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瓣9.3《圍城》:方鴻漸的悲劇,是誰造成的?

2020-09-22 楊培川

圍城:如何避免成為一事無成的方鴻漸?

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城裡的人想出去,這是錢鍾書先生的《圍城》裡面最廣為人知的一段話。

但是,這段話所說的「圍城困境」僅僅只限於婚姻。

而楊絳女士的概括和解讀,很明顯就包含和囊括得更廣泛得多:

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對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

錢鍾書寫《圍城》的時候,楊絳不僅陪伴左右,而且時時觀看,此書的成功,楊絳功不可沒,他們又是一對知己伉儷,因此,楊絳這個解讀,無疑是很正確的。

也就是說,圍城困境這種局面,不僅僅存在於婚姻之中,還包含在職業裡面。

縱觀《圍城》全書,除了講述愛情婚姻之外,也確實有很多篇幅在說方鴻漸的職業失敗過程。

推而廣之,圍城困境還可以概括更多的人生方面。

而在圍城之中,方鴻漸的主要失敗,也就是婚姻、職業這兩個,他的一事無成、一敗塗地、一貧如洗,至少可以給予我們如下的經驗和教訓:

1.學歷、專業技能,或者說謀生手段上的圍城困境

找工作和職業,逃不開學歷和專業的問題,而方鴻漸的失敗,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自己的學藝不精、並且知道自己學藝不精也不願努力去改變,或者積極地轉換方向。

一開始,方鴻漸的起點可以打敗當時民國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中國人,他自己的家庭本來就算優渥的一類,加上死去的未婚妻的家庭的資助,他還可以從容出國留學,遊覽歐洲各國。

但是,他懶散,散漫,最後連文憑都沒拿到,不停地轉學,換專業,換城市,甚至於不惜學歷造假。

跟一個在美國的愛爾蘭人買了假文憑。

回國之後,慢慢地他就露餡了,第一次當眾演講,就鬧出鴉片是進步之類的話,令人噴飯,主辦方都看不下去了。

嶽父幫他找的清閒工作,他也沒能做好,一路舟車勞頓、風塵僕僕地去三閭大學,也被校長看穿他的知識和學歷問題,因此被套路得只有一個不是很好的工作。

孫柔嘉結婚之後,他的工資甚至還大大比不上貧苦出身、家境不怎麼樣、沒出國留學的獨立女性孫柔嘉。

這到底是為什麼?

就是因為方鴻漸的學藝不精,基本功不紮實。

俗話說,打鐵還需自身硬。

不論哪一行,要做好,做出一點成就,都需要不俗的基本功,以及不斷地學習,不論是教書,還是其他很多行業,都是如此。

即便方鴻漸荒廢學業的時光,已經無法挽回,但是,他依然可以在自己喜歡和感興趣的領域,提升基礎和專業知識,不斷進步。

而方鴻漸沒有,這源於他人性的弱點,懶散,散漫,不願去改變,惰性。

這些東西,以及方鴻漸本人,都是具有普遍性和比較大的現實意義的。

如果說家境尚可,或者家境不錯,那你可能不需要在學業上多麼努力,只需要在家族經營的相關行業方面提升知識和能力就可以。

但是戰亂一來,方鴻漸的家庭已經大不如前,最後和孫柔嘉在一起時,已經並不寬裕,很明顯需要去改變。

一個令人無奈的事實是,大多數家境好的人,父母反而更會教育孩子,讓他們的學業、工作、能力,勝過大多數家境貧寒的人。

所以,窮人如果越發不去改變、爭取和有方向地努力,那麼,只會越發比方鴻漸更悲劇,最後職業、婚姻、家庭,事事不如意。

需要看清的是,方鴻漸的很多悲劇,源於他自己的人性弱點,這些弱點,倒並不是每個人都有,即使有,也沒他這麼強烈和全面。

這就是《圍城》的第一個困境,職業上互相羨慕,都不滿意。

當然,有時候要靜下心來看一看,想一想,有時候,你不滿意的工作,可能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

2.愛情、婚姻上的圍城困境

如果把錢鍾書和楊絳的話,看成在一定程度上是正確的,那麼或許就可以理解為:

結婚的人不少都後悔,想掙脫束縛,逃脫出來。不結婚的人,都很羨慕結婚的,想進去婚姻裡面看看。

誠然,這兩種情況是存在的,但是,它們只存在於一部分人群當中,因為也有結婚後還比較幸福滿意,平淡到老的。還有的是,很多不結婚的,也慢慢看透了婚姻的本質,從而不願意結婚,也就不想去婚姻的圍城裡面看看。

尤其是不婚主義、單身盛行的今天,持第二種態度的並不少。

而方鴻漸的婚姻圍城,大部分也是自己造成的。

方鴻漸的散漫不羈,不自愛,對男女之事抱著嬉戲玩樂的態度,這些因,都給他埋下了悲劇的果。

從量子物理學研究的人的思想頻率來說,相同的思想頻率,會吸引到相同的人,於是,方鴻漸一開始就吸引到了鮑小姐。

鮑小姐有未婚夫,但是很開放,方鴻漸不喜歡她,但是也不拒絕,於是兩人就發生了苟且之事,並被蘇文紈知道,這給方鴻漸以後追求真愛唐曉芙,種下了第一個失敗的因。

方鴻漸在愛情上的第二個弱點是,不會拒絕,也不負責,如果說蘇文紈喜歡眾星捧月的感覺,多半是來源於虛榮,那麼,方鴻漸享受和她的曖昧與感情,多半也有男人的虛榮和成就感在作祟。

所以,他們又成了相同頻率的人,最終因為他的沒有承諾和坦白,唯唯諾諾,不具備理性、果斷、實踐、主觀能動性等,在追求真愛唐曉芙的時候,被蘇文紈倒打一耙,從而讓唐曉芙對他的印象大打折扣,甚至一落千丈。

知道了他和鮑小姐、蘇文紈的瓜葛,本就天真純潔、讓錢鍾書都不捨得挖苦一句的唐曉芙,怎麼會接受一個這樣劣跡斑斑、不負責任的人的告白呢?

這是方鴻漸愛情失敗的第二個因,這些弱點,還造成了他不會對後來的孫柔嘉拒絕,落入了她的圈套,從而,他們婚後互不滿意,彼此挖苦,最終婚姻面臨崩潰的局面,實際上也崩潰了。

