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香識女人》是由馬丁·布萊斯特執導,阿爾·帕西諾、克裡斯·奧唐納、加布裡埃爾·安瓦
爾等人參演的一部電影,於1992年上映,改編自喬瓦尼·阿爾皮諾的小說《聞香識女人》。該片一經上映,就一路飆升,刷新記錄,並於1993年斬獲&34;、&34;,於次年斬獲&34;獎項。
電影裡面描繪了一段退伍軍人弗蘭克的生活。他是一個被炸瞎雙眼的中校,平時脾氣暴躁,喜歡聞香識女人。在他準備度過最後之旅、奔赴死亡的時候,認識了查理,並在逆境中絕處逢生的故事。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將冷調與暖調相融合,極好地渲染了人物的情感和氛圍,配樂時而輕快、時而激情,給人一種舒適的感覺。兩個多小時的電影,沒有冗長的鏡頭,沒有提示性的爆發點。但是在中年大叔與在校學生相遇之旅的背後,吸引人的是人性掙扎的過程。今天,我以人物為出發點,探討一下這部電影裡所蘊含的人生哲理。
01人生不是探戈
&34;起源於非洲和歐洲,動靜有致的舞步是一種美的享受,為當時上流社會的貴族階層所喜歡。而《聞香識女人》的主人公弗蘭克就是典型的代表之一。縱使眼睛看不見,縱使人到中年,弗蘭克仍保留著內心的一片美好,與女孩的這段舞蹈也最終成就經典,他的魅力盡顯其中。
通常,他封閉自我,靠著政府的補助接濟過日子,無聊時出去喝一杯,探戈也是必不可少的社交活動,&34;更是弗蘭克口中最多的話題。也許很多人無法理解弗蘭克的作風,為什麼他的眼裡只有女人,為什麼會熟悉各種香水。有的時候,我們就是要傲嬌地活著,這是尊嚴和勇氣的象徵,是對於美好生活的追求,是豐富閱歷的體現。
&34;這段情節中,感觸最深的莫過於這句話了。的確,人生就是這樣,我們無法預知下一刻會發生什麼,社會很複雜,但這是成長的必經階段,把握當下,未嘗不可。
02人人都會犯錯,直面人生、勇往直前就好
視角轉到查理身上,一個品學兼優的中學生。苦難的生活並沒有擊垮他,為了找到兼職,查理在感恩節來臨之際,接受了照顧中校的挑戰。脾氣古怪、不喜人近是弗蘭克的出場人設。也是這樣,二人在旅途的路上擦出了友情的火花,不是親情,勝似親情。
在我看來,從來沒有定義的人生,只是我們固步自封、不願意踏出這個&34;罷了。
影片中的&34;是優越尊貴的中校身份。當一切不復存在,只剩孤獨與寂寞時,弗蘭克率先想到了死亡,他無法面對這樣殘缺的自己,渴望自由又無法找到生存的意義,在人生的後半段中迷失了方向,死亡反而成為了解脫。
他說,&34;,正欲扳動手槍了結自己時,是查理及時制止了悲劇的發生。很喜歡影片中轉折的這一段掙扎之路,&34;峰迴路轉,弗蘭克在人性的掙扎中找到了自我。
人生恰恰像馬拉松賽跑一樣……無所謂輸贏,只有堅持到最後的人,才是勝利者,自己才是自己最大的敵人。正如查理開導弗蘭克的那樣,&34;,仔細回想,我們似乎也並非一無是處,上帝為你關閉一扇窗的同時,也一定會有很多扇窗為你打開,我們無需拘泥於現在的窘境,無法自拔,要學會釋懷,坦然地面對自己,直面人生。
03靈魂不可能有義肢,要時刻堅持自我,正直勇敢
查理目睹了一場戲劇性的惡作劇之後,面對學業以及友情,他是選擇後者的熱血青年。說出來,會違背自己的良知,不說出來,自己的前程將毀於一旦。在人性的掙扎中,他堅持自我,正直勇敢,即使知道自己會吃很多苦,即使知道&34;的可怕,也還是走上了正直的道路。或許,在這樣純潔的靈魂之下,主人公弗蘭克看到了年輕時的自己,看到了自己馳騁戰場的英勇,看到了自己的閃光之處。這是他選擇活下來的理由,也進一步將影片推向了高潮。
愉快的旅途結束後,查理迎來了意料之中的腥風血雨。審問中,弗蘭克以查理父母朋友的身份代表出席,激動人心的演講揭示了人性的偽善,發人深省。&34;誠然,走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每個人都知道哪條路是對的,但是逆風而行、選擇正直才是充滿原則的道路,它才是成為一個領袖人物所必備的要領,而不是所謂的科學文化知識。靈魂不可能有義肢,一語雙關,道出了人性的本質。《聞香識女人》最後在皆大歡喜的結局中完美落幕。
《聞香識女人》是一部揭露偽善與宣揚正直的電影,從人性的掙扎到自我的肯定,雖然過程有點坎坷,但好在結局大快人心。我們也有理由相信,堅持正直雖是痛苦的事情,但漸漸地能帶來內心的滿足。
初看電影,並不懂其內涵,細細品味,才發現,在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真正讓人失望的事物,有的只是失望的想法。我想,只要我們心中堅守自己的陣地,不做偽善之人,不希望就此翩翩離去,綠洲總會釀成,痛苦終將遠去。過去的一秒已成為歷史,犯下的錯誤已然翻頁,下一秒才是最令人期待的,不是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