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故事:愛書成癖

2020-11-02 善本古籍

我愛書,是從小開始的,也是父親所帶動的。父親喜歡買連環畫,我捧著一本又一本的連環畫從看圖畫開始了我的閱讀人生。小學四年級時,父親給我買了一本《西遊記》原著,我就似懂非懂地啃了下來,看後給小夥伴們講《西遊記》的故事。從此,我對讀書情有獨鍾,甚至到親戚家做客,只要看到有書,便一個人靜靜地在角落裡看書。

後來,我自己也有了買書的習慣,並越來越愛惜書本,成了一個癖好。

我讀書時也對書十分愛護,翻書時總是小心翼翼。有一個朋友到我辦公室,我推薦他一本新書,他一翻開內頁,就用雙手壓平書本,我心痛得不得了,又不好當面說朋友。只是從此以後,再也不拿新書給這位朋友看了。

有些愛書人喜歡和朋友分享書,但我不樂意借書給別人。因為新書借出去,回來時總是成了破破爛爛的舊書。我讀高中時買了一本嶄新的《鋼筆書法精品集》,被一個同學借去臨摹,等我要回來時已破破爛爛了。這本書我至今還放在書房裡,每當看到它,就對我那位同學「耿耿於懷」。

我對借出去的書會天天掛念,宛如對一位親人的思念。一次有位朋友向我借了一本書才3天,因我自己也正在看,就十幾個電話拼命地催討回來。也遇到過一個珍愛書的朋友,每每向我借去書後都用書面包著以免破損,但他看書很慢,老是放著也真讓人著急的,所以我再也不借書給他看了,如果有重複的書就乾脆送他一本。

別人都說我待人和善,但唯有借書的事常與朋友不合拍。我最討厭那種有去無回借去不還的朋友。十幾年、二十幾年前誰向我借了什麼書至今未還,或許人家早已丟棄了這本書,我卻一直念念不忘。我自己也遵循「書非借不能讀也」的習慣,儘量把借來的書先讀先還,如果把書看破損了,就到書店新買一本還給人家。

我的朋友到我書房,還發現一個奇怪的現象:有一些書連包裝薄膜都未拆。因為我書架上的書比較多,一般我會先看舊書,對新書往往不捨得拆開包裝膜,讓它們繼續原封不動,待時間久了,薄膜自動散了才拆出來看。有時朋友到我這裡看中了某本新書,我都是極不情願地拆開包裝膜。

這樣的怪癖可能不只是我一個人有,記不清是哪位作家說過了,他買來的書一般都是嶄新的放在書櫃收藏的,如果要看,就新買一本,兩本同樣的書,一本放書櫃收藏,一本用來閱讀。

我愛閱讀,也愛藏書,如果你是我的朋友,最好別向我借書。(孫連忠)

