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圍城》:所有不得志的人,身上都有方鴻漸的影子

2020-08-28 戴頭紗的田園犬

《圍城》裡的男主角方鴻漸,擱現在,就是標準的社畜。

工作上,毫無成就,能力跟不上野心,逐漸淪為職場邊緣人;

婚姻裡,一地雞毛,稀裡糊塗娶了自己不愛的人,又懶得經營婚姻,結果就在離婚的邊緣瘋狂試探;

人情世故上,像個低能兒,該得罪的不該得罪的,全得罪了。

這樣一個人,也難怪趙辛楣說他:你不討厭,可是全無用處。

第一次讀《圍城》,是上高二的時候,當時只覺得方鴻漸是個徹頭徹尾的loser,窩窩囊囊,一點不瀟灑。

如今再讀圍城,脊背一陣發涼,恍然發現我們每個人的身上,或多或少都有方鴻漸的影子。

吃不了學習的苦,就要吃生活的苦

方鴻漸原本是個贏在起跑線上的人,父親是前清舉人,在一個縣城裡做大鄉紳,雖然不是富得流油,但也過得十分富足。

那時,普通人家的孩子都早早到社會上摸爬滾打,方鴻漸卻在父母的蔭護下接受大學教育。

或許是一切都來得太容易,所以才不懂得珍惜。

方鴻漸上大學完全是在混日子,不斷換專業,原本要學的是土木工程,可是:「他是個無用之人,學不了土木工程,在大學裡從社會學系轉哲學系,最後轉入中國文學系畢業。」

後來,好運開掛得到嶽父的資助,到歐洲留學深造。令人費解的是,他深造的專業是中國文學。

在當時那個環境下,方鴻漸的行為無異於到俄國學法語,到法國學西班牙語。方鴻漸之所以做出這樣的選擇,無非是覺得國外學得淺,不用努力罷了。

事實上,方鴻漸出了國,真真是將虛度光陰發揮到了極致。

他既不抄敦煌卷子,又不訪《永樂大典》,也不找太平天國文獻,更不學蒙古文、西藏文或梵文。

四年中倒換了三個大學,倫敦、巴黎、柏林。隨便聽幾門功課,興趣頗廣,心得全無,生活尤其懶散。

方鴻漸糊弄學業的後果就是,無法正常畢業,只得購買一個假的博士學位證書,帶回國敷衍父母和嶽父。

俗話說:「怕吃苦,吃一輩子苦;不怕吃苦,吃半輩子苦」,這句話說的就是學習這件事兒。

貪圖享樂的方鴻漸,完美逃避了學習的苦,但生活的苦他卻無處可逃。走上社會之後,他就像一個赤手空拳的士兵,在面對生活這位勁敵時,毫無還手之力,被打得遍體鱗傷。

方鴻漸剛回國時,工作沒有著落,嶽父照顧他,讓他在自己開的銀行裡掛個職。

方鴻漸沒有珍惜這份來之不易的工作,天天混日子,幹著幹著還覺得銀行這座小廟限制了拳腳,工作的內容不高級,滿足不了自己吹噓的資本,加之和嶽母鬧得不愉快,就跳槽去了三閭大學

方鴻漸能到大學教書,說來多虧了趙辛楣的「小心眼」。

趙辛楣喜歡的姑娘,對方鴻漸芳心暗許,方鴻漸又是個不主動不拒絕的人,和姑娘走得很近。趙辛楣為了拆散他們倆,使計讓三閭大學的校長,給方鴻漸發了聘書。就這樣,方鴻漸離開了上海,去了偏遠的三閭大學任教。

