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平凡的世界》,看孫少平的最終結局

2020-09-03 風雅俊逸

路遙先生的長篇小說《平凡的世界》是一部不朽傳世之作,獲第三屆茅盾文學獎,受億萬讀者喜愛與好評,已成經典。

路遙先生已仙逝,續寫別人的作品並非易事,何況還是經典名著,或成狗尾續貂,畫蛇添足,或許任何續寫都是對原著整體的破壞。


很多讀者都希望讓田曉霞能重生,很希望在下遊某個地方昏迷了的曉霞最終獲救了,雖然可能因受傷而喪失了記憶,少平一直陪伴著她,經過治療以及少平耐心開導與撫慰,大腦中的記憶慢慢得以恢復,有情人終成眷屬,這便是大多數讀者希望的圓滿結局。然而,這是不可能的,路遙先生「殘忍」地讓曉霞離開這個世界,有他的無奈與不舍。當年寫到「曉霞之死」這一章節時,先生也是不能自制,失聲痛哭,不顧已是深夜,打電話給在煤礦工作的弟弟王天樂,向其傾訴「曉霞被我寫死了」,睡夢中被驚醒的弟弟被人叫到傳達室接電話,不知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一臉愕然,大聲問哥哥「到底誰死了?」,電話那頭傳來哥哥哽咽的聲音「田曉霞是被我寫死的。」,弟弟聽罷,這才放下心來,他知道田曉霞是哥哥新近創作的一部小說中的一位姑娘,那姑娘很完美,簡直可以說就是哥哥心中的女神形象,哥哥不止一次地跟他講過這部作品的創作構思,哥哥為了寫這部作品還到他所在的煤礦體驗過生活,收集過創作素材。他是最了解哥哥的,他們兄弟倆感情很深,他勸哥哥不要太過悲傷,早點休息,答應明天即趕來陪他,聽他敘述,這才作罷。


是啊,一部完整的作品其作者必定有他的構思與布局。同樣,《平凡的世界》也有它的整體框架與布局結構。它的人物命運的安排及結局,作者肯定有他的道理:

(少平)他上了二級平臺,沿著鐵路線急速地向東走去。他遠遠地看見,頭上包著紅紗巾的惠英,胸前飄著紅領巾的明明,以及脖項裡響著銅鈴鐺的小狗,正向他飛奔而來……


可這樣的結局確實給讀者留下了充分的想像空間,特別是對孫少平這最終感情歸宿問題的處理,似乎讓人感覺不太容易接受。

當曉霞離開人世之後,孫少平的人生也隨之黯然,象是指路的燈滅了,他的人生便開始淪為平庸,已不再是那個積極樂觀不向命運屈服充滿青春活力的少平了。是的,沒有曉霞愛的少平,終究淪為了平庸,哀莫大於心死,生活沒有了激情,這個悲催的結局,讓多少讀者流淚,也讓多少讀者感到可惜。

也許少平想照顧惠英嫂子和明明一輩子,很有可能是因曉霞的離去而「心已死」,人生沒有了激情,愛情不敢再有奢望?.


田曉霞的死,給孫少平的打擊太大了,似乎不敢再奢望什麼高尚愛情了。師傅的死,少平的內心裡真有照顧惠英和明明一輩子的想法,而照顧惠英母子大多也只是出於感恩與同情。而這在惠英方面來講無疑於施捨,她只是個不識幾個字的農村婦女,少平雖然也是農民出生,也只不過是個井下礦工,但是,他在曉霞的引導與鼓勵下,已走上了他所追求的文學創作之路,也算個文化人了,他是個有理想,有抱負,有熱情的青年人,兩人無論從哪方面講還是有差距的,不太適合,沒有太多的共同語言,何況前面還有一個田小霞 ,感到為孫少平不值和可惜。同情不是愛,憐憫更不是愛,只是一種施捨而已,憑心而論,孫少平真的愛他的師母——惠英嗎?


