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聊齋之志,譜靜月新篇|頌古之情義,明今世德尚
青牛村的吳老二,是鎮上醉仙樓的一個跑堂小哥。
這年端午節,醉仙樓放假三天,酒樓老闆盧員外給每人發了一兩銀子,讓他們回家過節。這盧員外雖然很富有,但是個善良之人,對酒樓裡每個小廝也都很好,大家都喜歡他。吳老二懷揣一兩銀子,高高興興地回村了。
他已經三十出頭,早可以娶妻了,但因為小時候母親拋棄了他和父親,跟著一個牛販子跑了。他心裡留下了陰影,認為天下女子,大多是負心薄情的,輕易不敢娶妻,怕傷害自己,也怕傷害自己的孩子。
吳老二一回村,村口不遠的李寡婦就盯上他了,攔在路上把他往家裡拉,李寡婦說:二兄弟啊,你難得回來,你一個獨寥寥人,來我家吃飯,嫂子包粽子給你吃,包你滿意。
原來,這李寡婦丈夫,是吳老二的一個表親,兩人小時關係極好。
老表去世後,吳老二每次回來,都拿出幾百錢幫她,這李寡婦早瞧上了吳老二,想和他成家過日子,甚至不怕村裡人笑話。
其實李寡婦,比吳老二還小一歲,也很漂亮,很多男人都看上她的。
這女人的意思很明顯了,可吳老二卻不敢娶她,一是怕人說閒話,二是心中陰影沒去,現在看起來這李寡婦很好,誰知他若嫁給自己後,會是啥樣的?
周圍的鄰居看見了,都在邊上呵呵的起鬨起來:吳老二,吳老二!
吳老二羞得滿臉通紅,連忙掙脫李寡婦,從包裡拿出那一兩銀子,塞在李寡婦身上,一下就跑開了,回到了他在村北的家。
吳老二家裡沒有其他人,他家附近也沒有鄰居。回家他放下背籃,這裡面裝著從鎮上買回來的豆子糯米等材料。他雖然一個人,也打算包點粽子吃。
把家裡簡單收拾了一下,將米和豆子泡在水裡。吳老二戴著草帽出了門。
這包粽子,得摘新鮮的艾葉,還得採些艾草和菖蒲回家,這幾千年風俗,還是得按規矩來的。
在他們老家,除了吃粽子,一直還有洗端午澡的傳統,這端午澡,就是用艾草和菖蒲熬成藥水來洗澡,這樣可以一年到頭不生病。
吳老二採好粽葉,又割了一大捆艾草菖蒲,滿身是汗的回到家。
糯米在水中泡好後,他就下廚包粽子,還炒了幾個小菜,一個人的節日,也還是要過得開心點。吳老二打開一小壇白酒,慢悠悠的邊吃邊喝起來。
轉眼半個下午過去,天已經黑了,吳老二也喝得有點醉醺醺的,他想起該洗端午澡了,就來到灶房裡,摘下艾葉和蒲葉,放到鍋裡熬了一大鍋水。
他把大木盆放到屋後的竹林邊,將水倒進去,脫了衣服坐在盆中洗澡。
一彎新月掛在了天上,吳老二洗得非常舒服。就在這時,一個低沉的聲音響起,那聲音叫著:吳老二,吳老二,聽起來竟有一種熟悉的感覺。
吳老二一驚,這時候誰來叫他?順著聲音看去,只見後面竹林中,隱隱有一道黑影。吳老二小心的問:你是誰,找我有何事?
那聲音幽幽的說:吳老二你個不肖子,老子去陰間十年了,你還沒娶妻生子,你想要將我吳家絕後嗎?
吳老二細一聽,那聲音竟是他爸的。慌得連忙跪在澡盆中,聽父親教訓。今天晚上,父親怎麼回魂來了?父親去世後這麼久,夢也很少夢著。
那聲音說:兒子啊,男大當娶,你儘快找個人成親吧!吳老二小聲的說:可是想起娘,我就心裡害怕不敢娶妻。
那聲音說:兒子,當年的事不要提了,我們父子都不明內情,直到我去了陰間,見到你娘後才明白過來。不是你娘跟著別人跑了,而是她患了一種怪病,她不想拖累我們父子,離開不久就去世了。兒啊,你娘是個好女人,不要怨她了。你儘快成婚吧,這樣我和你娘在陰間也會欣慰的。
吳老二聽父親說完後,哭了起來,他終於明白了娘當初並不是拋棄他們。他答應父親,會儘快找人成親。
那聲音一陣陣的咳起來,接著越來越遠,竹林中的黑影也消失了!又過了好久,吳老二才回過神來,連忙穿衣起來。
吳老二一夜未睡,第二天早上他就去了李寡婦家。
吳老二看著李寡婦欲言又止,那李寡婦落落大方,非常的熱情,問吳老二有何事?吳老二最後鼓起勇氣,說出想和她過日子。
李寡婦突然嗚嗚的哭了起來,這麼久了,她終於等到來心中所想。
幾天後,吳老二和李寡婦就結婚了。婚宴上,一個和吳父關係挺好的張伯,在夫妻倆前來敬酒時,呵呵的笑了起來說:老二啊,這樣做就對了,結婚好好過日子,就是對父母的孝順,你父母在陰間知道了,想必也會很開心的。
吳老二總覺得張伯的話哪兒不對頭,可具體是啥也想不明白。
婚後夫妻倆很恩愛,吳老二辭去了酒樓的活兒,回到村裡種幾畝田地,和妻子相親相愛,後來李氏給生了三個兒子,一家和和美美。
申明:本文由靜月齋原創(作者|阿飛),民間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目的是借古喻今、以故事明事理,弘揚中華傳統美德,不得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喜歡請關注@靜月齋文化。
微信公眾號:靜月齋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