方鴻漸在三閭大學的日子並不好過。

原本,校長許諾給方鴻漸的是教授職位,結果發現方鴻漸沒有學位,只是個遊學生,而且不是學政治的,壓根兒就不滿足當政治系教授的資格。

最後,只看在趙辛楣的面子上,讓他教了倫理學,還施捨了副教授的職位。

可方鴻漸腦袋空空、肚子無貨,倫理課教得非常爛,學生興趣全無。

陰差陽錯之下,他又教了英文,結果紕漏百出,被學生捅到了校長那裡,差點丟掉工作。最後,所有人都得到了續聘,只有方鴻漸被解聘,狼狽地離開。

一時沒努力,步步跟不上,這是最殘酷的人生,方鴻漸是最好的例子。

人生就是一個儲蓄罐,你投入的每一份努力,未來都會打包還給你。

如果你在最該蓄積力量的18歲,得過且過,逃避學習。那麼30歲的時候,就沒有選擇的權利,只能躺平任生活蹂躪。到了40歲,就會被同齡人遠遠甩在身後。

別在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一點苦都不肯吃的人,註定一輩子平庸。

眼裡只有自己的人,跟誰過日子都是一地雞毛

方鴻漸對待感情,不可謂不渣。

在回國的郵輪上,方鴻漸因為寂寞和鮑小姐勾勾搭搭。

被甩了之後,和蘇小姐又搞起了曖昧,就在要捅破窗戶紙時,轉而看上了蘇小姐的表妹唐小姐。

蘇小姐氣不過,把方鴻漸買假文憑的事,在表妹面前添油加醋抖摟了出來。

唐小姐一氣之下,和方鴻漸劃清了界限,一段尚在萌芽的感情就此早夭。

最後,方鴻漸稀裡糊塗和三閭大學的同事孫小姐結了婚。

電影《非誠勿擾2》中有句臺詞,道出了婚姻的真相:婚姻怎麼選都是錯的,長久的婚姻就是將錯就錯。

全世界這麼多人,和真愛結婚的概率是二十八萬分之一乘以三分之一,所以大多數人,都是和「錯」的人,攜手走進婚姻。

即便感情最終的歸宿,不是心裡的白月光,很多人也妥善對待、用心經營,把生活過成了詩。

可方鴻漸對待婚姻卻吊兒郎當,吝嗇對妻子好,把生活過成了一地雞毛。

人前的方鴻漸,謙謙君子,溫潤如玉。但婚姻裡的方鴻漸,尖酸刻薄,情緒自控無能。

方鴻漸和妻子剛離開三閭大學到重慶時,趙辛楣約他們出來聚聚,聊聊天,吃吃飯。

不巧的是,孫小姐身體不舒服,吐得像個害病的貓,又沒有得體的衣服出席,就跟方鴻漸說讓他一個人去。

方鴻漸一聽妻子說不去,頓時像個炸毛的豬:「我不知道你那麼虛榮,那件花稠的旗袍還可以穿。」

這句話,成功激怒了孫小姐:「我還沒花你的錢做衣服,已經挨你罵虛榮了。那件旗袍太老了,我白皮鞋也沒有,這時候去買一雙,我又怕動,胃裡還不舒服。」

兩個人僵持不下時,趙辛楣來了,看到孫小姐不舒服,忙說吃飯改期。可最後,方鴻漸還是拋下妻子,和趙辛楣出去快活了。

方鴻漸對待妻子的態度,印證了一句話「兄弟如手足,女人如衣服」。

對待妻子,方鴻漸就像個盲人,看不見妻子的需要,看不見妻子的情緒,還總責怪妻子有需要、有情緒。

方鴻漸對待妻子的家人,也一言難盡,以至於孫小姐成了受氣的夾心餅乾。

孫小姐和姑媽感情頗為深厚,但方鴻漸看不慣這位姑媽,也看不慣妻子和她走得近,索性就要求她離這位姑媽遠點兒。

孫小姐很為難,因為姑媽是少有的對她好的人,工作也是姑媽安排的。可以說,在孫小姐心裡,姑媽的分量勝過重男輕女的親媽。

方鴻漸見妻子還是經常和姑媽見面,便隔三差五出言譏諷:「哼!我不許你去,你不還是一樣去」、「你本領大,有靠山,賺的錢比我多」……

