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人生就是從一個選擇,走向另一個選擇。在《平凡的世界》這部書中,也照樣充滿了這種選擇!
筆者至今依然記得,《平凡的世界》結尾處,礦難中受傷的主人公孫少平,在即將出院前夕,不斷追問這樣一個問題:
秀可愛嗎?
他答案很肯定:非常可愛!
秀要成為他的妻子?他要成為秀的丈夫?
他的答案是彆扭!最重要的理由不是,他一直把金秀當成妹妹,而是他僅是一位曠工,而金秀卻是女大學生。
顯然女大學生金秀的追求,讓孫少平心裡波濤洶湧,以致於不斷使他想起了,跟田曉霞的那段刻骨銘心的初戀。因為田曉霞也曾是女大學生。但孫少平的最終結論是,金秀和田曉霞,屬於不同的世界,「秀決不會像曉霞那樣深刻的理解他」。
於是,孫少平出院後,最終選擇了一位帶著孩子的寡婦,「頭上包著紅紗巾的惠英,胸前戴著紅領巾的明明」。
孫少平的這個選擇,堪稱是《平凡的世界》中,最讓人費解且「不平凡」的,雖他自己給出了答案,但於絕大多數讀者來言,顯然這個答案,缺乏說服力!尤其是在他所處的那個時代背景下,同時這種選擇也跟孫少平一貫自主人生的性格,明顯不合拍。
那麼真正的原因是啥?
所謂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筆者認為理由就一條,因為這是個「平凡的世界」,生活著一群平凡的人,雖沒有豪言壯語,卻都在奮力的活著。
這其實,才一直都是孫少平是生活狀態。他從鄉村走來,一路坎坷打拼,雖曾跟田曉霞有過一段激情燃燒的戀情,但這種戀情會有結果嗎?其實,許多看過原著的人,心裡都清楚,那幾乎是一種現代版的童話。
田曉霞是高官的千金,省報記者。而孫少平去卻是農民的兒子,曠工一枚,這種懸殊的社會地位,其實就不是般配。就算如孫少平所認為的「田曉霞更深刻的了解自己」,但當戀情走入婚姻殿堂後,又有多大機率如童話故事般:王子和公主(灰姑娘)從此生活在了一起呢?
這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因為連童話故事都要一再設定,男主角必須是王子,哪怕變成了青蛙!
《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 照片
這樣說,雖顯得很沉重,但「有故事的人」都懂得。更何況《平凡的世界》的作者路遙先生了。須知,路遙的戀情,也曾如孫少平那般激情燃燒。
當時的路遙,還很年輕,跟一位來自北京的知青熱戀。於是便把去工廠上班的名額,讓給了對方。但很可惜,對方走了之後不久,就寄回來一封分手的信……
在此,筆者無意探討路遙跟女知青為何分手,只是用這件事,來說明他筆下的,孫少平和田曉霞的戀情中,有路遙自己的身影和靈魂。甚至你無法分清,誰是孫少平,誰又是路遙!
但不論怎樣,顯然路遙懂得孫少平和田曉霞,「幸福生活在一起」的概率很渺茫,於是這才安排了田曉霞被洪水衝走,而去世!
這種安排很現實,也很殘忍。但若深究下去,便會發現滿含了慈悲和圓滿。畢竟,在這平凡是世界裡,在心底留下一些激情浪漫和永不熄滅的火花,總是美好的,能溫暖人心,且給人以希望。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言,女大學生金秀,其實就是投影在孫少平心底的,田曉霞的影子而已——激情燃燒過後,必會沉澱下來一些灰燼,但正是在這灰燼中,卻保留著當初的「溫度」。
就這樣,孫少平最終回到了礦上。這裡不但又那位寡婦惠英,還有他生活的希望,正是從這裡,孫少平從農民轉變為曠工。
於是,在《平凡的世界》中,便出現了這樣的描寫。
他總是不由自主跑到慧英嫂那裡去,和嫂子、明明以及那條可愛的小狗呆一會。
一種無比溫暖的氣息包裹了孫少平疲憊不堪的身心,他感覺僵直的四肢像冰塊融化了似的軟弱無力,內心是這樣充滿溫馨和歡愉。感謝你,慧英,感謝你,明明!感謝你,小黑子!感謝你,生活……
以上這兩個描寫,換種方式表達就是:那些保留著當初燃燒溫度的灰燼,最終融入了泥土之中,而這泥土卻又構成了路遙、孫少平和我們的這個「平凡的世界」。
這其實就是深層次的答案:孫少平最終的選擇,即包含了他對那段「激情燃燒歲月」的無限留戀,又滿含著「生活的沉澱」。
猶如路遙,在《平凡的世界》創作隨筆中所坦言的那樣:
真誠地說,我絕不可能在這種過分戲劇化的生活中長期滿足。我渴望重新投入一種沉重。只有在無比沉重的勞動中,人才會活得更為充實。這是我的基本人生觀點。
路遙是清醒的,這就註定了孫少平的清醒。
路遙是沉厚的,這也就註定了孫少平最終的樸素選擇!
同時《平凡的世界》,也是「平凡且偉大」的,這本書堪稱是「小人物們卑微且不屈的奮鬥史」,幾乎每一個人都能從書中,感受到那種撲面而來的平凡和不屈!哪怕對那些大佬們也產生過影響,
比如馬雲坦言,《平凡的世界》對他的影響很大!
潘石屹更直白的表示:反覆讀了七遍,在他眼中《平凡的世界》,更像一本「生命之書」。
這其實就是為何要讀《平凡的世界》的意義所在吧,最起碼,這部書能讓我們浮躁且空靈的心變得有質感。所以您若有興趣,可以點擊上面的連結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