《紅樓夢》的悲劇是來自於封建時代的客觀因素,賈寶玉再怎麼努力考科舉也改變不了被抄家的命運,就像曹雪芹也努力考過科舉,但是雍正鐵了心,他是改變不了的。

而《圍城》的方鴻漸不同,他的悲劇和雙重圍城,多半是來自於自己的主觀因素的。

因此,方鴻漸的一事無成,是可以被改變的,尤其是在今天這個時代,他更有無數種改變的可能,包括與他類似的我們,也同樣如此。

相關焦點

  • 圍城:如何避免成為一事無成的方鴻漸?
    圍城:如何避免成為一事無成的方鴻漸?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城裡的人想出去,這是錢鍾書先生的《圍城》裡面最廣為人知的一段話。所以,窮人如果越發不去改變、爭取和有方向地努力,那麼,只會越發比方鴻漸更悲劇,最後職業、婚姻、家庭,事事不如意。
  • 《圍城》:留洋歸國的方鴻漸,為何不可避免地走向平庸?
    錢鍾書的《圍城》讓很多人讀完不禁感嘆:年少讀不懂《圍城》,讀懂已是城中人。該書長期霸佔暢銷書小說之首,有人評價它為一本幽默小說,豆瓣評分為8.9分,由陳道明和呂麗萍主演的同名電視劇《圍城》,同樣高分為9.2分,該書如此暢銷又被高評,除了其精妙絕倫的語言和深刻幽默的筆觸,還有最重要的原因,就是他傳達出來的哲理。
  • 職場《圍城》受困,多少人活成了方鴻漸
    文|夕月姑娘第一遍讀《圍城》,只當是故事書來讀,感受鍾老尖銳筆下的各種人情世故和小丑生活,那嘲諷刻薄的文筆讓人直呼過癮;第二遍讀《圍城》,越是深入,內心越酸澀,方鴻漸生活是一個悲劇,可當下的我們,又有多少人何嘗不是把自己的生活活成了悲劇呢
  • 《圍城》:為什麼是方鴻漸親手埋葬了自己的婚姻?
    《圍城》裡面,方鴻漸從談戀愛到結婚一起和四個女孩子有過情感糾葛。任誰看到這一幕,都想不明白自己輸在哪兒了?2.下了船的方鴻漸,沒過多久他又開始了新的一段感情,可這一次,認真的他又輸的很慘。我們都認為方鴻漸的第二段戀愛是和蘇文紈發生的,其實不然。方鴻漸一開始就對蘇小姐沒有好感,他只不過一直在陪蘇小姐演戲而已。
  • 《圍城》:方鴻漸被動的婚姻「圍城」,崩塌於家庭地位的失衡
    這是小說《圍城》裡關於婚姻的名言,也是現實中很多人對婚姻的理解。《圍城》是錢鍾書先生唯一的長篇小說,堪稱現代文學史上風格獨特的諷刺經典。書中主要寫抗戰初期,留洋歸國的男主人方鴻漸面臨事業和婚姻的困境。方鴻漸的愛情,很多地方讀來有讓人共鳴之處。在戀愛的時候,風流倜儻,自視甚高,有種玩世不恭的灑脫和不羈。
  • 《圍城》:看完方鴻漸的笑話,我想勸你好好讀書!
    讀過《圍城》的人,有很多都是瞧不起方鴻漸的,因為他實在活的太窩囊了。拿現在的評判標準來說,方鴻漸從他的婚姻生活、到職場工作,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為什麼這麼說了?我們不妨來看看方鴻漸有那些的失敗經歷。
  • 《圍城》裡方鴻漸的婚姻為什麼不幸福?困在這幾個原因
    圍城顧名思義,用原文中的話說「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 人的一生從工作到婚姻,會經歷大大小小的圍城。進去前嚮往,進去後迷茫,又想要逃離。 書中從男主人公方鴻漸的家庭,工作 ,婚姻為主線來發展,引發對人生的思考。
  • 都說《圍城》好看,錢鍾書的《圍城》裡,圍的究竟是什麼?
    我想這就是《圍城》帶給我們的意義所在,你在《圍城》中可以看到一個清晰而又真實的自己,你看到社會百態在《圍城》中不斷循環上演。你冷靜地旁觀著一個人的出生乃至死亡,你感嘆人生也不過如此,直到最終你得到對生活的釋然和輕鬆。
  • 《圍城》:方鴻漸和孫柔嘉的結局,印證了婚姻裡最扎心的七個字
    作者:硯無聲《圍城》是錢鍾書所著的長篇小說,曾多次被改編為電視劇和電影。《圍城》是一幅栩栩如生的市井百態圖,人生的酸甜苦辣、千般滋味均在其中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圍城》故事發生於1920-1940年代,主要寫抗戰初期知識分子群相。
  • 《圍城》:從戀愛到結婚,方鴻漸交往的女人為什麼都不是對的人?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唯一一部長篇小說,先生在書裡面寫道:圍在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圍城裡面的主人公叫方鴻漸,家中給他和周家女兒訂下了一門親事,就在方鴻漸在國外讀書之際,周家女兒突然因病去世,方鴻漸得知此事後,寫信安慰了未來嶽父,嶽父覺得他忠厚本分。