婚姻裡的方鴻漸,毫無度量,尖酸刻薄,把生活的不如意全發洩到妻子身上。

方鴻漸後來更變本加厲,他瞞著妻子辭了職,打算一個人去重慶投奔趙辛楣。孫小姐知道後,再也忍無可忍,拎著行李去了姑媽家。

攤上這樣的丈夫,孫小姐真是倒了八輩子黴。

一個合格的丈夫,會顧及妻子的感受,照顧妻子的情緒;會盡力維護好和妻子家人的關係,不讓妻子為難;會把尊重融入到相處的點滴細節,做任何決定前,和妻子好好商量。

顯然,方鴻漸是不合格的,他在婚姻裡肆意妄為,眼裡只有自己,就像個任性的孩子,全憑喜怒行事,怎麼爽怎麼來,不顧他人的感受。

婚姻是兩個人共同經營一份愛的事業,每個人都需要捨棄一部分自我,花點心思取悅對方,在磨合中找到相處的舒適區。

而方鴻漸固執的堅持自我,不願意花心思在妻子身上,不願意費心經營婚姻,這樣的人跟誰過都是一場災難。

不懂人情世故,再多學問也混不開

世事洞明皆學問,人情練達即文章。

這是《紅樓夢》中一副經典的對聯,意思是把世間的事弄懂了,處處都有學問;把人情世故摸透了,處處都是文章。

中國是個講究人情世故的國度,小到如何說話,大到如何做事,都需要仔細斟酌。

對人情世故通達的人,往往能化戾氣為祥和,人生之路越走越寬。而不通人情世故的人,即使非常有才華,也很難有什麼成就。

方鴻漸在處理人情世故上,就像個低能兒,這讓他的人生路越走越窄。

方鴻漸剛回國時,深得嶽父母一家人照顧。但他卻不知感恩,上班混日子也就算了,還毫不避諱地和不同的女人勾勾搭搭。

雖然女兒已經過世,方鴻漸註定要成為別人的女婿,但嶽父母看到方鴻漸急不可耐地戀愛,心裡還是酸酸的,略有微詞。

再加上,方鴻漸不主動維護關係,把別人的付出當成理所當然,嶽母對他意見很大:他吃我周家的飯,住我周家的房,賺我周家的錢,瞞了我外面去胡鬧,一早出門,也不來請安,目無尊長,成什麼規矩!

沒過多久,方鴻漸徹底和嶽父母撕破了臉,灰溜溜地離開了上海。他完全沒有給自己留後路,導致後來失業回上海,少了一份幫助。

因為趙辛楣舉薦,方鴻漸跳槽到了三閭大學,之後方鴻漸徹底開啟了「得罪人」模式,該得罪的、不該得罪的,一股腦兒全得罪了。連學校裡執掌生殺大權的校長,都得罪了。說起來,這跟一樁醜聞有關。

趙辛楣與同事的太太暗中勾搭到了一起,不巧的是,校長和這位太太,也有說不清道不明的關係。趙辛楣的醜事爆發後,匆匆離開了學校,讓方鴻漸轉交辭職信。

校長不知道方鴻漸究竟知道多少,說話試探方鴻漸,方鴻漸卻情商欠費地說:「我有點知道」。

此話一出,方鴻漸就成了校長的眼中釘肉中刺。最後,所有人都得到了學校的續聘,只有方鴻漸被解聘了。

情商欠費,不懂人情世故,早晚會吃大虧,這是生活教會方鴻漸的最慘痛的一課。

數據統計表明:在一個人獲得成功的因素中,知識、技術等因素僅佔15%,剩下85%都取決於人際關係。

可見,一個人能取得多大的成就,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為人處世的能力,會做人比會做事更重要。方鴻漸不得志的人生,錯就錯在不懂人情世故。

方鴻漸的手裡,原本握有一副好牌,最後卻打得稀爛,事業、婚姻、人際關係全不得意。究其原因,他出牌的方式太自我、太隨意,永遠只顧眼前,缺乏遠見,得過且過,生生把人生打成了雜亂無章的困局。

