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臥虎藏龍》4:竹林這場戲到底有什麼奧妙?

2020-10-06 小野綠

竹林這場戲,寓意深刻。

看此文之前,請先溫習前文:

1、《臥虎藏龍》1:這是多麼小心翼翼的愛情?

2、《臥虎藏龍》2:李慕白為什麼非要收玉嬌龍為徒?

2、《臥虎藏龍》3:玉嬌龍真的愛上李慕白了?

羅小虎搶親之後,玉嬌龍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又去貝勒府偷了青冥劍,索性自己去闖蕩江湖了。

注意,玉嬌龍獲取自由後從來沒有主動想過要找羅小虎,說明她根本不想和羅小虎在一起,只是借這個由頭,體驗一下她夢寐以求的江湖生活。

而聽到這個消息,李慕白第一時間表示:貝勒爺,這件事交給我們,不勞您費心。

導致俞秀蓮詫異的看了李慕白一眼。

李慕白對玉嬌龍異乎尋常的關切感和掌控欲,讓俞秀蓮心驚。

有人問我,李慕白對玉嬌龍的感情和李慕白對俞秀蓮的感情可以在一起比較嗎?

我覺得可以。

李慕白對俞秀蓮更多的是靈魂上的契合和敬慕,他說:每次看你的手,都是練刀磨出來的老繭,冷冰冰的我都不敢觸摸。

俞秀蓮聽到這話,一剎那的表情是僵住的,很難說是感動,更多卻是無奈。

我想沒有女人聽到心愛的男人說:你身上都是老繭,我都不敢碰你,這種話是開心的。

沒有肉體的欲望,只有靈魂上的吸引,也難怪這段感情幾十年都無法踏出關鍵性的一步。

如果聊天就可以把事情都解決,那還要結婚幹嘛?

與之相對,李慕白對玉嬌龍則更多是肉體的渴望,但是對於他的地位和名望來說,這種渴望是罪過的,甚至不能言表。

所以說他靈魂渴望和俞秀蓮在一起,但是肉慾上卻不由自主的被玉嬌龍所吸引。

玉嬌龍帶著青冥劍遊走江湖,卻絲毫不懂江湖規矩。

江湖人士看她拿著武當大俠李慕白的貼身寶劍,還以為她與武當派有什麼瓜葛,沒想到玉嬌龍不講江湖規矩不說,一言不合,還把前來挑釁、詢問、復仇的人一股腦兒都端了,光有一身高明的武功,卻沒有絲毫武德,甚至連必要的溝通都省略了,仗著手中的寶劍,恣意妄為,她真的成為了李慕白口中的「一條毒龍」。

玉嬌龍闖蕩了一陣江湖之後,因為花錢大手大腳,不知節制,很快就發現撐不下去,來找俞秀蓮要救濟。

而俞秀蓮因為心軟而善良,馬上原諒了玉嬌龍的胡鬧,希望她先上武當山,和羅小虎會合,然後再決定接下來怎麼辦。

也許一開始看《臥虎藏龍》這片,很多觀眾都會覺得玉嬌龍反覆無常,陰晴不定,俞秀蓮對她那麼好,百般寬容,她卻說翻臉就翻臉,一點情面也不講。

但是,你只要看出其實李慕白一直對玉嬌龍抱著非分之想,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這裡玉嬌龍會反應過激。

