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怪小說:與朋友最不簡單

2020-10-07 歷史上的照片

文/醉酒說書人

圖 南宋 佚名《搜山圖》卷

01

劉老先生,家中富裕,為人豪爽,喜歡交友。

每日拜訪他的人絡繹不絕,家門前永遠是車水馬龍。

一日,有位自稱叫崔元素的人,前來拜會。

崔元素慚愧的說自己已經離家二十年,屢次考取功名未果,近來斷了生計,慕名而來,希望能賞他一口飯吃。

劉老先生同情崔元素的遭遇,便送給他一些銀錢。

這位崔元素也不客氣,每隔十幾天就來劉家要一次錢,劉家的人全都看不起他,但是劉老先生卻沒有嫌棄,每次都會熱情款待。

《夜譚隨錄》載,「倜儻好客,揮霍不吝,車馬輻輳,門庭如市,行路者健羨。雖齊之孟嘗,趙之平原不是過也。」

02

三年後,劉老先生被人騙走大半財產,氣的他生了一場大病,家人幾乎花光了積蓄,但總算保住了一條命。

劉府風光不再,曾經的門庭若市,變成了門口羅雀。

劉家的親戚、朋友慢慢的也都與他家斷了往來,家中的奴僕也開始偷家中的東西,接二連三地離開。

家中只剩下一個忠誠的老僕未曾離去。

眼看到了年末,家裡米缸見了底,劉老先生為了安慰老婆孩子,便打趣的和女兒唱歌作詩。

老婆看到之後,開始了叨逼叨:

「你還有心思唱歌?全家跟著你挨餓,我看你這是給我們念喪經!」

《夜譚隨錄》載,「親故白眼相向,動輒得咎,漸至不相聞問...婢僕逃散,僅存一老僕...」

03

劉老先生聽後,很是悲涼,心想自己乃是一介書生,肩不能扛,手不能提,又能如何?

妻子說:「那朱知縣往日裡與你要好。當年他落魄的時候,咱們還周濟過他。現在他做了咱們的父母官,要不去求求他?」

劉老先生恍然大悟,連忙寫了一封求助信,讓老奴帶給朱知縣。

結果,老僕空手而歸。

老僕告訴劉老先生,那朱知縣根本不見自己,只是讓人託了口信,說他家中沒錢,還想找您借點兒呢…

《夜譚隨錄》載,「藉口致意,現在凡百需費,囊無一文」。

老婆又說:「那莫逆之交不可靠,您去求求和您從小一起長大的楊先生試試吧。」

劉老先生想起了這位自己兒時最好的朋友,於是又是書信一封。

結果不出意料,這位楊先生回信說,最近做生意賠了錢,愛莫能助。

《夜譚隨錄》載,「面朋口友,固不足怪。欲明通財之義,非道義之交不可。」

愁悶之際,劉老先生又想到了與自家世代相交的靳公子,論起來兩人還是遠親,往日裡經常一起討論「忠義大節」,他一定會拉自己一把的。

結果,這位靳公子回信告訴他,要自強,不要放棄,我看好你呦…

這些就是他往日裡的所謂知己故交,親朋好友。

老劉先生至此徹底寒了心。

《夜譚隨錄》載,「今急切相需,乃不破一文,反以膚詞迂說相敦勉。所謂道義之交,固如是乎?」

04

正當劉老先生窮途末路的時候,老僕稟告,崔先生來了。

劉家老婆一聽是崔元素來了,頓時大怒,心想這是專挑著我們這一家薅羊毛啊,我們都成禿羊了,還不放過我們?!

