終於明白了,為什麼唐僧能做領導,而孫悟空只能是打工的

2020-10-06 青島房參

導語

前段時間,B站上架了電視劇版的「四大名著」,引發了二次元社畜的轟動,各種名場面更是彈幕成瘋,各類高能預警層出不窮。

作為一名「四大名著」的超級粉絲,這個小長假,小編也不免要重新溫習一番。正所謂「世殊事異,靜躁不同」,小時候看這些影視作品,都是當做玩笑來看,而今已經成家立業,再看這些作品,卻總能看出一些不一樣的地方,悟出新的想法和體驗。

從今天起,小編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個人通過「四大名著」,發現的一些職場感悟。

事先聲明,內容純屬一家之言,不涉及學術層面,各位專業人士,板磚不要砸過來。

以前看《西遊記》的時候,最討厭的不是各類的妖精,不是天上的玉帝如來,而是唐僧。總覺得他什麼本事都沒有,還喜歡製造事端,惹是生非,什麼事情都需要自己的三個徒弟來解決。真的不明白,為什麼這樣一個人,卻能成為取經團隊的領導呢?

如今長大了,工作了,先被人領導,之後又領導別人,總算明白了,原來唐僧領導孫悟空是有道理的。如果不是這樣,取經這項偉大的事業就不能成功了。

在小編看來,唐僧之所以能成為領導,而孫悟空只能成為其手下的員工,究其原因還是因為唐僧身上所具備的幾點領導品質。

1、崇高信念

信念,或者說是信仰,看似平常,其實卻可以迸發出無窮的動力。看看我們偉大的祖國,從創業到今天的新時代,靠的就是我們共產黨人的崇高信念。

對於唐僧來說,亦是如此,唐僧在自己的崇高信念面前,丟掉性命都不會眨眼,而孫悟空就不會了,他能力很強,但是他沒有堅定不移的信念,多次打退堂鼓。

沒有信念的人,就不能給別人以信心,就不能給別人以動力,遇到困難就容易退縮。領導者都膽怯了,退縮了,團隊就會散掉。而信念不夠崇高也不行,自私自利的信念,小富即安的信念,都會讓別人離你而去。

我們對比一下水滸裡的宋江,一個沒有崇高信念的人,最後被招安了,他的最高理想就是這樣,所以他就葬送了他的團隊。

2、無能

不要覺得領導都是全才,都是通才,其實不然,看看我們身邊,大多數領導,其實多數都是一些無能之人,但恰恰是這種「無能」,助其成為了領導。

「無能」也是一種領導者的財富!唐僧因為「無能」,於是他就會欣賞有本事的人,能夠包容「能人」們的其他缺點,才能找到三個有本事的徒弟來保護自己。如果唐僧神通廣大,依孫悟空的個性,就不會願意跟著他了。正是因為唐僧無能,所以孫悟空才有了用武之地,他也才有機會在取經途中充分實現自己的價值。

這讓小編想到了《三國演義》裡的一個片段:當年司馬懿抓住蜀國的小兵,問他諸葛亮每天都幹些什麼,小兵想這個不算情報吧,就說丞相凡是責罰20杖以上的軍法事宜,都要親自監督。司馬懿就知道了,諸葛亮肯定會被累死。——太能幹的領導,敵人沒來,自己就累死了,而唐僧這個無能的「長生肉」,卻還能一直很安全。

3、仁德

第三個東西,唐僧有,而孫悟空沒有的是「仁德」。唐僧的仁德之心對妖怪都會憐憫性命,自然不會惡意算計自己的下屬。唐僧雖然利用三個徒弟保護自己,但是又絕對沒有惡意剝削他們的意思,而是帶領他們一同努力,共同成長,一起成功。最後,唐僧的三個徒弟也都有了自己的成就,唐僧也沒有像趙匡胤一樣,「杯酒釋兵權」,或者「飛鳥死,走狗烹」。對比孫悟空,他的這種意識就差遠了,他後來成了鬥戰勝佛,而他花果山的猴子們呢?還是一群猴子罷了。