在家與妻閒聊時,有時也談到《平凡的世界》孫少平最後感情歸屬問題,妻說:少平能到煤礦上班,很是應該感謝那個黃原陽溝大隊的曹書記,是他給了孫少平戶口,是他給了孫少平煤礦招工指標,要不然孫少平不知還要在那黃原城邊上過那有一天沒一天、飢一天飽一天的攬工漢日子多久呢,當年曹書記可是想讓少平到他家去當上門女婿的啊……。


並非續寫,只是隨想。

少平傷好出院了,他婉言謝絕了吳仲平和蘭香因擔心他身體問題而讓他留在省城工作的好意,也拒絕了金秀妹妹拋來的繡球,他希望金秀妹妹能有更好的前程,獲得更美好的愛情。他又回到了他所熱愛的大牙灣煤礦,他知道這才是他的根,是他的歸宿。他離不開煤礦,離不開他的那些礦工兄弟們,他還要照顧他的惠英嫂子和明明。

回到煤礦的孫少平又繼續休息了一段時間,身體已基本恢復,只是頭時不時的還有點疼,畢竟受了那麼重的傷。出於對他身體狀況的考慮 ,同時也考慮到少平以前在省報及《銅城礦工報》上寫過幾篇不錯的文章,經礦領導研究後,決定安排少平到《銅城礦工報》大牙灣煤礦通訊報導組工作,也就是說他還是大牙灣煤礦的人。

隨著時間的推移,少平臉上傷痕的顏色由原來的紅色慢慢變淡,已沒有先前那麼明顯了,雖然仔細看還有一道淡淡的疤印,。少平也逐漸恢復了從前的自信,他還是那個長得不錯的帥氣小夥,他還象以前那樣經常去看望惠英嫂子和明明,還有那條黑狗,他要輔導明明功課,他要幫惠英做一些比如拉煤等一些粗活。他的心情也漸漸地好起來,他找出曉霞送給他的關於寫作方面的書籍,認真而又系統地學習 起來,他要儘快適應新的工作。原來寫文章只是興趣,是業餘愛好,現在到了寫作組,當了通訊報導員,他就是「專業」寫作人員了,他已成了工友們眼中的「記者」,他必須得好好學習專業知識,包括攝影。不負眾望,經過努力,陸續的有文章見著《銅城礦工報》,有的文章還被其他報刊轉載,時常也能有一些短文在省報發表。

現在,惠英嫂子也已從悲痛中慢慢走了出來,感情上也變得理智,她那時太依賴少平了,她從內心裡是感謝少平的,在那天都快要塌下來的黑暗中,是少平給了她幫助,給了她重新生活的勇氣,她知道她對少平只是一種感激之情,一種姐弟之情,她也理智地考慮她與少平感情的事,也越來越感覺她們之間不太合適。


一天,報導組領導讓少平去車站接一個叫曹菊香的女生,說是上級為加強他們報導組力量,分配給報導組一名今年則畢業的大學生。

少平簡單的收拾一下便拿著寫有「接曹菊香」的接站牌,來到了車站出站口,兩眼緊緊盯著出站的人群,可是他並不認識這個叫曹菊香的女孩。

這時,一個穿著連衣裙,扎著馬尾辮的女孩艱難地拎著一隻大旅行包向少平走來,少平愣住了,他使勁眨著眼睛搖了搖頭,頭有點暈,這難道是頭暈引起的幻覺?出現在他眼前的分明是他的曉霞,女孩越走越近,盯著少平手中舉著的接站牌喊了一聲「少平哥,真的是你?」 啊,是曉霞嗎?女孩走到少平跟前又喊了一聲「少平哥,我是菊香啊,你不記得我啦?」,少平竟忘了幫女孩拎包,嘴裡喃喃自語「菊香?」可怎麼那麼像曉霞?姑娘笑著應道「是啊,我是菊英妹妹菊香啊,這名字很俗,是嗎?」「不,不,這名字很雅。」少平這才記起黃原陽溝大隊曹書記的兩個女兒來。菊香姑娘又說「我和姐姐都是秋天菊花開的季節生的,爸爸就給我和姐姐起了這麼兩個俗氣的名字。」少平笑著說「這名字真的不俗,中南海豐澤園毛主席住的地方就叫「菊香書屋」,取自康熙皇帝題聯「庭松不改青蔥色,盆菊仍靠清淨香」。「少平哥你懂的真多。」

少平忽然又想起東晉陶淵明「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詩句來,唉,這「菊」……(可不是隨便採的)。見少平忽然不說話,菊香又問道「少平哥,你在想什麼?」少平忙答,噢,沒事,公交車來了,我們走吧。他拎起菊香的大旅行包,領著菊香向公交站臺走去。

菊香告訴少平,她讀書那會正常在外婆家住,難得回自己家,所以只見過少平一次,那次她還看到少平幫姐姐複習功課呢。少平想起,菊英是有個妹妹,或許見過吧,反正不記得她這麼像曉霞,也許他當時心中只有他的曉霞,也許是女大十八變吧,面前這菊香真的太像曉霞了,連說話的語氣、神態都像。


