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與偏見》:夏洛特的婚姻智慧,你看懂了嗎

2020-08-29 三秋糖

傲慢與偏見》是19世紀初,關於英國鄉紳的女兒伊莉莎白姐妹的愛情和婚姻的故事。

年少時,我比較喜歡伊莉莎白和達西這對CP。

伊莉莎白活潑俏皮,達西先生英俊、富有、睿智,兩人的互動如神仙打架,火花四射。

年齡漸長,我愈加欣賞夏洛特。

她是伊莉莎白的閨中蜜友,出場並不多,嫁給了柯林斯,一個愚蠢無趣的男人。

在故事中,夏洛特只不過是用來襯託女主伊莉莎白對於婚姻正確的選擇和幸福的。

其實夏洛特才是真正掌控了自己婚姻的女人。

現實中擁有伊莉莎白這樣好運的妹子恐怕不多,我們不如學學夏洛特是怎樣營婚姻的。

愛情和婚姻的經營都需要智慧,不能太佛系



伊莉莎白的姐姐簡和富家公子賓利在舞會中互生好感。

夏洛特對伊莉莎白說,賓利非常喜歡簡,但以後可能不會了,如果簡不暗示賓利自己也對他有意。沒有人能夠在沒有恰當的鼓勵下陷入愛情。

伊莉莎白覺得,愛情應該順其自然,享受過程,沒必要太過刻意。

換句話說,她對愛情的態度比較佛系。

而夏洛特對待愛情的態度比較理性,更在意結果。

賓利無法確定簡的心意,險些放棄這段感情。兩人因此經歷一番波折,才走在一起。

故事總是比較美好,放在現實裡恐怕就只有錯過了,連心意都未表露,太可惜了。

在夏洛特和柯林斯確定婚姻關係,雖然是柯林斯主動求婚,但兩人關係的真正掌控者是夏洛特。

她認為柯林斯是一個合適的結婚對象,於是主動接近對方,兩人最終結為夫妻。



愛情和婚姻本來就是兩人互相了解和磨合的過程,為了讓雙方更加圓滿和幸福,需要女人用智慧去經營,而不能採取被動放養的態度。

很多女人在面對學業時,努力刻苦,畢業後,在事業上積極進取,卻獨獨在愛情和婚姻裡隨遇而安。

一個在婚姻中過於佛系的女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對婚姻缺少責任感。

如同兩個人一起做生意,但這個女人卻從不管經營,只管收取利潤,這樣的生意必定不能長久。

婚姻亦是如此。

婚姻是需要智慧去經營和滋養的。

愛情並非婚姻的必需品,接納婚姻的不完美

夏洛特說:

和其他人沒有區別,我與他在一起同樣會開心。並不是我們所有人都會擁有浪漫,我已經被賦予一個舒適安全的家,已經有很多東西,我感激的了。我已經27歲了,我沒有錢,也沒有憧憬了。對父母來說,我是一個包袱了。

這是夏洛特選擇柯林斯的原因,也是她權衡利弊後的結論。

好處是對方經濟條件不錯,和上流社會達西的姑母還能搭上點關係。

弊端也很明顯,沒有愛情。

無奈的地方在於,夏洛特年齡大了,雖通透聰慧,但相貌平平,她選擇的機會太少了。

拋開感性的角度,從理性的角度看,柯林斯是個不錯的結婚對象。

在成年人的生活裡,最重要的是責任和壓力,愛情不過是錦上添花。

有,自然更好,沒有,也可以安心地走下去。

婚姻的本質不是愛情,而是一蔬一飯,柴米油鹽這些俗事。

很多女人把愛情看得太重,待到和對方邁入婚姻後,卻又發現種種不如意。

如家務的分配,婆媳矛盾,以及經濟問題,感情被消磨得所剩無幾,於是後悔所嫁非人。

適合談戀愛的人,未必適合過日子。

想找一個喜歡的,已是不易,又要適合婚姻生活的,需要有很好的運氣。

無法強求,得之我幸,不得我命。

無論同誰結婚,都要懂得情緒自洽

伊莉莎白去看望婚後的夏洛特。

夏洛特帶她走進一間從窗外是花園的屋子,兩人坐在桌前悠閒地喝著下午茶。

夏洛特說:

