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花女》妓女與阿爾茫的愛情反映了社會的哪些現象?請這樣看待

2020-08-27 萌小兜愛文學

小仲馬是大仲馬與一名女裁縫卡特琳·拉貝(Marie-CatherineLabay)所生下的私生子,生於法國巴黎。

大仲馬成名後,混跡於上流社會,將他們母子拋棄掉,直到小仲馬七歲時,大仲馬終於良心發現,從法律上承認了這個兒子。

雖然大仲馬負擔了拉貝的生活費用,但是他始終沒有承認拉貝是他的妻子。4月21日,卡特琳娜也承認了兒子。

為了得到兒子的撫養權,在大仲馬來的時候她把小仲馬藏起來,或者叫他跳窗逃走,等等;最後法庭裁決,由大仲馬扶養。

但這時的大仲馬正和貝爾·克萊爾塞梅爾打得火熱,於是把七歲的小仲馬送進了寄宿學校。

《克洛德的妻子》的前言中,小仲馬還提到了,在寄宿學校裡由於不堪侮辱而不得不與人打了幾次架;也在這段時期,這個年輕人的性格逐漸形成了:對人記恨,冷漠,懷疑;厭惡妓女。

在小仲馬筆下的《茶花女》成名之後,大仲馬對他說:「孩子,我最好的作品就是你。」

1、把人物描述得很成功。雖為妓女,但卻有著善良、純潔的心靈與高尚的靈魂。

在他筆下的茶花女外形非常漂亮,曼妙,是一個不可多得的人間尤物。

「她優雅動人的鵝蛋臉,美得無法用語言形容,一雙黑眼睛,兩道柳葉彎眉,仿佛畫出來似的呢。當他垂下眼帘,長長的睫毛的暗影就落在玫瑰色的面頰上。她鼻子小巧,筆直而富有靈性,鼻翼微張,仿佛在歡迎情慾的到來。小嘴輪廓分明而端正,嬌唇裡一口乳白色的貝齒。皮膚上覆著一層淡淡的汗毛,猶如未經人手觸摸過的蜜桃上的絨毛。」

人物的描寫無疑是成功,在當時的巴黎,女孩的越漂亮越能迎來世人的寵愛,但這也為下文埋下了伏筆。

馬格麗特是從鄉下來的一個小女孩,但是因為她的母親一直是以妓女身份生活,連生下她都是為了給自己養老的,而且不幸的是她母親有肺病,所以她也遺傳了母親的病。

從小沒有關愛的她在這種環境下長大,以至於她十六七時就被迫當了妓女來維持生計。美貌及於先天條件的她,很快因為俊美的容顏而聞名整個巴黎。

很多商人,有錢人都想與她扯上關係,能夠讓她成為情婦無疑使當事人驕傲。因為放糜成奢的生活,也因為習慣了大揮大霍的生活,所以一般的人也支付不起她生活的開銷。

天天喝酒,吃消夜的生活已成為她生活的常態。她身上的連衣裙,加上價值不菲的珠寶首飾,都已無法滿足她生活的需要。

況且她有肺病,一年但但是治病就要花掉十萬法郎。加上日常生活的開銷,有時候她連著有幾個情人。

但是她的心靈卻非常美好,雖然她死的時候沒什麼看她,但是當阿爾芒打聽她的消息時,人們都會說:「噢,那是一個很善良的女人。」

2、和阿爾茫的愛情註定為悲劇。

當她認識了阿爾茫這個年輕人時,就無可置否地愛上了他。這個年輕人對她一見鍾情,且即使在受了她的捉弄後仍然關心並且打聽她的生活。

後來她們相愛了,雖然只有短短的半年。馬格麗特明白,這個年輕人付不起她生活的開銷,也沒有那麼多錢可以為她治病。但她還是為了阿爾茫放棄了老公爵和G伯爵。

她跟阿爾茫到鄉下去生活,被老公爵知道後,老公爵希望她能夠放棄阿爾茫並回歸到他的身邊,對以前的事既往不咎,而且仍然給錢瑪格麗特。

(老公爵因為自己年輕的女兒去世了,對女兒非常思念,在一次偶然散步遇見了瑪格麗特,發現瑪格麗特跟他死去的女兒很像,所以她請求瑪格麗特做她的女兒,並且承擔她的吃穿用度。)

