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夜捉蠍子:那是一種令人魂牽夢縈的鄉愁

2020-10-03 稻荷藝文



村子上空響起的第一聲蟬鳴,拉開了三伏天的序幕。一入伏,表明著一年中的酷暑便來臨了。

夜裡,正坐在房頂上納涼,遠在廣東東莞的侄兒打來電話,問家裡熱嗎?

在這悶熱的夜晚,還出去捉蠍子嗎?

他說,每當此時,他便會想起小時候跟我去捉蠍子的事來。

是啊,遠離故土的他,對兒時所經歷過的每一件事,都會記憶猶新,也許那是一種令他魂牽夢縈的鄉愁吧。

我說,早就不捉了,這多年來,因人們的過度捕捉,蠍子也沒有原來那麼多了。再是國家也頒布了法令,將蠍子列為了野生保護動物,不讓捉了。



時光飛逝,曾經跟在我身後十多歲的小侄兒,也已年過而立。現已在廣東東莞買房定居娶妻生子了。

經侄兒這一提說,帶著他在夏夜裡出去捉蠍子的往事,便又鮮活的浮現在腦海裡。

那時候年輕,精力充沛,眼神也好。晚飯後,人們都匯聚到晾曬場上,搖著蒲扇納涼,我卻帶著小侄兒去捉蠍子。

蠍子不僅是一味中藥材,聽說還是一種食材,有些地方的人,竟把它當作一種美食。這讓我們這裡的人,覺得簡直不可思議。

所以它的身價年年見漲。那些年,收蠍子的小販,一天從早到晚,穿梭在各個村子之間,吆喝之聲不絕於耳。

說實在的,剛開始捉蠍子,我還是心有餘悸的。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因為曾經被它蟄過一次,深知其厲害!那種疼痛滋味,與一般的傷痛不可比擬。若要與蜜蜂蟄的作比較,那絕對不能相提並論。只要是被蠍子蟄過的人,對那種滋味都會刻骨銘心,終生難忘!



以往,挨了蠍子的蟄,大多是沒有提防或沒有發現它,吃了它的暗虧。真正的要專門捉它,就大可不必怕它了。因為有捉蠍子的工具。

其實工具極其簡單:一隻舊礦燈(那時還沒有現在的專用捉蠍子燈),用來照亮,搜尋蠍子;一把用一根竹筷子,從中間劈開做的長鑷子,用來夾蠍子;一個用細鐵絲做了襻兒的空罐頭瓶,裝捉到的蠍子。

蠍子,晝伏夜出。喜歡棲息隱藏在舊房屋的土坯牆、村外田地礆畔上的縫隙中。然而,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居住條件的改變,村子裡的土坯房早已拆除光了。所以,要捉蠍子,就須得去村外的田地礆畔上尋找。

開亮礦燈,拿著鑷子,後面相跟著提著空罐頭瓶的小侄兒,一同走出了村子。

村外盛夏的田野裡,一片片莊稼和果樹生長的蓬蓬勃勃,因少了村裡的爍爍燈光,愈發顯得黑魆魆的。

用礦燈照一照:玉米在繡穂受孕,大豆在開花,芝麻在拔節,紅薯在扯蔓,蘋果在膨大。一切無言的生命,都在這寂靜之中,悄然生長。

在燈光的照射下,不時會有受到驚嚇的黃鼠,閃著賊亮的豌豆眼,倉皇遁逃。

也會有野兔,眨著紅紅的眼睛,樣子極顯溫順,它會順著燈光的光柱,一蹦一跳的走到人的腳前,發現不妙,才倏地竄去。


老北京特色小吃炸蠍子


捉蠍子時要眼尖心細,不可急躁。沿著一人多高的礆畔,不放過一叢草窠、一條縫隙,慢慢地搜尋。才從洞穴中爬出來的蠍子,基本上和黃土一個顏色,若不細心,是很容易被它矇混過去的。

在捉蠍子當中,會捉到正在交配的蠍子。

他們頭對頭,兩隻鉗子相互夾在一起,像正在一爭高低的兩個摔跤手。它們相愛的熱烈而投入,夾住一隻,就會將另一隻一同帶起,就像釣魚時來了個雙飛。也時常會捉到正在進食的蠍子。它用一對鉗子,緊緊鉗住一隻蛐蛐,尾巴反卷,尾端的毒針,直刺著獵物,不慌不忙的在大快朵頤。

那只可憐的蛐蛐兒,也許是剛從洞穴中爬出來,委婉地唱著一曲又一曲的情歌,等待它的情侶前來約會時,沒有發現危險的降臨,最終淪為了他人的口中美味。

看到這一幕,不由使人感嘆,在這夜色的掩護下,大自然的各個角落裡,都在上演著一場場饕餮盛宴!