這間工作室是留給我一個人用的。伊莉莎白,能打理自己的家,真是件高興的事情。

看得出她依舊不喜歡自己的丈夫,但她對自己的婚後生活很滿意,擁有自己的一片小天地,內心豐盈,充滿幸福感。


在婚姻中,無論跟誰過,首先要學會跟自己過。

那些懂得享受獨處樂趣的人,情緒自洽,心態平和,路會走得更順暢。

把自己的一切寄託到另一半身上,這樣不僅讓會對方感到很累,自己的反饋完全取決於對方怎樣對待自己。

這樣的人在婚姻中遇到問題時,心焦氣躁,常常會想當初如果選擇別人,肯定比現在生活得好。

其實無論和誰結婚,難免都會遇到這樣那樣的問題。換句話說,同誰過,其實都一樣。

最主要的是,放平心態,不逃避問題,不刻意強求,反而能順利走過溝溝坎坎。

結語

《傲慢與偏見》的作者簡·奧斯汀,1796年與一位愛爾蘭年輕律師相戀,雙方家庭反對,最終分手。據說達西先生的原型就是來自於這位律師。

1800年,她拒絕了一位將繼承大筆財產的青年的求婚,原因是她不愛他。

簡·奧斯汀終身未嫁,我想在愛情和婚姻這方面,她是一個完美主義者。

伊莉莎白和達西的戀情刻畫反映了她心目中愛情和婚姻的理想狀態,是她所推崇的。

對於夏洛特這種現實的婚姻態度,她則是不屑的。

而那位愛爾蘭律師,於1799年結婚,和妻子共育有8個孩子,擔任愛爾蘭最高法院的首席法官,活了90多歲。

無從猜想這位律師是否愛他的妻子,但從這些數據來看,他事業成功,壽命很長,而且和妻子有8個孩子,推測婚姻生活大概率是比較美滿的。

真的是現實版的一見楊過誤終身。

簡·奧斯汀眼光確實好,這位曾經的戀人很出色,只是兩人終究欠缺了些緣分,未能相守,所以她才會決定終身不嫁。

如蔣方舟說:

愛而不得才是人生常態。

我們普通人如果沒有獨身的勇氣,不要過分苛求婚姻完美,人生本就是一場修行,學會放下。

相關焦點

  • 《傲慢與偏見》:戀愛與婚姻的智慧,選擇成就幸福人生
    ——託爾斯泰的《安娜·卡列尼娜》開卷有益婚姻可能不是必備品,可人生總要有準備進入婚姻的階段吧。所以我總是和朋友們說,《傲慢與偏見》是人生的必備書籍,甚至可以變成一本枕邊書。如果你已經結婚或愛戀,這本書將願意幫助你鞏固你的婚戀,或是讓你成為一名經驗與理論俱全的長者;若是你正在追逐,或還未有萌生意願,那麼,送給你,這無價的寶藏。至於如何去追逐與求愛的分解,我在很多期之前已經做過解析。今天我們將再一次站在上帝的視角,換一個角度,去俯瞰《傲慢與偏見》中的幾對婚戀的情況。或許從這幾對婚戀中,將能夠獲得一些啟迪與智慧。
  • 《傲慢與偏見》夏洛特的婚姻觀,更值得我們普通人學習
    簡·奧斯汀被美國著名文藝評論家埃德蒙·威爾遜譽為可以和莎士比亞比肩的作家,《傲慢與偏見》更是世界著名小說,被英國作家毛姆譽為世界十大小說名著之一。「有錢的單身漢總要娶位太太,這是一條舉世公認的真理。」貝納特太太的一句經典名言拉開了《傲慢與帷幕。》
  • 我看了三遍《傲慢與偏見》,總結了這四種婚姻觀,希望對你有用
    《傲慢與偏見》這本書裡面涵蓋多種婚戀觀,就是經典版的《知否》,堪稱是一部「女性婚戀教科書」,這些婚戀觀放在現代,依然具有普世性。我看了三遍《傲慢與偏見》,總結了這四種婚姻觀,希望對你有用。這「四種」婚姻觀,你的婚姻屬於哪一種?
  • 從《傲慢與偏見》中看婚姻與愛情
    我是先看過《傲慢與偏見》的電影,然後再去看原著小說的,更多人熟悉的應該是2012年凱拉·奈特莉主演的版本,體現了英式鄉村風情,至少我看的時候,是對裡面的景物風光很感興趣的。所以在這個過程中,一段感情會牽扯到很多人,達西先生對伊莉莎白家人的看法,何嘗不是對伊莉莎白本身造成偏見。所幸達西先生也吃過愛情的苦頭,誰讓他在背後說別人的壞話,還被當事人聽到了呢,個人認為,即使沒有韋翰的挑撥,達西先生第一次求婚也是很難成功的。達西和韋翰好像是兩個對比,同樣高大俊美又博學多才,一個富有,一個朝不保夕,到處借債。
  • 《傲慢與偏見》| 婚姻需要門當戶對嗎?
    最近又重溫了電影《傲慢與偏見》。電影是根據簡·奧斯汀的長篇小說《傲慢與偏見》改編的。伊莉莎白·班納特(凱拉·奈特麗 飾)出身於小地主家庭,有四個姐妹,母親班納特太太整天操心著為女兒物色稱心如意的丈夫。賓格來和伊莉莎白的姐姐簡·班納特互生情愫;達西對善良聰明的伊莉莎白產生了好感,而伊莉莎白卻對達西不可一世的傲慢心存偏見,不接受他的感情。然而,世事難料,賓格來和簡·班納特因為誤會,關係危在旦夕;達西的種種作為,展示了性格中和伊莉莎白相同的善良一面,逐漸贏得了伊莉莎白的好感。
  • 《傲慢與偏見》的婚戀觀和現實意義
    尤其是她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更是歷經了三個多世紀而始終風採不減。時至今日,書中所體現的三種婚戀觀仍是當下社會的主流。雖然他自大又傲慢,但卻是個重感情的人,他放棄漂亮且擁有良好家庭背景的賓利小姐,傾心與社會背景相差甚遠的伊莉莎白,雖然他的內心充滿矛盾,但他沒有辦法忽視內心對伊莉莎白的渴望。「我克制來克制去,實在撐不住了。這樣下去可不行。我的感情再也壓抑不住了。請允許我告訴你,我多麼敬慕你,多麼愛你。」
  • 《傲慢與偏見》:關於婚姻、自我與情感,我想和你分享這些
    電影《傲慢與偏見》是根據簡·奧斯汀同名小說改編,講述了19世紀初期英國的鄉紳之女伊莉莎白·班內特五姐妹的愛情與擇偶的故事。而這部影片的原著,也被英國小說家和戲劇家毛姆列為世界十大小說之一。 他們不在乎婚姻裡面是否有愛情,只希望能順利結婚。就像伊莉莎白的閨蜜夏洛特,她說自己已經27歲,沒有錢,沒有憧憬了,對於父母來說,她只是一個包袱,而且和柯林斯在一起和其他人沒有分別。 這段看似荒唐的婚姻選擇,即便對應到現在,其實有部分人也能感同身受,只不過有的人像伊莉莎白那樣拒絕了,而有的人像夏洛特那樣妥協了。
  • 《傲慢與偏見》:好的婚姻從來不是愛情的墳墓,關鍵看你怎麼選
    她一生寫了十幾部小說,《傲慢與偏見》便是其中之一。 簡·奧斯汀的小說,基本上就在城市、鄉村或家庭鄰裡之間徘徊。有人評價她的作品屬於三寸象牙雕,指的就是視野狹小,僅限於情情愛愛。 但不管世界怎麼發展,人們的情感、婚嫁選擇,卻始終有一套可以遵循的方法。簡·奧斯汀二百多年前的婚姻觀、擇偶觀放在現在,依然不過時。
  • 從《傲慢與偏見》看幸福婚姻的三個底層邏輯
    ·奧斯汀的代表作《傲慢與偏見》。這本書講述的是班納特先生一家幾個女兒曲折的戀愛和婚姻之路。主角是二女兒伊莉莎白,在一次舞會上認識了英俊富有的達西先生,兩人互有好感,卻因為彼此的傲慢與偏見產生重重誤會,經歷一番波折之後,有情人終成眷屬。
