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故事:強盜欺壓鄰居,全家出外逃難,他的女兒終於出手了

2020-10-11 奇聞異事大觀

有一個個叫齊舜庭強盜,殺人越貨,無惡不作,周圍人十分痛恨。他欺壓鄰居張七,當作奴僕使喚,還強佔了他的房子,用作自己的馬廄養馬,張七一家人無處居住。

強盜同夥威脅他:"你如果不趕快滾蛋,馬上就有大禍臨頭,叫你的全家不得安生。"在迫不得已走投無路的情況下,張七攜妻帶子出外避難,四方乞討為生。

一天,來到一個不知名的地方,有一個祠堂,他在神祠裡默默禱告:"小人全家遭到不幸,被惡人所逼,逃難到這裡,山窮水盡,無路可走,求神靈保佑,給我們指一條明路。"

他把一根木杖立在神像面前,問天買卦,看木杖倒向何方就往何方走。木杖倒向東北方,於是張七沿途乞討,全家來到天津地界求生。把自己女兒嫁給當地的一個鹽工,幫他曬鹽,藉以勉強餬口。

過了四年以後,齊舜庭搶劫餉銀案敗露了,遭到官軍的四處追捕,大部分同夥都已經伏法,只有他一人在逃。在一個風雨交加的黑夜,他乘機倉皇逃脫,前去投奔一個在商船上的同夥,準備偷渡外逃,另謀出路。

一路上,他又飢又渴,窮困潦倒,晝伏夜行。一天,在茫茫的黑夜裡,他遠遠地看見有一戶人家,昏黃的燈光還亮著。便走過去敲門,門開後,一個少婦久久地盯著他看,忽然大聲喊道:"強盜齊舜庭在這裡!快抓強盜。"

原來她就是張七的女兒。由於懸賞緝拿的公文早已下達天津,四處張貼,大家都知曉此案。她這一喊,招來眾多的鹽工,齊舜庭倉皇出逃,沒有來得及攜帶武器,大家一擁而上,強盜只好束手就擒,最後被判處極刑,為民除害,大快人心。

一報還一報,冥冥之中好像有老天的安排,張七一家日後發達。
來源於紀昀《閱微草堂筆記》灤陽消夏錄(六)