第一、玉嬌龍根本就不想和羅小虎在一起,所以她一開始態度還很正常,一聽說俞秀蓮提到羅小虎,臉色馬上就變了。

第二、她並不相信李慕白把羅小虎藏匿在武當山上,是因為想撮合玉嬌龍和羅小虎,真實情況更可能是李慕白想以羅小虎為幌子,把玉嬌龍騙上武當山,硬要收她為徒。

在玉嬌龍看來,李慕白外表道貌岸然,卻心機頗深,想利用羅小虎,達到收自己為徒的目的,而俞秀蓮自然是這件事的幫兇,所以她才會說你們「下套」。

雖然玉嬌龍的確衝動浮躁,但是站在她的立場,她不相信李慕白,進而不相信俞秀蓮,是有一定道理的。

接下來就是堪稱《臥虎藏龍》中最經典的打鬥,也是中國武俠片最經典的打鬥片段之一。

不管有沒有看過《臥虎藏龍》,我覺得這段打鬥都值得看一下,入坑不虧。

讓我覺得有意思的是,一開始俞秀蓮用雙刀是佔盡上風,還讓了玉嬌龍幾招,但是越打,情況越是逆反,玉嬌龍有青冥劍在手,肆意張揚,有一陣子把俞秀蓮都逼的無可奈何。

這很像是俞秀蓮、玉嬌龍和李慕白的三角戀,一開始也是俞秀蓮佔盡上風,多年的好友,生死之交,靈魂伴侶,感情的深厚程度怎麼是玉嬌龍這種剛剛冒出來的小丫頭片子可以比的。

但是隨著事態越來越向後發展,卻發現玉嬌龍使用青冥劍越發得心應手,俞秀蓮也日漸焦躁,後繼乏力,拳怕少壯,玉嬌龍雖然武藝不及俞秀蓮,但是她有體力呀,她的體力比俞秀蓮好多了,愈打愈勇。

如果我們把李慕白的貼身佩劍比喻成李慕白的「欲望」,你就知道為何這段三角戀其實是玉嬌龍佔上風。

青冥劍不管是偷來的還是搶來的,玉嬌龍不管有沒有意識去勾引李慕白,她都已經牢牢掌握住了李慕白的欲望,李慕白自己也很困擾,因為就他的身份而言,敗給自己也控制不住的欲望是件非常丟臉的事,但他就是控制不住。

所以他會懇求俞秀蓮給她一點時間,同時他又克制不住自己,非要讓玉嬌龍拜他為師。

甚至當玉嬌龍用青冥劍傷害俞秀蓮的時候,李慕白會一邊義正辭嚴的呵斥她:你不配用這把劍。

一邊卻又非常為難的近乎懇求玉嬌龍:到此為止!

好像他根本打不過玉嬌龍,所以非要玉嬌龍自己停手,你的絕世武功呢,你對碧眼狐狸那時候的好整以暇和淡然淡定呢?

怎麼一面對玉嬌龍,李慕白的風度節操都掉了一地。

他到底有什麼把柄握在玉嬌龍的手裡?

他又在害怕什麼?

接下來我們來看竹林這場戲,這場戲的寓意是很微妙的,李慕白和玉嬌龍這兩人根本不是在比武,他們在各自試探對方的心意。

首先,李慕白的心思就很耐人尋味。

身為一代大俠,武林前輩,他面對玉嬌龍應該是遊刃有餘的,就看他面對碧眼狐狸的時候是多麼鄙視且不屑,但面對更青春美貌的玉嬌龍的時候,卻進退失據,處事不周。

先說,有竹林打鬥這場戲就挺奇怪的。

因為前提是玉嬌龍用李慕白的青冥劍傷了俞秀蓮,李慕白佯裝大怒。

但是以李慕白的武功,他上前三招之內就可以奪回青冥劍,但是他卻在俞秀蓮受傷的關鍵時刻,拋下俞秀蓮,去和玉嬌龍玩什麼「情意綿綿劍」,這是極其讓我不解的。

這種做法,讓我覺得李慕白有點涼薄。

他剛剛向俞秀蓮表達愛意,但是在俞秀蓮受傷的時候,他卻選擇忽視,在他的心中,去追逐玉嬌龍比照顧俞秀蓮更重要,可他的目的,卻又不是奪回青冥劍(否則早就奪回來了),他的目的就是玉嬌龍。

還有在竹林纏鬥的時候,有一個李慕白用劍向下翻動的畫面,鏡頭下的玉嬌龍,就是李慕白眼中的玉嬌龍,不僅不像惡人,反而纖細寧靜,充滿了別樣的風情。

後來,李慕白竟然腳下一滑,踩斷竹竿,掉了下去,並且滿頭大汗。

以他的武功而言,這根本不可能的事,只能說在這種特殊形式的打鬥中,李慕白心旌動搖,意亂神迷,導致他竟然被玉嬌龍反制。

所以不管李慕白後來表現的如何雲淡風輕,巋然不動,我都覺得他有點裝,是前面失態後的刻意隱瞞,因為以他的身份,根本就不應該有這場打鬥,此時俞秀蓮還一個人孤零零的在老家,也不知傷口包紮了沒有?

後來玉嬌龍逃到了竹林旁邊的碧水潭邊,李慕白還是口口聲聲說:快點拜師!我來教你心訣!

他剛才還說玉嬌龍不配用這把青冥劍,如果玉嬌龍答應拜師,那俞秀蓮該有多傷心?

