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興是清水鎮上的一名大夫,他為人厚道,醫道又高,和鎮上的居民們相處得極好,鎮上的居民都叫他張神醫,可就是這麼一個厚道人,卻和同鎮「安生堂」藥鋪的趙老闆關係極差。
說起來,趙老闆和張神醫之間還頗有一段淵源。當初,兩家本是鄰居,張興和趙老闆的閨女是青梅竹馬的玩伴,兩家自幼便結了兒女親家。
後來張興長大了去趙家提親,不料被已經發家的趙老闆給罵了出來。
趙老闆說得很清楚:「就憑你一個幾代都是製作茶壺的破落工匠,也敢到我這裡來提親?要想娶我閨女,你就要長出真本事來,不然這輩子都別想。」說完門一關,把張興晾到了外面。
張興碰了這麼一個大釘子,第二天就辭別父母,登船北上學藝。
一晃五年過去了,張興學成了一一身極好的醫術重回故裡,在家鄉開起了醫館。他醫術高超,找他看病的人絡繹不絕。瞧完病自然就要按方抓藥,可是張興有一個怪規矩,就是在他這裡看病的人,一定要在他這裡買藥,還要在他店裡煎藥,否則概不醫治。
想想這也不算什麼大事情,大家就都按著這個規矩辦了。還別說,按他的辦法治病效果特別好。時間一長,張神醫的稱號就傳開了。
可這下子矛盾也跟著來了,趙老闆開了一間方圓百裡內最大的藥鋪「安生堂」,原本生意極好,現在叫張神醫這麼一弄,一天下來連三兩銀子都掙不到,把趙老闆氣得火冒三丈。
趙老闆一狠心,花重金從省城請來一位名醫,也在自家的藥鋪裡開堂問診,規矩跟張神醫一樣,而且為了搶生意,趙老闆還特意把藥價定得比張神醫的價錢低 了一成。
這一招果然有效, 到他「安生堂」裡看病的人多了起來。不過,趙老闆還不滿意,為了徹底擠垮張神醫,趙老闆又立下一條規矩:凡是從張神醫處轉過來的藥方,藥價再降一成。
如此一來,到趙老闆那裡抓藥的人倒是多了不少,可沒多久,趙老闆的眉頭就皺了起來。
原本他給名醫開的診金就高,再加上張神醫的藥方裡多有珍貴藥材,鬧得自己不但沒掙多少,反倒貼進去好多。有心不賣,又怕壞了名聲。
恰在此時,張神醫又推出每月義診三天的活動,趙老闆更加承受不起,只得眼睜睜看著人家忙進忙出,大筆地收銀子。
但時間一長,趙老闆便瞧出幾分蹊蹺來。他發現這張神醫在舉行義診的時候,從來不倒藥渣。要知道,大凡中藥熬完之後,必然剩下一些藥渣,要說只熬 個三五服, 藥渣少,自己沒看見也情有可原,但是張神醫義診一天就要接待上百個病人,熬的藥沒有兩百副,也有一百七八十,這麼多的藥渣無論如何也藏不住呀,可自己怎麼就從來沒有看見過呢?
趙老闆心裡奇怪,回頭再一打聽,竟然發現張神醫義診前後所進的藥材數量從來沒有增加過,那他是如何應付過去的呢?即便用假藥代替,可也沒有見到有人服藥出事,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兒?趙老闆百思不得其解。
為了弄清楚這個問題,趙老闆費了好大的力氣。他先想收買張神醫那裡的夥計,沒想到張神醫待人厚道,上下一心,趙老闆答案沒找到,反倒被張神醫的夥計大罵了一頓,弄得他尷尬異常;一計不成,一計又生。趙老闆親自去找藥材供貨商,求他們幫著打聽打聽。
可現在的趙老闆遠不是當年那個月進藥材數百斤的大客戶了,有道是「落毛的鳳凰不如雞」,那幫藥商誰有工夫理他?一個個都是當面滿口應承,轉過身就把託付拋到九霄雲外,把趙老闆氣得暴跳如雷,可又無可奈何;最後,趙老闆好不容易求動了住自己隔壁的孫老漢,孫老漢是張神醫家的幫工。
等到張神醫再次義診的前一天晚上,孫老漢找上門來,要趙老闆跟他一起去看張神醫如何熬藥。
趙老闆二話不說便跟著出了家門,月到中天之時,兩個人終於趕到了熬藥的小龍潭。
孫老漢壓低聲音對趙老闆說:「趙老弟,你往這邊瞧。」說著用手一指。
趙老闆順著孫老漢手指的方向一看,只見小龍潭呂祖廟前燈火通明,呂祖石像被人搬到了廟前的空地上,石像前擺著香案,各種供品、紅燭整齊碼放。香案前跪著一個人,身穿青衣,正在那裡焚香禱告。
借著火光趙老闆看得清楚,跪地之人正是張神醫。隱隱約約的,趙老闆聽到張神醫說:「弟子張興,在此誠心叩拜,望上仙再施神威,重賜靈藥,讓一方黎民百姓早日擺脫病患之苦....」之後的有些話就聽不清了。
過了一會兒,張神醫禱告完畢,站起身來喊道:「生火,熬藥!」
應聲從破廟裡走出七八個夥計,拿柴的拿柴,拿罐的拿罐,不多時就在空地上生起了數十個火堆。夥計們往藥罐裡裝滿潭水,然後往火上一架,就不再管它了。
這可把趙老闆瞧糊塗了。這張神醫不是叫生火熬藥嗎?怎麼只是燒上水就不管了?
