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裡的方鴻漸和孫柔嘉,從普通夫妻到無奈人生的真實寫照

2020-08-28 愛與成長的方向

有人說《圍城》這部小說最經典的一句話是婚姻像是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

但我認為這不是它的點睛之筆,而是小說的最後一句: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

感嘆錢鍾書先生的睿智,用簡短豁達的語言把人生況味濃縮其中,生活的無奈和殘酷,人性的複雜多變,無常是常罷了。

  1. 方鴻漸的情感之路

方鴻漸認識妻子孫柔嘉之前,只唯一對唐曉芙動了真心。那時他還在點金銀行上班,住在前嶽丈的家裡,每個月領點微薄的薪水,但依然不能阻擋對唐曉芙這樣開朗又聰明女孩的愛慕。

他對蘇文紈呢?有敬佩有欣賞又有點害怕,他從心底裡認為蘇小姐的高高在上是他高不可攀的對象,無論從家世學歷還是性格。

歸根結底,方鴻漸心裡,認為蘇小姐不具備戀人的首要因素,是不接地氣。

男人心裡的本質依然是希望對方柔弱可愛,心思善良,蘇文紈除了柔弱,並無半點可愛之分。

但方鴻漸並不是一個愛憎分明的人,他滿嘴的油嘴滑舌,詞不著調,優柔寡斷甚至還有點懦弱。

在他追求唐曉芙期間,被迫於蘇小姐的恩威並施,還不得不常向蘇家走動。

蘇小姐只等他正式求愛,心裡怪他太浮太慢。他只等機會向她生明並不愛她,恨自己心腸太軟,沒有快刀斬亂麻的勇氣。

為什麼《圍城》這部小說能成為經典?主要是人物塑造的太真實,人性本來就不是非黑即白,它有太多的灰色地帶,一個人有真誠有善良,但也有膽怯和軟弱,甚至是自私。

全在於所處經歷所激發的作用,方鴻漸沒有他好朋友趙辛楣的果敢擔當,也沒他的心胸和度量,可趙辛楣對凡事都處於拎得清的狀態,似乎感情在他的精神世界裡只是個陪襯。

當方鴻漸和唐曉芙分手,他整個人都是崩潰絕望的,一個人的情感被發揮到極致,最後被潑了一盆冷水,被刺痛,被抽離的感覺他是體會地淋漓盡致。

奇怪的是,他同時又覺得天地慘澹,至少自己的天地變了相。

而趙辛楣呢,得知蘇文紈要嫁給曹元朗,首先不是失落,而是震驚,震驚蘇文紈會嫁給一個什麼都比不上自己的人,但他的情緒,也只是表現了最平常的祝福:曹元朗的東西,至少有蘇小姐讀;蘇小姐的東西,有曹元朗讀。

能拿得起,也能放得下,感情不是一個男人地全部。

得不到的,就隨他去吧。

命運的相同造化,讓鴻漸和辛楣有機會一起去三閭大學教書,一路上還時不時照顧同行的孫柔嘉小姐。

只因孫小姐無意中聽到鴻漸對自己的評價,女孩子的心思雖隱藏的最深,但此時她的心裡,早就有了鴻漸的位置了。

而方鴻漸呢,反而是順理成章的,又似乎被命運的安排,對孫柔嘉說不上喜歡,也談不上討厭,更多的是一路同行的惺惺相惜,人在外地的敏感和無助,只有經歷過的人才懂。

雖然這一切被趙辛楣尖酸的眼睛看得分外清楚,但鴻漸覺得,自己何德何能,又沒什麼本事,憑什麼能得到一個女孩子的傾心。

有了同甘共苦的經歷,這份來之不易的情愫反而顯得更惺惺相惜。

2.方鴻漸的婚姻生活

方鴻漸和孫柔嘉的第一次爭吵,就發生在兩人因為籌辦婚禮的事宜,人在異鄉沒有親人和朋友,大小事宜都得自己操辦,還得向家裡要錢,柔嘉覺得自己的婚禮來得太草率和寒磣,而鴻漸嫌麻煩,只想辦完了是。