我覺得玉嬌龍對李慕白的抗拒,也有一點不想陷入三角戀的意思。

否則三人的關係,就是一團亂麻。

所以玉嬌龍說:三招之內你能拿回青冥劍,我就跟你走。

李慕白露出一個得意的笑容,他一招之內就可以拿回青冥劍,剛才和玉嬌龍纏鬥,只不過是想延長和玉嬌龍相處的時間。

所以玉嬌龍根本不可能就範,你從玉嬌龍的角度想問題,李慕白明明居心叵測,根本不是為了拿回青冥劍,如果說李慕白的目的是為了得到玉嬌龍(無論他用多麼冠冕堂皇的理由),在桀驁不馴的玉嬌龍看來,就算已經被他吸引,但是這個老江湖太可怕,心機太深,想逃簡直就是本能。

而此時,碧眼狐狸一直在玉嬌龍的身邊。

可以說,是李慕白向碧眼狐狸暴露他致命的弱點,這個弱點就是玉嬌龍。

相關焦點

  • 《臥虎藏龍》5:玉嬌龍最後求到解脫了嗎?
    《臥虎藏龍》2:李慕白為什麼非要收玉嬌龍為徒?《臥虎藏龍》3:玉嬌龍真的愛上李慕白了?《臥虎藏龍》4:竹林這場戲到底有什麼寓意?而在此時,碧眼狐狸就看出,李慕白對玉嬌龍有異樣的情愫,她可以利用這種情愫來殺掉李慕白。所以她一邊給玉嬌龍下迷香,一邊準備劇毒的紫陰針,而李慕白的師父江南鶴就死在這種毒針之下。《臥虎藏龍》有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是,如果我們從碧眼狐狸這個角度看這個故事,會有完全不同的觀感,得出完全不同的結論。
  • 為什麼武俠電影離不開竹林?
    在地球上存活了至少800萬年的「活化石」——大熊貓最愛竹,在它的食物中有99%是竹類,可以說國寶大熊貓幾乎是完全靠吃竹子為生。文人愛竹,自古文人雅士在營造自己的園林居所時,總少不了栽種竹林。書聖王羲之的那場著名的蘭亭雅集也是在「茂林修竹、曲水流觴」之地舉行;蘇東坡更是愛竹有加,他說:寧可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 臥虎藏龍,武俠片的巔峰之作
    它就是臥虎藏龍。慕白說,心中有放不下的事,無法進入最高境界。這心事其一就是秀蓮,兩人郎有情妾有意,卻一直沒有捅破那層窗戶紙。其二是師仇未報,碧眼狐狸一直逍遙法外。嬌龍傷了秀蓮逃跑了,慕白一路追蹤到竹林。他們在竹林的這一段打戲可謂經典,慕白想點撥嬌龍,指導她走上正途。二人一路打到水潭,嬌龍對慕白說,三招之內能搶到青冥劍,就拜他為師,沒想到慕白只用一招就拿到了,嬌龍馬上反悔,慕白一氣之下扔下了水潭,嬌龍想都沒想,就跳下水潭去拿劍,劍是拿到了,嬌龍也溺水了,碧眼狐狸出現帶走了嬌龍。
  • 《臥虎藏龍》為什麼以章子怡跳崖結尾?這部武俠電影想說什麼?
    作為天下第一高手,李慕白這一生其實並不開心。有深愛多年的女子卻不能與她相守,內心的欲望早就龍騰虎嘯般難以堅守了。好在他及時醒悟,憑著一息尚存,還品嘗到愛情的香甜!終得圓滿!其實哪有什麼人言,人言就是你內心的懦弱。這個世界從來都是有舍才有得。
  • 臥虎藏龍 |《漂泊英雄傳》:古龍武俠小說偽作系列第二十一部
    「悲情武俠」名揚江湖的「北派五大家」之一的武俠小說作家王度廬的《臥虎藏龍》。王度廬(1909年-1977年),滿族,原名王葆祥(後改名葆翔),字霄羽,以「鶴鐵五部曲」(即《鶴驚崑崙》、《寶劍金釵》、《劍氣珠光》、《臥虎藏龍》、《鐵騎銀瓶》)名揚武林。
  • 「臥虎藏龍」:藏的是我們心中的龍
    最近在看李安的傳記,剛好看到李安自己對《臥虎藏龍》這部電影創作歷程的回顧,而我對這部電影的記憶已經模糊,索性找來重看了一遍,八年後重看這部電影,結合李安自己的描述,終於看懂了那些藏在打戲背後的生活哲學。