劉老先生攔下了妻子,還是讓老僕人把崔元素請了進來。

崔秀才見到了劉家的衰敗,二話沒說,用車拉來一口袋錢來到了劉家。

劉老先生大為感動,想要準備一頓飯款待他,但被崔元素謝絕了。

崔元素走後,劉老先生打開口袋一看,全家人呆住了。

裡面是一袋子金光閃閃的三百兩純金。

奇怪的是,從此崔元素再次消失的無影無蹤。

05

有了這筆錢,不到一年的時間,劉家翻了身,再次成為當地的大富戶。

那些所謂的親戚、朋友再次開始登門造訪。

可是,劉老先生卻性情大變,再也不廣交朋友。

不知過了多久,崔元素再次登門拜訪,李老先生大喜,連忙出來相迎,崔元素笑著對他說,見面點頭既是人情,何必多此一舉。

劉老先生想要報答崔元素的救命之恩,但崔元素說什麼也不肯接受:

「當年我向您索要那麼多,您也想要我報答嗎?如果沒有的話,今日我也就沒有那個意思。」

劉老先生不知如何是好,提出將自己的女兒許配給崔元素的兒子。

崔元素無奈之下,這才說出了實情。

06

原來他是一隻艾山上的老狐狸。

因為敬佩劉老先生的為人,才特意前來結交,至於今日確實來道別的,因為兩人的緣分已盡。

劉老先生念念不舍.

狐狸告訴他,知人知面不知心,要想分清豫、樟這兩種樹木,也需要至少七年的時間,更別說想要認清一個人了。

說罷,轉身便走,從此再也沒有回來。

劉老先生一聲感激崔先生的大恩,每月初一、十五必定燒香上供。

《夜譚隨錄》載,「吾聞人心不同,有如其面,橡樟二木,七年乃知。知人之鑑,不易明也。」

07

世間俗事,變化萬千,與朋友最不簡單。

發達的時候,面朋口友不請自來;