導致兩人有了矛盾的開端。

結婚無需太偉大的愛情,彼此不討厭已經夠結婚資本了。

再往後就是兩人回了上海,婆婆嫌棄柔嘉不識禮數,身材瘦弱;兩個弟媳也暗中挑撥,說柔嘉擺女大學生架子,完全沒有做到身為女人的職責和使命。

因為在她們看來,女人的第一要義是生孩子、管家,而不是讀什麼大學出去和男人一樣工作,那是有傷門風。

兩家來往幾回,便對對方更知根知底了,而此時的吵架就變得更加毫無忌憚。

氣頭上雖然以吵嘴為快,吵完了,他們都覺得乏味和空虛,像戲散場和酒醒後的心理。

雖然反反覆覆,感情雖被磨合得不再相敬如賓,但鴻漸和柔嘉心裡,依然有過歉疚,為了逞一時口快,為了挽回自尊,為了佔語言的上風,無孔不入,刻薄無比。

總有那麼幾個時刻,鴻漸想對柔嘉好,而柔嘉也會心細地幫鴻漸收拾好遺忘在衣服口袋裡的票據。

但生活依然是波瀾起伏,陰晴未定,太多的矛盾糾葛、說不盡的誤會和理不清的家長裡短,匯積成了此起彼伏的人生。

誰能想到,兩人的相識結合,就是因一句善意的謊言,而生活的全部真相,就是撕開了這個謊言,看到了真相的內核。

那座老座鐘,依然是那麼的從容自在,仿佛積蓄了半天的時間,等夜深人靜,搬出來一一細數,細數那些過往,細數那些枝枝蔓蔓的纏繞。

3.方鴻漸的孤獨

我們所熟知的方鴻漸,是一個懦弱無能,沒有一技之長,發起脾氣來也是得理不饒人,但他也有善良純真的一面。

提到鴻漸夫婦二人再和蘇文紈見面的時候,明顯蘇文紈一副高高在上的神情,仿佛能把鴻漸和柔嘉一眼看穿,但又不屑放在眼裡,鴻漸自覺對不住柔嘉,恨自己無能,連累了妻子。

可是有誰能體會過方鴻漸的孤獨呢,本來家庭中兩個弟弟成家都比他早,家裡的一切都比他熟悉,出國4年的留學生涯,還需要前嶽丈的資金資助,回國後的第一份工作,也是在他的銀行裡上班。