相關焦點

  • 民間故事:書生趕考被強盜俘虜,不但沒死,強盜還送他一個美女
    這一年,他去參加歲試,被一幫佔山為王的的強盜們給抓了起來。強盜們得知汪邁陶是一個秀才之後,讓他做了山上的帳房先生,掌管往來的文書案牘,以及各種帳簿,汪邁陶為了活命,只好暫且答應了下來。強盜離開之後,汪邁陶詢問女子是何方人士,為何到了這裡?女子回答說,她家住在灤州某村,是被強盜強行俘虜過來的。汪邁陶得知女子是自己的同鄉之後,低聲對女子說:「你我都是被俘虜的苦命人,我不能對你不敬。」於是兩人約定好同處一室,但是晚上分床而眠,只需要假裝夫妻,瞞過強盜們就好。
  • 故事:他給母親找食物,不巧遇到了強盜,不僅沒傷害他還送了米麵
    文/小田原創民間故事,抄襲必究!俗話說「百善孝為先」,孝道乃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懂得孝道之人其人也善,往往也能得到福報。就如今天筆者要講的這則民間小故事一樣,故事的主人公就是一位孝心少年,他為了給母親尋找食物,卻在野外遇到了強盜,當強盜得知他的孝心之後,非但沒有傷害他,還送了他些米麵。這真是「盜亦有道」,同時也應了善有善報的道理了。
  • 民間故事:鄰居亂嚼舌根,敗壞女子名聲,不料引火上身自家女中招
    作者申明:傳承民間文化,說出魅力故事。故事屬虛構文學作品,不可迷信、模仿故事情節等。更與現實生活無關,請理性、正確地欣賞故事。甚至鄰居家老太爺立下家訓,後代絕不許和鄰居來往,一定要壓下一頭。到了姍姍這一代,兩家恩怨終於做了個了結。自作孽不可活,背後亂嚼舌根,難道真的不怕應驗到自己家人身上嗎?
  • 故事:他20歲考上「武秀才」,單槍匹馬擊退強盜,80歲能拎起一麻袋豌豆
    看民間故事,了解民間傳統民俗文化。歡迎各位網友,民間文學、民間故事愛好者關注《牆根故事》。——本故事源於民間,純屬虛構,如有雷同,純屬巧合。有一年,一強盜持鐵鞭進村搶劫,祿卿得知,立即埋伏迎擊,強盜手持鋼鞭目中無人,祿卿使了幾下,便用槍纏住鋼鞭,強盜跌了個腳朝天,鋼鞭飛出數丈遠。從此,強盜再也不敢來了。一次,村人捎信說,小嶺集上來了耍武藝的,本領不小,箱子上貼著「天下無雙」。劉紀爵心想,哪來的毛頭小夥子,竟如此猖狂,便來到集上,由於人多圍著,只好站在遠處觀看。
  • 民間故事:面對強盜,女傭人臨危不懼,對主人說:你別動
    大家好,歡迎來聽故事,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第13期,如果您喜歡,歡迎關注本帳號!俗話說: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對待陌生人,我們一定要有防範之心,不能把自己的底牌亮給他看,否則最後吃虧的一定是自己。今天為大家講的故事是:面對強盜,女傭臨危不懼,還對主人說:你別動。女傭為何有這麼大的勇氣?
  • 小二施「箭術」巧除「明夥賊 (民間故事)
    小二施「箭術」巧除「明夥賊」(民間故事) 安新明 相傳古時侯,稷王山下,汾河之畔有個大王莊。王莊有個後生叫王小二,生得聰明伶俐,平時愛使棍弄棒,射箭更是百發百中,箭箭能射到麻雀的屁股眼,真可謂神箭手。這神箭的來歷,只有王小二一人心裡清楚。
  • 故事:他出手幫助了一對夫妻,幾日後村中遭遇大火,他卻毫髮無傷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63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今天給大家講一篇發生在古代的一則民間小故事。看過這則民間小故事,希望大夥都能明白故事背後的寓意。閒話不多言,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薊州人徐某,年輕時上山做過賊,後來被招安,又做了縣衙裡的一名捕吏。再後來他成了縣衙裡的一名小頭頭。
  • 老伴出外打工,在家養傷的大伯悶悶不樂,一個電話讓他笑逐顏開!
    鄰居張大伯今年60歲了,自夏天從梯子上摔傷肋骨,一直沒有再出去幹活。原本由老伴負責在家做飯,接送孫子上下學的活,因為家裡收入減少,老伴說:「通過一段時間的治療,既然你能活動,乾脆我出去幹活賺錢,你在家一邊養病,一邊給孩子們做做飯,接送孩子上下學吧。」無奈的張大伯,聽老伴這麼說,也沒有更好的辦法,只好答應老伴的建議。
  • 故事:少爺強搶民女,雲遊道士出手相救:道長,我再也不敢了
    大家好,歡迎來到詩文書畫匯,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495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俗話說得好:多行不義必自斃。這壞事做得多了,遲早會遭報應。今天筆者給大家說個民間小故事,這則民間小故事便與「多行不義必自斃」的道理有關。
  • 民間故事:飛來橫財