  • 《圍城》:以下4點,告訴我們——方鴻漸和唐曉芙為什麼會分開
    《圍城》這部小說應該不少讀者都曾經看過或是聽說過。因為幼年的時候因為沒有閱讀這本小說,當時總以為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婚姻故事。後來讀完整部小說,才發現《圍城》這部小說包含了不少內容,關於婚姻只是小說中的一部分篇章。方鴻漸是小說中的男主角,他並沒有和喜愛的唐曉芙結婚,而是娶了孫柔嘉作為自己的妻子。
  • 從蘇孫二人看«圍城»中的女性形象
    眼高於頂的女神蘇文紈愛而不得,工於心計的女人孫柔嘉得而不愛,代表著希望男人依附自己以及希望自己依附男人的兩類女性,最終都將陷入婚姻的圍城,迎來悲劇的命運。方鴻漸是《圍城》中毫無疑問的男主角,作為描寫「婚姻」與「愛情」的小說,自然少不了「另一半」的女性角色。
  • 《圍城》:婚戀中錯用心機的三宗罪
    》是錢鍾書先生的經典之作,自此「圍城」便成了婚姻的代名詞,紅塵中的男女在城門口進進出出,因此「圍城」也一直是個經久不衰的熱議話題。 《圍城》是錢鍾書僅有的一部長篇小說,卻堪稱中國現當代長篇小說的經典。小說塑造了以方鴻漸為主的知識分子,在抗戰時期波折的經歷和人生的困惑。方鴻漸出自鄉紳家庭,被未來的嶽丈資助海外遊學,回國後經朋友舉薦到「三閭大學任教」,後與同路來的孫柔嘉訂婚。
  • 《圍城》(二):我們都有可能是方鴻漸
    錢鍾書《圍城》其實很多人讀完這部小說,一直覺得方鴻漸這個男的好像很有問題,但也不說上到底是什麼問題。可方鴻漸卻在那一分鐘裡走開,也因誤會錯認了唐曉芙的電話,噴子屬性頓時啟動。嶺南大學的許子東老師在這兒有個觀點,他認為我們都可能是方鴻漸,因為我們都不知道到底什麼時候對我們是最重要的,哪一分鐘是我們該等待的,而又是哪一個電話是我們不該錯過的。
  • 《圍城》:方鴻漸夫婦為何矛盾重重?他人幹擾是主因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一部作品,小說中通過對方鴻漸的描寫,向我們展示了方鴻漸從戀愛到結婚的過程,也向我們展示出當時許多知識分子的面貌。小說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情節很多,而方鴻漸和孫柔嘉的婚姻也引發了不少人的深思。
  • 錢鍾書《圍城》:一本尋找自我的生活指南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所著的長篇小說,它是中國現代文學史上一部風格獨特的諷刺小說。被譽為「新儒林外史」。錢鍾書先生享有「文化崑崙」的美譽。曾立志在清華讀書四年間,看遍圖書館藏書,他所寫的文章含義深刻,剖析人性。錢鍾書先生和楊絳先生的美滿婚姻,令世間伴侶羨慕。但是作為錢鍾書先生所寫的長篇小說《圍城》,結局卻是悲劇的。
  • 《圍城》裡的方鴻漸和孫柔嘉,從普通夫妻到無奈人生的真實寫照
    有人說《圍城》這部小說最經典的一句話是婚姻像是一座圍城,外面的人想進來,裡面的人想出去。但我認為這不是它的點睛之筆,而是小說的最後一句:這個時間落伍的計時機無意中包涵對人生的諷刺和感傷,深於一切語言、一切啼笑。感嘆錢鍾書先生的睿智,用簡短豁達的語言把人生況味濃縮其中,生活的無奈和殘酷,人性的複雜多變,無常是常罷了。
  • 《圍城》:所有不得志的人,身上都有方鴻漸的影子
    《圍城》裡的男主角方鴻漸,擱現在,就是標準的社畜。工作上,毫無成就,能力跟不上野心,逐漸淪為職場邊緣人;婚姻裡,一地雞毛,稀裡糊塗娶了自己不愛的人,又懶得經營婚姻,結果就在離婚的邊緣瘋狂試探;人情世故上,像個低能兒,該得罪的不該得罪的,全得罪了。
  • 《圍城》裡的方鴻漸為何會喜歡鮑小姐?
    《圍城》一開始就描述了一段方鴻漸與鮑小姐的露水情緣,在小說中好像所佔的篇幅不大,但個人覺得對方鴻漸的情感影響還是不小。 無從得知方鴻漸留學的四年為何也沒有談場戀愛,那時候他從未謀面的嬌妻已經病故,對他而言已毫無阻礙,但方鴻漸在遇到鮑小姐之前,仍是白紙一張。 其實方鴻漸為何喜歡鮑小姐這個問題,根本上來講,談不上喜歡不喜歡,兩人只是乾柴和烈火,彼此有需有求,也就自然而然開始了這樣一段露水情緣。
  • 《圍城》:為愛犧牲,協調各方關係!方鴻漸的妻子——孫柔嘉
    《圍城》是一部非常有名的小說,小說中錢鍾書先生所塑造的方鴻漸夫婦讓人印象深刻。其中,方鴻漸的妻子——孫柔嘉為了方鴻漸其實也犧牲了不少。方鴻漸夫婦的婚姻遇到了不少難題:方鴻漸的前途、雙方親戚關係的維繫、他人對方鴻漸夫婦婚姻的幹擾都困擾著兩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