怪故事:一個落榜考生的復仇之路
    到了京師之後,兩人準備租屋居住。王經忽然長跪請求原諒道:「你先不要害怕,我不是人。我是河南洛陽的生員,學習成績不錯,本來可以保送作貢生,可是督學某某受賄把我給擠下來了。我一時憤怒氣急一口氣憋不過來死了,現在來到京城報仇來了,不是你的幫助我還真來不了。進城時恐怕門神不會讓我進,請你進城後低聲叫三次我的名字,我就能進城了。」
  • 故事:志怪故事:鬼畫
    他非常喜歡妖魔鬼怪的故事,偶爾也讀讀佛經。某天突發奇想,立志寫一本志怪集。雖然不能以此為生,萬一流傳下去,也算不虛度一生。他開始留意民間傳說,也到些陰森恐怖的廟宇、廢墟去尋求靈感。回來後就閉門不出,徜徉在妖仙神魔的世界裡。無奈才疏學淺,不久就江郎才盡,想放棄又實在不甘心。於是更加去找那些奇奇怪怪的地方遊覽。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李月華,勝兒
    李月華萬曆庚辰年,直隸順德府書記官王沼住在鄉下,和歌女李月華來往密切,感情很好。李月華是京師教坊裡的歌女,色藝都很出眾,因為躲避仇家也住在鄉下。王沼在城裡辦公,經常去道觀歇息。某次認識了一個道士,這個道士相貌清奇,姿態古雅。一天晚上,月色明亮,王沼買了酒和道士一起喝。到了半夜,他忽然想念月華,就想去找她,和道士告別。道士說:「夜已經很深,你不要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