日本有一家企業,把員工的父親們都請到公司裡來和管理者座談,企業老闆對所有管理者說,當你們不知道該怎麼對待自己的下屬的時候,就回想一下今天,這些員工的父親把孩子託付給你們,是希望你們可以教他們成長,帶領他們成功。你們要想一想自己是否對得起這樣的託付。

4、出身

這個社會公平嗎?其實不公平,我們沒有了階級,卻還是有階層。年輕的小夥伴,千萬不要迷信於那些企業家白手起家的神話:王石不會告訴你,他的嶽父是誰;馬雲不會告訴你,他的父親的職務;馬化騰不會跟你說,他當年是開著奔馳創業的。

唐僧和孫悟空的出身有著很大的區別,從而註定了他們的圈子也各不相同。唐僧的前生就是釋迦牟尼佛的弟子了,而且還是唐王御弟,這是何等尊貴的身份;而孫悟空天生地造的一個沒有任何關係網絡的石猴子。唐僧無論走到哪裡,都受人尊敬;而孫悟空呢,卻是人人嫌棄,蟠桃會都沒有座位,只能和那些牛魔王之類的妖怪為伍。

不要小瞧出身和階層,要知道,社會是由人構成的,這個地球如果沒有了人,一切財富,一切物質都沒有任何意義。人是這個世界上最本質的資源,是所有財富的創造者。

今天先跟大家分享這些,不知道屏幕前的你,有什麼理解和感悟,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END