尋著尋著,礆畔的那頭,有忽眀忽暗的火星閃閃爍爍。

那是村裡年年都種西瓜的馬老漢,瓜棚裡燻蚊蟲的艾草繩和旱菸鍋發出的光亮。於是便滅了礦燈,慫恿小侄兒故意弄出些聲響,引得馬老漢不住的「咳嗽」,向你表明著他尚未睡去,警告你不可隨意造次。

再故意跺一跺腳,弄出些雜亂的腳步聲,馬老漢的「咳嗽」聲就更大。一時間,他電筒的光柱亂射,沿著瓜壟急急地走來。

邊走邊虛張聲勢的吆喝:誰家的孩子在那裡?你給我出來,我都看見你了!這時就不聲不響,和侄兒悄然的溜走。心裡感到特別的刺激,有種愚弄人後的快感。


蠍子小吃


母蠍子的肚子大,行動較緩慢,最易捉到。

只要一見光照,正在爬行的它,當即就會原地止步,一動不動。於是,拿了鑷子,將其手到擒來。

公蠍,體形小於母蠍,動作靈活快捷,見了光照,有時它會爬得更快。這時,若不眼明手快,眨眼功夫,它就會逃回洞中。

碰到這種情況,經驗豐富的小侄兒說,朝它吹氣。果然,一吹氣,在這股突如其來的氣流作用下,它便捲起尾巴,不動了。就在它一駐足的當兒,鑷子就夾住了它。

捉蠍時,還應當注意,不要光看礆畔的上邊,而忽視了腳下。腳下的野草,若長得比較茂盛,最好是先打草驚蛇,看裡面是否有蛇藏匿。若是不太留意,有時會有蛇從腳下冷不丁的遊走。嚇得人渾身發酥,慶幸沒有踩到它,有驚無險。

不知不覺,夜已很深。一陣風兒掠過,玉米葉子刷刷作響,讓人感覺到絲絲縷縷的涼爽。遠處,還有幾處燈光在閃亮,那是還沒有歸去的其他捉蠍人。

時間已不早了。走在回家的路上,小侄兒喜不自禁,說今晚捉的這些蠍,能賣幾十元錢呢。(鄉土文苑,劉金誠供稿)

