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胭脂扣》:關於妓女的作品,我最偏愛這部

2020-09-05 三秋3Autumn

​閱讀前點擊「關注」,每周免費分享求職、留學、成長、歷史乾貨,我們一起前行。

我們是三和秋,兩個95後姑娘,一個本科畢業於北京985高校雙學位,一個碩士畢業於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歡迎關注我們的頭條號&公眾號@三秋Autumn,分享求職、留學、成長和歷史,看到生活成長的更多可能性。和我們一起打怪升級,開啟自我探索之旅

*預警:本文有大量情節劇透


周五了,又是可以稍作停歇的日子。

前兩天在AO3事件中,關於藝術作品中「妓女」這一經典母題也掀起了一些討論。


而在我淺薄的閱讀史中,這恰好也是很感興趣的題材,突然就想聊聊,只關風月。


有關妓女母題的經典作品實在太多。

她可以是《茶花女》中的瑪格麗特,美的傾倒巴黎又轉瞬凋零;也可以是《娜娜》中的欲望化身,腐朽、黑暗、糜爛都盡情盛放;還可以是《霸王別姬》的豔紅,母親與妓女矛盾卻統一的結合。


作家和藝術家太愛她們了,愛情、母性、高貴、善良、罪惡、腐敗、貪婪……都可以這身體與靈魂裡搖曳歌唱。

她們可以是無數人性與矛盾的結合體。


電影《茶花女》


而我們如果把視角縮小到近現代華語女作家,似乎有三個人恰好從三個層次寫了這個經典的命題。

嚴歌苓寫《扶桑》,是母性甚至神性。一個清末被賣到美國的中國女性,在所有蹂躪和災難前,她聽從本能的從容和坦然讓人震撼。


張愛玲在《第一爐香》裡講的是人世。從女學生到交際花,情慾與利益交換,是葛薇龍漸漸心甘情願的沉淪。


而李碧華在《胭脂扣》用一種極致妖冶的方式寫了一個妓女鬼的故事,叫人看見愛情最自私陰暗的一面。撕開滿目繁華,大家都是鬼。


神、人、鬼,是的,我最偏愛最後一個。

偏愛,它不是最好的,但是我最喜歡的。

電影開場於三十年代時香港塘西風月場中,一身男裝的如花唱著《客途秋

恨》:「睇斜陽照住個對雙飛燕,獨倚蓬窗思悄然。」

姍姍赴會的十二少被她深深吸引,情不自禁的走上前對出下一句:「愁對月華圓。」


四目相交,誰料眼前人輕巧一笑,將扇子收了:「哪有那麼多愁啊!」

淪陷至此開始。


後續似乎和其他俗世的故事別無二致。

他是香港南北行三間中藥海味鋪的少東家,「眉目英挺,細緻溫文」。


她是倚紅樓的紅牌阿姑,從小做琵琶仔,十六歲擺房時身家奇高。從來都是她挑選客人,叫人「幹煎石斑」,空等一圈又一圈,卻敢怒不敢言。

他對她熱烈追求,鞭炮齊鳴送上寫著她名字的對聯花牌「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兩百多塊大洋的銅質西洋大床原封不動吊上送去她的房間。

原該是風月場裡浮萍聚散、逢場作戲,但他們動了真心。

不同於電影,小說開篇於電影的中段,轉眼已是五十年後。

故事的敘述者「我」——袁永定是八十年代香港一家報社的廣告部副主任,有一個工作很忙做娛樂記者的女友阿楚,感情穩定,偶爾吵架,時常被住在隔壁的姐姐姐夫催婚,過著再庸碌平常不過的生活。

