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獵人打獵回家,聽見背後有人喊他,隨口一答卻丟了性命

2020-10-30 詩文書畫匯

戲說古今奇聞趣事,傳遞世間真情善意。本故事為《民間故事》系列之第556期,如果您喜歡,不妨給個關注!

文/小田


如果在大晚上,四周無人,忽然背後有個陌生人喊你的名字,你會答應嗎?或許你的本能會讓你馬上轉身,甚至你會做出回應。不過,筆者在此要奉勸大家一句:孤身在外,遇到不明身份的人喊你,千萬要提高警惕,見情況不對趕緊溜。這樣做是為了保護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

今天筆者要講的這些民間小故事便與此有關,筆者謹以此故事,提醒大夥:走夜路的時候,不要理會陌生人的殷勤招呼,切記!

話不多說,民間小故事這就開講了:

古時候的滄縣,有一個王姓老漢。老漢平時除了打理自己的一畝三分地外,只要有閒暇時間就會去老林子裡打獵。

他父親生前便是一位有名的獵人,捕獵從來沒失過手。王老漢自幼跟隨父親打獵,早早就學會了打獵的手藝。

父親過世後,王老漢就接過父親的獵具,繼續在這一帶捕獵。除了自己食用外,王老漢便把多餘的獵物拿到集市上變賣成銀子,貼補家用。

故事發生之前的幾個月,在附近發生了幾件離奇的事兒。先是一名老鐵匠,出門給人家打鐵具回來晚了,路過林子前的那段土路時,忽然遇到一位怪老頭,稀裡糊塗斃了命。

可老鐵匠的死因卻一直成了謎。

再後來,又有一個老木匠,也是去外面給人家打木匠活,主家覺得這老木匠幹活實在,便留他在家裡吃了頓飯,席間還和主家男人喝了幾杯小酒。

回來時已經晚了,在路過那片林子前面的土路時也遇到了怪事。據那老木匠講,他正往家走著,忽然身後出現了一個衣衫襤褸、拄著拐杖的老者,笑呵呵地看著老木匠。

老木匠經歷的事兒多,就沒搭理那個老者。那老者卻喊出了老木匠的乳名,這讓老木匠很是吃驚。但老木匠還是沒有轉身搭理他,徑直離開了。

到了家,這個老木匠就開始發燒不止,在家裡躺了三天三夜,又請了郎中,第四天的時候,老木匠的燒才退了。

後來,老木匠就說,那個神秘的老者應該是勾魂陰司,他喊名字時,千萬不能答應他,否則性命就會不保。

這件事兒慢慢就在附近幾個村子傳開了。鄉民們晚上很少有人敢從那裡路過。

獵人王老漢,沒有老木匠的歲數大。他這個人天生膽子極大,獵人嘛,膽小又如何能降得了猛獸呢!

王老漢不信這些鬼神之說,他說,這是人嚇人的鬼把戲,身正不怕影子斜!殺生無數的王老漢依舊我行我素,從不忌諱這些。

卻有一日,王老漢忙乎完家裡的一畝三分地,臨近黃昏的時候,王老漢背著獵具進了深林。他找尋了半天獵物,卻只發現幾隻野雞。他箭搭弦上,只聽嗖嗖兩聲,兩隻野雞倒地不再不動彈。

王老漢很高興,提著野雞又在林子裡轉悠了好半天。最後他摸著黑在林子裡下好陷阱後,拿出酒喝了起來。

直到月上梢頭,王老漢才背起獵具朝著林子外面走。因為喝了些酒,王老漢走得很慢。他借著月光摸出了林子,剛在土路上走了十幾米,就感覺到背後有人。

王老漢天生膽子大,又喝了酒,他啥也不怕,扭過身後,就看見一個衣衫襤褸的老者正在盯著他看。

「老頭,你看我幹甚?」

「呵呵!只是想看看老朋友而已!」

「老朋友?我何時與你認識?你快快離開!」王老漢不耐煩地說道。

「呵呵!你是李村的王三友,你爹生前常在這一帶打獵,我們都識得他。不過他打獵守規矩,不像你這般濫殺。」

「濫殺?我是獵人,到我這輩兒沒有規矩,我不認識你,別在此囉嗦!」說完王老漢轉身就要走。

只聽那老者在背後大喊一聲:「王三友停下!」王老漢不耐煩地隨口一答,卻一下愣在了原地。

那老者伸出雙手,在王老漢面門上來回遊走。不多時,王老漢如同丟了魂魄一般,倒在地上。那老者收了雙手,佝僂著腰轉身離開。

沒走出幾步,那老者便化為青煙消失不見了。等王老漢被發現時,已是翌日清晨。下地幹活的陳三見王老漢趴在地上,以為是喝多了酒,可等他走過去一看,只見王老漢張著嘴、雙目圓瞪,似乎之前受到過驚嚇。