通訊報導組來了個女大學生,立馬充滿了活力,組長是個年過半百的老同志,這採訪、寫作、組稿的事就儘管交給這兩個年青人來完成,他只負責審稿、發稿,樂得輕鬆。

他們一起下礦採訪,少平還帶著菊香下井體驗礦工生活,還讓她跟惠英嫂子一起上班,寫出一篇篇反映一線礦工生產、生活的豐富生動的好報導。

他們一起去《銅城礦工報》參加通訊報導學習,一起上省城參加寫作培訓班 ,他們一起編稿子寫報導。有時他也會想,我是把菊香當曉霞了嗎?那對菊香也太不公平了,難道僅僅是把她當曉霞了……?

他們有時也一起去看惠英嫂子和明明,幫助明明複習功課,明明成績一直很好,惠英很是感激他們。

一次,他們去的時候看到一個壯年男子在幫惠英堆煤,惠英嫂子熱情的向少平介紹道「這是你王大哥,人很好,他媳婦前年來礦探親時出車禍走了,留下個女兒在老家讀書,我們準備過年把她接來和明明做個伴兒,一道上學。」少平苦笑笑,沒有說話,他走過去不顧那王大哥滿手煤灰,兩雙手緊緊地握在一起,久久沒有鬆開……,他從心底裡祝福他的惠英嫂子。

是啊,快過年了。菊香在準備過年帶給爸爸媽媽的禮物,還有姐姐及姐姐的女兒——她小外甥女的禮物。少平到宿舍來看她,菊香笑著對少平說「我想請你陪我回黃原去看看我父母。」少平說「我是該去看看他們了,來礦上幾年一直忙,唉,真的太感謝他們了。」菊香笑著又說道「你感謝他們什麼啊?」「感謝他們讓我有了工作啊」少平回說。「別的沒有啦?」少平說「我們先到黃原陽溝,然後你和我一起回雙水村」菊香紅著臉嬌羞地說「你倒一點虧不吃。」

曹書記夫婦已顯老了許多,他們打量著眼前這個壯實英俊、穿著時髦的年輕小夥,竟一眼沒認出來,少平忙上前一步口喊:叔、嬸,我是少平啊。書記這才想起,緊緊地握著少平的手,凝視良久才高興地說「是少平啊,你們怎麼一起回來啦?」「哈哈哈,這還要問嗎?老頭子,你沒看出來,這不就是咱女兒菊香信上說的她對象?,快進屋,快進屋,不要光站外面說話。」