在一晚又被忙著追採訪的女友拋下後,獨自一人在辦公室的「我」迎來了一位有點奇怪的客人,「一件淺粉紅色寬身旗袍,」「俗是有點俗,卻天生麗質」。

她要登報尋人:「十二少:三八七七,老地方等你」,卻付不出酬金。在被「我」不耐煩拒絕後,她黯然離去。

誰知在「我」回家吃宵夜的路途中,不斷遇到她,最終在公車上的詭異聊天中,發現了她是鬼。

經過最初的驚慌,「我」心生憐憫將女鬼如花帶回了家。以為「我」帶女人回家憤怒而至的女友阿楚,在確認如花鬼的身份和故事後,也感動不已,決定幫助如花尋找十二少。


是了,五十年前的那樁故事,必是以悲劇結尾的。

他們的愛情自然遭到了陳家的反對,她衣著樸素,上門請求委身為妾,被陳母百般羞辱。


於是,他便放棄錦衣玉食,離家出走,另租了房子與她在一起。

而她為了他早已拒絕其他恩客,門前冷落,花運漸淡。


貧賤夫妻百事哀。他們不是不可以在一起,只是這愛情衝破桎梏落到實處的代價,他們承受不起。

這是李碧華寫的第一處冷眼諷刺。


他們也不是沒有嘗試過,她重返煙花之地,賺錢花重金送他去戲班拜師學藝跑龍套,他用賺來的第一筆錢為她買了一個劣質的胭脂扣。

相較之前那些價值千金的禮物,這個胭脂扣是她最珍惜的。

哪怕做鬼,她也帶了五十三年。

但他們仍舊沒法堅持下去,一次演出後見過爸媽和有婚約的表妹後,他動搖了,崩潰了。

愛情已到極致,那便讓它留在最好的時候吧。


於是他們一起吞鴉片自殺。他們死在三月八日十一點,「三八一一」是相約來生的暗號。

可如花在黃泉路上苦等了五十三年,沒有等到「十二少」,便以七日為限,重返陽世。


到這兒,是又一個梁祝式的悽美愛情。


「我」和阿楚都感動不已,以「三八一一」為線索開始多方尋找打探,卻都無果。心灰意冷之際,卻偶然在街角舊店中發現了三十年代塘西妓女常刊登信息的「徵友報」。

其中一張恰好寫著如花的訃告:

「名妓痴纏,一頓煙霞永訣;闊少夢醒,安眠藥散偷生。」


這便是全文最震撼的地方。

是呀,如果就到那兒,就不是李碧華了。


在「我」和阿楚的相逼之下,如花終於道出了實情。她害怕十二少反悔,害怕鴉片效用不夠,在服鴉片之前,以酒相勸,酒中放足了四十片安眠藥;卻想不到,儘管如此,十二少還是被救下,仍苟活陽世。


