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秋風肅殺,衰草含霜。田野間稻穀成熟,穗實垂金。鄉村豐收在即,老幼俱額手稱慶。隊長李然餘為了搶收搶種,給明年生產打下良好基礎,以此召開了群眾會議,做出方案,布置任務,公布實施。
會後,群眾解散。李然餘走在最後,剛走到屋子轉彎處,那邊閃出一個人來,對他說:「隊長,你們隊上不是存放了一部分蔥種嗎?今天有個人來我們村收購蔥種,給八元一斤,在咱們市場上,最多五元,設若賣的話,正是個難得的機會。俺們二隊有幾斤,也要賣給他,兩隊合起來,共有二十多斤。為了給隊上多增點收入,這個機會不可錯過啊,今日就可以成交了。」
李然餘知道劉七這個單身漢,能打聽到那樁市場不露聲息的交易情況,他的信息一貫是十分準確的,便「嗯」的一聲,就走了。
李然餘隨步來到程萬裡的家裡,同他商量了一回,統共六斤蔥種,決定賣掉,料想社員們也能同意的。因此,程萬裡就親自到二隊去,跟那個人聯繫。
那個收購蔥種的人,見到蔥種收齊,就從腰包裡掏錢,愣了一下說:「啊呀,我沒帶款來,錢在我夥伴身上,讓我帶著蔥種讓他看看,是否是陳舊種子,現時他正在西村,離此三裡。你們不放心,我可以把隨身騎的腳踏車留在這裡。」大夥一看他那車子,也值一百六七十元,抵過蔥種價值還綽綽有餘,也就同意讓他帶走審檢了。
一等,二等,三等,仍不了那個人回來,好在那輛自行車還在這裡,大家也就放心了。天色已晚,黃鶴一去不復返,等待的人也就分散了。
三日過後,李大成聽到兩位保管員的匯報,知道又受了騙,那輛自行車,定然是非偷即騙,並且也是一件不可隱瞞的事情,暫時沒有頭緒,就等著從別處傳來的風聲了。
渺然,渺然。忽然一天,本村民辦教師雍法,到治安委員耿忠義家裡來了,商談關於自行車當抵押的事,這才恍然大悟了。
原來,東村聯中有一個教師,於三年前,相識一人,在那天忽來拜訪,想借他的自行車,代步歸裡,言明第二天過午返回。誰知借走三日,不見回來。以為他有事故糾纏,未得脫身。又等一日,寫信去探問,還是音信渺茫,無奈親自到那村探訪,才知那人是一個獨身漢,已於大前天,收羅一些大蔥種子,又外流東北關外去了。他的萍蹤足跡,無從查訪。這位老師才瞭然上了別人的當。也就懂得了「萍水相逢的朋友,不可看作知己,以坦腹處之」。但事已至此,有什麼辦法呢?聽說是在大柳村買的蔥種,所以著我來商議。
耿忠義聽了,請來李然餘和李大成,共商此事,決定叫那個老師親自來查看。耿忠義說:「我是二隊的副隊長,又兼任治安委員,揭開此事的真相,於社會治安方面大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