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子賣房得利三百多萬,母親三千元退休金,這養老費還要不要給

2020-10-03 客家人阿新

蓮姨自從小是孤兒被人收養,十八歲經人介紹嫁到了本地,育有一兒三女,大的是兒子。在蘭姨三十多歲的時候,老公因病逝世,獨自一人養大孩子。

兒女長大後都成家立業了。

蓮姨以前在國營飯店當服務員,平時省吃儉用。後來下崗出來做早餐賣麵包之類的,人隨和,態度又好,因此生意很好,存了一些錢。

蓮姨先是跟兒子出了一筆錢,加上小女兒支持了一些,就建了一棟二層半的樓房。兒子生了兩個孩子,他把其中一個孩子帶回老家讓蓮姨帶,而兒子繼續在深圳創業。

蓮姨也感到疑惑:孫子他就在深圳,孫女就讓帶回老家讓老人帶,這不是重男輕女嗎。雖然有疑惑,但蓮姨也沒跟兒子計較什麼。兒子交了孩子兩個月夥食之後,就說出各種理由拒絕交孩子的生活費用。蓮姨也心寬,自己的孫女,自己養也無所謂吧,反正生意也不錯,她覺得自己養得起,就沒跟兒子計較什麼。

後來,兒子在深圳買房,蓮姨又給了他十萬,在那個年代,這可不是什麼小數目。

兒子平時還經常說這困難那困難,蓮姨陸陸續續給了不少錢給她。後來孫女上初中、高中,兒子依舊一分錢未給,全靠蓮姨做生意來維持。

蓮姨大女兒嫁給了本地人,生了三個女兒,後來中風癱瘓在家。

二女兒在深圳開店做生意,後來離婚了。

三女兒在廣東惠州在公司當會計員,工資還算可以,四十多歲了,至今未婚。

前段時間,蓮姨兒子把在深圳的房子,得了三百多萬,他說他身體不好,要把房子賣了享受生活。他在別處又買了一套便宜的房,他以前還是有一些積蓄的。這樣,據蓮姨對兒子的了解,他兒子至少有三百萬現金。

兒子從不把賣房的事告訴蓮姨,但世上哪有不透風的牆,她從親戚那知道了這事。她勃然大怒,賣了房子居然不告訴老媽子,當初深圳的房子我也是出過錢的,按通貨膨脹論,當年我出的錢現在起碼值五十萬,現在一分錢也不給我?那你不要說多給我,還回我十萬總不過份吧,三萬五萬也行,總得有個表態吧,現在裝傻扮懵什麼意思。

他兒子反駁:老媽每月三千元退休金,退休金自己一個人也吃不完(蓮姨這時孫女己出去工作),還要錢幹什麼。再說老媽錢再多,你也是給兒子的,難道扔到大江上去嗎?

後來母子倆因賣房的事電話吵了好幾次,兒子回來老家當面繼續吵,結果都是兒子被母親掃地出門,灰溜溜滾回深圳去。

母子關係因蓮姨前段時間生病,最終走向了破裂。蓮姨生病住院,兒子倆夫妻一個電話也沒打過,只是兒子打了幾次電話給女兒,叫女兒出錢出力。蓮姨聽到這情況,更是惱羞成怒,你是兒子你不照看我,叫你妹妹照料我,世上哪有這樣的道理。居然兒子要男女平等,那我就隨他意思,把老家的房產也兒女平分了。

蓮姨家有一棟二層半的樓,按市價值一百萬左右,還有二百多平方的土地。

令蓮姨萬萬沒想到是,那樓房地產的名字只寫了兒子的,沒有她名字。當初建好樓房,她想就他一個兒子,不寫兒子名字寫誰的名字。蓮姨這房子她也出了一半錢,現在怎麼辦。後來蓮姨去法院諮詢,法官也告訴她處理方法,叫她找出當年建房子出過錢的證據,要不然,房子歸兒子,她一平方都得不出。蓮姨當時懵了,感覺被兒子算計了。

蓮姨還有二百平方土地,她決定把土地分成五份,也給孫子一份。後來由於土地是祖先留下來的,關係複雜,暫時給擱下來了。

蓮姨怎麼吞不下這口氣,兒子養老錢一分沒給過自己,自己還幫把他帶孩子,孫女從三歲養到十八歲。現在深圳賣了房還獨吞!