相關焦點

  • 去山裡墳地捉蠍子,竟然碰到了白衣,還好有我奶奶的提醒!
    我在老家經歷的一件事,夏天沒事幹我喜歡去山上捉蠍子,要知道我們那裡收購這玩意,一公斤八百,好的時候一晚上好幾百塊錢又是一個炎熱的晚上,我又出門了,我帶上紫光手電,幾個塑料瓶子,就是七塊錢那種大桶飲料瓶子,然後穿了一雙雨鞋就出門了,有人問為什麼要穿雨鞋,有兩個原因,一是防止蠍子鑽腳,二是山上經常有一些荊棘,所以我穿雨鞋。
  • 網友「蠍子」老遠跑來看我,從那一夜開始我們新的故事
    蠍子作為一種動物,據「度娘」其中記述:  蠍子是屬於晝伏夜出的動物,喜潮怕溼,喜暗懼怕強光刺激。蠍子喜群居,好靜不好動,並且有識窩和認群的習性,蠍子大多數在固定的窩穴內結伴定居。一般在大群蠍窩內大都有雌有雄,有大有小,和睦相處,很少發生相互殘殺現象。
  • 賣蠍子,買蠍子
    「買蠍子!買蠍子!」,聽到買蠍子的人來了,我們便把裝蠍子的塑料桶提到外面,撿出裡面的西瓜皮,饃饃渣子等,提著往買蠍子人站的地方趕。十年前,我們那裡一到三伏天時興買賣蠍子,順便轉點錢,以補貼家用。「今天我給大家表演一場如何活吃蠍子的表演!」
  • 《遙遠的鄉愁》:孩子們捉知了時,有點像是「粘杆處」在夜間行動
    《遙遠的鄉愁》之三十五《捉知了的故事》之一野心和激情在蹉跎中枯萎,一身風華空付一枕黃粱。那時候,生活物質極度匱乏,家家都難得能吃上肉。但在北方的農村裡,孩子們卻能在夏天自己找點蟲子肉來解饞,而且找來的肉比一般家禽的肉還香,那就是挖知了來吃。北方人說的「知了」,就是蟬。
  • 蠍子精救人一命
    進了門,小憶才知道那小女孩叫豔豔,家裡就她和爸爸老林兩口人,老林竟是個癱子。見了小憶,老林無奈地苦笑一下,讓女兒趕緊沏茶倒水。小憶心中湧出一種複雜的感覺,既溫暖又心酸。 聽說小憶是到鄉下收集古董的,豔豔突然眼睛一亮:「我爸爸有個蠍子,一直想賣,叔叔你要不要看看?」
  • 《原鄉》,那三十八年的鄉愁!
    這就是思念家鄉親人的感覺,這就是鄉愁。最近看了一部由張國立主導主演的電視劇《原鄉》,著實讓我感受了一把撕心裂肺、痛徹心扉的鄉愁。三十八年的骨肉分離,三十八年的音信全無,三十八年的望眼欲穿,三十八年的血淚春秋,這鄉愁就是海峽兩岸間深不見底的海水,這鄉愁就是壓在兩岸親人頭頂上的厚厚的雲霧。他們本來都是一群沒念過多少書,根本不識政治為何物的小人物。
  • 鄉愁最是那一碗粉兒
    其實,讓她念的哪是什麼粉兒,是那暖暖的家鄉味道,還有那濃濃的不舍鄉情!後附一首余光中老先生的《鄉愁》母親在那頭。>新娘在那頭。>大陸在那頭。
  • 《照蠍子》
    初看到這個文章題目,你一定會想;有抓蠍子的、養蠍子的,照蠍子又是怎麼回事呢?要知下文,請聽我慢慢道來。那是我本次回家鄉的一天晚上,和鄰居們聚在我家屋後平臺上聊天。感到非常好奇,就問大夥那是幹什麼的?鄰居們聽了就解釋說,那是有人在照蠍子。照蠍子?我更加驚奇了,我七歲到這裡,一直到六十歲退休後到城裡帶孫子。在這裡生活了五十多年,從來沒聽說也沒見過此地生長過蠍子。見我這樣,鄰居們七言八語的告訴我,緣由是前幾年村子裡有兩戶人家曾經養過蠍子;後來趕上價錢低賠錢了,一賭氣把養的蠍子都放生了。這樣一來連他們都沒想到,他們的無心插柳之舉,竟然給全村人帶來了致富的生機。
  • 聊齋故裡民間故事3(王二捉蠍太多命喪的故事)
    蒲聊齋民間故事3(王二捉蠍太多命喪的故事)今晚沒有月亮,天穹掛滿星辰,偶爾有賊星從天空划過(流星我們當地人叫賊星),我早早的趕到大槐樹下,佔好有利位置,等老奶講故事,老奶蹣跚的來到大槐樹下,看著等她的人們說,今晚有點不好受,但說好今晚要給大家講故事的,不能說話不算數,老奶拿著把蒲團扇子,不停的扇著蚊子,就慢慢的到來:話說在我們東山裡有個村子,有個人好吃懶做,不好好種莊稼
  • 民間故事——蠍子城的傳說
    老北京的人們,都說盧溝橋是蠍子城,誰走到盧溝橋都要瞧瞧這蠍子城是怎麼回事。  早先年間,不知從哪裡爬來一隻大蠍子。它張著兩個大夾子,翹著一條長尾巴,專門吃小動物。  有一天,大蠍子遇見一隻過路的羊。它轉轉兩隻大眼睛,對羊說:「你想從我這兒過,得讓我喝你的血。」羊看看蠍子那兩個大夾子。