衰敗的時候,也自會離你遠去。

天下熙熙皆為利來,天下攘攘皆為利往。

許多「親朋好友」、「莫逆之交」、「總角之交」、「滿口仁義」之輩,還不如一隻狐狸。

相關焦點

  • 聊齋系列《美人皮》|改編志怪小說後的現代愛情觀:一世一雙人
    近幾年,被拍成各種版本電視劇和電影的盜墓類小說《盜墓筆記》和《鬼吹燈》,又開啟了新一輪志怪小說熱潮。志怪小說之所以受歡迎,最重要的,自然離不開它滿足了人們的好奇心。志怪小說大部分是以現實生活為背景,但是對妖神鬼怪和情節的的大膽想像卻是滿足了人們對荒誕離奇之事的好奇心和嚮往。我國古代也有許多志怪小說流傳至今,雖然不像詩詞歌賦一般受人尊崇,卻也在歷史舞臺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當普通人最簡單也最難—《平凡的世界》
    前後共分三部作品,路遙的作品之所以能夠獲得成功,靠的不單是嫻熟的筆法和緊密的思維,還因著他塑造了一代人的形象,他筆下的農村知識分子形象不可謂不生動,一個作家要形成自己獨有的風格和寫作特點很難。對一個時代的描述再精細也比不上親筆塑造出一個能夠代表那個時代的人物,人物具體而直觀,還反映著中國城鎮鄉村的生活全貌和人類前行的歷史軌跡、思維情感的變化。
  • 送上門的朋友不簡單,他為了朋友甘舍性命,聽姐姐解讀弟弟之死
    一、送上門的朋友母親生日,聶政本想著一家人團團圓圓的給母親過個生日就是最幸福的事了,沒想到此時,一位陌生的朋友登門拜訪了。&34;看著門外這位看上去文質彬彬的客人行著標準的禮儀,手中還提著禮物,聶政怔了一下。此人舉止不凡,而自己不過一介屠夫,能得他看得起,聶政有些晃神。
  • 故事:志怪故事:鬼畫
    某天突發奇想,立志寫一本志怪集。雖然不能以此為生,萬一流傳下去,也算不虛度一生。他開始留意民間傳說,也到些陰森恐怖的廟宇、廢墟去尋求靈感。回來後就閉門不出,徜徉在妖仙神魔的世界裡。無奈才疏學淺,不久就江郎才盡,想放棄又實在不甘心。於是更加去找那些奇奇怪怪的地方遊覽。
  • 魏晉南北朝的玄幻小說,風靡一時,為後世小說發展奠基了基礎
    在魏晉南北朝之前,小說都不算是一種文學體裁,一直到了魏晉南北朝,小說才被當做一種文學體裁的存在。魏晉南北朝的小說分為兩大類,一是志怪小說,專寫方士巫師和神仙鬼怪,堪稱古代版的玄幻小說,連後起之秀《聊齋志異》都得拜服於魏晉南北朝時期的志怪小說;二是志人小說,專門記錄一些奇人異聞,堪稱古代版的故事會。
  • 六本斬妖除魔破案類志怪小說,群魔亂舞的世界不斷的離奇事件
    六本斬妖除魔破案類志怪小說,群魔亂舞的世界不斷的離奇事件!關注我每日更新不同書單。第一本《大奉打更人》作者:賣報小郎君157.5萬字·連載簡介:這個世界,有儒;有道;有佛;有妖;有術士。文風騷而不賤,玩梗很強,插科打諢,氣氛歡樂的同時文字和故事塑造都很不錯。不過作者有前科,是中原五綠之一,不過目前沒什麼大毒點,看著比較爽。
  • 重口味故事兩則,清代的志怪小說其實是搞笑段子呀
    前面我們講到,清代的志怪小說而作者袁枚,大概是一位出淤泥而不染,骨骼又清奇的段子手,在他那個封閉的年代,給我們貢獻了許許多多仿佛只有如今才能正常言說的搞笑段子。王晶導演的爛片經常以「屎尿屁」為搞笑擔當,可惜在袁枚面前,被轟的連渣都不剩,人家幾百年前就已經玩熟了這個套路啦。。。
  • 史湘云:那個最適合做朋友的女人
    沒有勾心鬥角,沒有利益權衡,只要他認定了你是朋友,就一輩子不會放棄你。朋友就是認定了,就真心相待。史湘雲做朋友不作,是真心為你好,無隱瞞,自己吃過的虧,絕不讓朋友再吃!史湘雲做朋友沒有功利心,任何階層都歡迎,只要性情相投。
  • 科幻小說《朋友Friend》第2章:最尊敬的人
    但是山太大了,只有爺爺去過,也不知道爺爺是什麼時候去的,爺爺沒說他有沒有「摸到天,」爺爺說他去過山那邊,去當兵。小七子除了看星星,想要一顆星星以外,也想去當兵,當兵感覺很厲害,爺爺也是小七子心中最厲害的人,因為爺爺拿過槍,打過仗,爺爺還是鄉裡的幹部,也是全「小組」最尊敬的人。3歲的小七子不懂當兵是什麼意思,或許小七子永遠都不會懂吧。
  • 為什麼狐鬼小說的男主都是窮書生?真的只是因為作者是窮書生嗎?