蓮姨決定一不做二不休,決定上法院狀告子女不付贍養費。

法院發傳票後,兒子兒媳也曾回來老家叫母親別上法院,這多尷尬,母親告兒女。兒子話雖然有求放過的意思,但仍舊不給蓮姨一分錢。

最後母子對薄公堂,法院也有了最終結果:每個子女每人每月五百元,大女兒因為特殊情況就免了。

兒子這時不服也得服。二女兒就說自己窮,其實是裝窮,孩子大學畢業,一個人幹活一個吃,怎麼可能拿不出五百?上次這個女兒也是過份,給了二百母親的態度像施捨,母親看不慣當她面把那二百元給撕了。現在又說困難,蓮姨說你給了,我可以返給你的。二女兒依舊訴苦。後來兒子突然間大方了:妹妹,你的錢我幫你出了。

三女兒至今未婚,也有二三處房產,她答應每月準時給五百元。

雖然蓮姨得到了法院的支持,但她家裡的樓房和深圳賣的房,她還要繼續打官司,追回屬於自己的財產。她覺得她自己為了這一家,付出了一切,卻什麼也得不到。那每月三千元養老金,是自己辛苦得出來的。兒子憑什麼說有養老金,就不給贍養費,虧他想得出來。

兒子現在雖然不服也得服,但他也一肚子氣:母親有養老金,為什麼自己還一定要給贍養費,每月三千元怎麼花也花不完啊,母親太貪心了,這樣對子女,將來子女是不會給你送終的。