願讀過《圍城》的人,都能以方鴻漸為鑑,審視自我,修正自我,打出王炸的人生。

相關焦點

  • 《圍城》:留洋歸國的方鴻漸,為何不可避免地走向平庸?
    小時候嘲笑方鴻漸,不討厭卻是個無用之人年少時我們嘲笑方鴻漸,長大後方知,我們都有方鴻漸的影子:你不討厭,但全無用處。這一路的難題不少,四個人都積極解決問題,出力出錢和人周旋,唯獨方鴻漸什麼也沒做,所以才有了旅途結束時,好友趙辛楣對方鴻漸的評價:你不討厭,可是全無用處。
  • 職場《圍城》受困,多少人活成了方鴻漸
    文|夕月姑娘第一遍讀《圍城》,只當是故事書來讀,感受鍾老尖銳筆下的各種人情世故和小丑生活,那嘲諷刻薄的文筆讓人直呼過癮;第二遍讀《圍城》,越是深入,內心越酸澀,方鴻漸生活是一個悲劇,可當下的我們,又有多少人何嘗不是把自己的生活活成了悲劇呢
  • 《圍城》(二):我們都有可能是方鴻漸
    方鴻漸這個男的好像很有問題,但也不說上到底是什麼問題。試想想如果我們是方鴻漸,我們會接受嗎?留學鍍金,開拓眼界,沒有任何經濟負擔,而作為一個剛剛接受新式教育啟蒙的知識分子,如果我是方鴻漸,我真的想不出什麼理由去拒絕。隨後買文憑,似乎也是不得不買,因為所有人都指著這個文憑要面子。再隨後自己在歸國的船上偶遇浪漫,可人鮑小姐一下船便奔向她未婚夫的懷抱。蘇小姐自己並不喜歡,但感覺上好像對自己有些意思。
  • 《圍城》:從戀愛到結婚,方鴻漸交往的女人為什麼都不是對的人?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唯一一部長篇小說,先生在書裡面寫道:圍在城裡的人想出去,城外的人想進來,婚姻也罷,職業也罷,人生的願望大都如此。圍城裡面的主人公叫方鴻漸,家中給他和周家女兒訂下了一門親事,就在方鴻漸在國外讀書之際,周家女兒突然因病去世,方鴻漸得知此事後,寫信安慰了未來嶽父,嶽父覺得他忠厚本分。
  • 《圍城》:為什麼是方鴻漸親手埋葬了自己的婚姻?
    歸國的在遊輪上,他和鮑小姐他有過一段的露水情緣。可事後他才發現,自己只不過是鮑小姐無聊時的消遣玩物。為了能融入上流社會,過上更好的生活,鮑小姐和一個比自己大10多歲的人訂婚。下遊輪時,書中有形容過他的未婚夫的:鮑小姐撲向了一個半禿頂,戴大眼鏡的黑胖子懷裡。
  • 圍城:如何避免成為一事無成的方鴻漸?
    圍城:如何避免成為一事無成的方鴻漸?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城裡的人想出去,這是錢鍾書先生的《圍城》裡面最廣為人知的一段話。也就是說,圍城困境這種局面,不僅僅存在於婚姻之中,還包含在職業裡面。縱觀《圍城》全書,除了講述愛情婚姻之外,也確實有很多篇幅在說方鴻漸的職業失敗過程。推而廣之,圍城困境還可以概括更多的人生方面。
  • 豆瓣9.3《圍城》:方鴻漸的悲劇,是誰造成的?
    圍城:如何避免成為一事無成的方鴻漸?婚姻是一座圍城,城外的人想進來,城裡的人想出去,這是錢鍾書先生的《圍城》裡面最廣為人知的一段話。也就是說,圍城困境這種局面,不僅僅存在於婚姻之中,還包含在職業裡面。縱觀《圍城》全書,除了講述愛情婚姻之外,也確實有很多篇幅在說方鴻漸的職業失敗過程。推而廣之,圍城困境還可以概括更多的人生方面。
  • 《圍城》:方鴻漸被動的婚姻「圍城」,崩塌於家庭地位的失衡
    01圍在城裡的人想逃出來,城外的人想衝進去。這是小說《圍城》裡關於婚姻的名言,也是現實中很多人對婚姻的理解。《圍城》是錢鍾書先生唯一的長篇小說,堪稱現代文學史上風格獨特的諷刺經典。書中主要寫抗戰初期,留洋歸國的男主人方鴻漸面臨事業和婚姻的困境。
  • 《圍城》:方鴻漸夫婦為何矛盾重重?他人幹擾是主因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一部作品,小說中通過對方鴻漸的描寫,向我們展示了方鴻漸從戀愛到結婚的過程,也向我們展示出當時許多知識分子的面貌。小說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情節很多,而方鴻漸和孫柔嘉的婚姻也引發了不少人的深思。
  • 《圍城》:蘇文紈為何會選擇方鴻漸,而放棄了更合適的人選趙辛楣