你瞧,「痴纏」和「夢醒」這四字用的多妙。


誰也沒比誰更乾淨。她貪愛,到最後已經變了初衷,變成強求痴纏,毀了所有去證明;他貪生,迷途夢醒,舍不下人世繁華旖旎,哪怕年老落魄後仍求存苟活。


最後的最後,「我」和阿楚終於幫她找到在片場做臨時演員的十二少。在電影裡,她對著他滄桑褶皺的臉,哼起他們初相見的曲調:「睇斜陽照住個對雙飛燕,獨倚蓬窗思悄然。」

他驚醒而望,她摘下胭脂扣還給他:「十二少,謝謝你還記得我,這個胭脂盒我掛了五十三年,現在還給你,我不再等了。」

她悽等了五十三年,他苟活了五十三年。

最終再不回頭,絕塵離開。


「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

大夢終醒。



如花和十二少這兩個角色並不好演繹。


《霸王別姬》中蔣雯麗飾演的豔紅,亂世落花逐流水一般低媚到塵埃中,而鞏俐所演的北姑菊仙剛毅又有手段心機。

如花是兩者矛盾的結合。

她十六歲擺房,風月場中過,身上每一處都明碼標價,摸手多少錢,摸耳朵又是多少錢,但她依舊天真到將求願和全付身家放在籤文與十二少身上。

「自從做了小琵琶之後,每逢初一、十五我都會到文武廟裡求籤,到現在已經兩百多張了,大部分都是上籤,以前有這些籤,現在有你,我也不枉此生了。」

她沒有手段心機讓自己嫁進陳家,但是為愛殉情和黃泉苦等五十年的執著決絕,讓五十年後的袁永定與阿楚也膽怯卻嫉妒。

第一眼看上去並不是典型美人的梅豔芳,把那個三十年代塘西名妓的風情、悵惘、幽怨、執著、決絕還有一絲天真,一點一點、滲入骨髓的剝給了我們看。


「眉目英挺,細緻溫文。張國榮完美詮釋了原著裡僅有的這八個字。

從初登場時,他於花樓之上的閒庭回眸,與如花的四目相交的漣漪萬千,再到赴死前的猶豫、遲疑、懦弱,那雙眼睛好似漾滿了秦淮水的風月煙波。

原著中寥寥數語的十二少並不討喜,他是脂粉堆裡浸淫的公子哥,似乎痴情,可到最後關頭還是退卻了。

但張國榮讓我們阿楚一樣相信了假如自己是如花,也會想和這個繾綣、情深、慵懶的男人共赴黃泉。


電影的經典無須多言,我想再多聊聊《胭脂扣》的小說。

很多人不太喜歡李碧華的小說,「一流的電影,二流的小說」。但電影和文學是一個故事內核的兩種創作展示,好的改編是交相輝映、互為補充。

我覺得李碧華很幸運,不管是經典的《霸王別姬》、《青蛇》和《胭脂扣》,還是稍顯冷門的《生死橋》、《川島芳子》等,她好的小說都有很棒的改編。


電影更多著墨了如花與十二少前世悽豔悵婉的傳奇,看完之後會覺得大夢成空、茫茫一片;但小說落筆於八十年代的香港,全文第一人稱敘述者「我」,都是以男記者袁永定的口吻娓娓道來,卻多了許多落到人世的溫暖。

於是小說有不少「閒筆」,姐姐姐夫一家的日常,「我」與女友阿楚的爭吵,「我們」如何幫如花調查。大家想看看傳奇,對這些瑣碎的日常便提不起興趣。


可我想這便是這篇小說最獨特的地方,簡直不像李碧華的作品。她原該用妖異、縹緲、蒼涼的筆觸寫花團錦繡,然後撕裂,告訴我們,你看大家都是鬼,沒什麼不同。

但其實她在《胭脂扣》中也這麼做了,大量日常的敘述後,轉眼不經意的幾筆就會讓人驚豔。

她寫燭光下如花的眼淚:

「我把姐姐家門敲了一陣,借來四枝紅燭,把它們一一燃亮,頃刻之間,小小的房子就蕩漾著一片紅光,幽幽搖搖,是是非非,遲遲疑疑。

窗外,是出奇地冷靜窺照的寒月疏星,益顯得人間晃蕩。同樣的星月,窺照不同的人,時間,又過去了。

紅燭的眼淚,盈盈堆積,好似永遠都滴不完,但她的眼淚,一早消逝在衣襟,埋在地氈,滲入九泉。

我不知道該如何安慰傷心的鬼。」


她寫年老的十二少:

「他太老了,混在人叢,毫無特徵,一眨眼便過去。世上一切的老人和嬰兒,都是面目模糊的——因太接近死亡的緣故。」


而不知為何,我最喜歡電影還原的這一段,很不起眼的一段:

「我眼前仿見一架長班車(私家手車),載著千嬌百媚、滴粉搓酥的倚紅樓名妓,招搖過市。她又上班去了。阿姑的長班車,座位之後豎了一支雜色雞毛掃,絢縵色彩相映。車上又裝置銅鈴,行車時丁當作響。

這側身款款而坐,斜靠座位,盡態極妍的女子,眼波顧盼間,許有未乾淚痕。」


十二少離家出走,另租了房子與如花住,但為了生計,她還是要重返花樓。於是一人於窗前望著,一人被車載著搖搖晃晃走遠,卻仍不舍的側身回望。

牆頭馬上遙相顧,一見知君即斷腸。

而在最後,她這樣犀利地對如花和十二少的故事作了定論:「這便是愛情:大概一千萬人之中,才有一雙梁祝,才可以化蝶。其他的只化為蛾、蟑螂、蚊蚋、蒼蠅、金龜子......就是化不成蝶。



說《胭脂扣》是最不像李碧華的小說,因為她在撕破了如花與十二少悽美愛情的面具後,並沒有空將茫茫一片丟給讀者神傷,而是把筆觸輕輕轉回人世。

她少見地這樣借永定的姐姐姐夫寫人世再平凡不過的夫妻:

「 在樓梯,便遇到我姐姐一家。因明天星期六短周,不用上學——「一家」均不用上學,遂帶兒子共享天倫。

這般溫馨的天倫之樂。到灣仔某餐廳吃一頓自助餐,大人四十八元,小童三十八元,另加一小帳。至名貴的菜餚許是燒豬。大夥一見有生果捧出來,只是西瓜吧,便兵荒馬亂地去搶,搶了回來又吃不完……那種。

餐後一家去看電影,通常是新藝城出品之鬧劇,胡亂笑一場。

他們回家了,十分滿足。

孩子鮮蹦活跳,大人心安理得。他們都把精神心血花去打扮孩子,因而忽略自己之儀容氣質,不必再致力於吸引、猜疑。完全腳踏實地。漸漸各自擁有一個肚腩。

——愛情有好多種。這不是最好的一種,但,這是毫無疑問的一種。

我肯定他們白頭偕老,但不保證永結同心。——人人都是如此啦。由絢爛歸於平淡,或由平淡走向更平淡,都是如此,不見得有什麼不好,中間更不牽涉謀殺。

他是她永久的夫。

她是他永久的妻。」


這真是李碧華最溫柔的一本小說了。

所以在看完電影後,我覺得一定要讀讀原著,這篇故事才算完全。


「由絢爛歸於平淡,或由平淡走向更平淡,都是如此,不見得有什麼不好。」

就像永定的姐姐姐夫,就像永定和阿楚,就像千萬人中的我們。

這樣便很好。

—END—

我們是三和秋,兩個95後姑娘,一個本科畢業於北京985高校雙學位,一個碩士畢業於英國帝國理工大學。歡迎關注我們的頭條號&公眾號@三秋Autumn,分享求職、留學、成長和歷史,看到生活成長的更多可能性。和我們一起打怪升級,開啟自我探索之旅