    對於蒲松齡啊,貓南​印象最深的就是初中的時候,語文老師抑揚頓挫的在課堂上念著「《狼》,蒲松齡」這是貓南最早開始認識的蒲松齡,在晦澀難懂的文言文中,在枯燥乏味的作者簡介中,貓南看到​和​認識的,只是一位古代文學家。而在知道聊齋志異是蒲松齡寫的之後,貓南對蒲松齡的認識,發生的質的變化。
  • 《人民的名義》最不簡單的人物並不是高育良,卻是不起眼的季昌明
    在看完《人民的名義》之後,很多人看到很多非常精明的人物,比如高育良、李達康、沙瑞金、田國富等等,每個人看起來都覺得都是不簡單的人物,各個都有自己的謀略,但在很多人看來這部電視劇中最不簡單的人物其實並不是他們,而是那個看起來最不起眼的他——季昌明。
  • 三本熱門小說已完結,我有一座恐怖屋、秘巫之主、這個遊戲不簡單
    大家好,我是喃喃,每天為你帶來優質網文相關資訊,關注我不書荒。今天為大家介紹三本均已完結的熱門小說,我有一座恐怖屋、秘巫之主、這個遊戲不簡單,希望你們看完之後有所收穫。小說主要講述了主角陳歌繼承了失蹤父母留下的冒險屋,意外發現的手機改變了一切,通過完成任務探險取材,讓自己的冒險屋一舉成名,伴隨著好處的同時隱患也慢慢出現。許多小夥伴表示很說很精彩,看的人頭皮發麻,這不就是一本搞笑靈異狗糧文嗎!在大結局陳大錘和張雅終成眷屬太可以了,養肥的朋友還在等什麼。
  • 網絡小說越來越垃圾?沒那麼簡單
    這麼說不太文明,或者說現在的網絡小說,質量真的越來越差了嗎?小編也曾有過著這種錯覺,細細想來才發現,或許事情並沒有這麼簡單。一、網絡小說的質量從未改變網絡小說的質量並沒有越來越差,從出現到現在一直都是如此,甚至近些年的作品質量越來越好,越值得一看。
  • 村裡老王頭面目奇特,身懷絕技不張揚,用最簡單的方法治疑難雜症
    非典那年,我和朋友去吉林豐滿,回來時拐彎去了趟樺甸,被堵在了一個小山村,不讓動,村外路上有一夥兒帶袖標的人巡邏。無奈中,在那個小山村呆了一段時間。朋友打趣說:這兒是人與自然的真正合諧。村裡有個老頭,姓王,長得像孫悟空似的。老王頭也是村裡不掛牌的土郎中,會治一些稀奇古怪的病。人稱古怪人治古怪病。這村子有我一個多年前相識的小夥伴兒,跟老王頭沾點親戚。經引見,老王頭跟我處的挺好,大概因為我有點文化,老王頭跟我說話也挺投緣的,言談話語間,能品出老王頭曾經不是一般人。
  • 中國最負盛名的「恐怖小說」,終於有人敢拍了
    再有理由,那就是《西遊記》屬於章回體小說,整個行文邏輯都是段落式的,所以在改編時導演只需截取其中的一個故事,然後進行合理的戲劇改編就可以了,這個方面也是其他三部名著難以比擬的。但是按這個道理,還有一部古代名著很適合改編,那就是《聊齋志異》。
  • 網絡小說6個搞笑橋段:笑出豬叫聲,原來如此簡單
    很多朋友喜歡看網絡小說,主要是因為看小說可以打發時間,還可以調節心情。很多網絡小說都會有不符合邏輯的雷人橋段和搞笑橋段,一下子就能夠讓讀者開心起來。我是真遊泳的貓,一個看小說20年的老書蟲。看過小說多了,見識雷人橋段也多了。今天我和大家聊聊網絡小說6個搞笑橋段。看了這些橋段才知道,笑出豬叫聲,原來如此簡單!第1名,煉丹煉出方便麵。
  • 故事:古代志怪故事:張氏怪,妖人
    張氏怪我家鄉有個秀才張某,喜歡談論鬼怪學說,也經常讀志怪小說。某天,他聽到房梁上有人喊他相公。起初只聞其聲,後來妖物現形,有時候是個高大的男子,有時候是十一二歲的小童,還有時候是丫環的形象,全家人都能看到。有一天,張某起早讀書,妖怪也變成他的樣子來搶著讀。不但樣子完全相同,連衣服上的破洞都完全一樣。爭奪了一會兒,妖怪回到房梁上。
  • 以盜墓小說鼻祖《鬼吹燈》為例,淺談「盜墓文化」的起源與發展
    此劇改編為天下霸唱的《鬼吹燈系列》小說第四部,在此之前已經上映了三部。作為盜墓小說的死忠粉,在我看來《鬼吹燈》是盜墓小說中最具有文學性、藝術性的網絡小說,在此之後盜墓題材小說,難以突破這樣的高度。盜墓小說是網絡文學中重要的一支,它融合懸疑、驚悚、怪談、探險等諸多元素,填補了網絡類型小說在此方面的空白,其內容奇崛瑰怪,其中不乏有大量反映中國文學文化傳統的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