但瑪格麗特拒絕了。另一方面她非常討厭G伯爵,恨不得快點離開他,所以她和阿爾茫來到鄉下後斷絕了和他的一切來往。

但與此同時她的債主紛紛找上門來讓她還債。她深知阿爾茫的家境情況,且不願意用阿爾茫的錢,所以她讓朋友當了她的開米絲披肩和馬車。

這個時候阿爾茫的父親迪爾瓦先生聽說了他們是的事情匆匆趕來巴黎。迪爾瓦要求阿爾茫離開瑪格麗特,但是他不願意,並且告知父親沒有瑪格麗特他會活不下去。

父親不願讓家庭的聲譽受到影響,在一次把阿爾茫支走後來到鄉下找到瑪格麗特,並且已阿爾茫的妹妹將要結婚的理由說服瑪格麗特離開阿爾茫。顯然,瑪格麗特同意了。

家族的聲譽要一個女人來維持,妹妹的幸福也要一個女人來犧牲,諷刺了當時社會的現象,也暗示他們愛情的悲劇。

3、讚美了人性至高無上的靈魂。以兩人的愛情為主線,反映了社會的現象。

瑪格麗特迅速回到巴黎,並且恢復之前的生活,病情加重。她不知道怎麼面對阿爾茫,而與此同時阿爾茫覺得瑪格麗特傷害了她,不信守諾言,開始報復。

瑪格麗特卻對他的所作所為視而不見,也沒有計較,並認為這是愛她的象徵,所以她選擇寬容理解阿爾茫。阿爾茫不知道實情,覺得瑪格麗特在玩弄她。

在一次晚上見面後,她們恢復了往日的相處。但是此時的瑪格麗特的身體已撐不過幾天。阿爾茫在一次次失意後和選擇父親一起回家。

在回到家後,瑪格麗特卻去世了。她們的愛情就此結束。阿爾茫知道了瑪格麗特所做的一切,並深深的懊悔和自責。但一切已無濟於補。

瑪格麗特在阿爾茫報復時並沒有斥責,與父親的作為和社會的黑暗形成鮮明的對比,以此突出瑪格麗特善良,美麗,大方的形象特點。也間接諷刺了人性的冷漠,社會的黑暗現象。

筆者認為,人性的定義不能因為他是一什麼樣的人而被世俗的眼光所框架。我們要用理性的目光去正式每個人,掙脫世人的羈絆,去理性看待。

反觀當下,一些人以自己的肉體做出一些有關道德底線的問題,我想問:

「這個社會怎麼了?人們的社會價值觀在哪裡?」

最近一些新聞頻頻爆出一些令人大跌眼鏡之事,如:

如:

又如:

這一件件的事情無不反應出現代社會「價值觀的缺失。

除了精神生活,還有滿足物質需求,連最刺激的決心都會被一些庸俗可笑的羈絆栓在大地上,而這些羈絆正是由那些千絲萬縷的鋼鐵絲組成,人們極難掙斷這些羈絆。

但我們不能讓這些羈絆困住我們一生,我們應該要跳出來望望這世界,不要被那麼功利的東西牽引住,我們要守住自己的道德底線,讓虛榮心沉降下去,並且不斷優化自己的內心。

1.請樹立正確的價值觀。

樹立正確的的價值觀是一個人受到教育質量的體現,正確的價值觀能夠幫助你辨別事物的好壞,以及阻止你誤入歧途,它能夠讓你對周圍的生物有一個大致的認知,知道對與錯。

2.要懂得愛護自己,不要自己自甘墮落。

只有懂得愛護自己才有處理事物的能力。人生不會一帆風順,只有自己用正確的方式並且積極面對才能夠打敗生活所帶來的苦難。不管如何時候都要學會自己愛自己,不要讓自己沉迷於情慾的境界。請記住一句話: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雲帆濟滄海。