一家人歡歡喜喜地走進書記家寬敞明亮的新蓋的二層小樓……

隔日,少平帶著菊香告別曹書記夫婦,去往雙水村,曹書記夫婦看著少平與菊香漸漸遠去的背影,開心地笑了……。

我也開心地笑了,妻也開心地笑了。

相關焦點

  • 《平凡的世界》:為什麼孫少平不和惠英嫂在一起?
    路遙《平凡的世界》初讀路遙多麼幸福美滿的結局。但是再讀路遙《平凡的世界》的時候,我發現孫少平之所以拒絕金秀到到省城工作的機會,並不是愛上了惠英嫂,而是他明智地發現他不適合和金秀在一起,同樣也不適合喧鬧繁華的大都市,於是選擇了屬於自己的大亞灣,對於惠英嫂只有溫暖的親情,卻絕對不是愛情。孫少平會一直照顧他們母子,但是不會和惠英嫂在一起。
  • 《平凡的世界》:愛情的歸向,孫少平為何最終選擇惠英嫂
    路遙所寫的《平凡的世界》共有三部,這是一部全景式地表現中國當代城鄉社會生活的長篇小說,以中國70年代中期到80年代中期十年間為背景,以孫少安和孫少平兩兄弟為中心,刻畫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眾多普通人的形象《平凡的世界》中最讓人豔羨的愛情是孫少平與田曉霞的愛情故事,他們因為書本而相識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讀了那麼多書,最後為何卻甘願做個煤礦工人?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現實主義巨著,這本書自問世以來,影響了無數人,我也是其中一個。我今天終於想明白一個問題,想和大家分享一下。孫少平是一個非常優秀的青年,有理想,喜歡讀書,吃苦耐勞,敢想敢拼,為了詩和遠方,他寧願辛苦地做一個小工。很多人都以他為榜樣。
  • 為何孫少平拒絕大學生,最終選擇帶孩子的寡婦,這就是平凡的世界
    路遙先生的《平凡的世界》大家應該都看過吧,這部小說非常現實,貼近生活。裡邊許多的畫面都幾乎還原了我們的生活。上學的時候因為家裡窮,自己吃東西都是躲在一邊,晚上怕打擾到大家,自己悄悄躲進被子裡看小說,這不就是我們嗎?這部小說自從問世以來,就深受讀者喜歡,電視劇翻拍以後,更是得到了不錯的收視率。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為什麼選擇了帶著孩子的煤礦寡婦?
    作為路遙生前最得意的著作,《平凡的世界》整整融入了他13年的心血,而這樣一部真實的陝北故事,我足足看了三遍。第一遍看角色情節,第二遍看路遙的內心世界,第三遍看所有人物的人生。每一次都有光陰流逝而帶來的不同感受。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王滿銀都是逛鬼二流子,他們結局為何不同?
    其實難看出,路遙在《平凡的世界》中對王滿銀這類人生活的態度是不認可的,可以說是貶低的。有人說,王滿銀這個人物其實是可有可無的。而我覺得,路遙在書中創作的每一個人物都有鮮明的時代特點,所以當然王滿銀也並非可有可無!
  • 認清現實世界的殘酷 淺議《平凡的世界》結局
    《平凡的世界》是一本激勵了一代人的書。本人出生於八十年代,自大學畢業後至現今,先後多次閱讀此書。每次閱讀,心靈都無比震撼,思緒久久沉浸其中,恍惚得回不到現實世界中來。小說的歷史背景、主要人物的奮鬥歷程讓人深思,最令人揪心和思考的是,為什麼結局是這麼悲慘。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出生於平凡,卻不願意超過平凡的日子
    相信大家都看過《平凡的世界》這部電視劇或者讀過這本書,這個世界多麼的平凡,其間沒有無所畏懼的勇士,也沒有力挽狂瀾的英雄,更沒誰做出過驚天動地地壯舉:有的只是最平凡不過的生活《平凡的世界》這一書中,我很喜歡孫少平這個人物形象,路遙先生將這個人物形象寫得十分細緻又很生動形象。
  • 《平凡的世界》裡,路遙為什麼要寫孫少平遇見外星人?
    可惜,不是每一個美好的故事都會有一個圓滿的結局,就在他們正式公布關係之前,田曉霞因為救一個被洪水衝走的小女孩而因公殉職,獻出了她年輕的生命。知道田曉霞死亡的消息,孫少平怎麼也不願承認這是真的。田曉霞既是孫少平最愛的愛人,又是他最愛的親人。所以,路遙在描寫一種巨大的痛苦,一種極致的痛苦。1994年,我第一次讀《平凡的世界》。後來的二十多年間,我差不多又讀了四五遍。每讀到孫少平與田曉霞相愛,我的內心總是歡悅的,仿佛自己也正在經歷一場乾淨、美好、不染塵灰的愛情;當讀到田曉霞之死,讀到孫少平的痛苦,我也忍不住淚流滿面。很多頁書上,都留下了我傷心的淚水。
  • 《平凡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之孫少平