陳三慌慌張張跑回了村找人,鄉民們紛紛趕了過來,看見眼前這一幕皆是一愣:「怎麼膽大如豺狼的王老漢也遭了此下場了呀!這可如何是好啊!」

鄉民們人心惶惶,那老木匠看了看便說:「想必王老漢也遇到那神秘勾魂老者了。唉!不管如何,大家千萬不要獨自在此行走了啊!」

打這之後,很長一段時間裡,附近的鄉民們沒人再敢從這裡路過,尤其是晚上。

後來得知,之前丟命的老鐵匠生前喜好殺生,偏愛吃鵝掌。而獵人王老漢的死因,自然也與濫殺生靈有關。

故事到此就講完了,不管是因為殺生過多遭報應,還是無辜丟命,這孤身一人走夜路時大家都要警惕一些,尤其遇到陌生人,千萬要多多謹慎,保護好自己的人身和財產安全,孫子兵法有言「三十六計,走為上策」呀!


本故事完結!

文中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文中故事來源於民間傳說,目的是借古喻今明道理。還望各位讀者不要與封建迷信對號入座。

如果喜歡我的民間小故事,還請大家點讚、轉發,謝謝!

相關焦點

  • 獵人抓只狼崽,兒子偷偷放走,十年後兒子打獵遭襲,狼王來報恩
    獵人抓只狼崽,兒子偷偷放走,十年後兒子打獵遭襲,狼王來報恩很久以前,在大山深處住著一個獵人,鄉親們都叫他旺財。說到旺財,鄉親們都佩服他的打獵技術,每次出門打獵,旺財總是收收穫頗多,不過旺財心地非常善良,經常把打來的獵物分給鄉親們,這讓旺財在村裡人緣極好。
  • 故事:民間故事:獵人的奇遇
    這是姥爺講過的一個故事,據說這個故事就發生在他的同村身上。幾十年前,豫南鄉村的開發程度還比較低,相應的生態環境也就還保持著比較原始而完整的狀態,雖是平原,卻少不了狐狸野貓這些動物的存在,野雞野兔也自然不少。動物多,上頭不監管,打獵的人自然就多。村子旁邊不遠的地方有一條河,河邊野兔類的動物會更多,於是就有很多人在這裡下夾子夾些動物。
  • 民間故事:獵人海力布
    有一天,海力布到深山去打獵,忽然聽見天空中有喊救命的聲音。他抬頭一看,一隻老鷹抓著一條小白蛇正從頭上飛過。他急忙搭箭開弓,對準老鷹射去。老鷹受了傷,丟下小白蛇逃了。    海力布對小白蛇說:「可憐的小東西,快回家去吧!」小白蛇說:「敬愛的獵人,您是我的救命恩人,我要報答您。我是龍王的女兒,您跟我去,我爸爸一定會重重地酬謝您。我爸爸的寶庫裡有許多珍寶,您要什麼都可以。如果您都不喜歡,可以要我爸爸含在嘴裡的那顆寶石。
  • 劉建中:一個獵人的故事
    我講的故事隨著生存環境和成長背景,潛入了成長中的心靈,成為我們那幫小夥伴的共同的精神營養。 一位靠打獵維護生命的獵人姓趙,他會做獵槍,雙管,用鐵水倒鐵銑而濺落四周的鐵珠當子彈,射出去有百米殺傷力。只要他伏擊的獵物,基本上沒有逃脫的。
  • 故事:兒子被猴子撕咬 獵人發誓報仇 最後卻幡然悔悟不再打獵
    獵人當地人相傳,猴類非人卻似人,百獸之中最是有靈,因此不會輕易射殺這事過了一個多月,姚宗萬家中並沒有什麼怪事發生,他便再次收拾了工具進山打獵。他前腳剛走,後腳卻有一隻母猴偷偷潛進院子。此時魏宗萬的四歲小兒正在院中玩耍,母猴一見吱吱亂叫,從牆頭撲下來抱住小兒又抓又咬!李氏聽見兒子啼哭趕忙來看,只見兒子被一隻猴子抱住正在撕咬!
  • 故事:獵人去山上打獵,碰到動物相爭,一時的決定竟改變了獵人的一生