3.要有一顆樂觀向上的心。

每個人的生活都會經歷一些風風雨雨,只有強大的內心才不會被打敗,我們要像茶花女瑪格麗特一樣,即使在面對病痛之時仍然保持一顆善良,樂觀向上的心。

良好的價值觀是成長經歷和環境所形成的,當下時代的我們要注重理性思維。這個的故事告訴我們,即使和阿爾茫愛不能在一起,即使最後被病痛折磨而去,但我們依然要擺脫虛榮心的羈絆,並且正式自我,有自己的道德底線和人生價值,不要被世人的偏見所框架。

相關焦點

  • 茶花女因妓女身份被迫放棄愛情,其實最開始歐洲妓女可是備受尊重
    ,特別是她對男主人公阿爾芒的愛情更是感動了所有的讀者。其實,歐洲十九世紀的許多小說中都出現過妓女的身影,比如說《交際花盛衰記》裡面的艾絲苔、《黛依絲》中的黛依絲、《羊脂球》中的羊脂球以及《蜚蜚小姐》中的樂石兒等等。這些妓女中有活躍於上層社會的交際花,比如艾絲苔、瑪格麗特,也有掙扎在社會底層的妓女,像芳汀、羊脂球等。
  • 好書推薦 |《茶花女》:即使會被愛情所傷,也請勇敢愛過
    雖然小仲馬的一生創作過像《克洛德的妻子》、《克萊芒索世界》、《半上流社會》、《金錢問題》等小說和戲劇作品,但最為世人熟知的還是《茶花女》。胡適曾經這樣評價《茶花女》:「自有古文以來,從不曾有這樣長篇的敘事寫情的文章;《茶花女》的成績,遂替古文開闢了一個新殖民地。」
  • 《茶花女》:今生無緣的愛情,將是一生的思念
    她充滿希望的去追求愛情。但是愛情受到世俗的阻礙,當愛情的美夢破滅時,她甘願犧牲自己去成全別人。這使這位為人們所不屑於齒的煙花女子的形象閃爍著一種聖潔的光輝,以至於人們後來一提及「茶花女」這三個字,想到的不是什麼下賤的妓女,而是一位善良、美麗、可愛又值得同情的女性。《茶花女》一經出版便引起了巨大的轟動,小仲馬也一舉成名。
  • 又見《茶花女》:善良的你,雖扛不過世俗的偏見,但配得上愛情
    又一次把《茶花女》讀完,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靜,沉浸其中難以自拔,悲傷逆流成河。以前讀時沒這種感覺,也許,那時的我還年輕。或許,我應該趁陽光正好,出去走走,深呼吸,釋放一下故事情節所產生的悲痛。當我讀到瑪格麗特的日記,那是一個高貴的靈魂在傾訴,關於愛情,關於聖潔,關於責任,她是不能磨滅的靈魂。
  • 讓我淚水滿面的人物----《茶花女》
    以這樣的局面開頭的小說讓人有說不出的悲傷。那些債主以一種理所當然的神情來強奪一個等死女子的財物,一切還做得理所當然,無情的很常態。而這裡不得不說出她的職業——妓女,雖然我不想說,但我不得不說,其實我更願意接受有一位讀者對她的稱呼「際交花」。一個快死的妓女,又有誰在乎她的生死呢?可是就是一位青年在她的拍賣會後苦苦的尋找她的遺物。
  • 《茶花女》:煙花女子,不配擁有愛情?阿爾芒的離開就是證據
    當」我「來到目的地後,才發現要拍賣的是一位高級妓女的物品。隨之就對這個女人,也就是對茶花女感到好奇。看著周圍人對茶花女指指點點,但時不時又露出讚賞和驚訝的眼神時,」我「直覺茶花女有著匪夷所思的故事。是什麼原因讓這位絕代佳人早逝呢?
  • 你看不懂的《茶花女》