鴻漸從來沒有找到過屬於自己的精神領地,在自己家彷佛是個外人,在前嶽丈家,也是夾著尾巴寄人籬下。

敏感而又自尊,是他在這樣的環境裡習得的性格養成,他渴望一份自由而平等的愛情,但始終還是沒能逃過世俗的冷眼相看。

他清高而又自傲,沒有趙辛楣的世故圓滑,對人世的荒誕冷漠報以鄙視和不屑,卻沾染一身傷。

無疑,他是失敗的,事業的渺茫,婚姻的傷痕累累,似乎都在告訴他這個可憐人,到底是因為什麼,才過成了現在的樣子。

木心說過:街角的寒風比野外的寒風顯得更加悽涼。

相關焦點

  • 《圍城》:方鴻漸和孫柔嘉的結局,印證了婚姻裡最扎心的七個字
    《圍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市井百態圖,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其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圍城》故事發生於1920-1940年代,主要寫抗戰初期知識分子群相。在和孫柔嘉結婚前,方鴻漸生命裡,出現過其他三個女人。歸國船上遇見的鮑小姐,她風情萬種,和方鴻漸發生了一夜情。鮑小姐下船後,兩人再無交集。
  • 《圍城》:為愛犧牲,協調各方關係!方鴻漸的妻子——孫柔嘉
    《圍城》是一部非常有名的小說,小說中錢鍾書先生所塑造的方鴻漸夫婦讓人印象深刻。其中,方鴻漸的妻子——孫柔嘉為了方鴻漸其實也犧牲了不少。方鴻漸夫婦的婚姻遇到了不少難題:方鴻漸的前途、雙方親戚關係的維繫、他人對方鴻漸夫婦婚姻的幹擾都困擾著兩個人。
  • 讀《圍城》看婚戀——方鴻漸和孫柔嘉的婚後生活為何如此糟糕?
    現如今結婚率逐年下降,而離婚率卻持續上升,導致離婚的原因是各種各樣,其中有些原因我們可以從錢鍾書的《圍城》裡窺探一二。錢鍾書與楊絳 方鴻漸和方鴻漸的父母嫌棄孫柔嘉不漂亮、不禮貌、還嫌棄孫家不夠錢,孫柔嘉的父母嫌棄方鴻漸沒能力、沒涵養、還嫌棄方家思想陳腐。雙方親戚和父母除了在他們的婚禮上見過一面,從此再也沒有一起吃過一頓飯,如此荒唐的兩家子人居然能結為親家,這結局可想而知。如果兩個相愛的人得不到鄰裡朋友,親戚同事的祝福,或許還可以任性一把,至少我們還有兄弟姐妹和雙方的父母的祝福。
  • 《圍城》:夫妻相處難?方鴻漸夫婦為何矛盾重重?他人幹擾是主因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一部作品,小說中通過對方鴻漸的描寫,向我們展示了方鴻漸從戀愛到結婚的過程,也向我們展示出當時許多知識分子的面貌。小說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情節很多,而方鴻漸和孫柔嘉的婚姻也引發了不少人的深思。
  • 《圍城》:方鴻漸被動的婚姻「圍城」,崩塌於家庭地位的失衡
    這是小說《圍城》裡關於婚姻的名言,也是現實中很多人對婚姻的理解。《圍城》是錢鍾書先生唯一的長篇小說,堪稱現代文學史上風格獨特的諷刺經典。書中主要寫抗戰初期,留洋歸國的男主人方鴻漸面臨事業和婚姻的困境。方鴻漸的愛情,很多地方讀來有讓人共鳴之處。在戀愛的時候,風流倜儻,自視甚高,有種玩世不恭的灑脫和不羈。
  • 《圍城》孫柔嘉是心機婊?可能這就是生活
    《圍城》孫柔嘉是心機婊?可能這就是生活《圍城》是我讀的次數最多的書之一,書中幾個關於婚戀片段的描寫,讓我印象最為深刻,並且在自己婚前、婚後對這些片段有不同的理解,也更理解了婚姻生活。1.可愛深紅愛淺紅。
  • 圍城:如何避免成為一事無成的方鴻漸?
    而楊絳女士的概括和解讀,很明顯就包含和囊括得更廣泛得多: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錢鍾書寫《圍城》的時候,楊絳不僅陪伴左右,而且時時觀看,此書的成功,楊絳功不可沒,他們又是一對知己伉儷,因此,楊絳這個解讀,無疑是很正確的。
  • 《圍城》:方鴻漸夫婦為何矛盾重重?他人幹擾是主因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一部作品,小說中通過對方鴻漸的描寫,向我們展示了方鴻漸從戀愛到結婚的過程,也向我們展示出當時許多知識分子的面貌。小說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情節很多,而方鴻漸和孫柔嘉的婚姻也引發了不少人的深思。
  • 豆瓣9.3《圍城》:方鴻漸的悲劇,是誰造成的?
    而楊絳女士的概括和解讀,很明顯就包含和囊括得更廣泛得多: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錢鍾書寫《圍城》的時候,楊絳不僅陪伴左右,而且時時觀看,此書的成功,楊絳功不可沒,他們又是一對知己伉儷,因此,楊絳這個解讀,無疑是很正確的。
  • 今日書單推薦:《圍城》人人都愛唐曉芙,我獨偏愛孫柔嘉