    本原創故事 獨家發布 今日頭條不得轉載、轉發。李超居住在山上的一個小村子裡,生活的唯一來源就是靠打獵。但是李超打獵有個原則,並不是見到什麼打什麼,而是什麼數量多就打什麼。比如最近的兔子泛濫,導致農作物被毀壞,村民們的生活受到了影響。
  • 民間故事:獵人老李頭
    只聽門外邊一婦人哭道:「李大伯,救救我家相公吧,他昨天上山打獵,到現在還沒回來。我懷疑他出事了。」老李頭一聽人命關天的大事,趕緊把王大和王二叫起,穿好衣服就開了門。開門一看,是村東頭的劉家娘子,老李頭說:「劉娘子,你把詳細情況告訴我,也好找你相公。」劉娘子開口道:「昨天,我相公聽別人說山裡虎口凹那邊有白狐出沒,他就想去瞧瞧,看看能不能打下來換錢。
  • 故事:獵人上山打獵,看見一條大蛇纏住一個小男孩
    村莊上有一個獵人。有一天,獵人上山打獵。他走進一個山谷裡後,忽然看見一條大蛇纏住了一個小男孩,小男孩不停地呼救。獵人趕緊向大蛇跑去。他跑到大蛇的面前後,從口袋裡拿出雄黃粉,然後將雄黃粉向大蛇撒去。大蛇被雄黃粉撒中後,鬆開了小男孩,然後癱在了地上。
  • 故事:獵人救狼崽一命,晚上兒子被母狼叼走,第二天才得知狼救了他全家
    在一處大山深處中生活著一位獵人,他名叫秦山,今年已經五十多歲了,在他小的時候就生活在大山之中,那時候他的父親也是一名獵人,因為四周都是大山,所以他們不能像其他人一樣在山裡種地為生,在父親在世的時候,父親就經常帶著他一起出門打獵。
  • 聊齋故事:山貓痛恨山中獵人長期破壞捕獸夾,化形後反要嫁給獵人
    很多年前,滁州西邊的大山裡有一個叫朱琦的年輕人,他以打獵為生。因不喜歡人與人之間爾虞我詐的交往所以隱居在此,除了偶爾去滁州城趕集其餘時間一直都呆在山裡。朱琦打獵跟別的獵戶不同,他每次都適可而止從不濫殺,而且絕不會傷害幼年動物。朱琦喜歡放捕獸夾,有一次捕到一隻小鹿,小鹿的腿險些被夾斷,朱琦把小鹿帶回家給小鹿包紮好,又將小鹿放歸山林。
  • 故事:民間故事:老獵人與狐狸精的愛情
    我時常回家,總要路過老獵人家門口,我也時常看見老獵人一個人孤單的坐在他家院門口。冬季的時候老獵人總是穿著那樣狐皮大件,這件狐皮大衣可不是普通的狐狸皮做的,它是從狐狸精的身上剝下來的皮。我的童年聽老獵人講了許多故事,我本來不相信狐狸精這個故事,可是狐狸精的魂魄曾經附過我的身,所以我相信這個世界上有精靈的存在,可是狐狸精的故事已經過去二十年了,雖然是我親身經歷,但是事隔這麼久,又仿佛是我兒時的一場夢。我時常回家路過老獵人門口時,偶爾也看見老獵人抱著那件狐皮大衣,他會用手極其溫柔的撫摸狐皮大衣上柔軟的狐狸毛,感覺好像是在撫摸情人似的,或者是他的老伴。
  • 獵人在人家喝醉了,半路上一隻狼從後面撲上來,將爪子搭上他肩膀
    編筐營地一好在7月天氣猴兒臉,說變就變。我環顧四周沒有人響應,可能摸蛤蜊的那些人天黑前早就趕回家去,附近一個蹲宿兒的釣魚人都沒有,希望遇救是不可能的了。我陷入絕望的境地,真是剛逃出虎穴,又掉進狼口!但我本能地意識到自己不能逃跑,人的兩條腿也跑不過狼的四條腿,況且那隻老狼隨時可能從背後撲上來,趁我回頭之際,用牙齒掐住我的喉嚨。我早就聽人說過那則「獵人背狼」的故事。
  • 故事:他半夜聽見有人喊,剛想答應,猛聽得有人大喝:哪裡逃