相關焦點

  • 兒子給母親打電話,說不回家過端午,還給農村母親寄三千元,母親報警救兒子
    大亮母親沒什麼文化,以前丈夫還在的時候夫妻倆人一起在廠裡打工,丈夫走了後她回到小縣城找了一份工作,專心陪兒子讀書,兒子成了她唯一的希望。大亮沒有辜負母親的期望,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大學,兒子去外省讀大學,母親繼續留在小縣城做一名飯店服務員。轉眼間大亮四年大學生活過去了,為了減輕家裡負擔他沒有選擇繼續深造,而是決定畢業後去找份工作,爭取早點讓母親過上好日子。
  • 故事:爸媽給我首付買房,嫁人後我想和哥哥平攤爸媽養老費,老公不同意
    爸媽給我首付買房,嫁人後我想和哥哥平攤爸媽養老費,老公不同意可憐天下父母,許多父母為了子女辛苦了大半輩,甚至是子女們都能掙錢L ,做父母的依舊為他們的婚姻大事操心,給子女買房,拿錢貼著子女。我覺得不管是兒子還是女兒,即便成家了,有了自己小家,哪怕日子過得再難,也要對父母盡份孝心。雖然這樣的大道理大家都懂,可現實中又有多少人能夠做到呢?
  • 故事:"兒媳,憑啥要我兒子給你爸養老費?" "媽,你兒子同意了"
    但在現實生活中,有些婆婆對於兒媳對父母的孝心頗為不滿,她們認為這是兒媳拿著婆家的錢去補貼娘家;有的兒媳也確實過度孝敬父母,說白了拿著孝順當藉口,來貼娘家尤其是有弟弟的家庭,對於這樣的兒媳,多半婆婆都會有意見。兒媳講孝,婆婆高興也支持,畢竟遇到一個孝順的兒媳,那麼婆婆老了,兒媳也會對自己孝順,可兒媳倘若拿著孝順幹著過分的事情,那麼婆媳之間必然有矛盾。
  • 哥每月給母親八百,給丈母娘三千,弟替母親出氣,哥:這很公平
    要說蔡淑芬沒錢,大家都不會相信,她有兩個兒子,大兒子在北京開了家廣告公司,一年能掙幾千萬。小兒子呢,雖然不想大兒子那樣出人頭地,但好歹也是個小學教師,有編制鐵飯碗。他們兩每個月肯定能給蔡淑芬不少零用錢,再加上蔡淑芬的退休金,在他們中間可是富人一個了,何必連這種小錢也要拖欠著。
  • 兒子要父親上交退休銀行卡,只給二百元給父親零花,父親直呼不夠
    伍叔是國營糖廠職工退休老人,生了兩個兒子,抱養了一個女兒。他每月有近三千元退休金,但領退休的銀行卡給兒子拿了,每月只給他二百元當零用錢,伍叔只呼這點錢不夠花,日子過不下去了。拿伍叔銀行卡的是他大兒子,他大兒子生一男一女。他大兒子拿伍叔銀行卡的理由:老人生了兩個兒子,抱養一個女兒。
  • 故事:弟弟找兩個姐姐要母親養老費,姐姐給了9萬,弟弟卻拿去還債
    弟弟找兩個姐姐要母親養老費,姐姐給了9萬,弟弟卻拿去還債我們都知道,這個世界上親情是彌足珍貴的,可一旦一個人沉迷金錢,掉到錢眼裡面去了,連親情都不顧,那麼這個人是多麼可悲,自己親人掙錢了就眼紅,想辦法要錢,最後到處宣揚親人的不是,這就這究竟是怎麼樣的一個男人呢?
  • 母親把遺產給了女婿,兒子知道後,再給姐夫30萬,這是為什麼?
    宋則成摸著自己的良心,問心無愧,他除了每個月不能回家看老娘以外,都會及時轉1000元養老費給老娘。當然,這僅僅是宋則成自己的看法,他的老娘卻從來不認為他孝順。老娘上了年紀,身體不好,逢年過節坐在村口,看著別人家孩子帶著禮品回來看父母,而她卻望眼欲穿都等不到兒子回來。
  • 故事:表哥每月還三千房貸,開廠被騙20萬後車禍住院,姑父要賣房救命
    表哥每月還三千房貸,開廠被騙20萬後車禍住院,姑父要賣房救命人生幾十年,不可能永遠一帆風順,有的人經歷了生活的洗禮後扛過來了,而有些人備受打擊後頹廢下去了。當親戚朋友有難了,我們當然不會袖手旁觀,但我們絕大多數都是普通之人,有些忙只能盡力而為,如果超出了我們的能力範圍,我們也是愛莫能助。
  • 母親去世,兒子賣房結清150萬醫藥費,2天後醫院電話讓他崩潰
    小說:母親去世,兒子賣房結清150萬醫藥費,2天後醫院電話讓他崩潰我叫周強,是一名普通上班族,半年前,母親生病住院,這一住就持續到了今天。中醫院重症病房內。我遲疑了片刻,央求道:「醫生,您看能不能先寬限幾天,我正在籌錢,估計這幾天就能籌到了。」主治醫師嘆了口氣,沉聲道:「你還欠醫院一百五十萬醫藥費,但手術費不能拖欠,必須馬上繳費才能手術!再不動手術,你母親病情會立刻加重!」我深感無力,一股心酸與無助湧上心頭。「好……我……我會盡力而為!」垂下頭,將醫生送出,我深感疲憊。
  • 故事:兒女成家後我交了女友,如今女友讓我給她交養老費,兒子讓我分手
    兒子成家後我交上女友,半年後女友讓我給她交養老費,兒子讓我分手父母辛苦了一輩子,把兒女撫養長大,當兒女們成家了,父母的任務總算完成了。兒女們各自有了小家,那麼他們陪在父母身邊的時間只會越來越少,父母會越來越感到孤單寂寞,尤其是那些中年喪偶的老人來說,晚年更加悽涼。提到黃昏戀,想必大家並不陌生。當老人在晚年,有緣認識了伴侶,許多老人會選擇再婚。