相關焦點

  • 疑妻奇案:妻子貌美,丈夫多疑成癖,害死兩條人命,最終自食苦果
    劉縣令當即對此案宣判:支弘度多疑成癖,屢試其妻,以致釀成慘案,痛打30支弘度多疑成癖,最終導致家破人亡,這種人實在是少見。
  • 我的讀書故事 |也說讀書
    我真正讀書是從受傷致殘開始的。在病榻讀書最初對我來說是一種消遣,可以排解痛苦寂寞,打發難熬的時光。書籍是通過心靈觀察外部世界的窗口,殘腿限制了我的自由,閉塞了我對外部世界的觀察,但書籍開闊了我的視野。從那時起我真正喜歡上了讀書。
  • 勤奮讀書的人
    讀書是一個古老的話題。也是一個永恆的話題。前幾天看到了一個男孩子努力背書,滿臉汗珠,那種努力的勁不禁讓人想起了古今勤奮讀書的人以及他們的故事。東漢時期,有一個叫匡衡的人,自幼家貧,卻十分喜歡讀書,他白天要去做僱工,只有到了晚上才有時間讀書。
  • 晚安故事|讀書與不讀書,過的是不一樣的人生
    我認為,人世間最愜意的事,便是讀書。關於讀書,愛的人各有各的偏愛,不愛的人各有各的藉口,就比如「現代人的生活節奏越來越快,很多人連睡覺的時間都沒有,哪裡有時間讀書?」「讀那麼多書,到時候很多內容都忘記了,有什麼用呢?」
  • 左撇子的好處(荒誕故事)
    」小左愛「左」成癖。俗話說,物極必反,「左」極也生悲啊!一次,小左到集貿市場去買東西,走著走著,忽感肚中不適,恐怕要拉肚子。他四處尋覓,好不容易才找到一處破亂不堪的廁所,可上面連男女標誌也沒有。
  • 一位愛讀書的保安
    我暗地裡佩服這個愛讀書的保安。我會把保安閱讀的故事,告訴學生,讓那些懼怕讀書的孩子也愛上讀書,愛上名著閱讀,享受閱讀的快樂。
  • 《摩天大樓》讀書筆記
    從題目可得知,這是一篇讀書筆記而不是觀後感,就應該知道我又把小說翻出來看了一遍而不是看的電視劇。早就說過相較於影視作品而言我更喜歡文字的形式,以往是因為心急,看影視作品一天才更新兩集,想看完一部至少要半個月,還有那種一個周才更新四集的就更讓人生氣了,所以我更願意看書,三兩天解決戰鬥。這次電視劇更新的倒是快,已經更完好幾天了,我才把書看完。
  • 停電了還能讀書學習嗎?鑿壁偷光
    匡衡勤奮好學,很想讀書,但是買不起書,只好四處借書來讀。那個時候,書是非常貴重的,有書的人不會輕易借書給別人。匡衡就在農忙的時節,給有錢的大戶人家幹活,主動不要工錢,只求主人讓他看家中的全部書籍。 過了幾年,匡衡長大了,成了家裡的主要勞動力。他白天在地裡幹活,只能利用中午短暫的休息時間看會書,到了晚上,雖然有時間看書了,但家裡窮買不起蠟燭,看不了書。所以他通常要十天半個月才能讀完一卷書。
  • 小人書點燃的讀書火苗
    斟上茶,讓我來先講個三十年前的故事吧……那時,我媽也只有三十多歲。很愛美,喜歡打扮自己也喜歡打扮我。但是,此後我和我媽都發現了我喜歡讀書的事實……為自己的喜愛做個讀書人對我來說,書的魅力就是從小人書開始散發出來的,就是那幾點星火點燃了成年後我對於閱讀的熱愛。精進專業技能成為合格的教師,是我社會性的一面;而做獨立、自由閱讀的「讀書人」,則是我完全個人性的一面。
  • 品三國讀書筆記
    很小就很喜歡看一部電視劇《三國演義》,雖然那個時候又很多晦澀難懂,但還是被電視劇裡面刻畫的曹操,劉備,孫權,關雲長,張飛,諸葛亮,周瑜,荀彧等人物形象深深吸引,被裡面的兵臨城下、三顧茅廬,桃園結義,火燒赤壁,刮骨療傷等故事情節感動不已
  • 微信讀書谷歌版
    微信讀書谷歌版是一個非常好用的手機看書軟體。這裡有著海量正版的書籍,不管是經典名著還是網文小說,在這裡都可以閱讀到正版的資源。同時無限卡免費試用和組隊抽獎,更有每周免費書籍贈送,可以說在這裡可以不花一分錢免費看書。並且閱讀時間可以換取書幣和無限卡,體驗非常好。本次給大家帶來的是google paly,更加的純淨。
  • 那就讀書吧|觀影
    《何時是讀書天》是一部2005年上映的日本文藝片,故事發生在日本的一個依山傍水的小鎮上,女主人公美奈子是超市的收銀員,除了超市的工作之外她還兼職了一份在清晨給小鎮居民送牛奶的工作。當鄰居問起美奈怎麼辦的時候,她的回答只有四個字「回家讀書」
  • 孩子這樣讀書很危險,講述雅各布的故事,這三點值得果斷收藏
    他特別愛讀書——課本。他讀過學校裡全部的課本,這些書給了他莫大的樂趣,這是他最引以為豪的事。他發現湯姆在偷別人樹上的蘋果,便趕忙跑到樹底下給他讀起壞孩子偷鄰居樹上的蘋果,掉下來摔斷胳膊的故事。說來也奇,湯姆真的掉下來了,不過正好掉在他的身上,湯姆安然無恙,他的胳膊倒被砸斷了。雅各布真不明白,因為書中沒有這種事呀!有一次,幾個壞孩子把一個盲人推進泥坑,雅各布趕緊跑過去把他扶起來。雅各布以為,那個盲人定會為他祝福。
  • 故事:農村:孩子打架,被大人打上門來,方知讀書改變窮人命運
    他是農村孩子中讀書改變命運的典型代表,祖上都是在黃土地裡討生活,說句話都散發著泥土的味道,而且在村裡也是沒什麼話語權的老實人,頗受欺負,但是王文卻像是文曲星附體,一路從大山裡讀到了市裡的高中,後來到了大城市的名校。
  • 《平凡的世界》裡的孫少平,讀書使他在苦難中依舊熱愛生活
    只見少平合上書,眼裡充滿著說不出的情感,他在感嘆保爾·柯察金身上所發生的一切,他在為書中兩人的愛情故事感到惋惜。讀書,讓孫少平這個躺在雙水村的山裡娃,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看到了如此遙遠的故事,也對以後的生活充滿著幻想。從此之後,他便喜歡上了讀書。
  • 威廉· 薩默賽特·毛姆,讓我知道讀書與不讀書的區別
    但是讀書的時候又不覺得。《月亮與六便士》:斯特裡克蘭與太太已經結婚並擁有一對可愛的兒女。《刀鋒》:拉裡與伊莎貝爾只是訂婚,他們相愛。讀書和不讀書有些人總問讀書和不讀書的人有什麼區別?
  • 這一家真的是靠讀書改變命運的
    她常常說,我不讀書就是為了讓你們每個人都讀好書,誰沒有認真地讀書就不給飯吃?不給睡覺!弟弟們都很聽她的話。 就這樣,三個弟弟都養成了很自立,很優秀的生活和學習習慣。裕伯家成了全村甚至全鎮的典範,家家用他家的故事來教育小孩。裕伯不管走到哪裡,所有的人都會遠遠的跟他打招呼,就連村支書見到裕伯,都熱情地給他遞上煙,還親自點上火。逢年過節,他們家都是非常熱鬧的。他們家的親戚好像突然間多了許多。
  • 二刷《雪山飛狐》讀書筆記
    今天剛看完《雪山飛狐》,因自己總把《飛狐外傳》與之混淆,特意寫一篇讀書筆記!這是劇透這是劇透這是劇透,重要的事情說三遍!所以如果你不喜歡,就要止步了。此文很適合忘了《雪山飛狐》具體劇情,但又想快速了解一本書的人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