    更深層講述的是人生,人的一生不就是這麼嗎?城裡的人想出來,城外的人想進去。今天繼續和大家一起聊聊蘇文紈,這個容貌、學識和家庭背景皆優的女孩,為什麼就偏偏喜歡上了「雖是好人卻一無用處」的方鴻漸呢?《圍城》也許當初的她對於愛情還是有追求的,可是隨著年齡的增長,她漸漸成了「恨嫁女」,所以此時的她更看重的是條件匹配,況且方鴻漸人也不討厭,有時還有點幽默感,既然能夠出國留學,經濟狀況自然不會太差。
  • 《圍城》:看完方鴻漸的笑話,我想勸你好好讀書!
    讀過《圍城》的人,有很多都是瞧不起方鴻漸的,因為他實在活的太窩囊了。拿現在的評判標準來說,方鴻漸從他的婚姻生活、到職場工作,就是個徹頭徹尾的失敗者。為什麼這麼說了?我們不妨來看看方鴻漸有那些的失敗經歷。
  • 《圍城》:為愛犧牲,協調各方關係!方鴻漸的妻子——孫柔嘉
    《圍城》是一部非常有名的小說,小說中錢鍾書先生所塑造的方鴻漸夫婦讓人印象深刻。其中,方鴻漸的妻子——孫柔嘉為了方鴻漸其實也犧牲了不少。方鴻漸夫婦的婚姻遇到了不少難題:方鴻漸的前途、雙方親戚關係的維繫、他人對方鴻漸夫婦婚姻的幹擾都困擾著兩個人。
  • 《圍城》:夫妻相處難?方鴻漸夫婦為何矛盾重重?他人幹擾是主因
    《圍城》是錢鍾書先生的一部作品,小說中通過對方鴻漸的描寫,向我們展示了方鴻漸從戀愛到結婚的過程,也向我們展示出當時許多知識分子的面貌。小說中,讓人印象深刻的情節很多,而方鴻漸和孫柔嘉的婚姻也引發了不少人的深思。
  • 《圍城》裡方鴻漸的婚姻為什麼不幸福?困在這幾個原因
    圍城顧名思義,用原文中的話說「被圍困的城堡,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 人的一生從工作到婚姻,會經歷大大小小的圍城。進去前嚮往,進去後迷茫,又想要逃離。 書中從男主人公方鴻漸的家庭,工作 ,婚姻為主線來發展,引發對人生的思考。
  • 《圍城》:原來我們都是方漸鴻,人到中年,才發現生活真殘酷
    《圍城》中的故事就是由這位哥們所展開的。方漸鴻出生在江南小縣城,他父親是做小生意的人,因為賺了點錢,有了些威望,成了鄉裡的紳士。於是,仗著家裡有錢,方鴻漸有機會去北平念大學。那時候,方家與做銀行生意的周家訂過一門親,原本是想等方鴻漸畢業了就成親。
  • 從蘇孫二人看«圍城»中的女性形象
    眼高於頂的女神蘇文紈愛而不得,工於心計的女人孫柔嘉得而不愛,代表著希望男人依附自己以及希望自己依附男人的兩類女性,最終都將陷入婚姻的圍城,迎來悲劇的命運。方鴻漸是《圍城》中毫無疑問的男主角,作為描寫「婚姻」與「愛情」的小說,自然少不了「另一半」的女性角色。
  • 《圍城》:以下4點,告訴我們——方鴻漸和唐曉芙為什麼會分開
    《圍城》這部小說應該不少讀者都曾經看過或是聽說過。因為幼年的時候因為沒有閱讀這本小說,當時總以為這本書主要講述的是婚姻故事。後來讀完整部小說,才發現《圍城》這部小說包含了不少內容,關於婚姻只是小說中的一部分篇章。方鴻漸是小說中的男主角,他並沒有和喜愛的唐曉芙結婚,而是娶了孫柔嘉作為自己的妻子。
  • 《圍城》——城外的人想衝進去,城裡的人想逃出來
    方鴻漸逐漸與周家不和。抗戰開始,方家逃難至上海的租界。在趙辛楣的引薦下,與趙辛楣、孫柔嘉、顧爾謙、李梅亭幾人同赴位於內地的三閭大學任教。由於方鴻漸性格等方面的弱點,陷入了複雜的人際糾紛當中。後與孫柔嘉訂婚,並離開三閭大學回到上海。在趙辛楣的幫助下,方鴻漸在一家報館任職,與孫柔嘉結婚。
  • 都說《圍城》好看,錢鍾書的《圍城》裡,圍的究竟是什麼?
    主人公方鴻漸是一個受準嶽父資助的留學歐洲的年輕人,可他卻整天遊山玩水瀟灑度日,到最後不學無術的他也只能花錢買了個學位給家人一個交代。回國時正值抗戰初期,當時社會各行各業都缺精英人才,方鴻漸的稀缺性可想而知。然而真金還需火煉。
  • 《圍城》:方鴻漸和孫柔嘉的結局,印證了婚姻裡最扎心的七個字
    方鴻漸和孫柔嘉兩人吵架,跟家裡人脫不開干係。因為,人與人之間,是會比較的。輸了的那一方,難免心中有怨氣。方鴻漸失業後,他和妻子孫柔嘉回到上海,兩人在外租了房子住。死日本人把我們這些東西都搶光了,想起來真傷心。我的皮衣服就七八套呢,從珍珠皮旗袍到灰背外套都全的,現在自己倒沒得穿!兩個奶奶炫耀一番走了。柔嘉這才明白她倆是來調查陪嫁的,氣憤得晚飯都沒胃口吃。她和鴻漸吵了一架,說他們方家人上門來給她氣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