相關焦點

  • 洞見《西遊》:孫悟空為什麼無法挑戰唐僧的領導地位?
    唐僧為什麼是取經團隊的領導?有句話說的好「所有命運的饋贈,都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格」,唐僧能成為取經團隊的領導,是因為他是以巨大的代價交換來的。OK,這時候唐僧出現了,唐僧是如來佛祖座下第二大弟子金蟬子投胎轉世,為十世修行的好人,吃他一塊肉長生不老,很多人不明白長生不老的含義,以為是個神仙就能長生不老,甚至連花妖樹精之類的也能長生不老,其實長生不老的真實含義是「不墮輪迴」,什麼是輪迴?
  • 為什麼說唐僧是位好「領導」?
    唐僧看似迂腐軟弱,實是一個成功的好領導。理由如下幾點:一、有超越的駕馭能力。唐僧的取經班子只有四個人,可要管好還真不容易。孫悟空有真本事,敢打敢拼,能降妖除魔,屬於班子中的精英,這一點組織上是認可的,可也是天不怕地不怕的主,動不動就翻臉,甚至頂撞領導,經常惹事;豬八戒好吃懶做,受不了苦,本事不大,毛病不少,喜歡打小報告,還總喜歡下個館子泡個妞,遊山玩水有吃有喝還行,見形勢不妙就跑,嚷著要回高老莊;沙和尚倒是個老實人,頭腦木訥,不撥不轉,跟不上形勢,領會不了領導意圖,太讓領導費心,只能幹些挑擔子牽馬的粗活。
  • 孫悟空為何不直接馱唐僧到西天
    想必好多人都會有一個疑問:唐僧不會騰雲駕霧也就罷了,但是一個筋鬥十萬八千裡的孫悟空為什麼不背著唐僧一個個筋鬥雲直接到西天呢?為什麼取經要一步步走呢?其實原著早有做答。 第一、背不動。由此看來,凡夫俗子的唐僧不是神通廣大的徒弟們能馱得動的。
  • 孫悟空打死白骨精,唐僧為什麼非要趕走他?你看猴子前面幹了什麼
    孫悟空打了白骨精三次,唐僧就趕了他三次,念了三遍緊箍咒。到第三次時,孫悟空總算是徹底把白骨精給打死,但換來的結果卻是唐僧鐵了心要將他驅逐出取經團隊。事不過三,孫悟空無奈,只得忍痛離去。那麼唐僧為什麼非要將孫悟空趕走呢?難道真的是因為孫悟空濫殺無辜,犯了佛門殺戒嗎?
  • 《西遊記》中真正有領導能力的是誰?不是唐僧
    人人都說西遊記四個人中,最不適合當領導的是孫悟空,但我想說,你們都錯了,只有孫悟空,才是真正的領導者。而唐僧呢?能力低下,除了會念個經,其他什麼也不會(對了,會喊:「悟空救我!」、「八戒救我!」、「悟淨救我!」);是非不分,白骨精被連打了三次,愣是沒看出來她是妖,最後還把孫悟空給氣的交了離職報告;以權壓人,仗著觀音菩薩給的緊箍咒,動不動就念叨幾遍,把個孫悟空給整的死去活來。唐僧並不傻,他熟諳官場那一套東西,上面給鋪好的路,我順著走就是了,就算沒有你們,我也照樣能到西天。
  • 漫說唐僧——人非聖賢、孰能無過
    可是為什麼唐僧是師父為尊,其他為徒弟為次為苦力,這就是一個職得思考的問題了!仔細思量也不難理解。,五百年後再為其所用,這點如來很有頭腦,既給道家眾仙一個大面子,又讓孫悟空感激涕零,忠心護衛唐僧,替佛家做事。
  • 唐僧不是個好領導:分工不合理又偏心,報復心還挺強
    唐僧不是一個好領導,要不是幾個徒弟個個追求自由的信念無比堅定,要不是因為有觀音和玉皇大帝的幫忙,他們的取經事業早已失敗。至少在成佛前,唐僧是個普通人,他身上的缺點毛病其實很多,除了膽小怕事等這些,還有明顯的三點:分工不公,偏心,報復心強。
  • 豬八戒又懶又貪吃,孫悟空最能幹,為什麼唐僧更喜歡「二師兄」?
    而在《西遊記》塑造的諸多角色當中,要問是誰最讓人喜歡,那必定是孫猴子孫悟空了。孫悟空既能力高強,又能每次保護師父與兄弟們免於受害,無疑是一位敬職敬責的護衛。但是對悟空一行人的師父唐三藏來說,好像孫悟空就沒那麼討喜。這是為什麼?
  • 為什麼唐僧越多越好,孫悟空多一個都是禍害?
    只有你,做了那個例外。這就是你被關500年的原因。」這是我第一次見到唐僧時,他對我說的話。若不是看在他剛從五指山下把我救了出來,老子真想一棍子敲死他。「鬼扯,誰設計的這個系統?如來?」「你怎麼不明白呢?
  • 唐僧什麼時候才念緊箍咒?
    唐僧忙扯住:悟空,你一來就打誰呢?孫悟空急得臉都紅了:師父,眼前的是妖精,她來騙你呢!唐僧凡胎肉體,怎麼能識得出妖精,只是說:你這猴子,瞎講啥。這女菩薩有此善心,將這飯給我吃,你怎麼說是妖精?孫悟空怎麼回答呢?師父,我知道你了。
  • 唐僧穿越到現代,他那樣的人能幹嘛?真相讓人大跌眼鏡
