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懿傳》琅嬅:同樣是富察皇后,她比《延禧攻略》容音差在哪?

2020-11-17 白姐宮鬥

富察皇后相信是很多人的白月光,也是弘曆在後半程的人生中所心心念念。

琅嬅的一生全部獻給了皇上,但她一生所求,卻從沒有得到過。喜寶說「我要很多很多的愛,如果沒有愛,那麼就很多很多的錢。」而琅嬅,卻只能是得不償失。

雖然貴為六宮之主,卻也低入塵埃。

可悲

第一次遇見琅嬅,溫婉賢良,閨秀典範,初初亮相就讓人覺得福晉之位非她莫屬,乾淨清純的樣子像極了白月光的長相。

她是所有人心中認定的福晉人選,除了她的丈夫。因為在這個時候,弘曆心中的福晉人選是與他一同長大,青梅竹馬的青櫻格格。但最讓琅嬅耿耿於懷,甚至說在今後的日子中最常提到的 「越俎代庖」,其實是從這個時候開始的。

原本弘曆手中屬於福晉的如意就要交到她的手中時,青櫻出現了。原本眾望所歸的選手,瞬間落馬。這讓可能一出生就是按照阿哥福晉,母儀天下的範式去培養的琅嬅,生發出強烈的不甘心、憤恨。這也是琅嬅在後來,基本上沒有刻意地去針對過嬪妃,但唯獨在如懿的事情上,永遠過不去,就像一根刺一樣,扎在了心上。

可以成為福晉,是弘曆為了讓青櫻入府的籌碼。屬於自己的洞房之夜,卻被弘曆留給了青櫻,雖是髮妻,活著的時候沒有得到過丈夫的一絲愛。側福晉入府的夜晚,身邊的侍女不停地扇風點火,要琅嬅拿出福晉的架勢來。但琅嬅卻說要有嫡福晉的氣度,她要做到比任何人都像一個正妻。

其實特別可悲,難道她的心裡就不難受嗎?自己心愛的丈夫所愛之人不是她,甚至在他的心裡自己只是一個合適的人。琅嬅是難受的,但是她太活在世俗的目光,活在富察一族滿門的榮耀裡了,即使心裡有多麼強烈的想法,都要壓制下去。就像薛寶釵的冷香丸,壓制屬於自己的情慾,這樣才能成為大家閨秀的典範。

「琅嬅」是女中之光的意思,可這光,卻不是自己的光。

可嘆

很快就是六年後,這時的琅嬅高坐上位,在眾人的誇讚中,整個王府,只有琅嬅「兒女雙全」。接著便是弘曆繼位,琅嬅成為六宮之主。但是作為皇后,弘曆只是把她當作皇后,只是一個管理後宮的女人。

琅嬅身上的枷鎖越來越重,一族榮辱系在自己的身上,皇上又如此的靠不住。

她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成材,所以對永璉要求嚴格,即使永璉在病中神志不清,卻還是口中念叨著學業。為了節省後宮開支,她以身作則,可是太過了,其他的地方可以裁撤宮人,但阿哥身邊的人,可以留一些來照顧。可琅嬅害怕宮中人的議論,一定要裁撤。原本永璉的身子,已無大礙,可在琅嬅的苛求下,又被罰站在風口反思,害得永璉哮症發作,再無回天之力。

琅嬅一蹶不振了很久,這次撐起她振作起來的,依然是富察一族的榮耀以及身為中宮怎麼可以沒有嫡子。「嫡庶尊卑」已經深深地刻在了琅嬅的骨血裡。

不顧自己的身體,再次有了嫡子,但孩子出生就體弱,琅嬅小心照顧,但最終還是逃不過。皇子發病要被送去擷芳殿,她發了瘋似地抱著孩子不許任何人靠近,甚至當著一眾奴才的面跪在皇上面前。在擷芳殿的時候,琅嬅的眼淚都要流幹了,可也留不住孩子,跌倒在擷芳殿門前,甚是悽涼。

為了唯一的女兒璟璱,琅嬅抗爭了,她想留女兒在身邊,拖著一副病體,甚至不惜得罪太后。但是她也清楚地明白,自己沒有皇上的感情可以依靠,也沒有強大的母家支持,留是留不住的。

琅嬅窮其一生所追尋的,她都沒有得到,甚至到死,依然被自己的丈夫懷疑。身為皇后,卻時時刻刻都要謹記宮規禮儀,不得有一刻閃失。

可恨

皇后的一生雖然可悲,但她並不是這個宮中的無辜之人,甚至說宮中的很多事情,都是在她的推波助瀾中發生的。

為了探聽皇上心意,不顧及蓮心的一生幸福,要把蓮心嫁給太監王欽,還把責任推到如懿撫育大阿哥身上。即使皇后心有愧疚,覺得有損「陰德」,但她仍然選擇這麼做,毀了蓮心。後來蓮心幾次求救,她都視而不見。當蓮心與如懿聯手自救後,為了堵住蓮心的嘴,扣住了她在宮外的弟妹。