  • 三伏天,撿蠍子
    老家人,一到入伏,天氣熱的晚上,就提著塑料桶(長而高點,有蓋子),背著照蠍等,吆五喝六地結伴到懸崖邊撿蠍子。蠍子高溫天氣,耐不住熱,便在月明星時,偷偷溜達出來,納涼!前八九年前,一斤蠍子二百二左右,每天晚上,手麻利點的,可撿兩三斤,收入四到六百元,遠遠比出門打工強得多,但夜裡出行,危險隨時出現。
  • 周末故事 | 夏夜的那汪星辰
    Today's Story 遙望星空的夜,總是會回想起小時候三伏天裡的「夏夜露天睡爸爸指給我們看牛郎星、織女星,牛郎星前後各有一顆小星星,爸爸說那是牛郎挑在擔子裡的小娃娃。那一片長長寬寬的銀河,是王母娘娘為了分開他們用簪子狠心劃的一條界限......我們跟著故事歡笑或悲傷,為虛無的人物惋惜或幸福。我們深信,星星之上有天庭,上面有玉皇大帝、太上老君一眾神仙,月亮宮裡有嫦娥,師徒四人正在取經的途中。
  • 聊齋故事:蠍子精
    那女子聽罷,停止撫琴,微微抬頭,只見她長的桃腮杏面,美目盼兮,貌似天仙。低哭泣道:「小女子乃是外地人!因父母雙亡,無依無靠,只好來此地尋找舅舅!卻是沒有找到,只好在此住下,明日再去尋找舅舅!她指了指廟旁邊的破舊不堪,搖搖欲墜的房子。
  • 蠍子精李雲鵑美過女兒國國王,曾演女英雄馬素貞,卻消失16年?
    如劇中的蠍子精李雲鵑,縱然有不輸女兒國國王的美貌,而且神通廣大,但又有幾人敢為之動容?可蠍子精卻是其中的個例,她本領高強,英勇善戰,以一人之力,力戰孫悟空和豬八戒二人,而且屢戰屢勝,她善使一柄三股鋼叉,而且鼻中噴火,口中吐煙。
  • 蠍子精其實是個家暴怪?與蛇精一起被壓萬年,卻從未被叫過相公
    眾所周知,蠍子精是蛇精的夫君,但其實不然!在13集的劇情當中,蛇精稱呼蠍子精都是大王,而不是相公,但蠍子精倒是叫過許多次娘子!但可惜的是蛇精的回答永遠都是關與應對葫蘆娃的策略!這就相當於和女神聊天,對女神說想你,但女神說今天天氣不錯!而這這一切都源於三點!
  • 夏夜的聲音
    但那也是我們小孩最開心的時候!每家每戶都會把竹床拿出來,放在門口。大人拿著蒲扇給小孩趕蚊子,敘著田地裡的事,小孩當故事的聽著!只聽見屋裡傳來嘭的一聲,奶奶的冰鎮西瓜好了,可把我們小孩饞壞了!那個時候,每家都打有一口井,有的幾米深,有的十幾米深,省得再去塘裡挑水吃。因為是地下水,有點像泉水的感覺,冬暖夏涼。
  • 短篇小說連載——夏夜
    夏夜夏季的夜總那麼潮熱難當,儘管傍晚時分剛落過一場雨,空氣中充溢著清爽溼潤,躲在屋中還是感覺到無端的憋悶儘管常有電話過來,但我卻在近來莫名的有了一種擔心和忐忑。 好友玲說那是女人的直覺。有時候,女人的直覺很毒。我一向相信我與偉之間的這種直覺,或者,這是一種超自然的力,它總是令我心驚膽顫,令我坐臥不安。 我記著,偉那次出事的前幾日,我便被這樣一種鬼魅般的直覺纏繞著,直到有偉的消息傳過來說,偉出了車禍。
  • 微微小說:夏夜星空
    夏夜星星在夜空眨眼蚊蠅在周圍吱嚶戚寡婦薄衣和身吱呀一聲
  • 最適合給唐僧做紅顏知己的,不是杏仙也不是女兒國國王,是蠍子精
    蠍子精強不強? 她跟孫悟空這樣介紹過自己:「你那雷音寺裡佛如來,也還怕我哩,量你這兩個毛人,到得那裡!」 就連法力無邊的觀音菩薩也說:「我也是近他不得。」 把如來蟄得嗷嗷叫,觀音也不敢靠近她。在沒有背景的妖怪裡面,蠍子精的實戰能力至少排名前三。
  • 蛇精為什麼跟醜陋的蠍子精?
    蜈蚣精實力也絕對配得上蛇精,和大娃戰打得是行雲流水,不落下風,頗有大將之風,但可惜這蜈蚣精太過瘦弱,並不能給蛇精一種視覺上的安全感,畢竟蛇精作為妖怪天天需要擔驚受怕,何況還被天神鎮壓了這麼久!作為整部劇中的反派物理傷害巔峰,蠍子精實力強大,根據蝙蝠精的描述,蠍子精一個巴掌的戰鬥力就是一隻蝙蝠精!並且在後來和葫蘆娃的戰鬥中更是佐證了這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