正在他納悶的時候,藥罐裡的水開了,一縷縷的水汽從藥罐中升起,有些飄到趙老闆那裡。
趙老闆一聞,頓時就愣住了,原來水汽裡夾雜著一股濃烈的藥味。
等趙老闆回過神來,再往空地上瞧的時候,正趕上夥計們把藥罐 子裡的水倒進一個個小藥瓶裡。
借著火光趙老闆看得清楚,那原本沒有放人任何東西的潭水,竟然變成了一罐罐顏色各異的藥湯。
這,這是怎麼回事兒?趙老闆驚奇得眼睛幾乎都要瞪出來了。
趙老闆連忙問孫老漢。孫老漢告訴他,張神醫這幾年不但學會了一手好醫術,還學會了一門降神術,能請神仙下凡顯靈治病。剛才他就是請了呂祖師爺來賜藥,要不然誰能憑空把一罐罐潭水變成藥湯?
趙老闆聽完之後頓時就洩了氣,他原想偷學張神醫熬藥的秘方,可是人家這等本領,自己又如何學得來?
趙老闆回家後,因為煩悶過甚,很快病倒在床,找了好幾個大夫都看不好。
就在這時,張神醫親自登門來給他診治,幾服藥下去,趙老闆就沒事了。
既然人家對自己有救命之恩,趙老闆自然再不能像以前一樣不理人家了,兩家漸漸開始走動。不久,張神醫再次上門提親,趙老闆自是滿口答應。
張趙兩家擇吉日完婚,洞房花燭夜,新娘子按捺不住心中的好奇,追問起降神術的事情。
張神醫哈哈一笑,說道:「既然娘子想知道,我就把降神術教給你。不過今天是你我的大好日子,煮藥未免有煞風景,不如以茶代藥。」
說著叫新娘子從家裡隨便拿來一隻用過的紫砂壺,然後叫她將開水倒進壺裡,片刻之後,壺蓋一打開,壺裡已經有了一壺香氣撲鼻的好茶。
花新娘子愣了,本來她聽父親講張神醫煮藥之前,還有請神上香,敬獻供品等等一大堆的禮數,可今天自己香沒燒,火沒點,這茶就有了,難不成是自己的相公法力高深,可以隨意施展?
張神醫看著新娘子又驚又奇的樣子,忍不住笑著說出實情。
原來他根本不會什麼降神術,秘密全在制壺的材料之中。這種材料善於吸附各種物質,做成的茶壺用久了,便是不放茶葉,水裡也有茶香。
張神醫由此得到啟示,在自己制的藥罐裡摻人了這種材料,果然也得到了類似的效果。
新娘子一聽,臉頓時沉下來了,追問他為什麼還要在小龍潭裝神弄鬼。
張神醫一見新娘子真急了,忙賠著笑臉道:「我這不是為了你嗎?你爹當初嫌我沒本事,不肯把你嫁給我。如今我學成醫術,可又和你爹成了同行的冤家。沒辦法,我只好求孫大叔和我在小龍潭演了那一齣戲,本來是想讓你爹對我另眼相看,可沒想到把你爹急病了,但事後我不是也給看病了嗎?」
張神醫溫言軟語地勸了好半天,新娘子這才「撲哧」一聲笑了,戳著他的腦門兒嗔罵道:「哈哈,為了娶我,你竟想出這麼一個損招,看我不好好罰你!」
作者:張申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