為了提防如懿,初次便給了如懿和晞月含有零陵香的手鐲。六年過去了,府中兒女雙全的只有她。如果不是如懿偶然間的發現,那這個手鐲的秘密就永遠不會被發現。想想也太可怕了,偽君子遠比小人更可怕。皇后還數次安慰晞月,如果你有孩子就好了。

皇上登基之後,人人都渴望生下這登基後的第一個貴子,玫嬪怡嬪先後懷孕,卻都以同樣的方式死胎早產。這件事是嘉嬪提出的建議,貴妃著手去做的,但如果說皇后全然沒插手是不可能的。皇后只是假裝不知道,她對於這些事情是默許的。貴妃對於皇后馬首是瞻,所以皇后在貴妃面前表露出不喜貴子的模樣,貴妃就會按照皇后的心意去做。這件事情需要一個背鍋的,而如懿就是這個人。買通阿箬作偽證,陷害如懿,最後皇上只能將如懿打入冷宮。

甚至如懿在被打入冷宮之後,皇后都不曾放過她。寒涼屬性的飯菜讓他們在原本潮溼的環境中更容易風溼,甚至放蛇,著火。表面上都是貴妃在做這些,但實際上,這些事情發生之前,皇后在貴妃面前再三的暗示,表達自己對如懿的不滿。如懿的父親去世了,皇后派了人送紙錢給如懿,又去叫人悄悄地通知太后,想讓如懿冒犯太后,借太后的手去料理了如懿。如果不是如懿聰明的發現了事情的不對勁,那麼真的很有可能就此下線。

如果貴妃真的揣測錯了皇后的心意,那麼只做一次,便會被皇后知曉與呵斥。而皇后明明知道下面的人會按照自己心意去做事,但她還是常常表達自己對於誰的不滿與憤恨。她自己的手乾乾淨淨的,假裝什麼都沒有發生,自己依舊賢良淑德,賢后典範。

富察琅嬅的一生,就像《甄嬛傳》裡的安陵容,沒有一口氣是為了自己出的,但安陵容好在最後出了一口氣,命由自己掌控了。但富察琅嬅卻連到死,都在被丈夫質疑,都在自己的「一報還一報」中,想著自己的兩個孩子,是不是真的就是這樣因為她做了孽,都報應在了永琮和永璉身上。她為了自己的子女,為了家族,為了皇后的尊榮過了一輩子。

《如懿傳》的人物都很立體,並不能單純地用好與不好評價。

她壞到做了很多不該是一個正妻,一個皇后所應該做的事情,又可悲到留不住自己的丈夫,護不好自己的兒女。琅嬅的一生沒有為過自己,臨終時依然希望被喚一聲閨名。

如果一開始的如意可以直接交到琅嬅手中,如果皇上可以為琅嬅抗下一點擔子,如果皇上和琅嬅年少相許交心,那麼這對少年夫妻或許可以少了很多的遺憾,琅嬅也可以為自己的人生添一點光彩。