    回來的路上,被暖洋洋的太陽一照,困意襲來,忍無可忍,索性倒在綠茵茵的路邊草地上酣然入睡。等到他一覺醒來,已經月上柳梢頭了,爬起來趕緊往家裡趕去。 走在路上,微風吹得路邊野草譁啦啦地響,感覺後面有人跟著,似乎能聽見喘氣聲。宗應舉心生恐懼,加緊腳步,似乎後面的人也加緊了腳步。他猛地站住,猛地一回頭,後面什麼也沒有。
  • 故事:獵人救了一群大象,大象為報恩,送給他一處寶藏
    閒言少敘,咱這就開講這則民間小故事:古時候的平陽縣,有一位姓王的獵人。他常背著獵具進到山裡打獵。除了自家食用外,常拿到鎮子上換些銀兩,貼補家用。周邊的獵人以他為榜樣,皆向他學習。一日,王獵人背著獵具,帶著一壺老酒進到了深山。他尋找半日卻沒有發現獵物。他見烈日當空,便坐在樹下乘涼。遂拿出乾糧和老酒,小酌幾杯。
  • 故事:民間故事:老獵人與狐狸精
    我們幾個小夥伴都叫他楊爺爺,也最愛聽他講打獵的故事。楊爺爺給我們講了許多打獵的故事,講他如何偽裝自己,隱藏自己,埋伏几天幾夜,一槍打死一隻大老虎,他還講他徒步追上狼,我們幾個小夥伴都聽得尖叫起來。「楊爺爺其他的故事我們都信,就是這個徒步追狼的故事太假了吧,你真把我們當小孩子了啊!我們知道狼是聰明的動物,狼跑得也非常的快,徒步怎麼可能追上狼呢?」
  • 獵人與狼的故事《穿越古代》
    獵人與狼的故事《穿越古代》老獵手張三和老母親相依為命,沒文化,靠打獵為生……早起吃口飯,就去上山了,在不去,家裡就揭不開鍋了,從山裡繞了一圈,也沒看到一隻動物,今天怎麼了,我去那邊看看,來到了山後頭,看到一隻狼骨瘦如柴,
  • 男子上山打獵,聽見大蛇的對話,回家後拿起斧頭砍向妻子
    從前有一個偏闢山村叫大洞村,山上叢林眾生,而老林是一個老實巴交的獵人,前幾年在山上打獵時,救下了一個昏迷的女子,這女子受傷好後,彷彿失了憶,忘記了自己是哪個村的了,男子老林一來單身二來年紀大了,住了一些日子後,不久女子就成了老林的妻子。兩年前老林的母親因病去世,臨走時也沒能如願抱上孫子,這也算是男子心頭上的一大遺憾。
  • 獵人(小小說)
    老夏算不上是嚴格意義上的獵人。他現在在臨近自家房屋的山間公路旁,開了一家汽車修理店,成為了一名修理師傅。是的,老夏改行了,現在山上的獵物越來越少,而且一些動物屬國家保護動物,是禁止捕殺的,專事打獵顯然難以維持生計。我的卡車每個月都要進山裡拉貨,有時候遇上補胎或者給車加水這一類的事情,我會在老夏的修理店裡逗留,喜歡聽他講一些從前打獵的事情。以下就是他講的故事。你要問打獵的事情呀,這麼跟你說吧,三天三夜也講不完。
  • 故事:獵人捕捉黃皮子,獸夾子卻總丟失,不聽老翁勸倒了大黴
    希望大家看過這則故事後,都能有一顆敬畏之心,還有,不要去傷害小動物!閒言少敘,民間故事這就開講了:邳州的曹良,是一位半吊子獵人。他並不是每天都去打獵,但他只要出門去打獵,就想方設法捕捉黃皮子。曹良很是高興,回家準備獸夾子去了。第二天黃昏,曹良便拎著十多個獸夾子,還帶了些肉,就去了山林裡。他按照王老爺子的方法,在黃皮子常出沒的地方放下了獸夾子。隨後,曹良回家了。
  • 聊齋故事:獵戶沉迷打獵卻突然折斷弓箭,只因偶然得知自身的秘密
    很多年前,福海縣有一個張家村,村裡有一個叫張帥的年輕獵人,他從小就力大無窮。少年時期有一次看到兩頭牛在田裡打架,一群大人束手無策,張帥毫無懼色,上前將兩頭牛硬生生分開。張帥不但力氣大,射箭的本事也是一流,有百步穿楊的本領。張帥最喜歡打獵,別人打獵是為了生計,而他打獵是為了消遣,張帥的父親覺得張帥殺性太重,嚴厲禁止他打獵。