    趁著夜靜無人,他大著膽子打開棺蓋去查看,發現棺內的上層和下層,塞滿了發臭的豬肉,中間呢,全是黃金和白銀。這才知道是強盜們把贓物藏在這裡,看來這橫財今天要落到他身上了。他們先從鄰居這裡打聽張風翔的近況,鄰人告訴他們:張風翔先前不幸撞破了漁船,無以為生,成為討飯的人。說著,張風翔衣衫襤褸,提著要飯籃回來了。這幾個人跟他進門一看,房內空蕩蕩的,破敗不堪,實在可憐;而那兩截破船,還堆在角落裡。他們互相會意地點點頭,不聲不響地走了。
  • 第十六章 強盜末日
    韓風將桌子風車般旋轉起來,大雄寶殿內好比刮上狂風,強盜們被風吹得東倒西歪,站立不穩,心裡害怕了,漸漸往後退卻。 和尚見狀,又氣又急,怒道:「今日你們要是害怕逃走,而不合力殺了這小子,和尚發誓殺光你們全家,一個都不留。你們知道師父我是說得出做得到的。」那六名強盜聽了,個個臉上變色,只得各尋兵器,再次圍了上來。
  • 民間傳說:老鷹抓小雞
    在很早很早以前,有一個開明的員外,他知書達理,世代敬拜佛、道、神,濟貧,幫助左鄰右舍的鄉親,澇旱災年他家是開倉發糧,賑濟饑民,平時造橋鋪路建涼亭,給當地的一帶老百姓帶來了正氣,鄉鄰和睦相處。別的地方強盜橫行,這個地方卻是夜不閉戶,路不拾遺,開創了這一帶百姓高尚的道德風貌。提起這家員外,大家都非常崇敬他,並稱呼他是人間的活菩薩。
  • 民間故事:放羊娃翻身成將軍,慘遭滅門,掉到在古井裡才發現秘密
    一看,果然是銀元寶,他暗暗地記下地方,就回家了。時間長了,這個事就漸漸地忘記了。一天和鄰居家的孩子罵仗,別人罵他野種,他不服氣就打了人家,結果兩個人都是鼻青眼腫。難道自己的出身真的有問題?他經常和父親言語間提起這方面的事,但又不能直接問。
  • (上)聊齋故事《庚娘》男子為一己私慾,殺光好友全家
    這個故事說的就是人心險惡,出自蒲松齡的《聊齋志異》,篇名「庚娘」。話說,有一位年輕人叫金大用,是中原一帶舊官宦人家,這年適逢戰亂,就帶著全家往南方逃難。路上遇見一個小夥也帶著妻子逃難,小夥自稱王十八,揚州人,願意前面引路和金大用一家同行。有一天,他們走到了一條江邊整頓休息,金大用妻子庚娘悄悄對他說,我們別跟他同行了,我感覺王十八這個人心術不正,眼睛賊溜溜的,一路上總是偷瞄我,看著就不是什麼好人。
  • 船尾綁強盜
    寺裡的和尚問他,他說是買餅給母親吃,和尚說:「孝順啊!孺子可教。」於是教給他技擊、丁甲、王遁等秘術。他學成後,曾乘船渡河,笠帽被風吹落水中,汪就踏著水把帽子拿了回來。他的舅舅任官期滿回到家中,富甲當地。汪去探望,發現一個人在門外徘徊,汪說:「這不是交通要道,客人是為舅舅而來的嗎?」舅舅十分害怕,問計於汪,汪也感到為難。舅舅說:「外甥能識別客人,必能防備客人,不要推辭!」
  • 故事:民間故事:女子喪夫,心善婆婆出手幫忙,女子說:我要給您當女兒
    哈嘍大家好,歡迎來聽小於講故事,本故事名為《善心換來的女兒》,故事素材來源於網絡,由小於品詩說文整理編寫。本文為《民間故事》第127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很高興又到了給大家講故事的時間了,今天咱們來講述一篇發生在過去的民間小故事,希望各位看官通過這個故事都能有所收穫!那麼咱們閒話就不多說了,馬上開講今天的民間小故事!
  • 奇案大觀:真假強盜
    老太太的女兒就住在城外不遠的一個村子裡,過些天準備破土動工蓋房,所以,她做娘的自然該給女兒一些資助。遠遠有一棵高聳的銀杏樹,在暮色中隱隱約約,依稀可見。那裡,就是她女兒家,估計,天黑之前能趕到。然而,事情太不巧了,老太太不小心踩了一塊浮石,一滑,把腳脖子扭痛了。「喔唷,喔唷!」她蹲下來,直呻吟著。夜幕徐徐降下,天色已經很暗了。
  • 寓言故事——農夫和強盜
    於是他就從別人手買來了一間小木屋,打算在這裡生活下去。有一天,他到集市上去,想買一頭母牛回家來擠牛奶,這樣的話,他的日子就好過一些。在市場上,他與賣牛的人討價還價了好久,弄得賣牛的人很不耐煩,於是,賣牛的人把自己的牛奶桶也免費送給了這個農夫。農夫很高興,他牽著自己從市場上剛剛買回來的奶牛,提著賣牛人送給他的牛奶桶,沿著鄉村的小路向家走。途中農夫經過一片樹林,這片樹林長得又濃又密。
  • 故事:馬匪救下一女子,多年後,他卻因為此善舉躲過一劫
    就像今天我們要講這則民間故事一樣,故事中的一位盜匪,從不欺凌弱女子。他眼見同行欺辱女子,挺身而出救下那女子,殊不知他卻因此躲過了劫難。真是應了「行善必有後福」的老話了。古時候的壽縣,有一個叫馬士的人。馬士從小沒了爹娘,以乞討為生。
  • 繡花鞋墊(民間故事)
    民間故事選刊·下 2017年7期■楊碑遺言涼州有個書生叫李寬,滿腹經綸,30歲考取秀才,40歲中了舉人。奇怪的是,這年他赴京會試,不但沒中榜,還突然被朝廷革除了全部的功名。可沈氏就是不同意他去考試。這年秋天,李五十偷偷去參加鄉試。沈氏發現後,讓彩蓮借了頭毛驢,親自騎上驢去追兒子。終於,她在古浪峽追上了兒子,要他回家。李五十不答應,沈氏就站在路邊一塊石頭上,指著崖下波濤洶湧的古浪河,說:「你要再往前走一步,我就跳下去!」李五十隻好乖乖地回家了。進了家門,他追問原因,沈氏只說了一句:「這是你爹的遺訓,不能違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