「人生若只如初見」,卻難以再有初見。

相關焦點

  • 《如懿傳》:富察皇后的悲劇,不在皇帝,而在她太在乎這一點
    不管在《延禧攻略》還是《如懿傳》,富察皇后始終都是個悲劇人物。雖然《如懿傳》裡的富察皇后多了一些手段和計較,活得沒那麼憋屈,可她依然沒能活出自由和自我。她悲劇的一生,只因為皇后這個位置。另外呢,富察氏家族也是把富察琅嬅當成嫡福晉來培養,可以說她一出生,就已經按照這個模式而活了。可是,弘曆選福晉,並沒有按照預定的那樣,把如意送給她。她內心怎能不恨?
  • 還珠格格、延禧攻略、如懿傳,哪部電視劇更貼近「繼後斷髮」真相
    我相信烏拉那拉此號人物大家都是在影視劇中了解的,如《還珠格格》、《如懿傳》以及《延禧攻略》的熱門影視,斷髮事件各部劇都演繹得淋漓盡致。餘詩曼版斷髮皇后‍‍《延禧攻略》一經播出熱門不斷,講述的是乾隆年間后妃爭寵的故事。女主魏瓔珞為了查明姐姐死因,進宮尋真相;嫻妃烏喇那拉氏(餘詩曼飾演)因太后旨意成功被立為皇后。雖是皇后,但乾隆對她的感情卻是淡淡的,幾乎沒有感情。但個人認為這部劇最有看點的則是繼皇后斷髮事件。
  • 《如懿傳》原著:琅嬅和如懿兩任皇后,太后更中意哪一個?
    《如懿傳》中的太后,爭奪過後宮權柄,也插手過朝政,但她所作所為,只是為了兩個女兒,一旦端淑柔淑兩位公主平安地在她身邊,別說朝政,連後宮那些汙糟事她都懶得理會。因此在整部作品的早中期,太后與皇帝之間彼此算計頗有嫌隙,而後期,隨著太后的放手,皇帝對太后日益尊重孝順,當年的養育之恩,加上以孝治天下的君王表率,端得是母慈子孝,和樂融融。
  • 《如懿傳》原著:春風得意的富察琅嬅,一生輸於「太在意」
    作為一個皇后、一位母親,富察琅嬅的手段固然不光明,卻符合常理。至於那些低等嬪妃懷孕,如玫貴人、怡貴人、嘉貴人,因為不會動搖永璉的地位,她根本就沒有費過心思。富察琅嬅出身大族,為先帝賜婚,背靠著伯父馬齊,膝下有永璉和璟瑟兒女雙全,而後宮歲月的最初幾年,皇帝對她也是頗為敬重的。她在風華正茂的年紀薨逝,落水不過是導火線,內裡早已熬得油盡燈枯。
  • 《如懿傳》原著:錯把金玉妍當作無害小白兔,富察琅嬅跌入深淵
    《如懿傳》原著共六冊,第三冊未完,富察皇后便薨逝了。作品中,她是作為反派存在,可她這個所謂的反派,實在是冤大於錯。,嫡子永璉的病時好時壞,終至薨逝,因在冷宮外撿到一片燒了一半的紙人,高晞月疑心是如懿詛咒永璉,告訴了皇后。
  • 《如懿傳》:全劇心機頗深卻愚蠢的琅嬅,她的慘死毀於3個嬪妃
    文章/楠希(原創文章,抄襲必究)01、在《如懿傳》劇中,我覺得最愚蠢的後宮女人就是富察皇后琅嬅,她雖然出身高貴,但最終還是因為生病被人算計落水而慘死。提到琅嬅,是身份高貴的皇后。但令如懿沒想到的是,害她一直都不能懷孕的是皇后,害她在冷宮多次遇險的也是皇后,皇后心裡一直容不下如懿。其實,皇后最開始準備算計如懿的時候,她根本就沒有給自己留一條後路,也給自己多加了一個敵人,她真的是太愚蠢了。
  • 如懿傳原著:富察琅嬅為何一敗塗地?太后一語道破
    (高貴妃)金玉妍等人,高氏溫柔,如懿身份高貴且風雅純真,兩人很快獲寵,琅嬅非常害怕兩位寵妾在她之前生下子嗣,但卻無可奈何,倒是金玉妍雖然貌美,但其本身就是異族之人,且剛到王府時位份低下舉步維艱,無需忌憚。
  • 延禧攻略:為何富察皇后一死,純妃便對明玉下狠手呢?
    延禧攻略:為何富察皇后一死,純妃便對明玉下狠手呢?純妃在《延禧攻略》前面的劇情中還是非常不錯的,她身為皇帝的妃子,她不期待皇帝的寵愛,一心一意為富察皇后出謀劃策,為了避寵甚至不惜傷害自己的身體,是後宮中一個比較奇葩的妃子。
  • 延禧攻略中她出露臉過一次,卻抹殺了富察容音,成就了富察皇后
    導語:延禧攻略中她出露臉過一次,卻抹殺了富察容音,成就了富察皇后!在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這個角色生性善良,十六歲的時候,便嫁給了弘曆,而那時候的弘曆還只是一個王爺,容音和弘曆兩人非常的恩愛,兩人經常會進宮,不過有一次,向來謹慎的容音卻被人數落了,而數落她的人就是
  • 除了甄嬛傳宜修皇后,寶詠琴最像如懿傳裡的誰