推薦閱讀

相關焦點

  • 胭脂扣:富家少爺與風塵女子的愛情,終究是場悲劇
    「把它還給你,從此我再也不必等。」這是出自老電影《胭脂扣》中的一句話,既你偷生就該享盡榮華,此般落魄教我如何憎。這是一部關於等待落萬丈空的悲情電影,女人總歸要親眼所見才會相信到頭來一切不過如此。我不得不說,我被畫面深深地吸引了。
  • 《胭脂扣》:愛的方式千萬種,放下最是不容易
    她最經典的三部作品是《青蛇》、《霸王別姬》、《胭脂扣》,而且均已經被翻拍成電影。其中,《胭脂扣》是由關錦鵬執導,張國榮和梅豔芳聯袂出演,張國榮的風華絕代以及梅豔芳的可柔可剛讓這部電影收穫不少觀眾的青睞,該片也榮獲第8屆香港電影金像獎。
  • 如夢如幻月,若即若離花——如何看待《胭脂扣》中如花的愛情?
    於是身兼記者、作家雙重身份的李碧華以敏銳的視覺捕捉到了這一時代特徵,適時地迎合了香港人的心理需求和閱讀趣味,在這個歷史節點上寫出了賦有「懷舊」意味的作品《胭脂扣》。作者以冷清的文字將一個舊時代妓女與闊少的情愛糾葛娓娓道來。從古至今,這種相愛而不能相守,以殉情的方式成全愛情的故事比比皆是,也充斥在很多的文學作品中,但能在人們腦海中打下烙印的,卻似乎不多。
  • 《胭脂扣》原著:怕他不肯一起死,在他的酒裡還放了40片安眠藥
    但在小說裡十二少從頭到尾都只是個名字,更多的是如花的回憶和袁永定尋找線索的過程來展現一個妓女的決絕與深情。李碧華後來回憶自己寫這部小說時的情形:「仿佛有另一隻手在借著我的手寫字。」塘西阿姑(指妓女)地位極高,阿姑不喜歡,千金散盡也未必能成為入幕之賓,十二少為了入得如花的眼,一擲千金,寫情書、送對聯、送銅床,極盡浪漫,一個定情胭脂扣令她生死不忘。袁永定反觀自己的愛情,竟要借一個女鬼啟示如何得到女人芳心,好像從來沒送過女友什麼,自己像發小廣告那般算準字數進行交易,也難怪楚娟若即若離,女人要的不是金錢,而是金錢後面所呈現的心意和承諾。
  • 胭脂扣:前塵往事如雲煙
    ——李碧華《胭脂扣》電影《胭脂扣》由梅豔芳和張國榮主演。說真的,張國榮無論是《霸王別姬》裡的程蝶衣還是《胭脂扣》裡的十二少,感覺和形象都是極為符合的,那種陰柔魅力十足。但是梅姑給人的感覺就不大像這飄飄渺渺,嬌嬌滴滴似的女鬼。梅姑的英氣勃發倒是極適合《滿州國妖豔——川島芳子》。
  • 茶花女因妓女身份被迫放棄愛情,其實最開始歐洲妓女可是備受尊重
    在這部小說裡她們雖然是妓女,但是她們的身上卻有非常多的優秀品質,比如對愛情的執著、對國家的熱愛、樂於幫助別人等等。可是即便如此,妓女還是身處最底層。不管是在作品中還是在現實生活中,妓女都被世人所不屑,可你知道嗎?最開始妓女可是受到所有人的尊敬的。
  • 李碧華《胭脂扣》:「人一窮,連最細緻的感情都粗糙」
    這概是最動人的鬼故事,古來多少人鬼情未了,都不及《胭脂扣》來得深刻。《胭脂扣》的小說略遜色些,但關錦鵬改編的電影,愣是把一個老套的故事,拍成了難以逾越的經典。梅姑和哥哥將如花與十二少之間的情,演繹得纏綿悱惻、餘韻悠長。
  • 閒·記 | 男孩愛上妓女
    最特別的群演是冷杉,是龍城三部曲中最乾淨的男孩子了。沒錯,跟東霓不同,冷杉是完全可以用男孩來形容的。他真的太乾淨了,這像是笛安塑造的一個,不可能存在於現實世界,只能是在《東霓》裡拯救東霓的男孩。聽起來,又是一個俗套的男孩遇上野玫瑰,拯救與被拯救的故事,但就是這個插曲,我最感興趣。剛開始,我是喜歡冷杉的,他對東霓的炙熱,曾讓我相信,他是真的能帶東霓逃脫出那張各種矛盾交織的網的。
  • 《胭脂扣》:一個痴情女子的悲劇∣愛到濃時情已殤
    在作家的筆下,痴情的女子常見,李碧華尤甚,如白蛇、菊仙以及《胭脂扣》中的如花。她犀利的筆調把人性面對愛情時的軟弱和自私,剖析入微、鞭辟入裡,有痛快淋漓的酣暢,也有穿透心扉的悲涼。有人說兩性之間的愛,愛到七分剛剛好,難得糊塗方終老。
  • 這部作品用三種時空維度,揭露了科技的真面目
    這部作品就是喬華的《犼先生錦繡離人》,一部被劉慈欣等當下知名科幻作家力薦的科幻作品。科幻作品從未停止過對於人、科技與未來世界三者之間關係的探討,也從未停止過為我們展現各種各樣的可能性。《犼先生》這部作品可以說正趕在了風口浪尖上。它是一部與眾不同的作品,它拓寬了科幻作品的邊界,開創了科幻作品的新寫法,為讀者打開了一個別開生面的科幻世界。
  • 香小陌強強純愛文,《悍匪》帶感,《保鏢》上頭,最溫情還是這部