  • 《傲慢與偏見》:好的婚姻不看個體目標,而追求共同利益的最大化
    這似乎已成共識,表弟不愁婚姻,愁的是情投意合的好婚姻,這點不由讓我想到了《傲慢與偏見》中的達西。過年重讀簡·奧斯丁的《傲慢與偏見》,還與表弟分享了作者的婚戀觀:「為了財產、金錢和地位結婚,是錯誤的,而結婚不考慮上述因素是愚蠢的。」
  • 《傲慢與偏見》:從父母關愛與約束矩陣分析這四段婚姻的必然性
    《傲慢與偏見》原作者是英國著名女作家簡·奧斯丁,講述了鄉紳家庭班納特家二女兒伊莉莎白、女兒簡、小女兒莉迪亞以及伊莉莎白的好閨蜜夏洛特這四位女孩的愛情與擇偶的故事。《傲慢與偏見》曾經被多次搬上大熒幕,2005年由喬·懷特執導,凱拉·奈特利、馬修·麥克費登、唐納德·薩瑟蘭等聯合主演的版本,豆瓣評分8.6分,獲得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歷經十五年,依舊是觀眾心中的經典版本之一。
  • 《傲慢與偏見》:感性與理性兼具的愛情尤為珍貴
    其實早在1797年8月,這本書就已經被年輕的簡·奧斯汀完成了,那時候它的名字並不是《傲慢與偏見》,而是《最初的印象》。而《傲慢與偏見》就為我們展示了這三種完全不同的婚姻觀。這三種不同的婚姻觀,我們透過一個家庭就可以洞察到所有,甚至可以由此可窺探到當時整個資本主義社會的婚姻現狀。那個神奇的家庭就是英國小鄉鎮裡的班納特一家。
  • 《傲慢與偏見》豆瓣8.6:婚姻裡的門當戶對,是精神上的一路同行
    《傲慢與偏見》是英國著名女性小說家簡·奧斯汀的代表作,毛姆將它列為世界十大名著小說之一,書中完美的展現了對待自由婚姻的嚮往。影片一出場,就引人注目,有英式鄉村的感覺,畫面唯美,情節優雅婉轉,他的傲慢與她的偏見,但最終他們還是解除種種誤會,走在一起。
  • 《傲慢與偏見》:年少不懂伊莉莎白和達西的愛情,讀懂方知其般配
    傅首爾在《做家務的男人》裡說,女人還是期盼,在婚姻裡有愛情的。但也有人說,經濟基礎才能決定婚姻的長久。所以,對於婚姻而言,終究還是回到了麵包與愛情,哪個更重要的問題上。奧斯汀早在200年前,就用《傲慢與偏見》,給了我們這個問題的答案。
  • 《傲慢與偏見》裡,隱藏著作者不為人知的婚姻觀
    《傲慢與偏見》可以說是簡·奧斯汀最著名的一部作品了,在這本書裡面,她一共寫了四段婚姻關係,從各個方面向讀者們展示了那個年代裡,英國的大環境。同時,她也將自己的婚姻觀,隱藏在了這四段關係當中。當柯林斯到了一定的年齡之後,凱薩琳便跟他說:「你該結婚了。」
  • 《傲慢與偏見》:她撿了閨蜜不要的男人結婚,為什麼還開心到爆?
    名滿全球的《傲慢與偏見》,可以說是「霸道總裁愛上我所以,夏洛特和伊莉莎白的所有清高和困惑,最終還是要止於一場「糧票充足」的婚姻。當然,奧斯汀還是尊重這樣一種可能性——夏洛特和柯林斯結婚後,對房子和收入感到滿意,在花園散步也覺得舒適。夏洛特的婚姻雖有遺憾,但她自己想得通。
  • 《傲慢與偏見》:你們會不會白頭偕老,其實早就命中注定了
    ——《傲慢與偏見》《傲慢與偏見》是英國女作家簡·奧斯汀的代表作,是一部描寫愛情與婚姻的經典小說,也是我高中時期讀過的最好的小說。作品主要是以男女主達西和女主伊莉莎白由於傲慢和偏見而產生的愛情糾葛為線索,共寫了四段婚姻:伊莉莎白與達西、簡與賓利、莉迪亞與威克姆、夏洛蒂與柯林斯。
  • 《傲慢與偏見》告訴你:為什麼越來越多的年輕人30歲還不結婚?
    我喜歡簡.奧斯汀的對生活和婚姻的態度。她在《傲慢與偏見》裡描述的四種婚姻模式可以闡釋年輕女性過了30歲還沒有結婚的原因。夏洛特和牧師第一種:夏洛特和伊莉莎白父親的財產繼承者結婚不是因為欣賞他相反討厭他,但是這個伊莉莎白的牧師堂兄在伊莉莎白的父親過世以後會繼承她們家的所有財產且他有一所漂亮的小房子。
  • 《傲慢與偏見》:「偏見讓你無法接受我,傲慢讓我無法愛上你」
    《傲慢與偏見》是19世紀初最著名,也是歷史上最受歡迎的描寫愛情與婚姻的經典小說。作品以男女主人公達西和伊莉莎白由於傲慢和偏見而產生的愛情糾葛為線索展開。一個帶有偏見,一個生來傲慢,但這樣的兩個人卻硬是在奧斯汀的筆下開花結果。這是因為,不論是你的傲慢,還是我的偏見,碰上愛情,都不算什麼。最後兩人盡釋前嫌,有情人終成眷屬。
  • 《傲慢與偏見》:矜持、妥協、漂亮的臉蛋從不是愛情的成就者
    《傲慢與偏見》,相較於透著憂鬱書香氣的紙作,電影更能呈現出:18世紀英國田園生活的美好質樸與當時保守閉塞的情感思維的激情碰撞。,追求鍾情於自身意願的愛情,無關權勢、社會地位,更無關曾經的傲慢與偏見。不幸福的婚姻中受傷的不僅是當事人,還有無辜的孩子。漂亮的臉蛋兒只是愛情的一面承重牆,婚姻中卻需要智慧、教養、見識的多方位承重,方可為愛人、孩子築就堅不可摧的堡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