    》裡,孫少平的奮鬥目標非常明確,他的理想就是要走出農村,到外面的世界去看一看闖一闖,心中一直有一個嚮往的遠方......————《鋼鐵是怎樣煉成的》一書,那時他才16歲,從潤生媽那裡偶然得到的這本書,一個人躲在村子打麥場的麥秸垛後面,貪婪地讀著保爾·柯察金的故事,那個普通外國人的故事,強烈地震撼了他的心靈。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與田曉霞:他們是各自靈魂的擺渡人
    或許,我們喜歡看的那些愛情和愛情中的人,最終都會因為他們本來就存在的各種缺陷,逃不脫他們應有的現實和命運,雖然曾經相愛,但是最終又以各種理由默默的離開。盧氏如此,趙明誠如此,林黛玉如此,對于田曉霞,也是如此。但是,他們依舊還是靈魂中最相愛的兩個人,他們也都各自為對方渡著那人生中最灰暗的日子和最需要的時光。
  • 平凡的世界一一一四個女人,孫少平最愛誰?最終會和誰在一起?
    《平凡的世界》是路遙先生的代表作。以孫少安、孫少平兄弟二人為主角,全景式的表現了中國當代城鄉生活,是中國文學史上不可忽視的一部煌煌巨著!在孫少平生命中一共出現了四個女人一一郝紅梅、侯玉英、田曉霞和秀英嫂子。那孫少平最愛誰?
  • 孫少平為何拒絕女大學生,選擇一帶孩子的寡婦?這就是平凡的世界
    在《平凡的世界》這部書中,也照樣充滿了這種選擇!顯然女大學生金秀的追求,讓孫少平心裡波濤洶湧,以致於不斷使他想起了,跟田曉霞的那段刻骨銘心的初戀。因為田曉霞也曾是女大學生。但孫少平的最終結論是,金秀和田曉霞,屬於不同的世界,「秀決不會像曉霞那樣深刻的理解他」。
  • 在《平凡的世界》裡,孫少平為什麼可以和田曉霞談戀愛?
    他的自傳體小說《在困難的日子裡》中,馬建強因吃飯問題引發自卑,這一情節重複出現在後來的《平凡的世界》。 但《平凡的世界》中孫少平的讀書,已經沒有了贏得考試、超越家境優裕者的目的,而是直接服務於他的內心:是的,他除過一天幾個黑高粱面饃以外,再有什麼呢?
  • 《平凡的世界》裡的孫少安與孫少平,就現實與夢想的對比
    其實我們每個人的生活都是一個世界,即使最平凡的人也要為他生活的那個世界而奮鬥。」看過《平凡的世界》的人,大多都會為人生中的絕大部分人,不就是平凡的樣子嗎?在《平凡的世界》中,路遙是以孫少安與孫少平兩兄弟為主線來述說故事的。兩兄弟性格迥異,選擇不同,最後的命運也有所區別,看上去似乎都有了比較好的結局。可是這兩兄弟的經歷,卻正代表著在生活中,最有區別的兩類人。
  • 當李曉劍遇到孫少平:西陲兵事與平凡的世界
    西陲兵事 郎春著這部小說的人物形象鮮明生動,在閱讀的過程中,我自然地聯想到同時代的另一部作品《平凡的世界平凡的世界 路遙 / 2017 / 北京十月文藝出版社孫少平的好朋友金波參軍去了青海,小說《平凡的世界》裡並沒有太多關於軍營的描寫
  • 平凡的世界一一一孫少平的最終感情歸屬在哪?他會娶惠英嫂子嗎?
    《平凡的世界雖然講述的都是平凡人的平凡事,但卻讓人感同身受!仿佛自己就是書中人,正經曆書中事!書中的孫少平有過人人羨慕的愛情,卻遺憾失去。那他的最終感情歸屬在哪?他會娶惠英嫂子嗎?孫少平被田曉霞的個性和對事物非同一般的認識強烈地吸引,田曉霞也對孫少平有和其他男生不一樣的思想高度而心儀。
  • 《平凡的世界》之孫少平結局:回歸自我,方顯生命之本真
    就比如說路遙的《平凡的世界》中那個向命運屈服的孫少平一般。原本,孫少平的一生也應該是在地裡摸爬滾打,與父親和哥哥賺那幾個工分,改善一家人的生活。或者是像他的哥哥孫少安那樣,轉型為企業家。可是,田曉霞帶給他看的那些書,卻改變了他的思想,讓他在那最黑暗的日子裡,都期待著去迎接「看看世界」的光明,而非填飽自己的肚子。
  • 平凡的世界:孫少平有3次機會,為什麼沒有通過高考改變命運
    平凡的世界》中最令我惋惜的不是美麗可愛但香消玉損的田曉霞,也不是助夫成功,沒有享一天福就忽然長逝的賀秀蓮,更不是只見一面,鍾情一生的金波,而是境界高遠,見識不俗,努力奮鬥,到最終只能成為礦工的孫少平。有人說路遙的《平凡的世界》就如老太太的裹腳布,又臭又長,還有人說它是下裡巴人,只適合底層人看,更有人質疑它獲得茅盾文學獎的含金量。但是正是這《平凡的世界》給生活在苦難中的馬雲以鼓勵,給身處困苦中的潘石屹以信心,可見其珍貴。我覺得路遙《平凡的世界》最珍貴的在於它的真實。
  • 《平凡的世界》:年少獨愛孫少平,成年方懂孫少安
    在孫少平的內心,始終有一股子勁,他希望有一天能夠離開雙水村,去看更大的世界,他想一個人出去闖一闖! 03 18歲那年,我第一次讀《平凡的世界》,以那個年紀的閱歷和認知,我一直更認同孫少平這個形象,覺得少平比少安更有遠見,更加勇敢。可最近,人到中年再讀,我突然理解了孫少安的選擇恰恰是源自責任和擔當。他的每一次舍與棄,其實都是出於對他愛的人的一種成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