    我倒還真想起一個角色,就是《如懿傳》裡的如懿本人。昨天寫到甘比像《延禧攻略》裡的嫻妃,有人要說,嫻妃與如懿,不是一個人嗎?嫻妃黑化之後,看她復仇很爽;如懿應該更貼近歷史,真實的她,活得就是這般無奈。其實後宮裡的女性,有幾個能夠活得自在的?《延禧攻略》裡不少角色,更像是現代人穿越回去;而《如懿傳》,更是道出了幾分中年夫妻的苦澀。
  • 延禧攻略:傅恆和瓔珞的結局,富察皇后其實早早就說出
    在延禧攻略中,觀眾最期待一對cp就是得體夫婦,只可惜在傅恆對瓔珞在辛者庫的承諾成為了本劇最後一次撒糖,接下來就都是玻璃渣了,瓔珞差點被押入慎刑司,傅恆為救瓔珞,選擇娶爾晴,瓔珞和傅恆就成為了一對讓人可惜的情人
  • 延禧攻略:富察皇后自殺時,細數平生四錯,點破尋死的真正原因
    導語:「延禧攻略:富察皇后自殺時,細數平生四錯,點破尋死的真正原因!」相信各位看延禧攻略的人,應該都被溫婉可人的富察皇后所圈粉了吧,只可惜,富察皇后最後的結局還是以悲劇收場。在踏上角樓自盡之前,她輕輕地說出了自己平生的四個錯誤,而這四個錯誤裡面,也是透露了富察皇后為何會走向不歸路的真正原因。
  • 《如懿傳》原著:如果皇后是一種罪……
    富察琅嬅臨死前,她的夫君、她一生的依靠,沒有拉著她的手依依惜別,更沒有在她耳邊說「來生再為夫婦」云云,她的皇帝夫君羅列了她一樁樁罪孽,這其中,有她做過的,也有她被冤的……一個皇后含恨含冤、滿面淚痕地逝去,著實辛酸,可若富察琅嬅知道,自己屍骨未寒,皇帝已經心中愧悔,並從此開啟五十餘年的追念模式,她的心中,可會好受一些?
  • 延禧攻略:別怪爾晴了,是他逼死富察皇后,在後宮隱藏極深
    :別怪爾晴了,是他逼死富察皇后,在後宮隱藏極深!在延禧攻略中,富察皇后這個角色不僅是劇中乾隆的白月光,她也是瓔珞身邊的白月光,但是富察皇后這個白月光卻是一個很可憐的人,她被純妃害死自己至愛的孩子,然後爾晴又在她最心痛的時候,又給了她「一刀」,最致命的是皇上給皇后的
  • 從《延禧攻略》到《如懿傳》,繼皇后斷髮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在《還珠格格》和《如懿傳》這兩部清宮劇中,烏拉那拉氏皇后最後都剪掉了自己的頭髮,那麼歷史上真正的原因是因為什麼呢?當富察皇后去世後,乾隆皇帝非常傷心,但這時,乾隆皇帝的母親,也就是《甄嬛傳》裡的甄嬛,《如懿傳》裡的太后,覺得後宮不可一日無主,於是立馬規勸乾隆皇帝立一個繼皇后。當時乾隆皇帝的內心是特別抗拒的,因為他與富察皇后的情誼,可以算是青梅竹馬之情。
  • 延禧中被貶出宮,如懿裡被迫宮鬥,真實的愉妃珂裡葉特氏地位如何
    延禧中被貶出宮,如懿裡被迫宮鬥,真實的愉妃珂裡葉特氏地位如何《延禧攻略》和《如懿傳》兩部清宮劇的視角不同,勾勒的人物性格和命運結局也就有所差異,愉貴妃珂裡葉特氏在《延禧攻略》中被貶出宮修行,但在《如懿傳》中被迫參與宮鬥
  • 《如懿傳》原著中16位主兒容貌描寫,富察皇后不算太美,海蘭驚人
    《如懿傳》中出現了各種各樣的美人,有豔麗如玉妍,有清冷如意歡,有和婉如綠筠,亦有嫵媚如厄音珠。僅觀其貌,皇帝豔福不淺。1、寒香見寒香見是寒部第一美人。其容貌在原著中雖然描寫不多,但從眾人反應即可篤定,女子必是只應天上有。
  • 《延禧攻略》富察皇后溫柔體貼,依舊下場悽慘,皇后這麼沒地位嗎
    皇帝寵愛的嬪妃會凌駕於皇后之上,《甄嬛傳》中的皇后,華妃對皇后的權威不止一次進行挑釁,《延禧攻略》中,即使富察皇后溫柔體貼,被觀眾稱為「白月光」,最終還是落得了一個悽慘的下場。《如懿傳》中,後期如懿更是在公眾場合被皇帝掌摑
  • 如懿傳|富察皇后的算計:翡翠珠纏絲赤金蓮花鐲
    翡翠珠纏絲赤金蓮花鐲在青櫻和高晞月初進寶親王府時,富察琅嬅身為嫡福晉一人給了一隻翡翠珠纏絲赤金蓮花鐲,那是從安南國進貢的珍品在冷宮時,江與彬給如懿帶去了海貴人有喜的消息。如懿和高晞月每天都戴著,都戴了七八年了,如懿可以說是十分震驚。
  • 延禧攻略:為何富察皇后去世,乾隆偏偏寵瓔珞3天?太無情
    :為何富察皇后去世,乾隆偏偏寵瓔珞3天?講到延禧攻略,我們就能夠想到一匹黑馬,這匹黑馬就是瓔珞了,一開始的她,還只是一個繡坊的宮女,到最後居然成為了一個受盡聖寵的妃子,還從未有一個妃子可以跟瓔珞媲比,特別是瓔珞剛成為貴人的時候,乾隆還連著寵幸了她三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