    茶花女的故事帶有濃重的社會背景和背後的隱喻色彩。今天就讓我們一起走進一下這部名著吧。女主角瑪格麗特是個聞名遐邇,美貌絕倫的妓女,很多人想要包養她,把她當做玩物。女主很清楚,喜歡她的男人大部分都是為了虛榮心,為了證明自己有錢有能力,可以玩弄女人。雖然依靠著這樣的男人過活,但瑪格麗特骨子裡是瞧不起這種男人的,他們並不愛她,不在意她在想什麼,對於那些人來說,她不過是一個象徵著身份和權力的符號。
  • 《茶花女》:茶花女臨死前的話意味深長,「自私」的女人,最好命
    ---《茶花女》《茶花女》是法國著名作家亞歷山大·小仲馬的代表作,講述了交際花瑪格麗特,與青年阿爾芒之間的愛情故事。小說中,瑪格麗特雖是一位為愛奮不顧身的痴女,但卻也是巴黎聲色場所無人不曉的交際花。因為瑪格麗特總是隨身戴一朵茶花,所以「茶花女」的名字便由此而來。原本茶花女以為日子會一直渾渾噩噩的過下去,但是一場突如其來的肺病,卻讓她萌生了愛的衝動。青年律師阿爾芒,對瑪格麗特一見鍾情,他出於一種愛的本能,默默關心著瑪格麗特的身體狀況,從不曾留下姓名,也不曾期盼得到任何回報。然而,這樣的舉動,卻深深地打動了瑪格麗特。
  • 《茶花女》:即便愛情被辜負,餘生也要好好愛自己
    而在西方也有一部經典名著,女主人公與蘇小小有著同樣的出身,類似的經歷,相似的愛情,被廣為流傳,這就是世界經典小說《茶花女》。《茶花女》是法國著名作家小仲馬的代表作之一,它是法國文學史上第一部以交際女為主角的作品
  • 《胭脂扣》:關於妓女的作品,我最偏愛這部
    前兩天在AO3事件中,關於藝術作品中「妓女」這一經典母題也掀起了一些討論。而在我淺薄的閱讀史中,這恰好也是很感興趣的題材,突然就想聊聊,只關風月。她可以是《茶花女》中的瑪格麗特,美的傾倒巴黎又轉瞬凋零;也可以是《娜娜》中的欲望化身,腐朽、黑暗、糜爛都盡情盛放;還可以是《霸王別姬》的豔紅,母親與妓女矛盾卻統一的結合。
  • 《天道》:你的富人朋友怎麼看待你?
    比如一起吃一頓飯,他們希望得到哪些核心的信息,希望得到哪些幫助,基本上都是非常清晰的。大概是圈子不同價值觀不同,大家很難走到一起真心實意的開開心心的吃一頓飯。甚至很多時候,跟這類人打交道基本是一通電話簡簡單單的公務性質聊天就結束,在日常生活中不會再有交集。試想一下,大家工作都太累了,工作業餘時間休息時間都非常有限。
  • 社會變革=進步?看使女訴說一個因變革而失去道德的黑暗社會
    《使女的故事》是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具有反烏託邦風格的作品,小說被拍成了電視劇,通過其中一個使女的敘述揭開了一個末世混亂的社會。在男主人眼裡,這些使女們與妓女無異,只是供他們享樂,偶爾會大發慈悲地憐愛下她們,好讓她們相信她們之間是有愛情的,而在男人們看來這只是縱情聲色的一個手段,看自己心情罷了。而女主人們則是將使女看做是一個可以代替她們生下孩子的子宮,在行房期間,她們會全程參與觀看,一旦使女們懷上孩子,主母們會好生保護,直至生產。
  • 《金陵十三釵》:聖女VS妓女
    在上帝面前,他有這樣的生死抉擇權,替上帝做出優和劣的抉擇?……」喜歡一本書,可能僅僅因為它一句話。我毫不猶豫買下,一口氣讀完,淚水卻停不了。太久沒有如此文字,刺痛內心的脆弱。妓女和唱詩班的女孩,避難於教堂,骯髒和純潔,在殘酷死亡面前,如此震撼。 南京大屠殺,恥辱印記,深深刻在南京這個悲劇性城市。
