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 | 網絡
文/小戈
《以家人之名》裡面的媽媽們,讓人恨的牙痒痒的應該就是陳婷了。面對陳婷,凌和平束手無策,凌霄被折磨的抑鬱,小橙子變得叛逆。
陳婷最喜歡以母親的身份作為要挾,嘴上說著愛你,行動上不斷傷害你。
難道生活中遇到陳婷這樣奇葩的媽,真的一點辦法都沒有嗎?其實並不是,就要看你有沒有勇氣去用。
陳婷最喜歡用的套路就是,不吃飯,發脾氣,摔東西,要死要活。這個時候如果你秉承著,這是我媽,我能有什麼辦法的想法,那你只能一生被你媽媽PUA。
因為她抓住了你的軟肋,就會一直用你的軟肋來對付你。凌霄就是典型的縱容陳婷,使得陳婷變本加厲。
背著自己的父親申請了新加坡的大學,義無反顧地照顧了陳婷五年,甚至在畢業後,還被陳婷以小橙子小,自己身體不好為由強留了四年。
恰恰是凌霄的不反抗,讓陳婷覺得自己做得一切都是對的。反正是親媽,不管怎麼樣,凌霄都不會棄自己不管,而且不管自己做什麼,凌霄都會原諒。
很多家庭都有這樣的父母,你越哄,反而越容易鬧情緒,不哄了,反而不作妖了。比如蘇大強住院,蘇明成左哄右哄,就是躺在病床上不起來。
蘇明玉把被子一掀,立馬就起來了。
有時候對父母也得心狠點,不然被父母的情緒拿捏的死死的,永遠做不了自己。父母是這個世界上最不講理的生物,如果你想要反抗,那就要比他們更不講道理。
不要一味地愚孝,不然只能活得很痛苦,讓父母在親子關係中有分寸感十分重要。
齊明月從上學到畢業到工作一直都被媽媽掌控地死死的。
明明自己想學新聞,但是媽媽想讓自己上政法大學,只能愚蠢地選擇自殺式的反抗方式,那就是高考的時候少填一張答題卡。
結果,高考少考了幾十分,上了本地一所大學學了新聞系,這不僅讓自己接觸不到最好的新聞教育資源,同時也讓媽媽對自己的管教更加嚴格。
最終在一場大吵中,齊明月把多年來所有的委屈全說了出來,雖然在當下媽媽會生氣,會絕望,會再也不想管你。
但是時間一長,你會發現,媽媽不會真的不管你,反而更能理解你,同時你也更能理解父母。
你要知道,這是你的人生,你的媽媽不能為你的人生做一輩子的決定。
所以,媽媽說再也不管你了,不是真的不管你了。偶爾吵一吵,各自把自己的情緒倒一倒,更能讓父母和子女知道彼此的界限和內心的真實想法。
遇到「奇葩」父母,不妨吵一吵。
因為跟父母的鬥爭關係,就像彈簧,你弱它就強,你強它就弱。
陳婷的一切想當然,都來自於凌霄沒有處理好和陳婷的關係。
每次爭吵以後,都是抱住李尖尖,希望李尖尖不要讓自己沉下去,這難道不是讓李尖尖陪著自己一直沉陷進去嗎?
甚至對李尖尖說以後看到陳婷能躲多遠就躲多遠。
而關鍵是陳婷根本就躲不了,既然躲不了,那就必須要學會拒絕,學會反抗。
在陳婷邀請馮希希到家裡吃搬家飯的時候,凌霄拍桌子而起,這算反抗。也讓陳婷震驚了一下,不敢得寸進尺。
李尖尖是凌霄的底線,只要你堅持一次,父母就基本上不敢作妖了。
因為在父母心裡,他們作妖的前提是認為他們擁有你,同時也在心裡的某個角落怕失去你,所以堅持你的底線,會讓父母不再過分作妖。
底線面前絕不低頭,自然有人要讓步。不懂切割關係,只能自己受到連累。
陳婷這樣的家長就是喜歡用道德綁架孩子,電視劇雖然誇張了些,但不可否認的是,生活中這樣的父母還挺多的。
很多時候,在孝順的大旗下,大部分人選擇了忍和逃避,但往往解決不了什麼問題。有時候不妨拒絕一下,反抗一下試試。
越過原生家庭的門檻很難,但,不妨試一試,讓自己活得灑脫一點。
你有什麼高招,歡迎評論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