  • 母親跟兒子說到醫院撿垃圾,直到她病逝,才知老人是去打止痛針
    母親跟兒子說到醫院撿垃圾,直到她病逝,才知老人是去打止痛針張翠霞老人是一個普普通通的七十歲老太太,她自己獨居在一個小房子裡,依靠自己的退休金過日子。她的日子過的緊緊巴巴,因為她不光要養活自己,還要養活自己那無法滿足自己日常開支的兒子林東。別人老了,享受兒女們的照顧,但是張翠霞老人還要把自己退休金的一半留給兒子。
  • 一個真實的故事:夫妻每月退休金6000元,竟過成這樣
    但最近這兩年他們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一次丈夫心臟病突發,幸虧鄰居幫忙,叫來120急救車。鄰居出於好意,勸老伴留在家裡,結果妻子由於擔心,高血壓犯了,躺在地上一個晚上無法動彈。還是每二天早上鄰居發現才送進了醫院。
  • 60歲的老夫妻,為了兒女兩地分居,男人有高退休金還做有償家教
    老胡退休金有6000元左右,按說,就算阿香沒有養老金,老胡的退休金也足夠他們在鄉鎮快快活活地過日子了。可是,他們走的卻是不同於一般人的艱難之路。那時教師工資已經比以前提高了不少,過個三四年,小軍結婚時,自己和妻子掙的錢,再借點外債,也可以幫小兒子付個首付了。誰知道,小軍大學畢業後,在城區的一家企業上班了三年,工作苦、工資低,還要承擔租房費、水電費、生活費,每月基本都是入不敷出,很少有盈餘,更別說談對象了。小軍終於呆不下去了,跟老胡商量說要去外面闖蕩,在小城市工資實在是太低了!
  • 夫妻每月退休金6000元,卻過成這個樣子?現實案例
    一個真實的故事,挺感人:我們夫妻倆從一個地級市的企業退休,兩個孩子在省城上班,對於三、四線城市的普通的工薪階層,這算是較好的生活了,我們老兩口遊山玩水,過了10年逍遙日子,但是最近兩年,我們的身體一天不如一天。
  • 65歲大姐每月退休金5000塊,卻成了「月光族」,她說的話很現實
    說實話,我非常不贊同這樣的行為,老了以後就別刻意操心孩子的事情了,最起碼應該留著退休金自己用。下面就給大家說個故事吧,這位母親真的疼愛孩子到了極致!,照顧懷孕的兒媳,還要定期給兒子還車貸房貸,有時候買菜買電都得張姐一個人掏錢。
  • 故事:我過生日,弟弟送我五千紅包,次日弟弟女友逼我退回三千
    我過生日,弟弟送我五千紅包,次日弟弟女友逼我退回三千如今隨著人們思想觀念的轉變,生日越來越重要了,在平時生活中有人過生日了,他會邀請親戚朋友熱鬧熱鬧,當然我們也會送點禮物或者包個紅包,表示一下自己的心意。
  • 小說:母親住院,我賣房籌錢,病好後翻臉讓我離開,我卻磕頭跪謝
    男人三十而立這句話我覺得好難,母親生病住院,妻子欲離婚,孩子也離去,我一個三十歲的,月薪三千的快遞員拿什麼來立?來支撐這個家庭?前年爸爸去世,只有母親和我相依為命,如今重病在床的他,需要我的照顧,需要醫治,可我連醫藥費都拿不出來,微薄的薪水只夠生活。看著這一切我心裡就難受,想痛痛快快的找個人哭訴一場,但哭泣也解決不了生活的苦。
  • 弟妹照顧母親,我每月出三千元,回家看母親,我不敢相信眼前一切
    我們家裡姐弟兩個人,從小我們都是在農村長大的,說起我的這個弟弟,我們兩個人還是同母異父的姐弟,因為我們的父母是後組建的家庭,當時母親帶著我,嫁給了同樣是二婚的繼父,不過不同的是,繼父一直沒有自己的孩子,所以後來母親和繼父又生下了弟弟。
  • 故事:父親患癌症,我想賣房給父親治病,母親:別浪費錢,好好陪陪你爸
    父親患癌症,我想賣房給父親治病,母親:別浪費錢,好好陪陪你爸有人說健康是福,因為如今生一場病,重則需要花不少錢,甚至會出現人財兩空的悲傷局面,對於一個普通家庭來說,這無疑是災難。父母養我們小,當然我們要養他們老,讓他們好好享福,可有時候我們有能力讓父母過上好日子了,可偏偏這個時候父母卻不幸身患重病。那麼倘若有天父親得癌症了,我們做子女的該怎麼辦?
  • 哥哥每月給母親一千,給丈母娘五千,弟弟去討公道,臉面丟盡回家
    蔡阿姨,有兩個兒子,大兒子開了一家廣告公司,至少說一年也能夠掙個幾百萬,小兒子呢?雖然說沒有大兒子掙錢這麼多,但是也是一個中學教師,這也是一個鐵飯碗,每個月呢,工作穩定,待遇還非常不錯,這兩個兒子啊,每個月都會給蔡阿姨一些錢當作零花錢,而且再加上他自己的退休金,可以說她自己就是一個非常有錢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