  • 《遙遠的救世主》:一個男人如何看待美女,他就如何看待生活
    我認為,做人,不管是男人還是女人,就應像丁元英一樣,凡事透過現象看本質。所謂透過現象看本質,就像男人在討論什麼是美女一樣。普通的男人看美女,要麼看她是否膚白貌美大長腿,要麼看她的內在品德、精神信仰等。但這些,通通都是美女的表面。
  • 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如何看待《胭脂扣》中如花的愛情?
    雖然懸殊的社會地位決定了兩人未來不可能在一起的命運,但他們依然耳鬢廝磨,如膠似漆。在自己的愛情受到父母的阻撓後,十二少遂與家庭決裂,索性和如花在外邊過起了雙宿雙飛的二人世界。隨著兩人日常開銷的大幅度增加,僅靠如花陪客的收入根本無力應付當下的生活。面對渺茫的未來,無望的愛情,如花決定與十二少吞鴉片殉情,並約定了來世相見的暗號「三八七七」。
  • 《傲慢與偏見》:年少不懂伊莉莎白和達西的愛情,讀懂方知其般配
    《傲慢與偏見》作為奧斯汀的代表作,以主人公伊莉莎白與達西因傲慢與偏見而產生的愛情糾葛為主線,生動描繪了19世紀初英國鄉村社會的眾生相。毛姆將它列為世界十大小說名著之一。在當時的社會中,很多的女孩子在找對象結婚時,首先要考慮的是對方有沒有錢,畢竟,那個時候,唯一的出路就是找個有錢的男人結婚。
  • 首部反映工農兵大學生生活長篇小說《濯心年代》再版
    《看鹹陽》訊:日前,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鹹陽市作家作協會原主席楊煥亭長篇小說《濯心年代》出版發行,這也是首部反映工農兵大學生生活的長篇小說楊煥亭:「創作這部小說主要是因為很多人,特別是今天許多90後、00後的青年朋友,對『工農兵大學生』,這個曾經的歷史概念,並不是很了解,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到新世紀初期,它曾經成為社會輿情議論和關注的話題
  • 《權力的遊戲》提利昂和雪伊:貴族侏儒與低賤妓女的唏噓愛情
    她自卑只是一個低賤的妓女,可是她又深愛著提利昂不願離開他。女人墜入愛情便天真地喪失了所有理智。他說你只是一個妓女,珊莎才有資格懷我的孩子你沒有資格,他讓波隆把雪伊送上開往潘託斯的船,承諾她將來會過得很好很舒服。可惜對於一個沉湎於愛情裡的女人,物質已經不重要,雪伊哭了,還甩了要拉自己走的波隆一耳光。
  • 大哥的故事、大哥與《茶花女》及我的小說《逝情》
    大哥與《茶花女》與我的小說《逝情》我創作的小說《逝情》完成定稿之後,大哥是我的第一位讀者!至今,他還是唯一的讀者......它們讓我想起了我讀過的《茶花女》和《苔絲》這兩部世界名著。當我讀完這兩部名著之後,這幾十年來,我再也沒有讀過其它的小說了。因為,我不想讓茶花女與苔絲這兩個完美無缺的形象在我的心中淡化。今天,我破例讀了你的小說,我認為這個破例,非常有價值!因為,它確實寫得很入心,很細緻......大哥,是個完美主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