    為什麼會出現這樣子的狀態呢?接下來,我通過長期霸佔著我們暑假銀幕的《西遊記》裡的主要人物,給大家進行分析。四個人當中,唯獨他需要做的事情最多,也最累,但他的地位卻是四個人當中最低的那一個,沒有如何的話語權,全聽別人指揮。勤奮是一件好事,但只會埋頭苦幹的人,一輩子也不會有大的作為。
  • 孫悟空已經拿回金箍棒,為何燃燈仍託夢讓唐僧等人去支援他?
    不過,追風從孫悟空和唐僧的對話裡發現了一個小細節,孫悟空問唐僧:「師父,你們怎麼來了?」唐僧說我們接到了你的託夢就過來了,孫悟空說,我也和你們做了同樣的夢。等等,唐僧說是接到了孫悟空的託夢才過來的,而孫悟空說和唐僧做了同樣的夢。
  • 西遊記 唐僧的小九九
    然後呢,觀音給了個孫悟空,唐僧心裡舒服多了,感覺受到領導重視了。唐僧剛開始也是想對孫悟空好一點,剛來個老虎一棒子打死了。但是呢看到孫悟空的手段,也是心裡怕怕啊,後來殺了強盜,估計他心裡也想這也是與虎為伴啊。還好觀音及時送來了緊箍咒,這下心裡才有點譜啊。但是呢,這估計也是心裡毛毛的。這是他的第一個心驚膽戰之處啊。
  • 唐僧和孫悟空還有感情線?西遊記我算是白看了
    當時我是真的有點反感這個聖母得毫無理由的唐僧,就盼著有一天孫悟空能給他一棒子打死。就連唐僧也對孫悟空報以全方位的信任,孫悟空也對唐僧百般維護。,孫悟空卻被人誣陷殺害東海龍王,百口莫辯,為了不牽連唐僧,只能與他斷絕聯繫。
  • 成佛後,孫悟空才明白,取經隊伍隱藏最深的人是他
    誰是最隱秘的人豬八戒沙僧的確很低調,看不出他有多厲害,但在制服他們的過程中,孫悟空確實花了不少功夫,至少從實力上看,豬八戒不亞於孫悟空,沙僧則略遜一籌。那麼誰是隱藏最深的人呢?一國聰認為自己是唐僧。你為什麼這麼說?讓我們來看看孫悟空成佛後的話。原著說:但孫潔對唐僧說:「師父,我這個時候已經成佛了。和你一樣,莫成也戴著金箍。
  • 金緊禁,觀音為何給了孫悟空緊箍?他才是原計劃的二師兄?
    當時,如來與觀音的取經方案,放眼全球的妖怪,只有三個能入他們法眼的,所以取經隊伍的編制早早就確定了。這也就印證了,為什麼小白龍明明是第二個認唐僧師父的,卻始終沒有成為二師兄,而被排除出了取經隊伍的行列。
  • 真假美猴王是孫悟空的激烈反抗
    很多評論家乃至西遊記原著中,都把假悟空六耳獼猴當成了孫悟空的心魔。其實,六耳獼猴根本不是孫悟空的心魔,而是孫悟空本人自身,一個另外的自己而已。你要知道,孫悟空會七十二變,也就是說,他有七十二個元身,變個六耳獼猴那是小菜一碟,不值一提。為什麼孫悟空要痛扁唐僧一頓呢?也是他迫不得已而為之事情。
  • 三打白骨精,唐僧明知三人是妖怪,為何還要趕走孫悟空?
    在《西遊記》三打白骨精這一段,起初唐僧可能不知道村姑是白骨精所化,可是隨著孫悟空連續打死村姑、婦人與老翁之時,早已看出對面可能是妖精,為何還要將孫悟空趕走呢?於是唐僧開始向孫悟空各種的抱怨,就好像把自己的第一次美好的相親給破壞掉了感情一樣,如果沒有孫猴子添亂,說不定唐僧就此跟這位村姑成親,然後西遊記也直接結束了。當然了上面這是開玩笑,但是給人的感情唐僧很不舍當時的這位村姑,果然顏值即是正義。只能說唐僧的社會閱歷太少了,自從唐僧踏上取經之路,還沒有妖怪對唐僧使用過美人計,可以說這是第一次,成功率很高。
  • 如來佛祖能夠降伏,為什麼孫悟空還要打死他?
    其實書裡已有答案,六耳獼猴來自孫悟空的內心,打死的六耳獼猴來就是悟空打死自己的心魔,這也是為什麼孫悟空敢於在如來佛祖面前一棒打死六耳獼猴的原因,打死他就是在向如來佛祖表明,我孫悟空從此一心向佛,決無二心。那六耳獼猴究竟是孫悟空的心魔呢?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一下。
  • 為何孫悟空不背唐僧到靈山?原著給出解釋
    但沒看過原著的我從小就有一個困惑,孫悟空一個跟鬥就是十萬八千裡,為什麼不帶唐僧直奔靈山呢?孫悟空說自己水戰不行,入水的時候要掐訣念咒,叫八戒下水引出沙僧(這裡對悟空的話存疑,當年取大鬧龍宮的時候這麼能打,要麼就是猴子看出了沙僧在水下的戰鬥力,自己掐訣念咒戰鬥力會有所削弱,為了一世英名?)總之八戒下水也只能跟沙僧打個平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