    我們中大多數人都是另一個方鴻漸。先講一個故事:說柏拉圖問老師蘇格拉底什麼是愛情?老師就讓他先到到麥田裡去,摘一棵全麥田裡最大最金黃的麥穗來,期間只能摘一次,並且只可向前走,不能回頭。柏拉圖於是按照老師說的去做了。結果他兩手空空的走出了田地。老師問他為什麼摘不到?
  • 《圍城》:留洋歸國的方鴻漸,為何不可避免地走向平庸?
    方鴻漸本來因為前嶽父的資助,才得以幸運地在歐洲留學,卻在買了假文憑回國後,人生節節敗退,那麼讓方鴻漸人生失意的原因是什麼?他是如何走上人生下坡路的?又是如何一手好牌打爛的?失戀的方鴻漸在好友幫助下去大學當教授,又由於自身能力不足以及不善於辦公室鬥爭而丟掉了工作;期間他結識了同事孫柔嘉,因為孫柔嘉的主動布網,陰差陽錯兩人結婚,婚後生活處理不當而有一地雞毛。
  • 《圍城》裡方鴻漸的婚姻為什麼不幸福?困在這幾個原因
    讀過三遍,才欣賞到其中文字的魅力,滿篇的修辭手法引人入勝的跟著往前走。 圍城顧名思義,用原文中的話說「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 人的一生從工作到婚姻,會經歷大大小小的圍城。進去前嚮往,進去後迷茫,又想要逃離。 書中從男主人公方鴻漸的家庭,工作 ,婚姻為主線來發展,引發對人生的思考。
  • 《圍城》孫柔嘉「一地雞毛」的婚姻:選對丈夫才能幸福
    在小說《圍城》中,孫柔嘉沒有唐曉芙那般漂亮迷人,也沒有蘇文紈那樣的家庭背景,她就像很多現在的女孩子一樣,不醜也不算美女,有個不好不壞的工作,是一個只能靠自己奮鬥的女孩子。她的父母對她的事情也不上心。在那個時代,男人找工作、掙錢生存都很艱難,何況一個女孩子?她是讀過大學的,有學歷,也在三閭大學找到了一份英語教師的工作。在同去的路途上碰到了方鴻漸。
  • 從蘇孫二人看«圍城»中的女性形象
    驚鴻即逝的鮑小姐以及夢中情人般的唐曉芙形象較為單薄,更像是方鴻漸圍城之外的過客,只有蘇文紈以及孫柔嘉這兩位工於心計的權謀家,最能夠代表《圍城》中的女性形象,亦是最能夠展現錢鍾書想要表達年輕人囿於婚姻的主體。
  • 如果找了一個「方鴻漸」式的老公
    錢鍾書先生的《圍城》被津津樂道,經久不衰,究其原因,是錢先生通過詼諧而力透紙背的文筆,為我們講述了一個男人從求學到工作、結婚,一路的浪漫、挑剔、掙扎、反抗、無奈和痛苦,也讓讀者看到了某些夫妻真實的生活狀態。更重要的是,這種狀態讓已婚者瞭然於胸,不時發出「這難道寫的是我嗎」這樣的感嘆。
  • 《圍城》:看完方鴻漸的笑話,我想勸你好好讀書!
    讀過《圍城》的人,有很多都是瞧不起方鴻漸的,因為他實在活的太窩囊了。拿現在的評判標準來說,方鴻漸從他的婚姻生活、到職場工作,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為什麼這麼說了?我們不妨來看看方鴻漸有那些的失敗經歷。
  • 都說《圍城》好看,錢鍾書的《圍城》裡,圍的究竟是什麼?
    你冷靜地旁觀著一個人的出生乃至死亡,你感嘆人生也不過如此,直到最終你得到對生活的釋然和輕鬆。和孫柔嘉的愛情故事為主線,,深刻揭露了當時社會知識分子的群相,是一部儒林外史般揭露人性題材的作品。可主人公卻沒有意識到自己這一點,方鴻漸在人前表現得仍是那個風度翩翩、留洋歸來的翩翩公子,他與鮑小姐在郵輪上打情罵俏,對傾慕自己的蘇文紈搖擺不定,對心愛之人唐曉芙又求而不得,以至於讓他後來和孫柔嘉的倉促婚姻顯得如此蒼白無力。
  • 《圍城》:原來我們都是方漸鴻,人到中年,才發現生活真殘酷
    最後,方鴻漸選擇了一個樣貌普通的女人孫柔嘉做為他的妻子。圍城,圍城住的不止是婚姻,更是人生,更是一個人的心《圍城》中有一句很經典的話,就是說,「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衝出來」,這句話不單單講婚姻,其實《圍城》講得就不止婚姻,還包括生活。
  • 職場《圍城》受困,多少人活成了方鴻漸
    正如最後婚後孫柔嘉對他的評價:「替各系打雜,教授都沒爬到,連副教授都保不住。」極其恰當的描述了方鴻漸失敗的教學生涯。楊瀾從楊瀾和方鴻漸的人生故事中可以得出一個道理:人生的好與壞,都需要自己去規劃,就像楊瀾所說的:"一次幸運並不可能帶給一個人一輩子好運,人生還需要你自己來規劃。"3.不懂職場規則的人,找不到職場立足之地方鴻漸工作的一波三折,不僅是因缺乏真材實料而導致,也和他身上那沒有自知之明的傲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 憑本事吃飯是生活的鐵律——我讀《圍城》
    方鴻漸的婚姻是個悲劇。方鴻漸的人生是個悲劇,儘管他長得帥、又善良。他的悲劇源於他的軟弱。他完全掌控不了他的人生。看完《圍城》,我的心堵堵的。去留學,沒有混到文憑。去中學演講,鬧了個笑話。和周小姐沒見過面,他爹就幫他和周小姐訂婚了。留學歸來,周經理安排他在周經理的銀行上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