  • 王度廬武俠小說《臥虎藏龍》與古龍偽作《漂泊英雄傳》有點關係
    前面已經說過,掛名古龍的《漂泊英雄傳》,有的版本內容和掛名臥龍生的一樣,是王度廬的《臥虎藏龍》,有的版本內容則是溫玉編寫的《連城訣》(《素心劍》)續作,本文第四部分會再提一下,偽作市場實在是太亂了王度廬(1909年-1977年),滿族,原名王葆祥(後改名葆翔),字霄羽,以「鶴鐵五部曲」(即《鶴驚崑崙》、《寶劍金釵》、《劍氣珠光》、《臥虎藏龍》、《鐵騎銀瓶》)名揚武林。其中人物最多、情節最複雜、展示社會風貌最為廣闊生動的《臥虎藏龍》被聶雲嵐改寫成《玉嬌龍》故事而廣為人知,李安導演改編的奧斯卡電影《臥虎藏龍》更使王度廬名揚天下。
  • 《臥虎藏龍》1:這是多麼小心翼翼的愛情?
    俞秀蓮說混江湖靠的不是武力,而是講信,講義,應下來的,就要做到,這是規矩,這是方圓。玉嬌龍不喜歡規矩和拘束,但其實大人早就明白,不管是朝廷還是江湖,都是講規矩的地方。規矩無處不在,根本沒有玉嬌龍想像中的「江湖世界」。
  • 李安王度廬的《臥虎藏龍》與溫玉臥龍生《漂泊英雄傳》關係匪淺
    王度廬(1909年-1977年),滿族,原名王葆祥(後改名葆翔),字霄羽,以「鶴鐵五部曲」(即《鶴驚崑崙》、《寶劍金釵》、《劍氣珠光》、《臥虎藏龍》、《鐵騎銀瓶》)名揚武林。其中人物最多、情節最複雜、展示社會風貌最為廣闊生動的《臥虎藏龍》被聶雲嵐改寫成《玉嬌龍》故事而廣為人知,李安導演改編的奧斯卡電影《臥虎藏龍》更使王度廬名揚天下。
  • 《臥虎藏龍》3:玉嬌龍真的愛上李慕白了嗎?
    》1:這是多麼小心翼翼的愛情?李慕白回答:失而復得,才知道對它還是有依戀。這話就非常奧妙了。李慕白原本交出青冥劍,是決心想退出江湖,然後和俞秀蓮攜手一起生活。但是劍被偷了一次,卻改變了他的想法。在李慕白的心中,殺碧眼狐狸為師報仇都不算頭等大事,他現在最最迫切的,是想收玉嬌龍為徒。李慕白對玉嬌龍的執著,讓俞秀蓮非常詫異,甚至有點難堪。
  • 皇上駕崩,《甄嬛傳》這場戲都修改了哪些細節?
    哈嘍大家好,歡迎收看本期節目,我是氣泡魚今天要跟大家講的是《甄嬛傳》,這部作品的特點就是比上還有不足,但是比下非常有餘,這部作品跟《大宅門》還是有一些差距的,但是《甄嬛傳》絕對是一部具有開創性的作品,不管是網絡小說還是後宮小說而言都應該有他的一席之地,當時看書的時候就覺的十分值得追,後來就出了電視劇版本,絕對的良心製作,精緻的服裝、考究的臺詞和講究的禮儀,都是很多相同題材宮鬥劇的典範
  • 投資近3億,萬眾期待的武俠新劇,流量有了,江湖沒了
    同時,這天下與他的神秘身世,有密切關係。憑藉這些三腳貓功夫,要相信自己是武林高手,這得多強的信念感才能進入角色。比如,周翡下山的這場打鬥。這既是女主下山的第一戰,第一次殺人,對身心都造成了衝擊。》的動作戲就夾在中間,不上不下。
  • 臥虎藏龍,臥的是悲情,藏的是無奈
    作為王先生鶴鐵五部曲的第四部,《臥虎藏龍》在人物塑造和劇情衝突上更加成熟,對於人物內心感情的掙扎也刻畫得淋漓盡致,源於喜歡用小說中人物名字作為書名寫作的風格,《臥虎藏龍》寫的是羅小虎和玉嬌龍的感情糾葛,這兩個人,一個是沙漠巨盜半天雲羅小虎,一個是名門閨秀大家小姐玉嬌龍,這兩個原本八竿子都打不著的人卻因為羅小虎的一次劫掠而把命運牽連在一起,更因為羅小虎的性侵犯而讓足不出戶的玉嬌龍芳心暗許