    香小陌強強純愛文,《悍匪》帶感,《保鏢》上頭,最溫情還是這部。香小陌的作品大多都不錯,京味十足,設定帶感,有點上頭。很多作品都深受網友喜歡,你最喜歡哪一部呢?正如文名,這是個關於保鏢的故事,既包括主人公之一作為保鏢的守護
  • 妓女接連慘死,謀殺就此展開!梁朝偉:做夢都想出演小說男主
    梁朝偉在看過這部小說後直稱自己愛極了裡面的男主馬修,做夢都想出演。有傳言說:梁朝偉經常一言不合去倫敦餵鴿子。其實,他去的更多的地方是紐約,因為他喜歡的這本書中,寫的就是紐約的故事。關於紐約的傳聞,其實我們聽過很多,它一度成為美國偵探作家協會高票通過的「最佳謀殺城市
  • 在你們的心中,下列哪一部才稱得上是辰東最具代表性的作品?
    《聖墟》,評分7.7分《聖墟》,辰東的爭議之作,很多讀者對這部書的評價並不高,這點在辰東的微博上就可以看出來,微博評論有一大半的聲音是質疑這部作品的,稱作品太水,和前幾部沒法相比。但無論外界是怎樣的聲音,至少有一點,《聖墟》的月票排名是辰東所有作品中最輝煌的,連續十個月霸佔月票榜榜首之位,這是繼耳根《我欲封天》之後,又一部創造月票神話的小說。4.
  • 重溫《胭脂扣》:痴情錯付是門第之差還是負情本就是你的名字
    《胭脂扣》是哥哥和梅姑早期作品,改編自李碧華的同名小說,主要講述了香港30年代的石塘咀頭牌姑娘如花和富家子弟十二少的愛情糾葛故事,由關錦鵬執導於1988年上映,先後榮獲金像獎、金馬獎等多個獎項成為一代經典。
  • 紀念張國榮丨透過《胭脂扣》,解開十二少未死之謎
    而是「如花,等等我!」這會是一個好的故事結局嗎?我覺得不是。如花曾經說,她死後走上奈何橋,找十二少,怎麼也找不到,等也等不到,最後無奈,只能自己再上來尋他。但是在這個特別的日子裡,我覺得可以給十二少一個和如花共赴黃泉路的假設,那又如何呢?一個虛弱的女鬼與一個衰老孱弱的男鬼,是黃泉路上趕路,步調都會不一致吧?
  • 你們是如何評價《甄嬛傳》這部影視作品?
    我覺得在評價之前要先看看原著的模樣吧,依葫蘆畫瓢,看看畫得怎麼樣。我是追著連載看完了書。當時才大一,一見《甄嬛傳》驚為天人,立馬推薦給閨蜜們一起追。比同時代的後宮作品,比如大清後宮,鸞我的前半生,甄嬛傳情節之曲折,描寫之細膩(我至今仍然記得開頭那個鴻雁高飛的比喻),寫作之誠意,實在是一言難盡。作為一本網絡小說,甄嬛傳不能說是伏線千裡,草灰蛇線,但是伏筆做的很好,學紅樓夢用到了好些讖語,大多數速成的快餐文學根本做不到。
  • 關於《隱秘的角落》這部劇,或許是我們太過「解讀」了
    要說當下哪一部電視劇最為火爆,那就非「隱秘的角落」莫屬了,自播出以來口碑和收視率都獲得了雙豐收,在豆瓣上甚至拿到了9.0的高分,可以說是近段時間最出色的國產劇了。劇情是根據紫金陳小說《壞小孩》改編,這部劇播出之後在網絡上掀起了巨大的討論,熱度可謂是一直居高不下,但是小編也發現了很多有趣的現象,那就是關於這部劇很多人都過於「解讀」了。
  • 那麼多關於《西遊記》的解讀,卻忽略了成為名著最淺顯的原因
    《西遊記》作為我國古典四大名著,關於它的戲曲、影視作品數不勝數,其中的八六版影視作品《西遊記》更是從老到少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暑假期間必播電視劇《西遊記》可以說是最成功的影視作品之一,其重播次數達到3000遍以上,對西遊文化的傳播起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 《胭脂扣》,從親密關係裡看如花和十二少的生死之戀
    但我認為這兩句話分明就是寫給十二少和如花之間的愛情,一個愛得把對方當成了自己的信仰,一個卻在愛中逃避、若即若離。愛情讓你目眩神迷,看不清它的底細;你以為的海誓山盟,在對方看來,不過是個無聊的笑話。兩情若是長久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 書旗這部作品海外爆了
    這部作品在韓國、泰國、東南亞等均有分銷和上線,不但順利出海,而且乘風破浪,成績斐然。完全可以稱得上是一個重大喜訊了。書旗小說為優質IP為影視作品改編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為廣大網絡作家和寫手提供了極佳的創作環境,尊重原創,內容開放,題材多樣,投稿入口持續開通,非常歡迎各位期待自己作品被更多人看見的寫手入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