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 ➤➤ 人物傳說
爛腳菩薩的傳說
清朝光緒年間,在巫溪縣城裡,有一個人名叫凌少柏。要說他這個名字,還沒得哪個曉得,但一提起爛腳杆、爛腳菩薩,就沒有哪個不曉得了。凌少柏很有才氣,能說會寫,愛仗義直言,是個足智多能的人。因得罪了縣官,被濫施酷刑,在獄中得不到醫治,把他整成個爛腳杆,人們便稱呼他為爛腳菩薩了。關於他的故事很多,至今還流傳幾則。
(一)父子捐生
封建時代興科舉制度,凌少柏埋頭讀書,去考秀才,終因無錢塞包袱而榜上無名,從此發誓不再進考場。但他生活無著,只好在城裡教一堂學生,混口飯吃。
當時的社會很巫教,有錢人只要出錢,不經考試靠銀兩能捐得功名,稱「捐生」,還能出錢買官做。一些目不識丁的財主、商人,請客送禮,納款捐官。十五甲有一財主姓黃,因做豆芽生意發跡?人們叫他「黃豆芽」,他認為人們喊「黃豆芽」不光彩,竟不惜花巨額銀兩,賄賂各方捐了一個監生。從此,人們便老爺前老爺後喊個不停,黃豆芽聽了,心裡甜滋滋的,覺得很榮耀。黃豆芽死後,兒子又花錢頂替了父親的功名,擺起官架子來。凌少柏見黃豆芽父子恬不知恥,便作對聯一幅譏諷道:
黃豆芽綠豆芽黃綠豆芽
父捐生子捐生父子捐生
橫額寫著:儘是卷卷
(二)官從何處來
縣城裡有家姓顏的巨商,開了一家大商號,名曰:「醬醋鋪」。生意十分興隆,賺了錢,發了財,便想打開通宦之門。老闆識字不多,硬考不行,只得納款捐官過官癮。這家財主覺得這樣拿錢買官逗人笑話,於是不惜花掉大量銀兩,先捐個監生,取得與秀才一樣參加考試的資格,想由科舉得官來炫耀自己。入試時,誰知筆頭不爭氣,滴不出幾點墨水來,考試落榜,只好乾瞪眼。凌少柏見這件事十分可笑,便寫一首歌:
清平世界,醬醋作怪。
數十銀兩,捐個頂戴。
時值清明,祭掃墳臺。
三炮一響,祖人起來。
哎呀呀,我的兒,我的乖。
家無讀書子,官從何處來?
(三)拜出日月星辰
丁酉年,時逢大旱,知縣熊芙菁大肆鋪張,打醮求雨,高搭二丈多的松枝牌樓,遍請僧道,設法堂於演武廳。知縣熊芙菁沐浴更衣,頂禮參拜,哭聲哀哀,禱告上蒼。請醮下來,攤派全縣捐款銀子八萬餘兩,高出打醮銀兩十倍之多,所餘銀兩,多數落入熊的腰包。老百姓一說起捐款,人人叫苦不迭,極為不滿。凌少柏知道後,不畏權勢,決心公開揭露這一醜行,立即寫了對聯一幅,貼於高臺牌坊兩側:
妖僧野道三令牌拍散風雲雷雨
貪官汙吏九叩首拜出日月星辰
橫額貼著:越求越旱
百姓看了這幅對聯,無不拍手稱快。熊芙菁看了,氣急敗壞,當即差人把凌少柏抓去,囚於監牢。由於牢房潮溼,蛇蠍出沒,咬爛雙腳,得不到醫治。後經鄉紳遺老保釋,熊芙菁不得不將凌放出。出獄後,人們都去拜望他,尊稱他叫爛腳菩薩。一是讚揚他敢為窮苦百姓講話;二是表示對熊的憎恨。
《巫溪民間文學》主編金良鑄。本書共分為序言、故事(地方傳說、人物傳說、史事傳說、動植物傳說、風俗傳說、神話故事、幻想故事、生活故事、人物故事、寓言、笑話、吟詩作對的故事、其它)、歌謠(勞動歌、時政歌、儀式歌、情歌、生活歌、兒歌)、諺語、後記五部分內容。
本書根據《巫溪民間文學三集成》一書原講述內容,結合有關史料及作者的實地採訪印證,加以修改、補充、完善(共九易其稿,新編18篇,採訪300餘人,費時兩年許,行程數千裡)而成。
書中引用資料的出處所標註的鄉鎮,系按1989年建制調整前的原建制;所涉及的地理方位,一律按地圖標示而定,可能與原書有悖;作品中如含針砭時弊之意,係指其所產生之時代而言。
➢➢購心儀商品 買巫溪特產 盡在 巫朌小店 ↓
總編/鄒永武 編審/冉春軒 責編/汪大喜
編輯/唐曉洪
(投稿QQ:3316438836)
聲明:除原創內容及特別說明之外,推送稿件文字及圖片均來自網絡及各大主流媒體。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認為內容侵權,請聯繫我們刪除。
微信號:重慶巫溪(cqwxwx)
微博:@重慶巫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