  • 廢名小說《竹林的故事》
    出城一條河,過河西走,壩腳下有一簇竹林,竹林裡露出一重茅屋,茅屋兩邊都是菜園:十二年前,他們的主人是一個很和氣的漢子,大家呼他老程。替我看看這籤。」我們圍著念菩薩的絕句,問道,「你求的是什麼呢?」她對我們訴一大串,我們才知道她的阿三頭上本來還有兩個姑娘,而現在只要讓她有這一個,不再三朝兩病的就好了。老程除了種菜,也還打魚賣。四五月間,霪雨之後,河裡滿河山水,他照例拿著搖網走到河邊的一個草墩上,——這墩也就是老程家的洗衣裳的地方,因為太陽射不到這來,一邊一棵樹交蔭著成一座天然的涼棚。
  • 竹林中(日本)
    您是說有死屍的地點嗎?那大概離山科(京都市東山區)街道有四五百公尺吧。那裡除了有竹林和瘦細的杉樹外,什麼都沒有。死屍身穿淡藍色的高官絲綢便服,頭戴京式烏紗帽,仰躺在地上。雖說身上只挨了一刀,但那刀卻深深刺穿胸膛,所以死屍四周的竹子落葉,血紅得就像染透了蘇枋似的。不,我發現時,血已經停止了。傷口好像也已幹了。而且死屍上有一隻馬蠅,好像聽不見我的腳步聲似的,拼命在忙著啃咬死屍。
  • 烽火戲諸侯到底有多少本書「連載中」
    烽火戲諸侯這位大內總管到底有多少本書「連載中」呢?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逍遙遊之問鼎天下》,作品狀態:斷更;4.《中華足球帝國風雲錄》,作品狀態:斷更;5.《極品公子》,05年寫的,全書300多萬字,作品狀態:完結;6.《一世梟雄》,《極品公子》第二部,全書38萬字左右,作品狀態:斷更;7.
  • 竹林見鬼事件
    內筒來此作者身邊的人講述大概是五六年前吧,那是我才十一二歲,我在老家親眼看見的,我老家,在一個山腰上,四面是山,一到下雨天就雲霧繚繞的,這件事情到現在為止我想起都毛骨悚然,我家後面是祖墳,我爸以前經常和我說我家哪裡經常鬧鬼,我們村基本老點的人都見過鬼,我家山腳下有一片竹林,那是我爺爺中的到現在也有五六十年了
  • 新提拔的女處長,背後的「戲」真多
    老趙看著天空說,「這臥虎藏龍之兆,定生虎背熊腰之才。」話音剛落,小美衝了進來,「你們知道嗎?殷欣被確定為副處長人選考察對象了。」「怪不得,怪不得這祥雲都是馬卡龍色系的,原來是位女將。」老趙得意地笑了笑。這也可以?我對老趙的崇拜又多了一個馬卡龍。
  • 從「溫酒斬華雄」這場戲分析,為什麼央視版《三國演義》堪稱經典
    其實,以如今的眼光來看,央視版的《三國演義》雖然在拍攝技術、戰爭戲等方面存在不足之處,但導演和編劇忠於原著,對三國人物有極為深刻的認識和理解,不僅拍出了漢末三國的那份大氣與滄桑之感,且許多人物形象的塑造,如諸葛亮、曹操、關羽等都成為了不可逾越的高峰,甚至有人將此版《三國演義》稱為「藝術品
  • 《竹林中》你所認為的真相,不是客觀的真相
    一場命案樵夫、腳行僧、捕役、老婦人的描述與強盜多襄丸的供詞,真砂在清水寺的懺悔,武士的亡靈借巫之口的供詞,一段段描述將案件經過變得撲朔迷離,事實的真相是什麼?無人知曉。這也是一個客觀事實。2真相客觀存在雖然文中眾人的供詞不同,我們無法判斷出誰是兇手。但是武士被殺,這件事是客觀存在的。這就好比我昨天早上吃了油條,今天我忘記自己昨天早上吃的食物,別人也不知道我吃了什麼。但我昨天早上吃了油條,這件事是客觀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